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的好儿子——毛岸英

2024-01-28顾庆丰

放学后 2023年24期
关键词:毛岸英反动派杨开慧

顾庆丰

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决定修建志愿军烈士陵园。陵园修好后,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并附上毛岸英烈士墓的照片。只见碑文上写着:“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泽东看了很久很久。

爸爸教会他们乐观与豁达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在长沙清水塘,是毛泽东和夫人杨开慧的长子。

在那动荡的岁月里,毛岸英从小就跟随父母四处奔波。一会长沙、板仓、向家,一会上海、广州、武汉……毛泽东曾感慨地说:“为了革命事业,孩子们从小就吃百家饭,行万里路!”但作为孩子的岸英,却不觉得什么,他甚至感到很快乐,尤其是爸爸在家的时候。毛泽东在外奔忙,很少回家,但只要在家,就让岸英坐在他的二郎腿上玩跷跷板,让小岸英开心得不得了。

有一天,外面下起了大雨,熬夜工作的毛泽东睡着了,岸英带着弟弟岸青,蹑手蹑脚地拿起爸爸的皮鞋,蹲到屋檐下,把皮鞋放在水中当船玩。正玩得开心,妈妈杨开慧看见了,赶紧喊住他们:“爸爸只有一双皮鞋,你们别弄坏了……”

毛泽东闻声醒了,看着岸英和岸青的样子,再看看湿漉漉的皮鞋,顿时知道怎么回事。他哈哈大笑,说:“走,我带你们玩!”说着,他带着岸英、岸青向雨中跑去,淋着雨,他兴奋地对孩子们说:“伢子啊,我们这是雨浴,今后还要进行风浴、日浴……怎么样?”岸英、岸青快乐地回答:“好!”

坚强不屈的妈妈永远离开了

爸爸整天在外奔忙,陪伴岸英和岸青最多的是妈妈。妈妈教他们认字读书做人,还教他们向爸爸学习。她说,爸爸在他们这么大时,就开始认字读书,还学会了翻字典。毛岸英听了,学习更认真了。

1927年8月,毛泽东护送杨开慧和岸英、岸青及尚在襁褓中的岸龙回了板仓,接着匆忙奔赴革命道路,发动秋收起义的武装斗争。随着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国民党反动派开始通缉毛泽东的家属。1930年10月下旬,杨开慧不幸在板仓被捕。因岸英死死抱着妈妈不放,反动派恶狠狠地说:“连这小崽子一起抓走!”就这样,毛岸英与妈妈杨开慧一同被抓进了反动派设在长沙的监狱。

反动派对杨开慧进行了毒打,逼她说出我党的秘密,杨开慧没有吐出半个字。最后反动派只要求杨开慧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就可放她回去,杨开慧严词拒绝。此时,杨开慧知道反动派不会放过自己,她认真地对岸英说:“妈妈今后很难和你们在一起了,你一定要带好弟弟,爸爸一定会来找你们!”说着,杨开慧又给毛泽东留下3句话,并嘱咐岸英记在心里,日后一定要亲口讲给爸爸听。

1930年11月14日,反动派从岸英的手中抢走了妈妈杨开慧,残忍地将她杀害于长沙识字岭。

流落街头也不忘学习

杨开慧牺牲之时,毛岸英才8岁,两个弟弟更小,一个7岁、一个3岁。为了躲过反动派的加害,岸英兄弟在地下党和外婆、舅妈的护送下,逃出反动派的控制,辗转到了上海,进入一所地下党专为烈士子女开办的幼稚园。

一天,他们的叔叔毛泽民和周恩来伯伯来看望他们。只见岸英在教岸龙画画,画的是一只飞翔的小鸟,而岸青在一旁看着。这时,保育阿姨介绍起情况:“孩子们经常半夜惊醒,哭叫着要妈妈。尤其是老二,特别怕黑,一到晚上就不敢睡觉。幸好老大特别懂事,细心护着两个弟弟,是个责任心强的好哥哥。”周恩来听后,十分欣慰。

1934年,反动派发现了幼稚园的内情,准备对幼稚园进行大搜查,地下党赶紧将幼稚园秘密解散,孩子们都进行了转移,不料,毛岸英兄弟在转移途中走失,流落上海街头。他们被迫住在一个破庙里,靠捡烟蒂、推人力车、捡破烂为生,后来卖起了报纸。

一天,岸青卖报时挡了巡捕的道,巡捕便用警棍打他。岸青见是外国巡捕,大骂了一句“帝国主义”。巡捕大怒,对着岸青的头就是一警棍,岸青顿时被打倒在地,昏死过去。岸英无钱送弟弟去医院,只得将他背回破庙里,紧紧抱着他一天一夜,直到岸青醒来。弟弟岸龙已经病逝,岸英不敢再让岸青离开身边。

在这艰难的日子里,岸英总是想起妈妈杨开慧说的话:“爸爸一定会来找你们的!”于是岸英就觉得有了希望。他想起妈妈在临刑前的那天还手把手教他写“井冈山”3个字,心想,一定要在爸爸来之前,努力学习。他和弟弟不吃早饭,忍饥挨饿了几个月,终于省下钱买了中华字典和英汉词典,一有时间就抓紧学习。

转眼到了1935年底,地下党得到陕北指示,经过两个月的艰难寻找,终于在1936年初找到岸英兄弟。于是,党组织将他们从海上经法国送到了苏联。

废寝忘食地读书

1937年初,14岁的毛岸英进入莫斯科儿童院学习。国际儿童院有一个图书馆,里面珍藏着许多中国、苏联和世界各国的历史文学书籍。这些书就像是磁石一样,吸引着求知欲特别强烈的毛岸英。

图书管理员由国际儿童院党支部书记兼任,她叫伊拉芙娜,是个40来岁的热情妇女。她发现每天放学后,第一个站在图书馆门口的总是毛岸英。

毛岸英一进图书馆,就忘记了时间。“谢廖沙,要关门啦。”这是毛岸英在苏联的名字。“唉,一天要是变成48小时就好啦,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毛岸英苦恼地回答。“小伙子,学习了一天,快玩去吧!就是一天给你96小时,你也要喊不够用的!”伊拉芙娜总是这么劝说。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毛岸英又是第一个来到图书馆。他想,今晚没有其他活动,可以认认真真地研究一番中国通史。为了安静,他躲到最里面,一面看书,一面做筆记。

厚厚的一本中国通史终于看完了,毛岸英高兴地放下书,起身后喊着:“伊拉芙娜老师,今天我看得真过瘾啊!”见没有人回应,毛岸英这才发现自己被锁在图书馆里了。他心想:算了,今天就在图书馆看个通宵吧!

毛岸英从书架上找出斯诺著的俄文版《毛泽东自传》,一直读到东方泛起鱼肚白。

在和父亲通信中成长

1938年,岸英兄弟终于与在延安的父亲毛泽东取得了联系。毛泽东听说杨开慧给自己留下了3句话,非常想知道,但岸英却说:“妈妈嘱咐我要亲口告诉爸爸!”他固执地没有在信中转告,但细心懂事的他拉着弟弟拍了一张合影,寄给了父亲。毛泽东喜出望外,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禁不住热泪盈眶。

通过几年的学习,毛岸英感到收获特别大,他写了一封长信向父亲汇报。毛泽东在回信中对他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要求:“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向,是很好的。唯有一事向你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父亲的来信情真意切,語重心长,兄弟俩大受启发。

毛岸英爱好军事、政治和时事,学习之余经常钻研父亲的著作,特别是《论持久战》,他觉得,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学军事最重要。他还写了一篇长达3000多字的文章《中国儿童在苏联》,文笔流畅优美,被当时正在莫斯科治疗臂伤的周恩来带回国后,刊登在1940年4月12日延安的《新中华报》上。

我要回到中国去

1941年,德国法西斯侵略苏联,毛岸英想,自己是毛泽东的儿子,于是坚决要求上战场抗击德国法西斯。他进入列宁军政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随后在苏军坦克部队任中尉坦克连党代表,指挥坦克连参加了对德国法西斯的大反攻,并一直打到柏林。鉴于他的英勇表现,1945年,斯大林在莫斯科亲切接见了他,并赞扬他的贡献,送他一支手枪作为纪念。

毛岸英随后进入莫斯科东方语言学院,学习政治经济学。不久,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毛岸英热血沸腾,他决心回国去接受新的战斗任务。

1946年初,毛岸英回到祖国,一下飞机,他就在人群中认出了父亲毛泽东。分别近20年的父子拥抱在了一起。回到住所,毛泽东问起杨开慧留下的3句话。岸英一下沉默了,他站起身,认认真真、一句一句地告诉父亲:“妈妈没有背叛党!妈妈没有背叛爸爸!妈妈永远爱爸爸!”说完,泪如雨下,而毛泽东早已泣不成声。

毛岸英回来后没有享受特殊待遇,毛泽东要他去住集体宿舍,与战士们生活在一起;接着,又要他去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直到半年后他完全像个农民的样子。

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毛岸英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却不幸于1950年11月25日英勇牺牲在朝鲜。

(作者为长沙市委党校兼职教授,长沙地方文化学者)

猜你喜欢

毛岸英反动派杨开慧
我是一个叛徒
绵绵古道连天上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我爱毛泽东
忆首次赴朝祭奠伯父毛岸英
与毛岸英同时牺牲的高瑞欣
彭德怀脱险与毛岸英遇难
毛岸英曾被授予苏军中尉衔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