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上仁爱去远方

2024-01-28黄俊英

放学后 2023年24期
关键词:仁爱之心仁爱命题作文

黄俊英

这是一个叩问灵魂的命题。端坐考场,其实我等皆已站在新征程的起点。启卷而观,“带上_____去远方”,这一问振聋发聩。

放眼望去,莽莽历史古原上,我看到一个“生而圩顶”“九尺有六寸”的硕人目光炯炯,亲驾马车在阡陌间奔波,周游列国,马车上坐着追随他的弟子。他们行走的中原大地,野黍萋萋,流血漂橹。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肆意瓜分着九州版图。天下一团漆黑,我们的硕人“知其不可而为之”,游说呼号,渴望得遇一个能实施他的主张,推行“仁政”的君王,渴望寻回东周文明,匡复周礼。纵然在各国屡屡碰壁,纵然被渡口耕者训斥嘲讽,纵然有冉求之徒弃之而去,他从未放下心中所秉执念——“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日薄西山,圣人泪尽。“他不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千秋万代。”

这颗仁爱之心,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流淌,漫延……

后世,又有一个冷峻严肃的面孔同样目光炯炯,这个被誉为“民族魂”的男人举着香烟说:“无穷的远方与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他的目之所及,同样一片疮痍。他们的目之所及,都从来是无尽的明天与明天的明天。

历史已然给出答案。

俯仰千年,那些烛照千秋的璀璨群星,譬如位列三卿却千里修书“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子罕,譬如恤民生之多艰“进亦忧,退亦忧”的范文正,其卓荦风骨熠熠闪耀。纵观今世,又何尝缺少向光而行,灼灼生华的宽仁厚德者?那在粗粝苦难中,温柔隐忍以待,持弱德,抱清辉,鲐背之年将毕生积蓄无偿捐出的叶嘉莹先生;从暴力伤医的残忍中重新站起,报痛以歌,为实现天下无盲孜孜探求的陶勇医生,他们以个人之仁爱成就高远格局,平芜尽头见春山。酌古斟今,赓续星火,我辈亦当深植仁爱之心,向内厚修德行,克己复礼,明善诚身,于外推己及人,不矜不伐,丹心化碧。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今时代,万物互联,我们清楚意识到世界正在连成一片,独善其身已如镜花水月,当开始思考民族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少年如我们,明日之柱梁,当胸怀天下,磨砺羽翼,待来日共面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环境恶化诸多世界危机,冲破种族、制度壁垒,走出狭隘短浅的利己主义,以仁爱互助为基,化解矛盾,携手全球,共建大同。

路就在脚下。生逢盛世,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请与我一道,怀仁爱之心,潮头登高,擘画蓝图,共赴远程。

下水感悟

这个作文题是半命题作文,题干简洁,没有设定具体情境,没有体裁要求限制,给写作留下了足够灵活、思辨、创新的空间。

一、咬文嚼字,精准审题

准确理解,辨清题意,这是前提。首先我们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含义。

这个半命题作文是一个后空型。题目中的“远方”是关键词,可以从空间角度理解为一个具体的地方,也可以从时间角度理解为未来的某个节点,还可以是一个抽象的境界或目标。题目中的“去”表示一种动作状态,“去远方”则可理解为去往某地、完成某事或达成某愿的过程,显然带有一种追寻之意,不论选择哪种文体写作,主旨、情感均应是积极向上的。

二、补充文题,精妙立意

立意是决定文章质量的关键。半命题作文的立意,往往与作者的补题构思同步进行。文题中需要补充的“带上”这一动作的宾语就是在“去远方”过程中所需要的,可以是某一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品質精神等。考生从初中作文训练的几大母题中,如“情感生活”“成长感悟”“家国情怀”等角度均可以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进行构思立意。

在取材时要尽量避开那些“高频素材”,不落入俗套。考生可从以下角度考虑:有意义的,借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特色的,反映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展示自我个性与风格;有诗意的,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赋予其特定内涵,在联想、想象的创造中为文章增添新颖与别致的色彩。

三、匠心独运,精彩行文

题目没有限定文体,但写作时必须文体明确。

如写记叙文,考生要在选材上寻找合适的突破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选择真实的素材,展示真实的生命体验,易于打动读者。如写议论文,则要注意观点正确、新颖、鲜明,论证思路清晰,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个体到群体的认知逻辑。

不论哪种文体,都应特别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尽可能做到长短段结合,不要压长段,也不能过多独句成段,要使阅卷老师第一眼就获得一种结构上的视觉审美。另外,文章开头及结尾的出彩、文笔的出众也是拿高分的重要条件,应尽可能做到。

猜你喜欢

仁爱之心仁爱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努力争做当代“四有”好英语老师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教师的仁爱之心——怀念我的导师李晋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