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一生敢啃“硬骨头”
2024-01-25
东北野战军南下途中,两边是国民党俘虏,拥挤不堪突然传令:“刘司令员来了!”人群中立即让出一条通道来刘震骑着马,威风凛凛,飞驰而过
刘震(1915-1992),原名刘幼安,湖北孝感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15军团师政委。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3师副师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吉江军区司令员、政委,东北民主联军2纵司令员,十四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政委,新疆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刘震曾说:“战争年代摊上个会打仗的指挥员,是福气。打胜仗,少流血,还能学到本事。否则,活也活不痛快,死也死不明白。”原39军军部骑兵连连长王守举说:“刘震将军就是这样的指挥员。”
徐海东:“刘震这个兵讲得好,有战术眼光,我看可以当连长、指导员”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离开鄂豫皖根据地。11月,留在鄂豫皖的部分红军重新组建了红25军,刘震成为手枪团的战士。红25军在鄂豫皖根据地的斗争是艰苦的,大部分时间在深山老林中活动。国民党为了逼迫红军下山,滥伐山林,叫喊“砍尽大别山的树,挖尽共产党的根”。刘震回击道:“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得大山在,到处是红军。”他的话在红军中影响很大,成了张贴的标语。
1934年5月6日,红25军手枪团进入皖西北,奔袭了远在罗田县城的国民党军第54师的后方仓库,缴获银圆7000多枚和大批武器弹药。
罗田战斗是红四方面军西撤后,红25军获得的首次大胜仗。总结时,许多同志都评功摆好,唯独刘震说:“这一仗应该算个胜仗,但缺点不少,主要是战术运用问题。”刘震指出三条理由:一是火力没有组织好,机枪未能起到掩护作用,造成较大伤亡;二是退出战斗时,没有周密部署,队形较乱,致使部分部队失散和伤亡;三是手枪团进城背运银圆的时机晚了一些,如果早进去,可多运出一些。说完这些,刘震还建议:“今后部队不能只练瞄准,要加强战术训练,重视火炮兵器的配合使用。”军长徐海东听了他的发言后,感慨地说:“刘震这个兵讲得好,有战术眼光,我看可以当连长、指导员!”刘震不久后被任命为224团1营1连指导员。对于这次升职,他的战友、后来同为开国上将的韩先楚打趣道:“刘震,你是三句话升了两级半。”
随后的事实证明,徐海东没有看错人。1934年6月下旬,红25军遭到鄂豫皖三省国民党军联合“围剿”,刘震协助连长指挥战斗,始终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确保全连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
1934年11月,红25军开始长征,出发前,全连官兵除刘震以外,好歹都对付着穿上了棉衣。留给刘震的只有一件打土豪时收缴的女人穿的花缎子棉袄,这件棉衣穿在刘震身上紧巴巴的。调皮的战士不时把他的外衫撩起,露出花棉袄,逗得大家大笑。谁知这一路上的玩笑却养成了刘震注重仪表的习惯,无论是在战争环境还是晚年离休在家,他总是穿着时髦,博得了“潇洒将军”的美誉。
长征开始不久,刘震就迎来了一次考验。当部队行进到河南方城县独树镇附近时,敌“追剿队”突然发动袭击,情况十分危急。按照军部就地抵抗的命令,刘震和连长带领1连在被敌兵占领的段庄、马庄的正面抢占了一个小山头,堵住敌兵,掩护部队突围。在第五次反袭击时,连长不幸牺牲,危难之际,刘震受命代理连长,指挥作战。他向全连动员说:“这是关系到我军能否打进伏牛山和继续西进、也是关系我军生死存亡的一仗,我们一定要坚决执行命令,打退敌人的进攻。”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反复冲杀,全连伤亡将近一半,但始终坚守住了阵地,完成了军部交付的作战任务。
在突围和转战途中,重伤员们都担心自己被留下。刘震斩钉截铁地说:“同志们放心!轻伤的同志能走的就自己走,重伤员我们一定抬!”他带头抬起担架,连续抬了十几个日夜,一直抬到陕南,没有丢下一个伤员。
经过一路艰苦奋战,刘震和红25军的战友们历时10个月,行程近3000公里,于1935年9月15日胜利到达陕北延川縣永坪镇。长征途中,刘震升任红25军225团1营政委。进入陕南后,刘震在战斗中奋勇冲杀,两次负伤,先是左手,后是右颏。后一次虽未致命,但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从此得名“歪嘴子政委”。
山阳县袁家沟口战斗中,刘震猛追一个敌军军官。那人跑不过刘震,躲在大石头后射击。相持一阵,趁他往枪里压子弹的工夫,刘震几个箭步上去,将其扑倒在地。那人拼命别过枪来,一发子弹穿透刘震左臂。就在这时,掌旗兵赶到,用旗杆尖利的铁脚向敌人猛刺,刘震才脱险。
在甘肃合水县板桥镇,后卫225团3营遭敌骑兵突袭。徐海东纵马赶到,在指挥2营掩护3营突围时也被包围。刘震和营长韩先楚率1营抢占山头,抱着机枪向敌人猛扫,掩护徐海东杀出了重围。
刘震的威信是打出来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75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第244旅688团,刘震任政委。部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先后转战晋东北、冀西和晋东南。1938年11月,344旅组建独立团,刘震任团长,参加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这次职务的变动对刘震来说是一次较大转折,他由政工干部改任军事指挥员。
刘震在我军中以“善战”而出名。他打仗不仅有勇,且善用“巧战术”。
1942年冬,日、伪、顽和地主还乡团大举向淮海区根据地“扫荡”,刘震率部巧妙地兵分两路提前转移,让敌兵扑了一个空。但日伪随即在淮海区各地建立蜘蛛网式的据点,实行包干分片扫荡。各个据点很近,白天互相能看到炮楼,刘震率部攻打一个据点,其他据点的炮楼立即“四方出击”来援助。因此,他们白天行动十分困难,只能采取夜间行动。可夜间行动也有问题,老百姓家养了不少狗,他们一来狗就乱叫,鬼子听到狗叫便打枪、开炮。
面对此种情况,刘震将主力部队地方化,成立12个小团,与各个县的警卫团、县大队混在一起,在全区搞“拆开打”运动。所谓“拆开打”就是动员各区老百姓来拆瓦房,把砖头、木料分散藏起来,使得敌兵修据点、炮楼因无材料修建速度减慢。还动员老百姓打狗,村里无狗,部队行动更方便,战士们走到炮楼跟前,敌军还不知,突然枪炮一响,其他炮楼就算听到枪炮声来增援,待他们赶到,炮楼已经被解决了。另外,战士们把那些打死的狗全拖到鬼子的据点周围,摆成一个个“臭狗阵”,三五天后,死狗就开始腐烂发臭,据点里的鬼子被熏得受不了,有的直接放弃据点逃跑了。
很快,刘震在淮海区打开了局面,一支3000人的队伍发展到了15000人的大部队。对此,战士们说:“刘旅长的软刀子真厉害!”
在用兵上,刘震同样不拘一格,曾令团长指挥副师长,令人一震。
1949年1月,解放天津的战役打响。刘震指挥39军和38军担任主攻。14日深夜,39军115师345团一路猛攻,在拿下天津城内守敌的3个据点后,遭遇敌军负隅顽抗。团长颜文斌按照部署,先将敌人包围。不久,增援的152师的一个团赶来,率领部队的是该师的副师长。副师长还带来刘震写给颜文斌的手令:“颜团长,我派152师副师长带一个团到你处,由你指挥。”
颜文斌一下子蒙了:自己只是一个团长,怎么指挥副师长?于是,他连忙打电话给刘震,刘震在电话里命令他说:“我叫你指挥你就指挥,就这么定了!大楼拿不下来拿你是问!”
军情紧急,颜文斌这个团长真的指挥起副师长来了:“副师长,我命令你率团插向东南,狙歼从面粉公司逃窜之敌。”凌晨1时,残余之敌钻进了副师长布下的“口袋”,两个团共俘敌7000余人,拔掉了这颗顽固的“钉子”,为解放天津铺平了道路。
战后,刘震对颜文斌说:“我就说你行吧,看看,不但攻下了面粉厂,还俘虏了7000多敌人。”这场战斗打得干净利落,刘震破常规作决断,不拘一格用人的做法在全军传为佳话。
刘震的威信是打出来的。东北野战军南下进关途中,为了赶时间,大路有多宽,部队就走多宽。两边是国民党俘虏,拥挤不堪。突然前面传令:“刘司令员来了!”人群中立即让出一条通道来。刘震骑着马,威风凛凛,飞驰而过。
在刘震的率领下,二纵迅速成长为“东北猛虎军”
1946年9月,正在创建吉江根据地的3师奉命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简称二纵),刘震任司令员,吴法宪任政委,下辖4、5、6师和炮兵团,全纵队1.3万余人。
新成立的二纵很快便迎来了1947年春的三下江南战役。在靠山屯、新立窑等一系列战斗中,二纵连战连胜,名声大振,迅速在东北战场崭露头角。
5月,东北夏季攻势作战开始。头一仗是怀德战斗,刘震深知意义重大,他在战前进行了精心部署,战斗打得很顺利,连亲往前线督战的国民党军71军军长陈明仁也险些被击毙。怀德一仗为夏季攻势打出了“开门红”,也显示了刘震大胆、出奇的军事指挥才能。
夏季攻势作战后,刘震率二纵又先后参加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作战。冬季攻势作战中,刘震随机应变,放弃法库改攻彰武,调敌增援,在运动中歼敌,5小时全歼敌一个师,中共中央专门来电予以嘉勉。彰武攻坚战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大口径炮,也是使用得最好的一仗,堪称攻坚战中步炮协同作战的典范。
攻势作战中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使得刘震成为驰骋东北战场的一员名将。此时,他的一些战役战术思想也逐步发展成熟,如积极求战,主动捕捉战机;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穿插分割,迂回包围,各个歼灭;集中使用炮火,充分发挥步炮协同作用;搞好通讯联络等。他尤其擅长用炮,实现了步、炮、坦联合作战,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威力。
对于用炮,早在红军时期刘震就十分重视,当看到部队把缴获的迫击炮掩埋掉时,他向徐海东建议用牲口驮运,学会使用。抗日战争中,他把缴获的10门日本迫击炮改装成曲射平射两用炮,在苏北大地上大显神威,连续打掉了日军140多个据点。
进军东北途中,刘震得到一本国民党丢弃的炮兵教材,如获至宝,日夜攻读。他的二纵最先采用分炮包干射击目标、炮火延伸掩护步兵继续前进的先进方法,就是从中学到的。
还有一次也是在东北战场,有一个炮兵团沒有单位愿意接收。刘震一见381野战山炮乐开了花。当时部队正在后撤,有的领导嫌麻烦,不同意要。刘震说:“我要,一切由我负责。”后来他又在大兴安岭一带捡了日本人留下的5万多发炮弹装备了部队。正是由于刘震的远见卓识,强大的炮兵团和大批炮弹不仅在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中大显神威,还随同他一直打到了广西镇南关,余下的一部分还支援了越南抗法游击队。
刘震还向部队提出关于战斗作风的要求,提出“树立和贯彻五个思想”的号召:打大仗、打硬仗,一连串打几仗,克服和忍受一切困难,争取打更多的歼灭战;英勇顽强,不怕伤亡,坚决进攻,和敌人拼到底,不歼灭敌人不完成战斗任务决不休止;高度的行军能力,不怕走路,不怕饥饿,不怕疲劳,要有奔袭85公里走到就打的精神;在任何情况变化下,经常保持旺盛的士气和高昂的求战情绪;善于利用战斗间隙进行工作,不等待不依赖上级指示,发扬独立工作和独立作战的精神。
在刘震的率领下,二纵迅速成长为以打大仗、硬仗而闻名的“东北猛虎军”,与一纵、三纵、四纵、六纵同为东北野战军主力,尤其是二纵5师被东北军区司令部评价为:“该部队系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最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以猛打、猛冲、猛追,三猛著称,善于运动野战,攻坚力亦很强,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1948年9月,举世震惊的辽沈战役即将揭开战幕,刘震的二纵奉命与三纵并肩从锦州西北方向突破。刘震不顾危险进城指挥纵深战斗,战果迅速扩大并同兄弟部队取得会合。经31小时鏖战,锦州守敌七次增修的坚固工事,被东北野战军打得落花流水。此役,二纵共歼国民党军1.5万余人,其中俘国民党军冀热辽区中将副司令贺奎等以下1.1万余人。攻克锦州后,二纵又连续两天两夜急行军挺进沈阳,同兄弟部队协同作战,于11月2日胜利解放沈阳。
辽沈战役后,二纵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刘震任军长,随即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在天津前线指挥部作战会议上,确定由39军和38军自西向东突破。前线总指挥刘亚楼对刘震说:“你们的对手是62军,这是块难啃的硬骨头!”44军军长邓华插话说:“刘震牙口好,没问题!”与会者哄堂大笑起来。刘震憨笑着说:“雖然骨头不如肉可口,但用力嚼也有味道!”1949年1月14日10时,总攻天津的战斗打响。39军各部队在刘震的率领下,冒着炮火一路血战,迅速攻破城防,与兄弟部队胜利会师。至15日15时,天津解放,守军13万人全部被歼。39军共歼守军2.8万余人,俘将级军官5名,缴获各种火炮257门以及大批枪支弹药器材。
啃下美空军这块“硬骨头”的志愿军空军司令员,一年多前竟然连飞机都没有坐过!
1950年志愿军出兵朝鲜前,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立即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由谁来当司令员呢?军委领导人不约而同地点名刘震。
当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向刘震传达了中央军委对他的任命和任务时,刘震有点猝不及防。他对刘亚楼说:“司令员,我自己连飞机都没坐过呀!”他不是怕打仗,而是担心自己没有经验,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搞不好会对空军建设不利,甚至会有损军威国威。
事实上,刘震的担心不是凭空而来。当时的中国空军刚刚成立不久,仅有作战飞机不足200架,飞行员驾驶米格-15歼击机仅飞行过20个小时左右,毫无作战经验可言;而美国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达1000个小时以上,有着丰富的空战经验。二者比较,各方面均相差悬殊。
可是,当听到毛泽东为了空军的事三天三夜没睡好觉,这次工作调动是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点的将,经周恩来审定、毛泽东批准的,刘震敢啃“硬骨头”的作风又一次发挥出来,他站了起来,以军人特有的洪亮声音答复刘亚楼:“服从命令。困难再大,我也要干好!”
第二天,刘震就启程去了沈阳。到沈阳后,刘震抓紧机构的筹建工作。1951年3月15日,志愿军空军领导机构——中朝人民空军联合司令部在丹东成立,刘震任志愿军空军司令员兼党委书记。
根据志愿军空军的实际情况,刘震确定当前的中心工作是健全机构、学习业务,尽快担负作战任务。
1951年4月25日至28日、5月28日至6月16日,他相继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部队演习活动,飞行员和指挥员业务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在业务学习和战术演习过程中,刘震和机关的同志一起听课、讨论、指挥演习,精心探索抗美援朝空中作战这一崭新课题。有时他还请苏军顾问“开小灶”,这样很快便具备了对参战部队实行统一指挥和全面领导的主动权和发言权。看到志愿军空军指战员日新月异的进步,苏联空军顾问对刘震说:“奇迹,奇迹,你们真是一步登天!”
在大批航空兵部队迅速组建、相继投入紧张战备训练的同时,刘震从敌强我弱和当前任务的需要出发,确定了志愿军空军的作战方针:从实战中锻炼,在战斗中成长;积蓄力量,选择时机,集中使用;为地面部队服务,以地面部队的胜利为胜利。这一方针的贯彻,使志愿军空军的各项工作有了共同的目标,对部队建设和作战等方面顺利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1年8月,美军空军开始展开大规模的“绞杀战”,集中轰炸志愿军后方运输线,企图断掉中朝军队的运输补给,达到阻止中朝军队再次发动决定性地面进攻的目的。鉴于志愿军空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空战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空战能力,9月,刘震决定派遣大批志愿军空军入朝作战,从实战训练进入反“绞杀战”阶段。志愿军空军在朝鲜的上空上演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空战。
9月25日至27日,志愿军与美军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大机群空战。在刘震的直接指挥下,志愿军空军第4师3天打下了美机26架,击伤8架,敌空军连日受挫,不得不承认志愿军空军“严重地阻碍着联合国军的空中封锁铁路线的活动”。毛泽东看到战报后,当即批语:“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
10月至11月,敌我双方又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空战,敌空军受到打击,遂回避空战。针对这一情况,刘震召集参战部队指挥员、飞行员分析敌情、制定对策,确定把陆军打游击的战法用于空中,即根据敌机活动规律——出动时间、批次、架次、活动区域等,提前起飞,隐蔽待机,突然攻击。在后来大机群空战中,这种策略被充分运用,取得良好效果。
美国空军改装F-86E型战斗截击机后,妄图凭借装备优势,组织一二百架大型混合机群对志愿军空军侵袭。根据志愿军空军迅速成长的实际,12月2日、5日、8日,刘震又指挥空3师参加了敌我双方多达300架次飞机的大规模空战,志愿军飞行员越打越强,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11架的辉煌战果。毛泽东又欣然提笔:“向空军第三师致祝贺。”
美国空军连续遭受打击后,在清川江以北的空中优势受到很大削弱,被迫放弃对“三角地区”的封锁,“绞杀战”彻底失败。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的空军强国之一,我们过去依赖的空军优势已遭到严重的挑战。”
不甘失败的美空军之后又发动了多次攻击,但依然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尤其是那个被美国吹嘘为“空中英雄”“成绩最高的喷气机王牌驾驶员”戴维斯驾驶的飞机被击落后,更是让敌人垂头丧气。消息传到国内,毛泽东非常高兴,在中南海召见部队领导人时说:“志愿军空军击落美国‘空中英雄’戴维斯的重大胜利你们都知道了吧?今天,有个重要的事情想跟你们商量商量,我准备把购买舰艇的外汇转买飞机,以鼓励志愿军空军去争取更大的胜利。这也算是论功行赏嘛!”
从1951年3月志愿军空军成立到1952年5月底,志愿军空军在刘震的率领下边学边战,先后共有9个师18个团按计划进行轮战锻炼,出战中有85批1602架次进行空战,击落敌机123架,击伤41架,敌我飞机损失比为1.46∶1。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谁会想到,啃下美空军这块“硬骨头”的志愿军空军司令员,一年多前竟然连飞机都没有坐过!
“在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余生”
1952年9月26日,刘震出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之后又调任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7年7月军事学院毕业后,他受命组建空軍学院。从指挥千军万马到进行科研教学,对刘震来说又是一次全新挑战,他二话没说立即进行筹建学院的各项工作。
1958年9月,国防部命令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院,刘震兼任空军学院院长、政委、党委书记。
在建院初期的边建边训中,刘震着重抓教材编写。他代表院党委明确提出教材编写的方针是:以毛泽东主席军事思想为指针,以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作战指导原则为依据,以空军的建军和作战训练为基础,参考苏联及其他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并研究敌人的战术和技术,从中国空军的现实情况出发,照顾到将来可能发展的情况,来编写自己的教材。学院成立了教材编审委员会,刘震亲自担任主任委员。为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他亲自带领教员下部队调查研究,用调研成果充实教学。在刘震的管理和带领下,学院学习气氛浓厚,学术研究十分活跃,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空军人才。
1977年7月,刘震任新疆军区司令员。为了保卫祖国的西大门,完成自己的使命,刘震夜以继日地苦干,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还不休息,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体。
一天,他的妻子李玲发现他的鼻子突然肿大,催他去检查。刘震却说:“我刚来工作就去治病,影响不好。”几天后,李玲发现他的半边脸肿起来了,这才请新疆军区总医院的医生来会诊。会诊后,他们不能确诊,建议去北京的医院诊治,刘震却因为工作方面的考虑,坚决不同意。李玲无可奈何,便瞒着刘震给当时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打电话汇报了刘震的病情。
次日,军委派飞机来乌鲁木齐市把刘震接到北京301医院,一查,是鼻咽癌,幸亏发现得早。但刘震只住了两个多星期的医院,就心急如火地返回新疆边防工作。还有一次,刘震到南疆中苏接壤的地方勘察地形,他爬上光秃秃的大尖山顶,烈日烤得人喘不过气来。由于连日劳累,他的慢性肠炎犯了,但他忍痛坚持调研,身边的工作人员深受感动。在新疆工作期间,刘震的言行充分践行了入疆前对邓小平作出的“竭尽全力做好工作,在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余生”的承诺。
1985年9月13日,刘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老同志要有点乐退精神》一文。文中说:
做到乐退,首先要正确地估量自己。我们这些从战火中闯过来、从动乱中走过来的人,谁不想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把力呢?
然而,岁月不饶人。谁也不愿老,谁也不能不老,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余热虽有,毕竟非同熊熊燃烧的旺火了。不服老不行啊!不少同志喜欢曹孟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名言。而在我看来,暮年浩气,固然可喜,但要冲锋陷阵,终归还要靠年富力强的骁将……过去,南征北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而今,为着党的事业让位、让贤、让能,让继往开来的一代新人走上领导岗位,搞好新老交替与合作,同样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当初出来干革命,不过是赤条条一个穷汉,何名之有?何位之有?没有党的领导,我们一无所有。如果说名誉地位应当珍惜,那么真正的珍惜乃在于忘我。不忘我,即无乐。心底无私天地宽嘛!
1985年9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召开之时,刘震退出了中央委员会。1992年8月20日,刘震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责编/张超 责校/刘静怡 来源/《刘震上将被称“破寨大王” 毛泽东称赞“甚好甚慰”》,佚名/文,人民网2015年3月12日;《刘震上将:一生敢啃硬骨头 掌帅“东北猛虎军”》,王晓平/文,人民网2010年5月13日;《中央点名刘震率空军入朝作战》,吴东峰/文,《华声文萃》2018年第11期;《刘震:扬名朝鲜上空的猛将》,林晓娜/文,《人物周刊》2012年第12期;《回忆刘震上将》,《回忆刘震上将》编辑委员会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