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育人价值分析与路径研究
2024-01-25王一雯
王一雯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110818)
心理健康作为一种持续高效、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主体情感、意志、行为的统一,并表现为人格的完善性与协调性,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实践中个体是否心理健康主要从其主观心理感受、社会适应能力、自身行为模式是否正常三个方面予以判断[1],而心理健康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实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其自身发展状况,而且关系到社会乃至国家的未来。在现代社会,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学生价值观混乱、诚信意识淡薄,且在就业与学习的压力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引起了国家与学校的高度重视。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构成,能够通过声音实现目的表达,基于声波频率和声压变化使听众产生生理反应。如将其作为医疗手段引入心理疾病治疗过程中,能够在促进心理障碍者与外界进行情感交流的同时,帮助心理障碍者消除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所产生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个体应激能力。整体而言,将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可以充分发挥音乐在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作用,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立德树人目标全面落实。
一、现代社会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从当前国内高校普遍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心理并无太大问题,2021—2022 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群体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明显高于成年群体,亟需进行及时干预和调整。即便数据显示如此,但日常生活中鲜少有学生意识到这一问题,间接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心理健康问题是由多方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经过归纳大致可分为以下4 种。
1.社会因素。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在为学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知识获取通道的同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例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盲目攀比以及网络中随处可见的不适宜学生群体的影视、报刊、电子游戏、网吧等广告,极易使学生迷失方向、心理敏感度变高、承受能力变差,久而久之,学生的神经、思想都将受到影响。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自控能力较差,且世界观与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容易受虚假信息、错误价值观影响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此外,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市场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若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动机不强、目的不明确就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好,轻则会出现焦虑、紧张、迷茫等情绪反应,重则将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2.学校因素。学校作为现代教育开展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培育学生的重任和使命,而学校环境与教育方法也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大学阶段,一方面,学生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长时间处在全新的人际交往关系领域,由于不同地区新同学的生活习惯、交友方式有所差异,使得学生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摩擦和冲突,甚至出现人际关系适应障碍,长此以往,容易引发自闭等心理问题[2]。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互动、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能力,重点培养学生个人独立思考能力与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而高中教育是教师手把手的教学模式,两者的教育方式存在明显差距。在此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因为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感到迷茫、空虚,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3.家庭因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绪氛围与和谐程度作为个体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对个性逐渐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轻松温暖的家庭氛围下,家长更容易成为孩子遭遇困难、挫折时的强大后盾和倾诉对象,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以开明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不和谐的家庭氛围既容易使学生产生不适与情感波动,也容易使学生形成焦虑、自闭、自卑等性格,且缺乏安全感、信任感、自信心,难以与其他同学维持正常的友好关系,导致学生更容易产生相关心理健康问题。此外,部分家长既未考虑子女主观感受,也未尊重子女个体独立人格发展,并将个人期望全部施加给子女,使其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4.个人因素。学生本身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有机体,对自我认知的变化也会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后会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而学生对这一客观差距的接受能力不足也会产生自我认知的变化,进而影响学生心理状态。例如,部分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脆弱,因而更加强烈地追求自我,但可能在过程中方式方法使用不当,或受其他环境影响导致顾此失彼,未达到预期目标,进而产生消沉、颓废、苦闷、抑郁等心态;或耽于玩乐、放纵,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以此麻痹心灵,甚至滋生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无限放大自身弱势,忽略自身优势,选择封闭自己的方式,这样就容易产生焦虑心理,严重者甚至出现抑郁的情况。
二、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要求。从当前实践考察情况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师资力量稍显不足、内容与形式相对固化、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不强等问题,这不仅阻碍了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而且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果欠佳。
1.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稍显不足。近年来,随着国家与学校层面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师资力量配备也在不断增强。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被看作一项专项工作,尚未作为有机补充被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中,使得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仅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承担,并未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合力[3]。具体表现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与专业教学队伍并未实现有机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辅导员组成,其他专业教师并未参与其中。对于辅导员而言,一方面受自身专业限制,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所不足;另一方面他们承担着包括学生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多项工作,能够投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力极其有限。对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而言,国内标准是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 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 000 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两名。即便如此,诸多学校仍无法达到标准,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难以覆盖全校学生,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此外,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在对学生进行辅导与疏导过程中出现偏差,不仅未有效改善学生心理问题,还容易引发其他过激反应与行为。
2.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固化。现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常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同时在诸如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新生入学等特定日期组织开展相关讲座、宣传和体验活动,一般以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提供辅导服务等形式为主[4]。虽然上述形式看似可以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但由于学生性别、学段、所处环境以及面临压力等差异,使得学生心理需求有所差异,而具体实践中所采用的开设选修课程、举办主题讲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已难以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与此同时,学生心理问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研究如何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而应将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等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属于一种综合性、全方位、融合性的专业性教育,既需要依托专业心理健康知识完成对“问题学生”的矫正和治疗,也需要于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学会调节不良情绪,进而提升学生心理综合素养。显然,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3.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动性不强。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除了要在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层面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外,他们内在主动追求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主动追求心理健康不仅能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且还能使外界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介入,防止心理问题扩大。但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情况来看,学校以及外界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较为重视,而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的主动性并不强。一方面,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认为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浪费个人时间与精力的行为,因此,他们的积极性较差、主动性不强。另一方面,真正需要心理辅导、心理支持的学生受“病耻感”影响,鲜少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且耻于向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求助,为个体心理危机埋下隐患。此外,在校园范围内,学生群体普遍会更加关注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个体,这会无形中增加“问题学生”接受心理咨询的压力,影响其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接受程度。
三、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育人价值分析
现阶段,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其并未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性与全方位性,割裂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专业学科之间的联系。音乐作为情感性艺术,音乐教育的开展既可以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调节不良情绪,培养学生自信心,有效克服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弊端。
1.有利于调节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抽象表达,内涵并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能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产生情绪反应。例如,节奏欢快、旋律流畅的音乐能够缓解学生寂寞和低沉的情绪,达到开阔心胸、豁然明媚的效果;节奏舒缓、引导性强的音乐可以带给学生以安静平和之感,帮助学生摆脱烦躁,安静平和地接人待物[5]。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音乐教育中融入能够净化心灵、涵养高尚情操、表现积极向上的音乐欣赏课程、音乐合作、音乐创作等,既能使学生在感受音乐乐趣的基础上提升自身音乐欣赏能力,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音乐感染,进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放松和自由联想,以及在增强学生行为控制的同时,发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的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提升心理综合素养。与其他学科教育相比,音乐教育具有较强的团体性与实践性。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营造开放、温馨、安全、向上的环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下依托有机互动来不断激发自身动力与潜能,从而在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密切与他人之间的联系,进而建立自信心。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快速发育阶段,求知欲望极为强烈,且内心敏感、想象力丰富[6],而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既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挖掘学生音乐创造力,也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发散和想象的延伸,逐步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借助音乐抒发自身情感、释放内心烦恼,培养学生整体积极向上的心理综合素养。与此同时,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尚且不足,导致自我认知与理想认知存在一定差距,极易出现心理落差,而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对自身形成更加全面、完整的自我意识,在此种意识指引下,学生心理状态能够得以有效调整,学生能够更加冷静地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在提升自身心理综合素养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
3.有利于提升审美能力,减少心理疾病。音乐教育本身属于一种美育手段,其开展能在调动学生口、眼、耳等多种器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提升学生艺术文化修养,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领略音乐的艺术美感,体会音乐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相关研究证明,隶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的音乐治疗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减少心理疾病具有积极作用[7]。通过开展音乐教育活动,学生能够借助音乐元素表达诸多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例如,当学生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倾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使学生在旋律变化之间感知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力量,进而正确认识当前困境,缓解自身焦虑,避免心理问题恶化。此外,诸如小型歌舞晚会、歌咏比赛、音乐创作比赛、音乐交流会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团结、友善、合作的精神品质,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以乐观、开朗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进而减少心理问题的出现。
四、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路径分析
为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打破自我封闭状态,引导学生调节不良情绪,促进人际情感交流,提升学生心理综合素养,相关主体需要积极探索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路径,从营造具有音乐意蕴的校园环境、加强音乐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音乐活动课堂、引入缓解心理问题的音乐治疗活动等方面着手。
1.营造具有音乐意蕴的校园文化环境。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生心理综合素养的重要载体,而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而且具有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升华学生精神境界的作用[8]。在校园环境中融入相应音乐元素,可以使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提高自身音乐审美能力。与此同时,蕴藏音乐意蕴的校园文化环境更容易形成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应激感和焦虑感。具体而言,学校可开展多元化的校园音乐活动,例如举办歌咏比赛、音乐会、艺术节等,鼓励学生成立音乐社团或者邀请歌唱家、民间艺人、专家学者到校进行音乐交流。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合理规划建设文化活动场所与相关设施,为校园音乐活动开展提供必要支撑。与此同时,校报、广播、文化墙以及校园网等作为学校宣传音乐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感受学校文化环境的重要窗口。学生身处积极、健康、活泼的校园环境中,可以减少紧张情绪。对此,学校应着力加强校报、广播、文化墙以及校园网的建设,及时发布音乐文化活动与音乐社团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校园音乐活动,营造蕴藏音乐意蕴的校园环境,从而在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同时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2.加强音乐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目前,诸多学校由辅导员与专职心理健康师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可以从音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角度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加强音乐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教师在日常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挖掘音乐教材内涵,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并将心理健康知识有机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具体而言,学校可以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集中授课,或采取外出学习培训等形式帮助音乐教师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咨询技能。在培训模式方面,学校可以选择理论专题讲座、典型案例介绍、心理辅导技术演示、教研活动开展、推荐优秀教师上观摩课等模式,在提升音乐教师专业性与针对性的基础上,促使其更新自身教育观念,让其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自主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在后续音乐教育实践中成长为具备深厚音乐基础理论、较强实践技能、良好心理素质与沟通能力的新时代教师。
3.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音乐活动课堂。要想实现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音乐教师需要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音乐活动课堂。其一,营造轻松活泼的音乐课堂环境。我们要选择宽敞的空间作为音乐教室,在学生活动和排练时给学生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在教室结构与装修方面,应选用明媚鲜艳的色彩,增加贴画、卡通物品、绿植、小乐器等能够使学生感觉亲切、愉悦的小物件,在加强师生互动、打破交流屏障的同时,有利于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敞开心扉、放松心情。其二,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需要教师在选取音乐教育内容时考虑学生学情特点,选择贴近生活实际且能给学生带来良好情感体验的作品,使学生在优秀音乐作品的感染下接受心灵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其三,创设丰富的音乐实践空间。音乐教育作为一项兼具社会属性与实践属性的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非仅靠几节音乐课程便能实现,还需要依托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将音乐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在提升自信心的基础上改善心理问题。对此,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例如,举办合唱比赛、音乐沙龙、音乐交流会等,在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自我调控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适应能力,使学生养成自信、乐观的性格。
4.引入缓解心理问题的音乐治疗活动。音乐治疗作为融合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手段,旨在借助音乐调整个体动作情绪,帮助个体重新审视现实生活,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实践中,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缓解心理问题的音乐治疗活动,以音乐引导想象、即兴创作等多种形式有效干预学生负面情绪,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综合素养。音乐引导想象可以使学生通过聆听特定形式的音乐进入相应情景,如进入面试场所、考试现场或者其他引发忧虑的场所,而后由治疗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找出忧虑紧张的根源,进而实现对紧张忧虑情绪的调节。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使用集体音乐疗法,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鉴赏某首乐曲,通过引导学生分享对于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来分析学生心理状态。此外,集体之间的讨论交流也能够使学生正确认知自身思维性格,达到释放心理压抑的目的。例如,针对近期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大学生圆舞曲》对其进行音乐治疗,要求学生通过鉴赏与讨论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障碍,并释放内心隐藏的负面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将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既能充分发挥音乐对心理治疗的干预价值,也能进一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具体融合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既需要密切关注校园文化环境、音乐教师、音乐课程、音乐治疗活动四个方面,也需要考虑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元化。将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也仅是从某一角度出发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未来仍需从其他角度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以助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