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

2024-01-27黄晨倩覃雪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3期

黄晨倩 覃雪梅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促进高校办学和人才培育、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意义重大。因此,从学生、教师、课程和环境4个层面的现状出发,通过优化培育力量、提升课程质量、加强文化建设和开展实践活动,有效铸牢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3.062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也是民族地区高校不忘初心使命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担当。民族地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肩负民族复兴时代使命,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

民族地区高校在地理位置、民族构成与价值理念等方面较其他地区更具复杂性,因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1.1 有助于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民族地区高校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阵地,其中更是有一大部分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从小接受当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导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能力较弱,影响与高校中不同民族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西方敌对势力借此在民族地区高校中渗透发展差距、民族认同和宗教问题,煽动大学生的分裂思想和激进民族主义情绪。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坚定,影响着民族团结与进步、社会和谐与稳定、祖国统一与发展。培育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引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凝聚民族团结共识,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

1.2 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高校办学和人才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议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定位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并指出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为新时代我党开展民族工作提供重要指引,推动民族地区高校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任务办学,是高校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的“纲”。民族地区高校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关键领域,要守护高校治校办学的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旗帜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夯实大学生共同体理念,使其成为民族团结的坚定践行者。

1.3 有助于厚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连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桥梁,是凝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要法宝,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当前,西方社会面临诸多治理危机,民族治理困境尤为突出,反观中国,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青年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体,在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底蕴中感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价值。民族地区高校应注重全方位、多层次地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使其在心中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念,在家国情怀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2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现状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取得一定成效,并积累了诸多关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经验,但仍存在一些现实困境亟待解决。

2.1 学生层面: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多民族特点与认知差异

民族地区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很大一部分,各民族学生在交往交流中势必会遇到由于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差异带来的困境。如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幼接受本民族语言授课,且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在当前高校的教育教学中,除特别设置的少数民族语言专业课程外,其他课程大多采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难免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语言文字制约,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幼在本民族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的熏陶下成长,对本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认知差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内涵的理解有待深化。

2.2 教师层面:教师授课内容、形式与师资队伍有待提高

民族地区因地域优势,在民族文化交流学习中更具有利地位,但高校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课程时,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通过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随机访谈可知,教师在课堂上侧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事迹挖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为学生拓展相关知识,“新瓶装老酒”的课堂模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引发学生共鸣。此外,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部分院校尤其是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存在师资队伍学历层级不一、学科背景鱼龙混杂、专任和兼职思政课教师混合教学、未接受系统学习培训等现象,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完善。

2.3 课程层面: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尚未发挥最大合力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指示精神,民族地区大部分高校已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且有大量相关学习资料。但目前仍未出版统一的“马工程”重点教材,高校尚未形成科学全面的教学方案,该课程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在课外实践层面,民族地区高校积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第二课堂教学实践中,但实践活动局限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缺乏创新活力,在校园民族团结氛围的营造、各类网络媒体平台的宣传、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实践育人活动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2.4 环境层面:全球化与现代化影响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不同文化人们之间的交流交往更为密切,丰富了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内容。但面对蜂拥而至的国内外各种思潮,一些大学生无法准确辨别其中的错误观点,容易受到西方敌对势力“文化渗透”的影响。加之现代社会,网络是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获取思想信息的重要手段,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技术支持和宣传阵地,但网络世界纷繁复杂、信息良莠不齐,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消遣,消磨追求崇高理想的意志,部分大学生在网络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民族团结意识逐渐动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降低,影响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给民族地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帶来考验。

3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化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高校立校发展之基、立德树人之魂。民族地区高校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使其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3.1 优化培育力量,凝聚思政队伍的育人合力

第一,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先进模范等,引进高水平相关专业人才,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设立相关研究课题,召开主题研讨会,为思政课教师及校内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辅导员队伍开展系统科学的培训,增进教师们教育教学经验分享,强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充分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时关注本民族地区的相关政策、榜样事迹和时事案例等,丰富自身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知识储备,结合高校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进行教育。

第二,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家长应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培养孩子民族认同情感,在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中,形成新时代优良的家教家风。同时,民族地区高校要加强和大学生家庭的联系,在家校共育中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合力。

3.2 提升课程质量,建构系统科学的教育体系

第一,落实国家统编教材,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根铸魂。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积极编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工程”重点教材,为民族地区高校开展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活动指明方向。民族地区高校结合地方实际,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悠久历史和先进事迹,根据国家和民族自治区最新政策和教学大纲,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材。

第二,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模式。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发挥其他思政课的课程优势,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系统剖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中,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从法律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刻意义;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带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特征等。同时,在课程思政中系统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逐步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发力的课程模式。

第三,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提高教师双语教学水平。民族地区高校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加大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力度,在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宣传教育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国家统编教材,注重培育“双语教师”,扎实提升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分级教学等培养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语言困难。

3.3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资源,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在校园、教室、图书馆、宿舍等场域,展示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标语和文化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活动,在学校运动会中穿插“石榴籽·一家亲”主题趣味运动会,借助节日或重大纪念日开展系列理论宣讲和歌曲大赛等,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深化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团结信念,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深层情感。

第二,依托网络平台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现代化网络打破时空局限性,以其资源丰富、传播快速、互动便捷等特点,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为灵活有效的新形式。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在学校官微、官博、抖音等渠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校园民族文化活动等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发自内心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自觉践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

3.4 开展实践活动,增强高校学生的行为自觉

第一,通过“互联网+”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平台。一方面,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交流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交流学习平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课程、民族团结教育网络课程,在党团和学生社团活动中,积极宣传民族地区民族发展历史、红色革命文化、英雄人物事迹和民族团结先进案例等,以鲜活的方式推动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成为行为自觉;另一方面,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开辟“互联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领域,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使学生切实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第二,开展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地域优势,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观教育相统一,关注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学情,结合民族地区的鲜明特点,开展各类极具特色的教学实践活动,如举办民族教育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纪念馆等参观学习;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大大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总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个长期复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民族地区高校要立足本地区发展实际,持续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发挥教育实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储备和情感认同,进而达到行为自觉,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京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扎实推進中国特色一流民族大学改革发展[J].党建,2021,(10):1720.

[2]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01).

[3]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010).

[4]周宛霖.努力推动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N].中国民族报,20210907(00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6]刘薇.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06):2126+34.

[7]王丽,代宏丽.内蒙古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06):170176.

[8]包银山,王奇昌.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04):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