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知识
2024-01-25孙蒙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内科
■孙蒙(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呼吸内科)
呼吸衰竭的主要症状包括二氧化碳积聚和缺氧,所以在医院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中,除了立即采取措施,还需要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增强呼吸支持,而这个过程中,机械通气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一般来说,医院会选择使用自动化的通气设备来代替人工操作。临床中需要切开气管并插管为呼吸衰竭患者构建人工气道,并用机械通气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与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相关的护理知识。
气道的建立
人工气道主要是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的气管,或从呼吸道插入气管建立气体通道,可缓解患者的缺氧情况,也能调整通气功能,将患者气道之内的分泌物全面清除。
对人工气道的选择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选择气道时往往要综合考虑,如结合患者的病情、使用呼吸机时间以及呼吸道的分泌物程度等合理选择。选择过程中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医护人员的操作习惯。
临床中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还会受到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建立人工气道会使气道水分丢失,并丧失湿化与加温功能。在此情况下,患者的支气管黏膜容易干燥,黏膜上皮的纤毛活力降低,致使气道失去自洁功能。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需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温度、湿度恒定,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人工鼻湿化法等可实现这一目的。目前,超声雾化吸入法在临床应用较多,通过利用超声波的声能冲击雾化液,将其转化为微小的颗粒,漂浮在气流中并进入患者的呼吸道。此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呼吸道的炎症,还能协助患者稀释痰液,推动痰液的排出。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向呼吸机湿化器中添加20 毫升的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 万U,至于糜蛋白酶的加入量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酌情而定。基于射流原理,形成3—8 毫米的雾滴,伴随患者呼吸进入小气道稀释痰液,可以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每天2 次,每次30分钟。
吸痰时间和注意事项
临床上,高频率的吸痰很容易损伤患者的气管,还会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所以医护人员对吸痰时机的选择十分关键。
如果听诊中发现患者肺部有 音,呼吸机压力升高报警,痰液蓄积,患者出现咳嗽情况,需要进行吸痰操作。吸痰时医护人员需要把握节奏,严格按照“一慢二快三忌”进行,即吸痰管退出速度要慢;在进管和吸痰时要快;不可出现反复抽插管的情况,不可负压较大,不可在患者心率异常或低血氧饱和度时吸痰操作。
总而言之,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中需要做好机械通气的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情况与医学标准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