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古湖分布与消亡原因*
2024-01-23茹渟淋陈影影黎心泽陈诗越
茹渟淋 陈影影 黎心泽 陈诗越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黄河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泊众多,据 《水经注》记载的黄河下游湖泊就有130多个。湖泊作为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自然界的水分循环,对气候的波动变化极为敏感,是揭示全球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的重要信息载体 (王苏民和窦鸿身,1989;Marshalletal.,2011;万玮等,2014)。湖泊的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陆地表面水资源的区域差异和利用状况,而湖泊的消亡不仅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尹玲玲,2000;魏显虎等,2007;杨桂山等,2010)。黄河下游地区湖泊的演变与黄河河道变迁关系密切,黄河河道的变迁新生了许很多湖泊,同时也造成了很多湖泊的消亡,加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天华北平原上的大多湖泊已湮没不见。系统研究黄河下游地区古湖的分布、消亡并阐释其驱动因素不仅在区域环境变迁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华北平原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与重塑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时期古湖时空演变研究主要依托史料记载和沉积记录,辅以考古、舆图、现代地形图及遥感影像资料等,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综合分析。如张祖陆等(2004)结合地层沉积记录和古文献记载等探讨了山东小清河流域古湖泊的演变历程和古湖消亡原因;卢卓瑜等(2021)基于历史文献记录和现代地图系统复原了毛乌素沙地佟哈拉克泊的地理位置,并对其消亡过程与驱动力进行了分析;邓辉和罗潇(2011)、邓辉和李羿(2018)、邓辉和卜凡(2020)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综合历史文献记载、大比例尺地形图、遥感数据、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等多种数据,系统阐释了历史时期分布在北京平原上的泉水与湖泊、冀中平原东淀及 “塘泺”湖泊群的时空演化过程,并对其消亡原因进行了分析。也有不少学者对黄河下游不同区域古湖泊的变迁及其驱动力进行了研究,如王会昌(1983)、何乃华和朱宣清(1992)、吴忱和许清海(1998)探讨了全新世白洋淀的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张民服(1988)、郭予庆(1991)等探讨了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南段湖泽陂塘的变迁;秦磊(2012)探讨了天津七里海的历史变迁及消亡进程;张维英等(2003)认为山东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的消亡是由于气候变化(干旱)所致,后袁祖贵等 (2005)提出频繁的河道变迁和人类活动加剧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古湖消亡的根本原因;谭徐明(2002)分析了海河流域湖泊洼淀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总体来说,当前对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古湖变迁的研究多以单一湖泊(群)研究为主,虽然邹逸麟(1987)以黄河河道变迁为脉络概述了历史时期华北平原的湖沼变迁,但其也明确指出各湖泊的具体面积大小、形态及其变迁过程尚需深入研究。
作者在已有的相关研究工作基础之上,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考证,将历史文献数据和古地图数据综合集成到GIS平台上,详细估测了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古湖的大致形状和面积,并对历史时期130余个古湖的消亡过程及原因进行了详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河湖水文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以及湖泊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科学支撑和参考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文中详细收集了《水经注》、《地方志》、中国历史地图集等传统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等有关黄河下游地区古湖的记载,共统计古湖泊135处。其中,七里海等63个古湖的数据来源于现代地图(吴忱等,2017),南四湖、北五湖及小清河流域等42个古湖数据来源于古地图(谭其骧,1982;郭永胜,1990;喻宗仁等,2004;张祖陆等,2004;邹逸麟,2013),青陵陂等30个古湖数据来源于历史文献描述。主要包括古湖名称、形状、位置、面积数据和消亡年代等信息,并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1.2 研究方法
当前对历史时期古湖面积的估算主要依托史料记载,建国之后由于有较为清晰的航拍卫星图片,其中仍保留着尚未消亡古湖的原始风貌,因此对这些古湖面积的估算可辅以现代地形图及遥感影像资料等,利用GIS技术进行综合分析(李云鹏等,2021;邓辉和卜凡,2020)。在本研究中,对于可通过文献图形获取的古湖,利用GIS技术将古湖泊数字化,确定古湖泊的位置、形状和面积等;对于通过文字记载获取的古湖,根据多种文献记录,如位于安徽的颍州西湖,明成化年间的《中都志》载,“西湖在城西二里”①(明)柳瑛撰.1900.(成化)中都志.上海:上海书店,156.,正德《颍州志》中也记载西湖“在州西北二里外”②(明)刘节(撰修).1963.(正德)颍州志,卷之一·山川.上海:山海古籍书店,33.,而颍州州城位置就在北魏时的汝阴县城,由此可知西湖东南岸距汝阴县1 km。至于西湖的大小,据明正德《颍州志》载,“湖长十里,广三里,相传古时水深莫测,广袤相齐”②。明代1里等于360步,约合540m。据此综合判断各古湖的位置,估算其面积并利用ArcGIS10.4将湖泊数字化。综合以上数据绘制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古湖的空间分布图。
2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古湖分布特征与消亡过程
2.1 古湖分布特征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古湖至少有135个,总面积达16 195.64 km2,中小型湖泊(面积小于等于100 km2)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泊(群)的主体,占历史时期湖泊总数的74.81%,占历史时期湖泊总面积的30.23%。其中,大于1000 km2的特大型湖泊4个,分别是大野泽、南四湖、洪泽湖和陴湖,单个湖泊平均面积1357.07 km2;100~1000 km2的湖泊30个,单个湖泊平均面积195.73 km2;10~100 km2的湖泊98个,单个湖泊平均面积49.85 km2;小于10 km2的湖泊3个,单个湖泊平均面积3.48 km2。
古湖多沿黄河古河道分布(图1)。从先秦时期至唐代的1000多年时间里,黄河下游平原上的湖泊长期稳定,据先秦的文献资料,古代黄河下游地区有3条湖沼带,分别集中在3个不同地貌单元:一是在今河南修武、郑州、许昌一线黄河古冲积扇顶部的湖沼带,著名的有荥泽、圃田泽、萑苻泽等,是由于黄河进入下游,摆脱两岸丘陵的约束,首先在山前洼地和河间洼地停聚而形成的;二是在今豫东、鲁西地区的濮阳、商丘、菏泽、定陶、巨野一线的湖沼带,著名的有孟渚泽、空泽、菏泽、雷夏泽、大野泽等,是由于全新世以来黄河冲积扇迅速向东、东北、东南方向扩展,在其前缘与东部丘陵山地西麓相接处洼地基础上形成此湖沼带;三是古黄河流经太行山东麓,在其西侧自然堤与太行山之间的扇前洼地形成的湖沼带,湖泊众多,如鸡泽、大陆泽等(邹逸麟,2013)。据统计,拥有湖泊数量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为41个,占黄河下游地区湖泊总数量的30.37%;拥有湖泊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省,为5087.24 km2,占黄河下游地区湖泊总面积的31.41%。
历史时期至今,黄河下游湖泊整体呈萎缩趋势。现代仍存湖泊28个,减少了79.26%;总面积4910.66 km2,湖泊面积减小了69.68%。现代消亡的湖泊为107个,占湖泊总数的79.26%,消亡湖泊数量主要集中在面积小于等于100 km2的中小型湖泊,消亡了60.74%。其中,大于1000 km2的湖泊消亡2个,减少了50%;100~1000 km2的湖泊消亡23个,减少了76.67%;10~100 km2的湖泊消亡79个,减少了80.61%;小于10 km2的湖泊消亡3个,减少了100%。历史时期不同规模古湖消亡数量对比如图2所示。
图2 历史时期不同规模古湖消亡数量Fig.2 Different scales of extinction paleolakes during historical period
2.2 湖泊消亡过程
自唐代后期,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加剧,其后的1000多年时间里,黄河在华北平原上不断决溢改道,带来大量泥沙,很多古湖在此过程中逐渐消亡。已消亡古湖的消亡年代如表1所示。由表可知,自宋朝以来,黄河下游地区的古湖泊呈消亡态势,清朝消亡湖泊数量迅速增加。
表1 黄河下游地区古湖消亡年代Table 1 Extinction period of paleolake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春秋战国时期消亡的古湖有3个,且都在河南省,分别是萑符泽、棘泽和空泽。萑符泽地处圃田泽东部,战国以后,因无水源补给,湖水蒸发而干涸 (张民服,1988)。有关棘泽的记载可见于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楚伐郑,门于东门,次于棘泽”③(春秋)左丘明 (撰),(晋)杜预 (集解),李梦生 (整理).2020.春秋左传集解.南京:凤凰出版社,504.即此。《左传》中亦有关于空泽的记载,空泽消亡于战国时期 (张民服,1988)。汉朝时期消亡古湖1个,是位于河南省的荥泽。荥泽于公元1世纪主体成陆,南北朝和唐代的人还提到当时作为湖泊的荥泽,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荥泽,《汉书·地理志》中就已经没有了对荥泽的记载,汉平帝时荥泽就已经完全消失了 (张民服,1988)。
北魏之后消亡的古湖有4个,都在河南省,分别是濩陂、古制泽、狼陂和涝陂。 《水经注》记载,“又东洧水右迆为濩陂”④(北魏)郦道元 (著),陈桥驿 (译注),王东 (补注).2019.水经注.北京:中华书局,1-329.,古制泽在今新郑市东北,据 《水经注》记载, “二城以东,悉多陂泽,即古制泽也”④,清康熙年间编撰的 《新郑县志》中已经没有了对古制泽的记载。有关涝陂和狼陂的记载也可以在 《水经注》中找到。
隋唐时期消亡古湖3个,分别是位于安徽的大漴陂、河南的庞官陂以及山东的大荠陂。大漴陂,据《水经·淮水注》记载,“(夏肥水)又东为高陂,又东为大漴陂”④,《新唐书·地理志》载,“隋末废,唐复之,灌田数百顷”⑤(宋)欧阳修,宋祁.2011.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585.。庞官陂,在今西华县西北,《水经注》记载, “沙水又南与广漕渠合,上承庞官陂,云邓艾所开也”④。《新唐书》记载, “淮阳郡西华县条云有邓门废陂”⑤,说明唐朝时庞官陂已经消亡。隋朝和唐朝前期的大荠陂尚 “周迥八十七里”,后渐消亡(郭予庆,1991)。
宋朝以后消亡的湖泊有19个,河北省的边吴淀等7个古湖,山东的雷夏泽等6个古湖,河南省的钩台陂等4个古湖以及部分小型湖泊也消亡于这一时期。边吴淀为滹沱河、唐(滱水)河、沙河、濡河等河流所汇积,下游泄入界河,北宋时在此广开稻田,以防辽骑南下,后久不修治,渐归淤塞⑥(元)脱脱等.1977.宋史·河渠志.北京:中华书局,2255-2375.。泜湖、博广池、广润陂、郎君渊、白水潭、葫芦泊等古湖在宋代仍有记载,但湖泊规模已不大(吴忱等,2017)。雷夏泽到北魏时水域仅有东西20里,南北15里。《新五代史·段凝传》中记载,段凝为阻唐兵,自酸枣(今延津县)决黄河,水往东注,为患曹、濮,淤雷泽、大野泽⑦(宋)欧阳修.1974.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498.。菏泽在唐时称龙池,又名九卿陂,宋初《太平寰宇记》记载 “菏泽在县东北九十里,定陶城东北”⑧(宋)乐史 (撰),王文楚等 (点校).2007.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140.,民国《定陶县志》载, “今湮”⑨(民国)冯麟溎 (修),曹垣 (撰).1916.定陶县志,瑞林堂,卷之一·山川.105.。堂邑洼、铁管洼、山湖、白家洼、金盖淀等古湖宋代仍有一定规模 (吴忱等,2017),后渐消亡。《水经注》记载,“河南阳翟县南有钩台,其水又东南流,水积为陂,陂方十里,俗谓之钩台陂,盖陂指台取名也”④,宋朝时钩台陂还是存在的⑧。百尺陂水支流野兔水的上源为野兔陂, 《寰宇记》记载,“菟氏城在尉氏县西北四十里。陂取城为名,在今尉氏县西北”⑧,但明嘉靖年间的 《尉氏县志》中已经没有了关于野兔陂的记载。江陂在《水经·颍水注》中就有记载, “颍水又东南,江陂水注之。水受大漴陂,陂水南流,积为江陂,南迳慎县西,侧城南流入颍”④,后 《元丰九域志》有载,“颍上县有江陂塘”⑩(宋)王存.1984.元丰九域志.北京:中华书局,36.,说明江陂在宋朝时依旧存在。《括地志》“逢泽一名逢池,在汴州浚仪县东南十四里”⑪(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2018.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80.中的逢泽即指本文中的逢陂。
元朝消亡古湖2个,分别是河南的孟渚泽和河北的督亢泽。元代近百年间黄河决溢年份达51年,决溢62次,其中在河南境内决溢44次 (郭予庆,1991),孟渚泽在黄河的不断泛滥下逐渐被泥沙淤没。督亢泽在北魏、北齐时仍起着灌溉作用,宋代仍有记载 (吴忱等,2017),元代以后,已经找不到督亢泽的的痕迹了。
明朝消亡古湖6个,河南省的宣梁陂、陶陂、逢泽以及山东省的夷安泽、大野泽和黑冢湖都消亡于这一时期。逢泽又称逢池、蓬池、福源池。《太平寰宇记》载,逢泽在县东北十四里, “今名蓬池,唐天宝六年改为福源池”⑧,明嘉靖年间 《尉氏县志》中记载, “县之东北有蓬泽,亦曰蓬池,故名见战国策”⑫(明)曾嘉诰 (修),汪心 (撰).1963.(嘉靖)尉氏县志,卷之一·山川.上海:上海古籍书店,60-61.。明嘉靖年间编撰的 《鄢陵县志》引用了 《水经注》中对宣梁陂和陶陂的描述。《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夷安泽, “周回四十里,多麋鹿蒲苇”⑬(唐)李吉甫 (撰).1983.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299.,元朝和明朝时期由于人类活动频繁,使得湖泊水量大幅减少,明末清初的文献中已找不到夷安泽的痕迹了。大野泽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元和郡县图志》具体描述了其规模 “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⑬,至1019年黄河第3次决入大野泽时,已称为梁山泊,约1171年后,黄河基本南流豫、皖、苏三省,梁山泊渐淤,1455年黄河沙湾决口完全堵塞后,梁山泊完全消失(郭永盛,1990)。明隆庆初,黑冢湖随着 “弥河尾闾由邢姚东徙,经七里庄入海”,渐淤积消亡(张维英等,2003)。
清朝至21世纪初消亡的古湖数量多达59个。其中,河南省消亡湖泊20个,山东省消亡湖泊16个,河北省消亡湖泊13个,安徽省消亡湖泊5个,江苏省消亡湖泊3个,天津消亡湖泊2个。山东省的大部分古湖消亡于这一时期,且消亡时间多集中于清末至21世纪初。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南旺湖。梁山泊消失后,南旺湖仍存 “周九十二里”,至康熙间 “湖身日淤,迩望民田”,民国初湖犹残存,建国后尽为农田 (郭永盛,1990)。清水湖、巨淀湖、百脉湖等规模较大的古湖也消亡于这一时期。河南省消亡的湖泊都位于黄河南侧,以中小型湖泊为主,其中最大的是青陵陂,据 《水经注》记载,“陂纵广二十里”④。其次是白羊陂,魏晋南北朝时,白羊陂 “方四十里”④, 《方舆纪要》记载,白羊陂 “在县东……储水溉田处也,今涸”⑭顾祖禹 (撰),贺次君,施和金 (点校).2019.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45.。自公元1194年 (宋光宗绍熙五年)起到1855年(清文宗咸丰五年)黄河于铜瓦厢决口北徙,其间661年的黄河夺淮时期,豫东的古湖泽、陂塘被黄水泥沙几乎淤尽 (张民服,1988)。据此推测牧泽等位于黄河南泛区的小型湖泊也消亡于这一时期。河北省消亡湖泊的数量比河南省少,但消亡湖泊的规模较河南省大,在河北省消亡的10个古湖中,规模较大的如大陆泽和宁晋泊,早在 《史记》中已有记载。北魏以后,大陆泽由于水源短缺,湖泊面积缩小,唐代仅剩 “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⑬。宋大观二年(1108年),黄河决口,大陆泽被大量泥沙灌入,湖底抬高,积水向北部相对低洼处排泄,汇入宁晋县的泜泽,使后者扩展成宁晋泊(邹逸麟,1980)。到明代中期,泽内中段脱水,分成 “南泊”和 “北泊”。 “南泊”仍叫大陆泽,“北泊”仍叫 “宁晋泊”,两泊相通 (田世英,1982)。明清两代,水利不兴、河流阻塞,清朝后期,大陆泽已基本消亡。宁晋泊也发生了严重的萎缩,今已消亡。河北省其余消亡的古湖如柴禾淀、五官淀和西塘泊等,规模和青陵陂相差不大,也都消亡于这一时期。 《水经注》中称七里海为雍奴薮,《明世宗录》记载中的七里海 “广袤二百五十二里”,清朝时期七里海演变成前海、后海、曲里海3部分,《宁河县志》载 “七里海,在县西南五十里…宽二十里,长四十里。海之西北为后海,宽八里,长十八里。其东南为曲里海,宽四里,长十里”(秦磊,2012)。从1926年至今,七里海大致经历了自然演变、改造治理、水产养殖3个变化阶段,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七里海面积不断缩小。连云港与涟水之间的硕镬湖区,在湖沼相的黏土、淤泥、泥炭层之上,普遍加积了一层黄河冲淤的亚沙土或亚黏土。在海州城里于黄泛层下的湖相黑土层中,还发现有唐代的开元通宝,说明金元之时硕镬湖已趋淤废,至清代初期由于泥沙进一步加积,硕镬湖已完全消亡 (邹逸麟,1997)。
3 黄河下游地区古湖消亡原因
3.1 气候变化
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温度、华北地区降水(干湿)变化 (Geetal.,2003;葛全胜等,2012)与不同时期湖泊消亡数量对比如图3所示。图3所揭示的温度变化虽仅是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的冬半年温度变化,但仍可从中看出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冷暖变化的总体趋势。需要注意的是,过去2000年温度重建序列的所有距平值都是基于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地区各种冷暖证据与1951—1980年对比后得到的,而1951—1980年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为8.4℃,是过去2000年中一个相对偏暖的时期。过去2000年干湿指数序列中,正值表示降水偏多,负值表示降水偏少。
图3 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温度 (Ge et al.,2003)、华北地区降水 (干湿)变化 (葛全胜等,2012)与不同时期湖泊消亡数量对比Fig.3 Comparison of temperature in eastern China(Ge et al.,2003)and precipitation(wet and dry)in North China(Ge et al.,2012) with the extinction of ancient lakes during past 2000 years
秦汉时期黄河下游地区相对温暖、雨水丰沛,自东汉中叶起气候便逐渐转寒变干,湖泊面积也相应地减小,山东的别画湖就是在此时出现消亡趋势(张维英等,2003)。五代至元朝前期气候较为温暖,9世纪初至13世纪初,中国冬小麦种植边界一度北移至临洮、固原北、延安北、大同、翁牛特旗和长春一线 (邹逸麟,2013),但是这一时期也存在明显的冷谷 (1110—1190年)。著名的雷夏泽、菏泽等都消亡于这一时期。元朝后期,即14世纪初,有一个持续了约600年的寒冷期,严寒的气候一直持续到清朝末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明朝中期至清朝末期还是一个小冰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有史以来时间持续最长的干旱期(李明启等,2005)。小冰期是指自全新世以来全球变冷的一种总体现象,它不仅单纯是变冷事件,更重要的是它还伴随着全球的干湿变化,并且干湿变化较大,旱涝灾害天气较多 (龚志强等,2006)。大部分古湖消亡于这一时期。明末,别画湖随着白浪河 “河道西移”继续缩小,到乾隆年间湖仅 “周二十里”,后遂成沃壤 (张维英,2003);吴泽陂至少到宋代还保留着魏晋时期的景象,宋代 《太平寰宇记》中仍有 “吴泽陂在县西北十五里”⑧的描述,至晚到明代,由于气候变化和水利改造,吴泽陂面积不断缩小,迟至成书于乾隆二十六年 (1761年)的 《水道提纲》编写时期便没有了对吴泽陂的描述。
3.2 黄河改道泛滥
过去2000年黄河下游泛滥次数与不同时期湖泊消亡数量对比如图4所示。河流是湖泊的重要水量补给来源,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淡水湖泊都普遍存在着泥沙淤积的问题 (朱玲玲等,2014;古帅,2021),黄河年输沙量之多、含沙量之高,在世界多沙河流中更是绝无仅有的 (Chenetal.,2012;陈蕴真,2013)。黄河以其四通八达的水系连接了众多湖泊,黄河水因流经黄土高原区携带了大量泥沙,河水在地势平缓的平原地带流速降低,泥沙逐渐沉积,再加上黄河多次改道泛滥,导致与其相连的湖泊在经年累月的时间里被泥沙淤为平地 (邹逸麟,1980)。曾经位于山东省境内的雷夏泽就是由于黄河泛滥,最初水面由西向东、由北向南不断淤浅和退缩,到北魏时水域仅有 “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④,宋以后黄河常决于曹濮一带,雷夏泽也随之淤平 (邹逸麟,2013)。黄河泛水汇集,至宋代在今东平湖附近形成梁山泊,后黄河南流,湖水失去水源补给,加之泥沙淤积和屯田垦种,湖泊面积日趋缩小,明代的安山湖、南旺湖即为其遗存 (侯战方等,2018;古帅,2021)。此外,河南的白羊陂、江苏的丰西泽、安徽的陴湖等古湖都是由于宋以后黄河长期南泛造成湖水淤平(邹逸麟,2013)。除黄河外,其他河流的改道也引起了相关古湖的消亡。胶河河道因水患多次改道,致使山东境内的小鹿湾 (都泊)和都沥到今天也都消亡了 (郭永盛,1990);白浪河改道、水量减少,也是导致山东境内别画湖消亡的直接原因(张维英等,2003);此外,黑冢泊也随着 “明隆庆初 (1567年),弥河尾闾由邢姚东徙,经七里庄入海”而渐淤积消亡 (张维英等,2003)。
图4 过去2000年黄河下游泛滥次数 (Li et al.,2021)与不同时期湖泊消亡数量对比Fig.4 Comparison of flood frequency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Li et al.,2021)with the extinction of ancient lakes in different periods during past 2000 years
3.3 人类活动
影响湖泊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耕地面积的持续扩张和对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先秦以前,气候相对温暖湿润,降水量较为丰富,海平面较高,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系统,天然湖沼十分发育、湖沼面积较大且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良好,尚未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因此水土流失并不剧烈,河流的含沙量相对较小,湖泊淤积轻微 (邹逸麟,1997)。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至北宋这2个时期,北方地区的战争使得人口南迁(谭徐明等,2002),因此这一时期消亡的湖泊并不多。唐代以后人口数量下降,至北宋、金元时达到低点,后元、明清时期建都于今天的北京,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得对耕地、木材和水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 (王长松等,2021)。人类活动影响湖泊演化进程的过程中,大多湖泊晚期皆因人工围垦而消亡 (方金琪,1989)。《金史·食货志》载, “黄河已移故道,梁山泺退地甚广,已尝遣使安置屯田”,次年又 “命招复梁山泺流民,官给以田”,同时筑围堰以防水淹⑮(元)脱脱 (撰).1975.金史,四十七卷·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047.。自此,大野泽逐渐被垦。同时,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是黄河流域的森林植被遭受人为的严重破坏。明代以前燕山和太行山区,曾以森林茂盛闻名天下,明朝以后,由于建设房屋、冬季取暖等需要,对树木甚至幼树的大量砍伐,加剧了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致使黄河、滤沱河、漳河以及永定河含沙量急剧增大,河道因此决溢改徙十分频繁,淤填了不少平原湖沼 (邹逸麟,1997;谭徐明,2002)。此外,为适应社会需求增长的要求,北方的水利渐渐发展起来,围湖屯田使得人工陂塘大量涌现的同时,也有不少古湖因此而渐渐消亡。吴泽陂等部分中小型古湖都是因水利改造、引洪入河而逐渐消亡 (李云鹏,2021)。
4 结论
基于历史文献资料统计,重绘了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古湖分布图,详细统计和估算了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古湖的形状和面积,并进一步阐释了其消亡过程和原因,主要结论如下:
1)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地区湖泊众多,至少达135个,总面积多达16 195.64 km2,多沿黄河古河道分布。其中,中小型湖泊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湖泊 (群) 的主体,占历史时期湖泊总数的74.81%,占历史时期湖泊总面积的30.23%;拥有湖泊数量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为41个,占黄河下游地区湖泊总数量的30.37%;拥有湖泊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省,为5087.24 km2,占黄河下游地区湖泊总面积的31.41%。
2)自宋朝以来,黄河下游古湖整体呈萎缩趋势,现代仍存湖泊数量28个,减少了79.26%,其中,中小型湖泊消亡数量最大,消亡了60.74%。现存湖泊总面积4910.66 km2,湖泊面积减小了69.68%。
3)黄河下游地区古湖的消亡是自然地理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是黄河下游地区湖泊消亡的背景,黄河河道的变迁,尤其是黄河的频繁改道、泛滥,是黄河下游古湖消亡的直接原因。人类活动如围垦等加速了本区湖泊消亡的进程。晚清之后,随着湖区村落的建立,人口快速增多,围湖造田成为一种必然,也最终加速了古湖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