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山水工程”
2024-01-26李华晶
文|李华晶
“山水工程”的育人智慧
“中国山水工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在2022年12月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中国山水工程”将所有生态系统视为生命共同体,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全球生态环境改善贡献中国智慧。
“山水工程”传承传统的生态智慧,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也为绿色低碳创新创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指引。例如,北京石景山区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获批森林城市的城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创森之路也是绿色低碳创新创业实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典范。再如,2021中关村论坛的“智慧、健康、碳中和”主题,也彰显了中关村作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正在一体化推进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因此,绿色低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是一项需要系统变革、综合提升、源头重塑的“山水工程”。正如《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所强调的:“绿色低碳发展要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了培养绿色低碳创新创业人才,使之成为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大自然的重要力量,不仅要有“高山仰止”的理念,例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进思政、进课堂、进头脑;推动教师队伍率先树立绿色低碳理念,提升传播绿色低碳知识能力;发挥好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功能。还要有“细水长流”的方法,例如,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科融合贯通,加快编制跨领域综合性知识图谱,编写一批“双碳”领域精品教材;完善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条件等。
筑教育思想“山脊”
“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尤其是弘扬生态文化对创新创业的浸润作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重视自然资源的基础作用、尊重大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意味着创新创业的发展底色是绿色,发展底线是低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基本民生观,意味着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是创富,而是要促民生、谋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意味着创新创业人才与环境构成生命共同体和生态系统;“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密法治观,意味着创新创业人才要具备生态伦理,不能触碰生态红线;“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民行动观,意味着绿色低碳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社会行动,打通绿色生产生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意味着绿色低碳创新创业人才应具备国际视野,共创全球可持续发展未来。
引教学理念“水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引领创新创业教学理念的绿色升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新创业教学理念亟待绿色升级,避免囿于经济社会范围,而是要放眼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让学习者理解并认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让绿色低碳创新创业成为顺应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新动能。其次要反思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扭转创新创业等同于唯利是图、无限索取的错误认识,让学生在绿创中领会“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辩证法。第三,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创新创业促进资源节约、提升环境友好的定位,让学习者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最后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培养学生实现“创新创业创造”与“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掌握绿色创新技术促生产、低碳生活艺术促创业、价值创造模式促生态。
树教学内容“林木”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夯实创新创业教学内容的绿色根基。首先,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意味着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要着眼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融入绿色技术创新、绿色创投和金融体系,体现绿色消费主张。其次,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需要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要助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问题导向,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出发,将创新创业实践纳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第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亟待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关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探索绿色低碳创新创业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创造性机制。最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亟待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先立后破,关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的技术创新,倡导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绿色创业,推动数、绿融合,创新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和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
耕教学资源“田地”
统筹各类资源、开发优质资源,助力创新创业教学资源的增绿降碳。正如荀子所言,“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绿色低碳创新创业的教学资源就在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中,在绿色低碳行业的企业实践中,在乡村生态振兴的田间绿野里。不论是传统线下课堂的学习资料,还是线上各类绿色低碳教学资源平台,都可以开发出生动鲜活的绿色低碳创新创业教学资源,而且,绿色低碳创新创业教学资源不仅来自经济生产活动中,也可以来自绿色生活消费中,将美好生活向往与美丽中国建设对接,让创新创业教学不只是创财富智慧,还可以创绿色志向,并融入劳动教育和美育教学资源,体现出创新创业的“五育并举”育人实效。可以说,绿色教学资源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低碳教学资源可以围绕碳足迹展开,而创新创业教学目的在于用发展的眼光,通过产教协同与科教融合将绿色低碳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生态产品。
拓教学方法“湖泊”
教育思想与教学方法就像“湖光山色”,绿色低碳创新创业的教学方法注重沉浸思维、心流专注,绿色低碳不只是物理学和地理学意义的概念,还需要在创新创业教学中带来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的体验。为此,可以通过混合式、体验式、具身性、读写讨论、计算思维、游戏、项目化等方式开展教学,有助于建立生命共同体意识,强化生态系统观念。因此,教学方法的绿色导向要注重创新创业的文化性和艺术感,让教学增强人文关怀和绿色情怀;教学方法的低碳导向要突出创新创业的科学性,让教学凸显科技前沿和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的动态;教学方法的发展定位要围绕学生的成长性和创造力,让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者和绿色低碳新事业的创造者。
植课程设计“草叶”
知识体系的重塑焕发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的绿色生机。一方面,要打好课程的绿色低碳底色,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层实践,可以面向中低年级学生开设具有通识性的绿色低碳创新创业课程,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开设具有绿色低碳特色的专业性课程,尤其要针对创新创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高阶性和前沿性的专题课程,让绿色低碳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学业各阶段。另一方面,要打出课程的绿色低碳亮色,传播前沿理论、前景展望和前瞻探索,可以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研究生课程以及学科建设途径,打造特色精品教材,加强学科交叉融汇,注重科技创新引领,形成绿色低碳创新创业的知识要点和内容体系,实现教学与科研互促、课程与教材共进。
练项目实践“沙场”
学习的场景体验释放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的育人潜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这也为开展项目实践提供了设计思路。为此,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绿色低碳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综合运用问题启发、现场观察、案例叙事、项目参与、具身体验、比较反思、逻辑推演、计算模拟、原型设计、行动学习等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绿色低碳创新创业实践素养。同时,教师也要重视自身绿色低碳素养的提升,坚持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在绿色低碳创新创业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创,通过绿色低碳与数字经济领域的产学融合、科教融汇,提升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
绿色低碳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项教育领域的“山水工程”,其教学亟待教育工作者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将创新创业教学中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案、课程设计、项目实践进行系统变革、综合提升、源头重塑,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打造绿色低碳创新创业的教育生态系统和学习共同体,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绿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