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自然养育智慧
2024-01-28郝宏文
郝宏文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一年有四季更替、阴阳消长的变化,养育孩子也同样要顺应自然界变化的规律,让孩子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平衡。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那些流传下来的顺应自然的养护金句,包含了天、地、人相融合、相生相长的学问和养生之道,在现在看来仍不过时,仍然好用。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医认为,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受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影响,与环境变化息息相关,所以人的饮食、生活起居也要根据四季的变化来调整。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养生之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正是阐述了这一理论。
春天万物生长,夏天正是生长旺盛的时候,而生长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动力,是积极向上的,属阳的范围,生长需要很多的阳气(能量、动力)来支持,所以春夏要养阳,助阳气升发。秋冬季节则进入蛰伏阶段,要保存能量,不能外泄。阴是物质的,是最基础的保障,要收藏起来,所以秋冬就要养阴。
● 按时令进食。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春夏季要适当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而秋冬季则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韭菜、蒿类等都是很好的养阳蔬菜,春天可以适当给孩子吃一些。而“长夏多湿”,所以夏天要适当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西瓜、桃、苦瓜、西红柿、绿豆、黄瓜等。
秋天气候干燥,要吃滋阴润燥的食物,以防秋燥伤阴,梨、芝麻、藕、银耳、菠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冬季气候寒冷,在饮食上要增加热量,以抵抗寒冷,储藏能量,可以适当多吃些羊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红薯等食物。
● 感受四季的变化。应该让孩子感受冬冷夏热,春雨秋风的四季变化。有的家长对孩子精心呵护,冬天怕孩子冻着,夏天怕孩子热着,绝大部分时间都让孩子在常温下待着,孩子冬不觉冷,夏不出汗,感受不到四季的变化,这其实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夏天一定要出汗,冬天则要适当地冻一冻,孩子才能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不容易因季节变化而生病。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中医理论中,白天代表阳,属于热性,而夜里代表阴,属于寒性。
白天太阳出来,是阳气上升的时候,人应该活动、劳作。入夜后,阴气开始上升,阳气被盖住了,人就会感觉到困,没有了活动的欲望,是蛰伏的时候,人应该休息、睡眠。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说要顺应一天当中的阴阳变化,来安排我们的生活节奏。
睡眠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睡得好不仅能让孩子白天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还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因为孩子是在睡眠中成长的。所以,一定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让孩子白天多活动、玩耍,晚上让孩子早点上床睡觉,不熬夜,保证他有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
孩子的睡眠情况差异性比较大。有的孩子能够很快地进入睡眠状态,有的孩子上床后却迟迟无法入睡。中医认为,孩子入睡困难,是因为元阳太盛,要等到深夜阴气特别盛的时候才睡得着。而到了早晨,阳气虽然上升了,但孩子还处于蛰伏状态,醒不了。这样的孩子可适当地增加白天的活动量,让他的阳气得以充分释放,有助于晚上安稳入眠。如果孩子入睡困难的情况比较严重,可以看中医调理。
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
“冬不宜极温,夏不宜穷凉”是提倡养生要按照四季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特点,冬天要保暖,但不能过度保暖。夏天要凉快,但不能过凉,适度的暖和凉才是适宜的。
“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冬天气温低,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室内,户外活动明显减少,穿衣也明显偏厚。但是,如果穿衣太厚,不仅会影响孩子活动,也会使孩子的抗寒能力减弱,反而容易生病。而且,孩子天性活泼好动,穿得多容易出汗,导致腠理疏松,易感风寒。冬季需要闭藏阳气,“无泄皮肤”,因此不能让身体大量出汗,使阳气外泄。所以冬季给孩子穿衣以轻便保暖为主,一般穿衣以孩子手暖,稍微活动不至于明显出汗为宜。如果孩子稍微活动就出汗,那说明给孩子穿多了。
同样的道理,夏天要适当让孩子热着过,空调温度不宜调得太低,不要过食冷饮。“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意指夏天过于寒凉,本该出汗却闭住汗孔不出汗,则阳气在体内运行不畅,到了秋天就会生病。孩子的脾胃弱,饮食上一味贪凉,则会损伤脾胃。
胃不和则卧不安
“胃不和”指脾胃不和,“卧不安”指睡眠不安。中医认为,脾胃强健,孩子就会有好的睡眠;同样的,好的睡眠也有利于脾胃的消化。民间也有这样的说法:“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拥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睡眠质量,是孩子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
小儿脾常不足,如果进食太多高热量的食物,或睡前进食太多,超过了孩子的消化能力,就会出现腹胀、腹痛等胃不和的症状,导致孩子睡眠不实,频频翻身,甚至还会出现磨牙、夜惊等症状。
● 晚上不要吃太多、太好。中医有“若要小儿安,须受三分饥和寒”的说法,而孩子往往是不知饥饱的,遇到爱吃的就不知道控制,很容易吃多了,出现消化不良。孩子晚上睡不安稳,多半是肚子不舒服,出现了胃肠痉挛。而导致胃肠痉挛的主要原因,是晚上吃得太多,特别是肉类等高蛋白的食物吃得太多。本来晚上给胃肠消化食物的时间就不长,加上晚上活动量小,消耗少,食物在胃肠过夜,就会导致肚子不舒服。所以,晚饭不要让孩子吃得太晚,尤其是临睡前不要让孩子吃太多东西。
● 食前静,食后动。胃肠消化需要血液的支持,如果饭前活动量太大,血液都集中在肢体、肌肉等处,胃肠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就会影响消化。而吃完饭一直坐著不动,胃肠也会减缓活动量,造成食物在胃里停滞。饭后散散步,可以帮助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
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这句话说的是春天的时候不要急着减衣服,秋季也不宜过早戴帽子、加衣服,要循序渐进,正如民间常说的春捂秋冻,此为冷热季节转换过渡阶段的调护之道。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由于天人相应,人体阳气会逐渐趋于外,腠理开始变得疏松,而孩子的抵抗力不足,身体自我调节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容易感受风寒之邪,遇到气温下降,就容易患呼吸道疾病。
“头为诸阳之会”,全身的阳气通过六条经脉聚于头面,头部是气血运行最旺盛的地方,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脑,较身体的其他部位而言,头部更能抵御外界寒冷,所以,秋天不用急着戴帽,要让身体慢慢适应寒凉。
在初春季节,给孩子穿衣要多费心,既应宽松舒展,又要柔软保暖,还要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防“倒春寒”伤到孩子。当气温稳步上升到15℃以上,昼夜温差小于8℃,且气温相对稳定时,就可以适当减衣了。另外,春季穿衣要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这样既易于保暖,又不会导致孩子稍一活动就出汗。
头部喜凉恶热,因为人所有的阳气都汇聚在头上,而阳是要发散的,是要动的,如果捂着它,发散不了,就会头昏脑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由头部发散,头热则会心烦、头晕,头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会头先热,所以秋季不宜过早加帽,当气温不低于15℃时,要适度让机体承受一下寒凉,可增加呼吸道黏膜的抗寒能力,激发身体的防御机制。如果过早给孩子戴上帽子,穿上厚衣服,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得不到锻炼,御寒能力也会随之削弱,到日渐寒冷的冬天便更难适应了。
秋季以燥为主气,着急戴帽、加衣,不仅无助于孩子御寒能力的锻炼,还会导致鼻衄等化火生燥之变。当然,何时戴帽、加衣也要因人而异,体质较好的孩子,可适当穿得少一些,体质较差的孩子,还是要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注意颈、腹、腿不能受寒。
编辑|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