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松浦章:《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海域交流(15世纪末-20世纪初)》*

2024-01-26杜越

海交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航运史料

杜越

《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海域交流(15世纪末-20世纪初)》是日本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东西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松浦章博士有关明清海运史的多部力作之一,该书被收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雪涛教授主编的《全球史与中国》系列丛书中,于2018年4月由大象出版社出版。松浦章教授一直致力于从“海洋”视角探讨中国历史,在其多部著作中对明清时期中国海外航运的影响及地位进行了观点鲜明且内容详实的论证。作者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脉络,聚焦明清时期亚洲海域各国的经济及文化交流,试图从多个角度展示多样化的“海上丝绸路”,从而阐述明清时期中国在亚洲海域的航运贸易概况及地位和影响。作者认为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促进了沿线区域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形成了其独特的海洋文化,值得学术界研究关注。除绪言和结论外,本书共分为四章,全书共37万余字。

绪言部分作者就清朝时期中国帆船在东亚和东南亚海域的航运活动进行了概述。作者依据地方府志以及官员奏折中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帆船在东亚及东南亚海域的人员流动及货物往来的种类、数量和航船路线等相关记载,生动展现了一百余年前东亚及东南亚海域繁华的航运贸易景象,并为之后章节的叙述奠定了基础。

第一章作者以史料为基础,对明清时期中国帆船在东亚海域的贸易活动以及由此推进的文化交流进行了考察。作者通过对官方史料、货物往来记录、官员奏折、使节日记、私人著作、民间家谱、船员漂流记录等多种形式史料的考证,论述了明清时期中国在东亚海域的航运地位、对外关系的发展以及中国海外航运对于东亚海域各国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作者着眼于东南亚国家使节来华的相关记录、国外关于中国移民的报刊报道、官吏奏折中有关广东和福建两省买办阶级的记载以及出口欧美的商品等,进而细致考察了明清时期中国与其他藩属国之间的朝贡体系、广东及福建两省的对外贸易和中国移民东南亚地区的相关史实,从而进一步推论出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多国的贸易往来概况和商品流通详情。

在多年的海洋史研究中,作者对于明清时期中国商船的航行特点、大小规模以及演进过程做了大量研究,并认为通过航船特点可以反映出区域间贸易往来频率和商品流通情况。因此,在第三、四章中作者以航船为切入点,分别论述了近代中国与东南亚以及日本的贸易往来概况和文化交流。

第三章作者依据史料中有关近代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与东南亚航船往来情况、船舶演变发展过程及航路扩展和主营业务等相关记载,进一步阐析了近代“海上丝绸之路”对东亚海域航运贸易的促进作用,以及依靠“海上丝绸之路”东亚海域各国间深入开展的文化交流。第四章作者论述了近代中日之间的海上贸易往来,通过分析中日间航船航线、流通商品种类、明清时期中国对于日本航运会社的资助等问题,从而推论出近代中日之间密切的航运贸易关系和发展历程。结论部分作者依次对四个章节的主题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进一步升华了各主题的内涵。

纵览全书,结构合理、脉络清晰,作者将目光聚焦于明清时期亚洲海域各国的交流,通过史料分析向读者展示了多样化的“海上丝绸之路”,在阐释史料时兼具宏观与微观视角,从“海洋”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历史。笔者认为,该书值得称道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以“微观”见“整体”的写作手法。作者通篇的主旨在于阐述剖析明清时期中国沿“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航运贸易对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经济及文化的影响。在论述过程中,作者虽然关注于海上贸易的商品流通、航船规模、航行路线等宏观问题,但通常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于具体的人与物,从“微观”的角度阐明了“海上丝绸之路”视阈下明清时期中国海上航运的贸易发展。例如,作者在第三章第四节中主要叙述了近代中国沿海城市的船舶发展。除了对上海、宁波以及广州等主要沿海城市的来往航船进行分析之外,作者还对宁波商人虞洽卿创办的宁绍商轮公司进行了细致考察。虞洽卿作为当时中国经济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重要经济地位,其所创办的宁绍商轮公司更是贯通上海和宁波航运事业的开端。(1)[日]松浦章:《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海域交流(15世纪末-20世纪初)》,孔颖编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第217页。作者依据《申报》《时报》等报刊的相关报道,阐述了该公司建立初期的航运状况与经济活动,从而展现了宁绍商轮公司对于上海和宁波之间贸易的促进作用。作者以虞洽卿所创办的宁绍商轮公司为例,其一方面是对明清时期中国沿海地区乡土代表商人的关注,另一方面则是以该公司为缩影,展现东亚海域的整体航运概况。

再如,第二章作者在论述海外贸易对于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时,除了对各国使节往来记录的分析、清朝末期广州及厦门等地买办阶级的探讨和海外有关中国移民的报刊报道剖析之外,作者还着重考察了中国出口欧洲的工艺品--扇子。作者认为扇子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不仅是礼仪的象征还是具有纳凉、娱乐、欣赏等功能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2)[日]松浦章:《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海域交流(15世纪末-20世纪初)》,第138页。因此样式精美且蕴含东方味道的扇子很快成为西欧社会的宠儿,并占据了当时中国出口欧洲的主要商品榜单的前茅。作者之所以在本章关注扇子,其目的在于阐述货物流通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因为出口扇子的扇面大多画上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从而使得中国文化通过扇子传入欧洲,加强了中国与欧洲之间的文化交流。此外,一些扇面还描绘了船只驶入广东的场景,对于研究明清时期广东贸易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深度解析具体的人与物,更为直观的向读者展现了明清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影响和地位。

其次,史料选择与运用的独到。作者充分运用中日两国的史料,且对各类史料进行了深入挖掘,其中不仅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官方史料,还利用了明清时期中国地方官吏的奏折、地方志、报刊、游记、私人传记等,从多种角度诠释了明清时期中国对于东亚及东南亚海域各国经济及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第一章第二节中作者依据朝鲜使节于嘉靖年间来华朝贺(3)作者解释朝贺目的是为“庆贺嘉靖十二年(1533)嘉靖帝传位皇子之诞生而赴京的,该皇子并非继位嘉靖帝的隆庆帝”。笔者查证为嘉靖帝长子朱载基,出生两月后便夭折。见[清]张廷玉著:《二十四史全译·明史》卷120,《列传第八》,章培恒、喻遂生校注,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522页。时的日记--《阳谷赴京日记》中有关朝鲜使节与琉球使节的交流内容,从而考察了琉球和朝鲜两国的物产与风土人情。此外两国使节的交谈,进一步加强了两国间的了解,正如作者所说:“朝鲜使节与琉球使节在北京曾有过数日接触,通过留存至今少量的记录,得以略窥16世纪前半叶东亚诸国的国情及国家间的文化交流等互通友好的大致情形。”(4)[日]松浦章:《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海域交流(15世纪末-20世纪初)》,第58页。而朝鲜使节与琉球使节的接触得益于两国皆为明朝的藩属国,从而为两国使节的会面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两国间的友好交流。

此外,作者还善于利用他国史料侧面烘托出明清时期中国与海外的交流。例如在第二章第三节中,作者对福建和广东两省移民东南亚的情况进行了细致考察。作者依据晚清时期新加坡当地报纸以及日本《领事报告》中有关中国移民海外务工的报道和记载,统计分析了当时中国移民的目的地、数量、年龄构成及海外活动范围,并根据当时广东沿海港口城市的报告得知大部分人出国的目的是务工以补贴家用。(5)[日]松浦章:《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海域交流(15世纪末-20世纪初)》,第131页。人们出国获取财富后大多数选择回乡投资事业,而这一做法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且密切了中国与南洋地区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明清时期中国人移民东南亚地区,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且由于中国劳工的流入进一步促进了东南亚各国的经济繁荣发展,这一点作者虽未提及,但值得深思与关注。

最后,依据史料,新见迭出。例如,作者就广东地区买办阶级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并对买办阶级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外商不通中国语言且不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和度量衡制度等,因此买办便作为“中间人”应运而生,作者在肯定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此提出了新的看法。作者认为买办阶级之所以兴起,与当时《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行商制度的瓦解有很大的关系(6)[日]松浦章:《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海域交流(15世纪末-20世纪初)》,第120页。作者这样推论不无道理,鸦片战争前,清政府推行行商制度,不仅对国内商业加以干预,还操纵着对外贸易,“广州十三行”便是典型代表,因此,当时广东的行商管理控制了一系列对外贸易和外商在华活动(7)江争红,马陵合:《清代“广东十三行”贸易制度下行商衰落原因探析--基于垄断租金的视角》,载《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第144-151页。。但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贸易的横行与《南京条约》的签订,彻底废除了行商制度(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道光两朝上谕档》第45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3页。,终止了广东贸易中行商的一切贸易活动,因此使得买办阶级才有了抬头的机会。

再如,作者通过分析文献进一步考证了商品流通对于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在第一章第一节中,作者依据《乍浦备志》以及《长崎荷兰商馆日记》中有关长崎进口中国砂糖的记录,表明砂糖曾是日本进口中国诸多商品中的最大宗(9)[日]松浦章:《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海域交流(15世纪末-20世纪初)》,第9页。,且一度价格昂贵。但到了德川吉宗时期,吉宗下令从中国的文献记载中学习甘蔗栽培以及砂糖制造技术,并向前往长崎的中国商人请教有关甘蔗栽培及制糖的方法,积极引进中国的甘蔗栽培及制糖技术,大力发展了日本的甘蔗种植及国产砂糖的生产,从而减少了中国砂糖的进口量。德川吉宗在位期间,推行享保改革,实行一系列的经济政策,进一步稳定幕府财政,而甘蔗栽培技术的引进及砂糖制造技术的推广便得益于此。翻译学习中国文献以及引进制糖技艺,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加强了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日本生产技术的进步,开启了日本国产砂糖的时代。

当然,该书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继续拓展。首先,“海上丝绸之路”有三个主要港口,即宁波、泉州和广州,两条航线,即以宁波为中心的东海航线和以泉州、广州为主要港口的南海航线。作者在本书中对南海航线关注较多,但对于南海航线的两个主要港口城市泉州与广州的航运贸易发展,以及在“海上丝绸之路”占据的地位缺乏深度剖析,而对于“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港口城市的考察与分析可以进一步厘清“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脉络与历史演变,因此该问题值得深入挖掘。

其次,作者在本书中一再强调从多个角度展示多样化的“海上丝绸之路”,且时间界定在15世纪末-20世纪初,但书中所论述的史料往往集中在清朝时期,明朝时期有关史料略显单薄,同时作者引用的史料多以中日两国为主,鲜少有其他国家的史料,因此在论证和阐述明清时期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是如何带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缺少有力论证和史料支撑。

最后,作者在本书中论述的主要落脚点为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对亚洲海域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亚洲海域各国经济发展却缺乏关注。中国自古便注重对外海上交流,而“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古老的海上航线更是其对外主要的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其不仅推动了中国贸易经济繁荣,同时也带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可以说“海上丝绸之路”自古以来便是亚洲海域的重要经济命脉。因此,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亚洲海域各国经济发展相关史实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证实明清时期中国对于亚洲海域各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1974年泉州后渚考古发现了木质沉船,使得“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也随之骤然升温,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相较而言,有关“海上丝绸之路”中航运贸易的物资种类、船型、航运路线以及航运商等具体的人与物,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本书则关注周边,重点考察以上被忽视的问题,围绕明清时期中国与亚洲海域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考察了其间的人与物,从侧面揭示了14世纪后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加强了与东亚及东南亚海域各国的经济及文化交流,还进一步推动了该区域内各国间的物资交换、生产技术的推广以及人员的流动。总之,本书史料详实,论证严密,观点新颖,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著作,值得推介和关注。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航运史料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