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和居家养老一体化智慧养老平台研究和设计
2024-01-27肖荣吴英姿
肖荣 吴英姿
摘要: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本文研究了上海老龄人口养老模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机構和居家养老的模式和需求进行了分析,对机构和居家一体化养老平台进行了研究和设计。
关键词: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家庭照护床位;智慧养老;一体化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36-0098-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8%,数量超过2.6亿人。预计到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进一步增加,超过4.18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根据《2022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户籍人口中老龄人口占比已经超过30%,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远超我国的平均水平[1]。
上海作为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医疗资源配置较为充足,基础医疗水平较高,居民的健康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老龄健康人口持续增长。此外,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生活节奏快、成本高,上海户籍人口增长较慢。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得上海人口中老年人的占比不断加大。随着上海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上海土地资源、人口规模、生活成本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机构养老能够承担一部分居民的养老需求,更多地需要通过居家养老探索,找到满足更多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并逐步构建适合上海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2]。
1 政策分析
2021年,国家在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体系,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推动机构养老服务进一步向居家养老延伸[3]。
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要健全数据支撑,对养老基础数据、养老资源数据、行业从业人员等多维度数据进行汇聚,并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养老产业的数字化程度。
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等多部委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进开展智慧养老试点工作,推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一批先进技术,在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重点场景中进行应用。
2022年,上海市民政局印发《上海市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的通知,到2025年底,全市至少建设100家智慧养老院,内容涵盖智慧护理、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关爱、智慧运营、智慧食堂、智慧入院等多个场景应用。
2022年,上海市民政局印发《为老服务“一键通”场景推广应用工作方案》的通知,为特殊群体的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护服务。2023年,上海市民政局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市家庭照护床位的规范发展,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在研究和制定家庭照护床位相关规范,并开展相应的试点工作。
2 未来养老主要模式
在上海迈向深度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老龄人口在城市人口结构中的占比较大,老年人口持续增长的数量,以及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品质的追求,对传统的养老方式具有巨大的挑战。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上海在养老方面新的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优化和重构。通过国家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地方政府开展探索试点,引导相关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各界正探索实践新的、更符合上海实际需求的多层次养老结构。
1)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之一,通过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照护服务。目前,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也在养老服务领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包括康养社区、度假疗养社区等多种养老社区不断出现,并为养老人群提供风险保障、养老规划等养老产品,探索、创新和满足不同的养老需求。
2)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依靠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解决日常居家的照护、餐饮、家政等多方面的服务需求。家庭照护床位是居家养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使用有资质的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如紧急援助、助餐、助洁、助浴、代配药、陪同就医、家政、卫生等。养老机构还通过信息集成技术,为居家老人提供远程的监测,更准确地掌握居家老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
未来智慧化的家庭照护床位,将以居家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监测为支撑,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为居住在家里的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机构式整合、标准化的照护服务。
未来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需求将进一步融合,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将输出养老照护能力、餐饮配送能力、医养结合能力,为周边社区的居家养老提供综合服务,形成多养老模式相互依托、服务融通的新型养老服务格局。
3 机构和居家一体化养老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根据国家的顶层设计和上海的需求特点,上海的主体养老服务是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者通过家庭床位进行信息融合和服务融合。面向上海养老需求特点的养老平台,是机构和居家一体化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通过物联网、5G、云计算、AI、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形成机构和居家养老的核心运营能力,聚合社区周边的养老服务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养老服务紧密相结合,并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老人基础信息、养老资源布局、照护人员数量、周边服务资源等养老地图数据,为政府统筹养老整体资源和布局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4]。
机构和居家一体化养老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1 机构养老服务
为养老机构提供智慧养老院基础信息化底座,包括养老机构的营销宣传、照护评估、床位分配、护理计划、费用结算、老人基础信息、健康档案等一系列养老院日常智慧运营的功能。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1)照护评估
老人入院前以及入院后定期进行照护等级评估,自动更新照护等级,形成电子评估档案。包括老人照護等级评估等标准量表。
2)床位分配
对养老院床位进行管理,管理人员通过图形化网页,直观查看老人床位分配情况以及床位对应老人信息,便捷化选择对应楼栋及楼层,床位入住情况快速掌握、便捷调整,实现直观、高效入住。
3)护理计划
根据老人照护等级自动生成照护计划,需求快速查看、调整护理计划,及时了解护理任务的完成状态,线上完成日常护理计划管理。护工人员登录护工端App查看自己服务的老人每日任务情况并移动打卡完成每日的任务,实时记录同步,保障老人日常护理。
4)健康档案
定期完成老人身体指标监测,并生成健康报告;当老人身体不适时,院内医生或护工及时对老人进行检查,辅助就医。
5)长者档案
提供从出入院、日常健康等各个方面的老人档案信息,养老院管理人员可快速查看老人的基本信息、家属信息、自备药品、护工护理日常事项完成等情况,实现一人一档。
3.2 居家养老服务
对于居家进行养老的老年人,特别是独居、失能、失智等老年群体,在安全防护、紧急救助、上门服务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老人的安全,提供照护等服务,是保障居家养老最核心的问题。
通过为老年人改造和提供适老化环境和信息化设施,实时感知老人居家的环境安全、居家安全、服务需求、关怀需求等,通过平台实时联动居家照护的服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联络家属/监护人、社区工作人员,构建“技防+人防”的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和保障体系[5]。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主要服务如下:
1)应急求助
提供固定、穿戴式一键通等紧急求助装置,在老人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进行紧急求助,快速进行人工介入,帮助老人。
2)夜间监测
通过毫米波、智能床垫等智能物联网设备,在夜间对呼吸率监测、异常情况紧急告警、睡眠状态监测及分析、长时间离床等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
3)居家环境安全
对于独居老人,通过烟感、燃气、用水传感、门磁、AI语音等五位一体物联网技术和手段,通过策略配置,能够通过用水量、长时间未出门、语音应答等综合指标,智能判断独居老人居家安全。
4)隐私区域安全
通过红外、毫米波等智能监测设备,用于隐私区域、复杂空间等的多方位感知,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报警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将有效满足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的安全需求。
5)远程视频+AI
满足老人家属远程探视、看护的需求,对于老人出现摔倒、长时间未动等异常,能够通过视频监控+人工智能判断,进行报警,使亲属、居委、物业及政府相关机构,能及时上门排除可能存在的危险或隐患。
3.3 家庭照护床位
作为机构养老的延伸,老年人在家中进行养老,由专业的养老机构为老人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通过相应的家庭照护智慧化改造,由智慧养老平台提供基础家床数据、家庭照护业务监控和服务评价等功能支持。根据老人家庭床位照护需求和居住空间条件,重点设置以下智慧物联感知设施,为开展生活照料、体征监测、康复训练、呼叫响应等服务提供数据感知与技术支持。
1)对家庭床位及居家环境进行必要的智慧化改造,增加环境监测、体征监测、紧急呼叫等必要的物联感知基础设施。
2)以老人家庭床位为中心,配置照护服务所需的护理床,安装相应的物联感知设备,如紧急呼叫、实时监测(环境、体征等)等智能设备。
3)在服务中,配备声音录制、定位打卡、服务过程监控等设备,保障老人得到有质量的、可评价的服务。
4)服务人员配备服务记录、紧急呼救等设备,相关的数据传输至智慧养老平台,确保服务过程可记录、可追溯、可评价。
5)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感知、体征感知、场景感知等综合应用下,提升家庭床位照护的实时数据分析、智能预判能力,提升家庭照护床位的安全性、可靠性,持续扩大家庭照护床位的规模,丰富养老模式的多样性。
3.4社区资源服务
在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区内,社区养老服务除了机构养老的基础运营功能外,整合社区资源和周边助老服务资源,例如助老餐厅、日托服务、助老服务、文化生活等,以满足老年人生活和照顾需求。
1)智慧餐饮
通过平台提供餐饮信息发布服务,便于老年人了解当日的餐饮食谱和可选套餐。同时提供食堂实时监控和食堂客流分析智能化应用,协助餐厅管理者综合运营管理和老年人错峰用餐。
2)助老服务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家务清洁存在不便,老人子女外出工作或忙于工作无暇收拾家庭卫生。老人/家属可通过线上申请家务清洁服务,基于平台可实现预约、派单、服务、评估、缴费等全流程闭环,同时社区也可安排专人提供家务清洁服务。
3)社区文化生活
作为老年人学习娱乐活动的拓展和延伸,为老人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线下与线上课程结合,丰富教学资源,最大程度保障老年人求学需求。
4 结束语
目前,上海正在不断探索、创新养老新模式,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感知等数字技术推动下,信息技术持续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推动养老服务资源进一步整合,养老方式进一步创新,医养结合的专业化服务进一步向家庭延伸,结合上海城市十五分钟生活圈,将形成新的养老生态服务体系。未来在上海,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不断丰富,老年人群能够得到就近、便捷的养老服务,未来的养老生活也将更自由、更轻松、更具有品质。
参考文献:
[1] 《2022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EB/OL].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2.
[2] 郑琦.上海“十三五” 社区养老扶持政策的思路和建议[J].上海经济,2016(4):30-38.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EB/OL]. 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1/24/content_5653181.htm,2021.11.24.
[4] 李卫平,米明.“互联网+” 智慧养老平台设计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6):266-267.
[5] 钟仁耀,王怀月.城市社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讨[J].理论探索,2023(3):90-97.
【通联编辑: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