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背景下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改研究
2024-01-27徐谈春雯
摘 要: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提出的“1+X”证书制度,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立足理论,加强实践教学,课证融通,以此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本文以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为例,分析课程特点及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混合式教学、重视混合式教学、重塑教学评价体系4个方面教学改革措施。并以教学案例设计为例,将“1+X”证书制度与职业本科教育相融合,提高职业本科教学质量,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1+X”证书制度;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4.046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举措之一,其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本科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学历教育还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课程之一。本文以该课程为基础,融入“1+X”证书制度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以证促学、课证融通,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以此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
1 “1+X”证书制度下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提出的“1+X”证书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制度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将证书制度与学历教育有效衔接,通过“X”的证书来评价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突破传统职业教育。在职业本科教育改革大趋势下,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作为实践较强的核心课程是变革的重点。传统教学注重理论知识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税费的计算与会计分录的应用,缺少与“金税四期”相关的实践课程,导致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就业技能不足。“1+X”证书制度培养目标是复合型人才,学生要具备能准确完成中小企业涉税业务的税款计算、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税务处理及账务处理全程。在“1+X”证书背景下逐渐转变以能力为导向性,基于职业本科教育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1+X”证书制度融入“岗课赛证”四位一体,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2 “1+X”证书背景下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课程设计不够科学
一般学校税务相关课程包括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国际税收、税收学等,各个课程内容相互融合,无法体现阶梯式与体系式学习。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容易混乱,重复繁琐记忆,不利于搭建模块式学习。不仅如此,课程内容无法覆盖职业考试内容。针对于“税务师”考试,其考试内容包含税法1、税法2、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涉税服务实务和财务与会计这5门,其考试大纲内容与学校的课程内容兼容范围很小,无法体现职业教育。
2.2 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
国家税务总局及当地税务部门会及时更新税收政策,例如疫情阶段,为了帮助企业度过“寒冬”,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但是,从编制教材到出版是个较长的过程,教材内容滞后于税收政策,学生无法从书本上了解最新的国家财税方面政策。
2.3 实训内容较为滞后
实践教学缺失、实训平台落后,使得教学内容与实践知识很难结合,尤其是金税四期的运行对学校的纳税申报实训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挑战。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财税实训课主要内容仍然停留于领票、开票、申报纳税等环节,与实际纳税申报操作相脱节,学校的实训平台无法体现金税四期一体化、智能的特点,学生无法真正了解到金税四期的运行原理,实践创新能力欠佳。
2.4 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
目前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依然以考试成绩为主导,缺乏综合评价机制。通常学生到了期末考试周会选择突击考试重点范围,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应试复习,导致了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较高,实践水平较差,面对全国性没有重点范围的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因此建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了解学生的动态发展尤为重要。
3 “1+X”证书背景下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学改革探索
3.1 优化教学内容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是大数据与会计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总体目标是理解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能够依照税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对企业涉稅业务作出正确的职业判断,能准确计算应纳税款及账务处理,能够按期依法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其主要内容分为纳税基础、增值税会计、消费税会计、企业所得税会计、个人所得税会计、其他税会计以及纳税筹划,其内容碎片化较多,内容复杂,相对独立。
根据课程特点,可融入智能财税等级证书。智能财税登记证书依托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税社会共享新业态和岗位群,从主要工作领域、工作任务、技能要求3个层次对岗测评,解析初、中、高3个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知识、技能、组织所集成的综合能力框架。以初级为例,该证书对应了3个模块,分别为初级代理实务、初级外包实务和初级企业管家。将这3个模块融入到原本的课程内容中,将证书任务分解。例如,将纳税基础融入到初级代理实务和初级外包实务,将三大税种的计算融入代理实务、会计核算融入初级外包实务,纳税筹划融入企业管家实务。在原有课程和证书技能要求分解重组基础上,融入思政元素,能对常见工业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准确的职业判断,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税收风险及风险防范意识和纳税筹划意识,从而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3.2 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为更好将“1+X”证书制度融入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通过“1+X”证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课前,老师通过中国慕课将“1+X”相关资料线上共享,资料包括教学视频、PPT、微课、职业技能要求等。学生应提前从资源库中下载相应的学习资料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老师可通过平台了解学生下载数量、观看视频时长、学生提出的问题,以此了解学生最新的学习动态。使老师能够在课前掌握学生主要的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课中,可以将“1+X”证书校外指导老师引入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双师教学。通过校外找指导老师的授课,把企业对于职业技能的要求传达给学生,加强其实操能力,实现校外老师重实操校内老师重理论的资源互补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融入智能财税职业技能标准,以智能财税业务系统为依托,将真实工作情境引入票天下、财天下、金税师操作平台,以岗位技能为核心,分岗对标票据处理、财务核算、纳税申报等模块,使學生在课上可随时随地计入平台处理真实的会计业务。
课后,将智能财税技能等级证书理论题库中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题目上传到平台上。教师通过学生测试的成绩能够了解到学生掌握的情况,以及下一阶段课程的重难点。对于教学内容的疑问除了校内老师可以解答外,校外指导老师也可以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渠道进行在线答疑。
3.3 重视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职业本科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教学。“1+X”证书制度将实际工作中会计税务岗位对应到实践教学中的具体模块,税务会计要求技术人员要求能够熟练掌握税务申报,能够整体解决税务方面的综合性问题,这些技能也是实训平台模拟实践练习的重点。教师上课时可利用教学实训平台模拟工作环境,开展真实的情景教育,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校效果,深化学生对税务会计的理解。例如让学生根据业务自行开票,分类汇总票据进行税务申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4 重塑课程评价体系
原始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试向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出勤情况、作业完成质量、课堂表现、平时测验等,占总成绩的比例为40%;期末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为60%。现以原有课程评价体系为基础,将智能财税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标准融入原有评价体系中,从而重塑课程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对象可划分为自己评价、同学互相评价、老师评价和企业评价;评价的性质包括作业完成质量、课堂表现等过程性评价,也包括期末考试结果性评价。期末考试结果性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同时也包括实操技能考评。因此,整体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体系。
4 “1+X”证书制度下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学案例设计
4.1 教学目标设计
在“1+X”证书背景下,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性,在掌握理论基础之上灵活运用时间操作能力,培养与税务会计岗位相匹配的复合型人才。具体目标包括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指的是能对常见工业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准确的职业判断、准确完成中小企业涉税业务的税款计算、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税务处理及账务处理全程能正确领购、开具、使用和管理各类发票和熟练操作纳税申报系统。方法能力目标指的是在深入理解我国现行税种的计税原理基础上,对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具备一定的敏感度,能运用各种资源独立更新自身的税收知识库、解读税收法律法规,把握各项法规的出台背景,利用税收优惠,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为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税收筹划手段。社会能力目标指的是从税法的学习中理解“法治”的内涵,能够从税收角度理解个人、企业与国家的关系,理解税收调节经济、调节消费的作用,能够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高度认识我国税制改革趋势。
4.2 增值税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在教学内容上,结合X证书需求和岗位要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增值税税制要素、增值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这一模块主要理论教学;第二模块增值税纳税申报,这一模块主要是通过实践平台实践教学;第三模块讨论与归纳总结。教学中重点是充分掌握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相关的会计处理,难点是能够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
4.3 设计思路
增值税课程内容较复杂重要,课程主要以讲授为主,通过案例讲解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实训平台体验申报纳税的过程。在课程导入时,引入增值税虚开发票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情绪。然后对于增值税的原理讲解,可通过引导真实案例数据进行计算,让学生进行简单推导。最后由学生对于本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4.4 增值税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可采用情景模拟、团队合作、实践教学等,在学生理解理论基础上着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4.4.1 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通过中国慕课提前预习增值税的知识,例如增值税税收要素、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理解视同销售的原理等。教师须提前在慕课平台上传学习资料并布置学前任务。
4.4.2 课中设计
首先,引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判刑的视频,让学生思考增值税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增值税是我国税收来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接着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讲解增值税的原理,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计算流通环节的税额,通过案例解释“增值额”的含义,理解增值税的抵扣制度。然后,通过“1+X”票天下平台的虚拟发票,动态地演示增值税的税制要素原理。分别打开系统里不同票据的页面,让学生自己发现异同点,教师归纳总结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业发票的区别及使用场景。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训平台上录入相关开票信息,分类汇总不同票据计算其销项税,导入“财天下”系统,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以此明确税务会计在处理增值税相关业务时具体工作流程和职责。
4.4.3 课后布置
以5-6人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总结本章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并进行汇报。教师发布对分易在线练习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习题内容应结合1+X智能财税登记证书相关理论考试内容。
4.4.4 教学设计反思
该门课程是一門必修课,其目的主要熟悉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能够根据常见经济业务进行增值税判断,能够针对不同纳税人准确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熟悉增值税纳税申报基本流程。熟悉增值税出口退税有关政策。在能够分析纳税人身份,针对不同经济业务进行增值税判断,准确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的基础上掌握企业增值税会计核算。针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法律条文晦涩难懂的特点,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需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通过典型案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学生的正确学习方向为依据,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注重后期的总结以及反思,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将课堂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适当的监督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从而在自主学习过程之中实现个性化的调整及发展。
5 结语
本文以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改革为贯穿点,分析其存在相关课程设计不够科学、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实训内容较为滞后和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1+X”证书制度提出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混合式教学、重视混合式教学、重塑教学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以增值税为实施课例,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上实践教学改革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倩雪.新时代“1+X”证书背景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23,(2):127129.
[2]闭乐华,徐谈春雯.“1+X”证书制度在应用型本科运行机制的研究[J].广西教育,2021,(23):3637+47.
[3]闭乐华,黄金梅.“1+X”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培养研究——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21,(19):6669.
[4]高蓉.高职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研究[J].商业会计,2020,(2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