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消萎汤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4-01-25陈兴慧谢睿刘瑶张靖琨李璞冀花

现代中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果胶萎缩性螺杆菌

陈兴慧 谢睿 刘瑶 张靖琨 李璞 冀花

(1.汉中市中医医院 脾胃病科,陕西 汉中 723100;2.商洛市中心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陕西 商洛 726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遗传、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均可致病,患者以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胃脘部疼痛等症状多见[1]。本病属癌前疾病,未及时控制有一定风险进展为胃癌。西医治疗本病常用胃黏膜保护剂、胃酸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用四联疗法也可取得治疗效果[2]。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胃脘痛”“痞满”范畴,病因多与气虚血瘀、胃络瘀阻、脾胃虚寒有关,治疗需用健脾益气、温中散寒之法[3]。健脾消萎汤为本病治疗常用方剂之一,既往研究已证实该方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4]。为探究健脾消萎汤与胶体果胶秘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G-17、PG水平的影响,本次纳入我院80例患者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5]有关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6]有关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型:主证:胃腹隐痛不止,喜热喜按,食欲不振;次证:呃逆呕吐、久泻不止、四肢乏力、食后胀满;舌象:舌淡苔白;脉象:脉沉细无力;③近期未进行任何胃黏膜保护类药物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④既往无药物过敏史;⑤患者知情,已签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合并心、肾等器质性病变;③认知功能障碍;④治疗依从性极差。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中男女之比为25∶15;年龄21~61岁,平均(48.96±5.49)岁;病程1~11年,平均(6.33±0.75)年。对照组内男女之比为24∶16;年龄22~57岁,平均(48.41±5.49)岁;病程1~12年,平均(6.36±0.74)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病程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此次研究已获伦理委员批准(批号:201906-12)。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兰索拉唑肠溶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四川海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186),20 mg·次-1,2 次·d-1,均为口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国药准字H20058476),100 mg/次/d,口服,若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则加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进行四联治疗。治疗组进行对照组治疗方案同时给予健脾消萎汤,组方:黄芪、吴茱萸、桂枝各10 g,陈皮、白术、干姜各12 g,党参8 g,白及11 g,三七粉5 g,取清水500~600 mL,煎煮至200~300 mL药液,1剂/d,早晚分服。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月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评估 参考《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7]完成疗效评估:显效:治疗后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治疗后胃痛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计算公式:(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血清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4000 r·min-1离心8 min,获取血清后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量IL-6、IL-2、G-17、PGⅠ、PGⅡ水平。

2 结果

2.1疗效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5.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2、IL-6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2、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IL-2、IL-6水平对比

2.3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对比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17、PGⅠ水平明显上升,PGⅡ水平明显下降(P<0.5),且治疗组血清G-17、P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组间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比较

3 讨论

胶体果胶铋胶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常用治疗药物,患者服用后可在其胃内形成溶胶,隔离胃酸,保护胃黏膜,并可促进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本品也可起到一定幽门螺杆菌杀灭作用[8-9]。不过,长期服用胶体果胶铋胶囊也易引起肾功能损伤、便秘等不良反应[10]。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增强临床疗效,弥补单一西药治疗的不足,探索更多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对本病治疗的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学中可纳入“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病因与先天脾胃虚弱,后天情志不畅、饮食无度、外邪侵袭胃部有关,以上诸因致脾胃受损,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化,日久湿浊内生,继而气滞瘀阻,不通则痛,诱发胃部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鉴于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需用健脾益气、温中散寒之法治疗[11]。

健脾消萎汤含黄芪、吴茱萸、桂枝、陈皮等多味中药,其中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党参补中益气,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桂枝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健脾,白术补脾健胃,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白及消肿生肌,三七粉散淤止痛,以上诸药合用,可温中散寒、健脾益气[12]。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具有抗菌、利尿、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作用,对幽门螺杆菌的增殖有一定抑制效果,并可改善患者胃内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13-14];党参可增强患者免疫力,扩张血管,改善胃部微循环,缓解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15-16];白术具有利尿、抗菌、抗凝血作用,并有一定抗肿瘤效果,可控制患者病情进展[17-18];吴茱萸可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保护患者胃黏膜[19-20]。此次观察中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健脾消萎汤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炎症反应贯穿整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过程,IL-2由T细胞分泌,可调节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对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介导作用[21-22];IL-6可通过调节核因子kB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凋亡,增加胃黏膜通透性,促使炎性介质分泌[23-24]。此次观察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方案可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炎症反应,笔者认为可能与黄芪、白术等中药的抗炎、抗菌作用有关。PG包括PGⅠ、PGⅡ两个亚型,PGⅠ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及颈黏液细胞分泌,胃黏膜萎缩发生时PGⅠ分泌减少,血清表达水平明显降低[25-26];PGⅡ由十二指肠、胃底、幽门腺、十二指肠的Brunner腺分泌,胃黏膜病变发生后PGⅡ分泌增加,血清表达水平上升[27-28]。G-17为胃泌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可刺激胃酸及PG分泌,促使小肠、括约肌、结肠收缩,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后胃窦部黏膜G细胞数量减少,G-17分泌减少,血清水平下降,血清G-17检测可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并可了解患者胃肠道功能[29-30]。此次观察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联合治疗方案可显著控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情进展,恢复G细胞数量,提高G-17水平,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此次研究受限于病例较少,各观察指标结果可能存在偏差,今后将增加病例予以完善。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健脾消萎汤联合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可抑制其炎症反应,改善PG、G-17水平,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果胶萎缩性螺杆菌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从五种天然色素提取废渣中分离果胶的初步研究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卵磷脂/果胶锌凝胶球在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提取剂对大豆果胶类多糖的提取率及性质影响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北五味子果实中果胶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