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宫廷音乐表演的 “坐”与“立”

2024-01-26崔宪

格言·校园版 2023年35期
关键词:堂上笙歌雅乐

崔宪

你知道吗?在西安鼓乐里,我们还能看到唐代宫廷音乐曾经有过的表演方式。

唐代把宫廷里的乐工和舞者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在堂下表演的立部伎(j#),另一类是在堂上表演的坐部伎。

立部伎在室外庭院、广场演出,演出规模宏大,表演人数多至 180 人,最少的也有64人。舞蹈气势雄伟,舞姿大多威武霸气,伴奏乐器主要是鼓和锣等音量大的乐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对立部伎有“堂下立部鼓笛鸣”的描述。坐部伎则是坐在堂上表演,表演人数较少,3~12 人。

唐玄宗时,宫廷里设有专门管理音乐的机构,叫“太常寺”,负责考核宫廷里乐工的技艺水平。当时对乐工的技艺是按照这样的规则评级的:坐部伎要求最高,若达不到坐部伎的要求,就要退入立部伎。若还达不到立部伎要求,最后退入雅乐部。

唐代诗人李绅曾说:“太常选坐部伎,无性识者退入立部伎。又进立部伎无性识者,退入雅乐部,则雅乐可知矣。”

诗人表达了对宫廷雅乐水平低下的讽刺,不过我们也能从诗中了解到唐代对宫廷乐工的考核情况。

白居易在诗里也曾说道:“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

你看,白居易的笔下出现了唐代宫廷乐舞表演的景象:乐工的表演方式有“坐”和“立”之分。坐部伎坐在室内厅堂上表演,“笙歌一声众侧耳”描绘坐部伎演奏的乐声优雅动听。立部伎演奏的乐器多为鼓笛,乐队在堂下广场上站立演出。从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乐工从坐部伎中退到立部伎后,任務是击鼓、吹笙和表演“杂戏”。雅乐部,则是在仪仗队中演奏技术上不复杂的雅音。所以,从坐部伎到立部伎再到雅乐部,乐工的音乐技艺水平逐级递减。

《新唐书·礼乐志》曾有这样的记载:唐玄宗李隆基精通音乐,有非常强的音准辨别能力,他亲自从坐部伎中挑选了子弟三百人,在梨园里进行培训,所以,当时这些歌舞艺人都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

梨园子弟

原来指唐玄宗培养的坐部伎的歌舞艺伎,现在用来泛指戏曲演员。

猜你喜欢

堂上笙歌雅乐
笙歌一路
望春归
明嘉靖时期张鹗及其雅乐改制
中古荆州雅乐中心地位的形成与贡献
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朝鲜李朝时期宫廷雅乐的传承与发展
唐雅乐大曲存辞考略
头疼
让孩子们快乐地走进“识字王国”
谒西陵山嫘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