APP下载

孩子噩梦连连,要治疗吗

2024-01-29殷怡

大众健康 2024年1期
关键词:学龄期噩梦卧室

殷怡

睡眠质量差,已经成为儿童青少年面临的重要问题。《睡眠医学综述》发表的论文指出,25% ~ 35% 的学龄期儿童报告自己在一个月内做过噩梦,近期有过噩梦经历的学龄期儿童中,女孩所占比例比男孩高。

研究者发现,噩梦主要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间。此阶段是睡眠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儿童更容易在半夜或清晨的噩梦中惊醒。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大脑最接近人意识清醒时的状态,神经兴奋,思维活跃。因此,噩梦的画面往往十分清晰。虽然儿童青少年知道梦境不是现实,但是也会感到“太真实了”“太可怕了”。

事实上,普通人每晚都会做3 ~ 5个梦。也就是说,个体在做梦的数量上大致没有区别。大多数人,要么睡醒就忘了梦的内容,要么起床后还没来得及分享就不记得了。

为什么噩梦会很难忘呢?因为这些负性情绪体验并不会随着梦的停止而结束。在被噩梦惊醒后,儿童青少年常常会感到无助、恐惧、心率加快,甚至再次入睡后继续做噩梦。

儿童青少年不仅会在晚上被这些噩梦惊吓,还可能在白天陷入对噩梦场景的思考,影响学习时的专注度。长期下去,部分儿童青少年会产生对噩梦的恐惧,出现习得性慢性失眠。

儿童青少年的睡眠问题就像远处海平面上突然出现的桅杆,相对容易被观察到。当青春期的孩子说自己“老做噩梦”“怕黑”“闭眼就是恐怖的画面”,或者突然要求和大人一起睡时,父母就要足够警惕。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不会像婴儿或幼童一样,一做噩梦就找妈妈,而是在自己反复对抗噩梦一段时间,依然无力改变时,才会向大人求助。事实上,学龄期儿童的噩梦综合征报告率在10 ~ 14 岁年龄段最高。

当年龄较小的孩子做噩梦时,父母可以这样做——

●尽快来到孩子的床边,打開床头灯,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安全的。

●让孩子简单聊聊梦里发生了什么,并对孩子感受到的害怕、无助等负面情绪表示理解。

●通过谈论,让孩子意识到不管梦境多么真实,梦境都不完全等同于现实。

●当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后,父母应鼓励儿童相信自己有能力与不安的情绪共处,鼓励孩子尽快再次入睡。

●在白天轻松的氛围下,与儿童讨论噩梦产生的愤怒、焦虑、担心等情绪,并探索可能的诱因。

●坦率地询问孩子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学业压力,以及是否被欺凌等,帮助孩子与老师沟通,减轻在学校的压力。

●检查和调整家庭内部矛盾,减少夫妻之间的批评和指责,消除亲子之间的沟通障碍或隔阂。

●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睡眠习惯,提升孩子睡眠的质量。

父母也不要为了让孩子安心而步步妥协,甚至顺应孩子的每一个要求。有的孩子在噩梦后往往不愿意再独自睡觉,或者逐渐推迟自己的入睡时间,以回避噩梦。如果父母顺应孩子的要求,长期与孩子一起睡,那么就可能强化儿童的依赖行为,加深孩子对于睡眠的过分担忧。同样的,如果按照孩子的要求,频繁检查门窗是否足够安全,也会加剧孩子“世界是不安全”的认知。

睡眠问题暗示儿童青少年可能面临过大的压力。

儿童期的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常常伴有睡眠期间的噩梦。特别是当孩子受到某种创伤后,如被欺凌、被性侵、亲友突然离世,创伤经历的场景会反复在梦境中重演。

有的儿童青少年可能已经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精神疾病症状,而一直没敢告诉家人或者没被家人察觉到异常。这类儿童青少年也可能出现睡眠困难。

还有的儿童青少年并非做噩梦,而是夜惊。其表现是在前半夜突然大喊大叫,但醒来后什么也不记得。

由于睡眠问题背后的诱因复杂,有的是纯粹的失眠问题,有的是继发问题,因此父母陪伴孩子到精神科或心理科寻求专业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在改善噩梦方面,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特别是其中的意象排练疗法)可能发挥作用。

第一,要尽可能将卧室与睡眠形成惯性关联,即只在困了的时候才进卧室;如果超过15 分钟睡不着,就离开卧室。

第二,即便前一晚失眠,第二天也要按时起床。通过睡眠限制的方式,可以先追求睡眠质量,再追求睡眠的时长。

第三,创造适宜睡眠的环境,比如保持卧室的安静、温度适宜、安装厚窗帘等。睡前不宜用脑过度。如果因为作业原因学习到很晚,可以通过腹式呼吸的方式给自己的大脑“降降温”。

第四,养成良好的饮食方式。睡眠质量不高的人应该避免空腹睡觉,减少喝茶或咖啡。任何时候饮酒助眠的方式都不可取。

猜你喜欢

学龄期噩梦卧室
My Bedroom卧室里
学龄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查理的卧室
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针对性护理措施
噩梦成真?
不愿醒来不愿从梦中醒来
放在卧室里的花
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IMP-1、IL-10、hs-CRP及TH的变化
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学龄期和学龄前期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