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烹饪家乡情味道 新知渔业绘笔宣

2024-01-24苏青

中国科技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台州东海海鲜

苏青,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曾任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党委书记等职;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大陆流入东海的江河,长度超过百千米的河流,有四十多条,长江、钱塘江、瓯江、闽江,是注入东海的主要江河,它们日夜奔流,在穿越千山万水的同时,也将陆地和大山的泥土带入大海。海洋中的大部分微量元素就来自这里,这是鱼儿最主要的养料,也是东海海鲜鲜美的源头。

——选自《东海寻鲜》序

2023 年12 月10日,在温州出席“从田园牧歌到星辰大海——十二城记·无限大事场”科普活动后,热情的主人带我们到当地最大的大排档品尝海鲜。酒足饭饱回到酒店,阅读随身携带的《东海寻鲜》一书,别有一番滋味涌心头。

《东海寻鲜》是女作家王寒写台州美食的又一力作,2023年4 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东海至味”“生猛海鲜”“虾兵蟹将”“盔甲战士”4 部分,40 篇散文构成了一道海鲜美食的盛宴,一次海洋文化的巡礼,一场渔业科普的讲座,一幅故乡美景的图画,让你满目生悦、满口生香。

东海常指长江口以南、台湾海峡以北的海域,濒临我国上海、浙江、福建、台湾一带。王寒是浙江臺州人,从小就在东海边长大,这里不仅有中国最多的岛屿,还有最美最鲜的海味,“海鲜”已融入她的血脉和基因。在王寒的记忆里,三月春风里,鲻鱼家常菜,“先呛猪油,再入姜块、蒜块,倒黄酒、酱油,下红糖,这样烧出来的(鲻鱼)汤汁格外鲜甜醇美,鱼肉肥厚入味。”“海蜒冬瓜汤”更是“胜过鳖裙羹”。

王寒写第一次吃石斑鱼,就能勾引无数馋虫在你的食道口蠢蠢欲动。“一大锅石斑鱼端上来,块块鱼肉像白玉,鱼汤像牛奶,雪白浓稠,还有碧绿的葱团,土黄的姜块,翻滚在汤间。挟一块石斑鱼,那种鲜香,那种嫩滑,根本不用嚼,一下子就吞进肚子。石斑鱼没有细刺,吃得过瘾,有时吃到一块胶质的鱼肉,感觉嘴唇都要被粘住了…… ”单读这些文字,就能让你嘴角流涎。真可谓“人间烟火中,是让人垂涎的大海滋味。”

如果只是让你大饱口福,那并不是王寒写《东海寻鲜》的本意,读这本饶有趣味的图书,随处都能品味出文化的味道,让你细细咂摸、回味无穷。鲥鱼扁首燕尾,清雅秀美,风姿绰约,美若西施。但是,这种海鱼多刺,性格刚烈,离开了水,就香消玉殒。作者由此联想到:“ 人世间,越有才华的人越有个性,是谓恃才傲物、桀骜不驯。江河湖海中,越是肥美的鱼,越是刺多,骨子里也有清高孤傲。”

青蟹煮酒,谈古论今,旁征博引,史料佐餐,海阔天空,文化入味。在闽南话中,“鲎”与“好”同音,因而讨得口彩,常用作婚宴食材,取新婚夫妇百年好合之意。“此外,鲎产卵众多,也包含着多子多福的祝福。”鲎尾似利剑,王寒告诉读者,台州温岭石塘一带渔民,常挂鲎壳尾巴于家中,就像钟馗持剑,以斩刺恶魔、驱赶邪气。

《东海寻鲜》不仅写“海鲜”,还带出来了许多与“海鲜”有关的台州谚语、民谣等,读来令人莞尔。如“沙蟹爬进盐堆”,嘲笑某人自找苦吃;如果要形容一个人立场不坚定,观点常常左右摇摆,用谚语“沙蟹两头爬”就再恰当不过了。

马鲛鱼刺少肉多,鱼骨头油炸过后,酥香无比,台州人习惯用“马鲛鱼——嘴硬骨头酥”这句歇后语,来形容“刀子嘴豆腐心”这样的人。

“‘六月六,蟹晒谷…… 农历六月,青蟹已至青春期,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有青春期的躁动,好动异常。滩涂里、礁石缝中的青蟹,突柄怒目,耐不住酷热,从洞里钻出来,横着肥硕的身子,成群结队在滩涂上爬行,像旧时农民晒谷一样。”《东海寻鲜》仿若一场精彩海洋科普讲座,作者娓娓道来,不经意间给读者传授了不少渔业方面的知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山珍海味,人间至味。一笼白蟹悦皇亲,台州如何到南京?王寒没有查到史料记载,但却作出了科学的猜测:“用木屑保鲜的可能性很大。”她判断的依据是:浙东沿海一带渔民,过去都是将白蟹埋入厚厚的碎木屑下,通过喷水保湿,以防白蟹脱水而保鲜。

《东海寻鲜》精选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所绘《海错图》中的插图,配以海鲜食材活物图片和精美渔业摄影,可谓图文并茂,艺术味道十足。在“东鲎晴,西鲎雨”这篇文章中,王寒还专门写到了石塘老渔民陈祥来创作的鲎壳画,为读者展示了海洋艺术的魅力。

早年,石塘一带鲎很多,渔民用鲎壳当水瓢、饭勺。一日,陈祥来突发奇想,尝试在鲎壳上作画。鲎壳看似表面光滑,壳内却遍布褶皱,褶皱里还留有残肉,在鲎壳上作画,可见比在宣纸上作画难多了。于是,“祥来买来专业的电动洗牙工具,清理、消毒、风干、晾晒、装裱、加固,一整套程序完成后,开始打谱作画。祥来的工作室,挂着一排鲎壳脸谱,色彩艳丽,表情夸张,远看是净旦生末丑,近看有虾兵蟹将、猛虎雄狮,用色如梵·高一样大胆。”

千百年来,东海民众与海鲜结下了不解之缘,缠绵着无数情感羁绊,“鲥鱼的鳞片成了佳人额上的花钿,东海的鲛鱼皮装饰了英雄豪杰的刀鞘,龙虾的空壳化身为美轮美奂的明灯,鹦鹉螺成为华美的酒杯,流螺成为唐宋宫廷幽幽的暗香…… ”海鲜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还装点了人们的生活。

谁不说咱家乡美!王寒也不例外,《东海寻鲜》烹饪出的家乡味道,让人充满暖意和温情。定居杭州后,海的气息离作者远了,因为事务繁杂,王寒回老家的次数也少了,但是,“每到春天,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我总要来一盘海蛳,那是春天和大海的双重气息,还有余韵流长的故土气息。”在王寒的心中、笔下,“所谓的味道,其实就是故乡的风物、气息、口味、过往的岁月,以及挥之不去的乡愁,共同聚成的味道。”

“人间有味,是味道的味。”喜读美作,神清气爽,细品佳篇,余香缭绕。掩卷沉思,无限感慨,谨填《浪淘沙令》词一首,以示褒赞,以表情怀:吃货口垂涎,东海寻鲜。亲朋欢聚美食研。烹饪家乡情味道,书溢香甜。

文化佐炊烟,诗绪缠绵。新知渔业绘笔宣。科技人文融会贯,醉品佳篇。

(注:文中图片均由王寒女士提供)

猜你喜欢

台州东海海鲜
西班牙海鲜饭
为什么浅海海鲜比深海多呢?
东海采风作品选
警惕美味海鲜中的致命细菌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台州远洲墅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美联社:你购买的海鲜可能来自渔奴之手
精卫鸣,歌东海
李东海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