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国家资历框架的构建:特征与启示
2024-01-23林素絮周凡吕港
林素絮 周凡 吕港
摘 要:斯洛文尼亚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促进了跨国资历认证、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及推进了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斯洛文尼亚国家资历框架的构建经历了萌芽与酝酿阶段、计划与开发阶段、审核与颁布阶段及实施与运作阶段,具有重视完善治理结构、促进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关注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重视国家资历框架登记册的建设及实现与欧盟资历框架对接等特征。斯洛文尼亚国家资历框架的构建历程与特征对我国资历框架的建设不乏借鉴意义:关注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现存问题,不断完善资历框架的顶层设计与治理结构;在数字化背景下加快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推进;依托学分银行的建设促进资历认证与资历名册的发展;多维度发力促进国家资历框架完成国际对接。
关键词:斯洛文尼亚;国家资历框架;学习成果认证
基金项目:2024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质量充分就业背景下粤澳资历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简介:林素絮,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周凡,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财经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吕港,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财经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23)12-0080-11
斯洛文尼亚位于中欧,是在中东欧经济体制转轨中最为成功的国家。转轨后斯洛文尼亚依然发展穩定,离不开其对教育体系的改革,更离不开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斯洛文尼亚国家资历框架(Sloven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QF)于2016年正式全面运行,是官方建立的一种对各类证书进行等级分类的系统,包含不同类型与层次的资格授予和学习成果认定,是斯洛文尼亚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SQF注重协调与整合斯洛文尼亚资格认证子系统,支持对非正规和非正式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评估和认证,提高了斯洛文尼亚和欧盟内部资格认证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并促进了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2020年,斯洛文尼亚颁布了SQF与SQF登记册(publicly available online register of SQF qualifications,SQF Register)的实施效果评估报告并指出未来的提升方向。
一、斯洛文尼亚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目标
为了面对日益变化的国内国际形势,斯洛文尼亚于1991年完成体制转型并于2004年加入欧盟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加入欧盟后,为了与成员国更好地进行跨国资历认证,斯洛文尼亚遵循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的意见推动了SQF的建立。SQF构建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推动跨国资历认证、协调和整合斯洛文尼亚资格认证系统及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一)推动跨国资历认证
进入21世纪,欧洲各国积极探索跨国间的资历互认,并在“博洛尼亚进程”及“哥本哈根进程”中推动了欧盟资历框架(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EQF)的建设。2008年“关于建立终身学习欧盟资历框架的建议”的通过标志着EQF正式实施。在欧盟的呼吁下,欧洲各国建立国家资历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NQF)并与EQF建立联系,进而助力欧洲各国之间人才流通与资历互认。斯洛文尼亚也在这一呼吁下建立了SQF,并以推动跨国资历认证为目标。
(二)协调与整合斯洛文尼亚资格认证系统
20世纪90年代中期,斯洛文尼亚对所有教育与培训的系统进行了改革,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在不同资格类型之间移动及等级晋升,并取得良好效果。随着社会形势的日益发展,已有的改革不能很好适应当下的经济发展要求,斯洛文尼亚在欧盟委员会员的意见下构建了SQF,协调与整合不同教育类型及促进不同教育系统之间的资格互认。SQF虽不是重大的改革工具,但其在新教育方案的认证程序中使用了等级描述符,并且将补充资格纳入其中,提高了资格认证系统的透明度与可比性,让利益攸关者更好受益。
(三)推动建立终身学习型社会
欧盟委员会的工作文件《终身学习备忘录》(A Memorandum on Lifelong Learning)将实现终身教育视为欧盟的优先事项之一,而作为欧盟一员的斯洛文尼亚也在积极推动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斯洛文尼亚在所有教育领域皆实施终身教育,并且将终身教育作为教育的指导原则,为所有公民提供机会平等的各种教育形式。《终身学习备忘录》中将终身教育定义为“终生学习的所有形式”,以加深个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SQF是根据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来描述资历框架,且重视非正式与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及补充资格的发展,促使学习者可以横纵向提升自己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激励自我进行终身学习。SQF的实施助力了欧洲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促进公民在不同国家、不同工作和不同教育机构之间流动,进而推动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二、斯洛文尼亚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历程
斯洛文尼亚的教育系统较为发达,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界点做出了清晰的定义,支持学习者在教育系统内横纵向自由移动,实现了普职互通。SQF的建设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建设过程经历了萌芽与酝酿阶段、计划与开发阶段、审核与颁布阶段及实施与运作阶段。2020年,斯洛文尼亚发布了SQF及SQF登记册的评估结果并提出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萌芽与酝酿阶段
1980年,前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通过《关于职业分类与职业教育统一基础的社会协议》(Social Agreement on Unified Foundation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Occupations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引入了第一个资历框架,该框架也为SQF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该框架规定了八个资格等级,并将第六级和第七级细分为四个子等级,这也是SQF划分为十个资历等级的渊源。该框架根据工作复杂性、教育目标和内容及获得职业教育的最低标准进行等级划分,符合斯洛文尼亚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的要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成果导向”渗透到斯洛文尼亚的教育系统中,且被认为是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更接近“现实生活”及更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核心理念[2]。由“学习内容导向”转变为“学习成果导向”使得斯洛文尼亚教育系统的核心理念与EQF的理念相契合,这也为SQF的建立及完成与EQF对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7年,斯洛文尼亚劳动部门制定的《就业和失业保险法》旨在正式认证无正式职业资格的工人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的知识与技能。1999年,斯洛文尼亚劳动部门首次实施了职业资格认证程序。2000年,斯洛文尼亚正式在各教育系统中引入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的认证。SQF在发展过程中延续了对资格认证的重视,这也为SQF提高资格认证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埋下伏笔。
(二)计划与开发阶段
2005年,斯洛文尼亚教育和体育部(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port),劳动、家庭和社会事务部(the Ministry of Labour,Family and Social Affairs)及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部(the 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联合举办了首次SQF全国讨论。2006年,斯洛文尼亚开发了克拉修斯(KLASIUS)分类系统,该系统可将所有资格与学习成果联系起来,并成为分析教育发展的关键国家标准[3]。可见,斯洛文尼亚在该阶段已经关注到资历框架资格标准的建设。此外,斯洛文尼亚为SQF的筹备建立了完善的实施机构。2009年10月,斯洛文尼亚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CPI)被命名为EQF国家协调中心;2010年1月,斯洛文尼亚政府任命了部门间工作组(Interdepartmental Working Group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IWG NQF)以负责根据EQF编制NQF;2010年5月,IWG NQF任命SQF专家组,以负责SQF草案的撰写[4]。经过5年的筹备,SQF的初稿于2010年11月完成。
(三)审核与颁布阶段
2011年1月,IWG NQF对SQF初稿进行了讨论和调整。2011年5月,SQF的提案在利益攸关方五轮的讨论中确定下来。在此过程中,来自爱尔兰、奥地利、芬兰的国际专家参与其中。2013年5月,IWG NQF向EQF咨询小组(EQF Advisory group)提交了《欧盟终身学习资历框架和欧盟高等教育资历框架下的斯洛文尼亚国家资历框架参照报告》(Referencing of the Sloven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in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European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的最终版。而后,根据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the Council of Europe)和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Cedefop)的书面意见,IWG NQF对SQF参照报告的最终版进行进一步阐述。2014年10月,IWG NQF批准了参照报告的最终版。2016年7月,SQF法案在斯洛文尼亚全国实施。
2013年,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所建立了SQF登记册,并将其连接到欧洲通行证门户网站(Europass)。截至2016年,该登记册总共有1 683项资格证书(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1 359项;国家职业资格证书312项;补充资格证书12项)。
(四)实施与运作阶段
根据2018版的《验证清单》,斯洛文尼亚的NQF资格证书可通过对学习成果进行验证获得。2019年,斯洛文尼亚开放NQF,以纳入非国家监管(民间资格)证书。同年,斯洛文尼亚将其数据库连接到新的欧洲通行证中的“学习机会和资格门户”(Learning opportunities and qualifications portal,LOQ)和“欧洲技能、能力、资格和职业”平台网站(European Skills, Competences, Qualifications and Occupations,ESCO)[5],這使得斯洛文尼亚境外的利益相关方能够审查斯洛文尼亚资格证书,并可以将其与自己国家的资格证书进行比较。根据2020年SQF登记册的评估结果可知,在熟悉SQF的受访者中,约三分之二的人也熟悉SQF登记册,并且认为登记册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可清晰描述职业资格及有助于更好地对斯洛文尼亚资格和外国(欧盟)资格进行比较。
三、斯洛文尼亚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特征
SQF是一个包含改革元素的交流框架,相关部门立法及教育与培训的类型是其进行资格分类的判断依据,斯洛文尼亚以略微不同的方式确定了不同教育类型与资历结构的关系及完成资历级别划分。SQF的构建并非易事,斯洛文尼亚政府在建设SQF的过程中注重完善治理结构建设、促进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关注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重视SQF登记册的建设及实现与EQF的对接。
(一)注重完善的治理结构的建设
在SQF的构建过程中,其不断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SQF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一,在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上,2006年,斯洛文尼亚通过法律的形式引入KLASIUS系统,该系统由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Statistical Office of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及相关部门设计而成,为教育与培训活动的划分、学习成果的认定提供划分标准,并且也是分析教育发展的国家关键标准。2010年,斯洛文尼亚重新修订了《国家职业资格法》(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Act),该法案成为国家职业资格系统(System of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NVQs)的基础。在该系统中,学习者可以将自己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与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进行比较,进而为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奠定基础。2012年,《高等教育法》(Act on Higher Education)规定高等教育的学习者需要根据KLASIUS系统进行强制认定,进而促进SQF的发展。2013年,斯洛文尼亚对《中学后职业教育法》(Post-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进行修订,要求学校在必要时需制定规章并组织学习者进行资历认证。2015年,斯洛文尼亚颁布的《国家资历框架法》(Act on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为SQF的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并于2016年生效。综上所述,斯洛文尼亚对SQF的构建从计划到全面运行一直完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为SQF的有效运作夯实了基础。
第二,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上,随着SQF的建立,斯洛文尼亚为SQF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立法保障。当前,斯洛文尼亚的各级教育皆有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其质量评估独立于政府的国家预算机构,并且法律上规定每个评估机构都必须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及上交自我评估报告。由于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及评估标准,机构间的调查报告不一定具有可比性,因此,政府从法律层面对评估机构定期进行外部评估,提高评估结果在各级教育中的可比性。其中,评估员需要获得评估员执照才能进行评估工作,并且国家会选举委员会对评估员的工作进行培训和监督。此外,候选人有权在收到评估委员会(Assessment Commission)的决定后八天内提出上诉,上诉提交给劳工部长任命的上诉委员会(Appeal Commission),上诉委员会必须在八天内确定上诉是否有效。如果上诉委员会确定了上诉的有效性,则要指定一个新的委员会确认程序,劳动监察部门会对上述行动采取监督。SQF关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较为完善,有效地保证了评估机构的可信度和候选人的权利。
(二)促进利益攸关者的参与
SQF是在充分考虑各方意见的过程中构建起来的。2005年,斯洛文尼亚第一次对SQF进行全国性讨论,而后召开了一系列关于EQF与NQF相关的主题会议。2010年11月,IWG NQF讨论并协调SQF专家组编写SQF草案。2011年2月和3月,IWG NQF与雇主代表、学校代表、高等教育代表、工会代表及各部门代表等利益攸关方就SQF草案举行了五次讨论会。2011年4月20日,IWG NQF在SQF全国总结会议上提交了SQF草案,并向所有利益相关方公开会议内容。IWG NQF将利益攸关方提出的结论补充到SQF草案,并于2011年5月完成SQF草案的定稿。SQF构建的过程中也充分汲取了国际专家的建议。2011年2月,爱尔兰、奥地利及芬兰的专家参与到SQF的建设中,他们参加了利益攸关方的讨论会并为SQF与EQF的对接提供了可行性建议。可见,SQF是在各方充分讨论中构建起来的,是各利益攸关方协商的产物。
(三)关注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
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一直是SQF建设过程中的重点。1994年,劳动部推动了“发展和实施证书制度”的项目,起草了一份职业资格认证的提案;1999年,该部门首次实施了职业资格认证程序。2000年,在劳动部与教育部的联合倡议下,斯洛文尼亚开展了法尔项目(the Phare Project)并确定了认证制度。2000年,《国家职业资格法》的正式颁布意味着职业资格得到正式承认。2006年,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已覆盖各级教育系统。2010—2014年,高等教育部门在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方面取得进展,即每个高等教育机构都被要求对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进行认证,这促使学习者可以在不同的机构之间转学,并有望提高就业能力。2016年,《SQF法案》获得通过后,教育部邀请评估机构开始在所有教育级别和部门开发国家认证系统,进一步保障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2020年,13个补充资格已成功通过认证程序并纳入SQF,处于SQF 3至7级。通过对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认证的相关活动或法案的梳理可发现,在筹备SQF的建设以前,斯洛文尼亚政府便重视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认证的发展,在SQF的构建过程中,斯洛文尼亚更是在这一领域取得进展。
当前,通过对职业标准与目录进行灵活调整,斯洛文尼亚对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主要程序包括识别(Identification)、证明(Documentation)、评价(Assessment)及认证(Certification)。识别是指学习者向评估机构咨询其是否有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的条件;证明是指学习者向评估机构提供适当的证明文件,也是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认证的关键步骤;评价是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Verification Committee)对学习者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认证是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最后一個阶段,是对符合条件的学习者给予资历认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家职业资格系统已经发展成认证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的完善系统。自2000年该系统开始运作以来,共有98 864人已获得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的证书认定[6]。法律保障及有迹可循的认证流程是保障斯洛文尼亚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发展的基础,这也为他国提供了一个发展范式。
(四)重视SQF登记册的建设
为提高SQF资格认证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斯洛文尼亚高度重视SQF登记册的建设。在SQF登记册的建设过程中,斯洛文尼亚关注其取得的实际成效,重视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期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3年,在EQF的倡议下,斯洛文尼亚开始了SQF登记册的建设。SQF登记册可使广泛的用户受益,受益者主要包括各级教育系统的参与者、员工、雇主、教育机构、专家小组、指导顾问等。为了进一步完善在线登记册,斯洛文尼亚当局逐渐将SQF资格描述划分为不同的领域载入SQF登记册。目前,学习者可在教育科学和教师培训、艺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商业和行政、计算机、农业、林业和渔业、兽医、医疗保健、社会护理和个人服务等领域获得资格认证说明。SQF登记册对资格进行了具体描述,这些描述符合欧洲通(Europass)平台中的EQF子页面上对资格的描述,所有欧洲国家的用户都可以通过该登记册获得斯洛文尼亚个人资格的说明。此外,在线登记册也有助于学习者在斯洛文尼亚所获得的资格与其他欧洲国家的资格进行比较。截至2020年,登记册共记录了1 680多种教育资格、国家职业资格和补充资格,已成为利益攸关方对SQF进行理解、使用与评估的主要平台。
(五)实现与EQF的对接
自转轨成功以来,斯洛文尼亚的教育体系已和欧盟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1999年,斯洛文尼亚通过了《承认欧洲区域高等教育资格公约》;2004年通过了《高等教育修订法案》,采用并实施欧洲学分转换和积累系统(the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2005年建立了国家欧洲通行证中心(National Europass Centre);2013年实现SQF与EQF的对接。SQF与EQF的对接遵循十项原则,形式上与实质上皆完成对接,主要体现在机构的设立、完成与欧洲高等教育区域资格框架(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QF-EHEA)的自我认证、以及结构、概念与描述符上存在明显的联系及资历等级的对接。
在机构的设立上,2009年10月,CPI被任命为EQF的国家协调中心(the National Coordination Point for the EQF),主要任务有:向公众提供SQF与EQF的信息,促进SQF与EQF的对接,在EQF国家联络点展开合作,与EQF主管国际机构(欧盟委员会、CEDEFOP等)展开合作等,其主要目标是促进SQF与EQF完成对接。
在与QF-EHEA的自我认证上,SQF自我认证的过程是按照QF-EHEA的标准进行的。首先,SQF的描述符(知识、技能和能力)基于学习成果导向的理念,与QF-EHEA的描述符(知识与理解、应用能力、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具有清晰的可比性,即SQF中的“知识”与QF-EHEA中的“知识与理解”相对应,“技能”与“应用能力”和“判断能力”相对应,“能力”与“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应。其次,SQF的资历等级与QF-EHEA相匹配。基于最优匹配原则,在比较SQF与QF-EHEA的过程中,SQF 6级与EHEA短周期相对应,SQF 7级与EHEA第一周期相对应,SQF 8级与EHEA第二周期相对应,SQF 9级和10级与EHEA第三周期相对应。最后,SQF与ECTS相挂钩。SQF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分规定是在ECTS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并进行细化,达到与ECTS相挂钩的效果。
在与EQF的结构、概念与描述符的联系上,首先,SQF与EQF的框架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SQF与EQF皆是从第一级开始向上,第一级同时也意味着最基础的一级,两者的相似性皆是基于学习成果导向的理念、皆能纳入不同的资格类型、皆是为了助力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它们在结构上的差异性是因为EQF是元框架,是各国NQF的翻译工具,而SQF更体现斯洛文尼亚的特性,其由10级组成(EQF由8级组成),并根据本国特点将国家职业资格和补充资格纳入资历框架中。其次,在概念比较上,SQF是以斯洛文尼亚现有的教育和培训分类系统及EQF指导方针为基础建立的,SQF借鉴EQF以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个三个概念来描述各资历级别所应该达到的水平。EQF是以通用术语来描述这些概念,但SQF出于对国家教育系统及劳动力市场特点的考虑,对于各资历等级描述更为详细。最后,在描述符的比较上,SQF与EQF皆采用知识、技能与能力进行资历等级描述,也这是SQF与EQF形成对应关系及完成对接的基础,但SQF在资历等级的描述与EQF的侧重点不同。
在资历等级的对接上,虽然SQF的10级与EQF的8级框架在资历等级的划分上不一致,但学习成果描述符及基于学习成果导向的理念一致,使得两者可以完成资历等级的完全对接。SQF与EQF在资历等级上的对应关系为:SQF的第1—3级相应地对照EQF的第1—3级,第4和第5级对照EQF的第4级,第6—8级对照EQF的第5—7级,第9和第10级对应EQF的第8级。两者各级具体的对应关系见表1。
四、斯洛文尼亚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启示
2016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指出需要建设国家资历框架以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以来,我国虽未建成国家资历框架,但构建了地方性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并开展了与国外学位学历互认的探索。当前,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发展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借鉴SQF的构建历程与特征,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可以从完善顶层设计和治理结构、重视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注重学分银行的建设及积极推进国际对接工作等方面展开。
(一)完善顶层设计和治理结构是前提
SQF的构建离不开跨部门协作、成立专门机构、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及充分协调利益攸关方参与。当前,我国有关国家资历框架的政策基本由教育部发文,很少涉及多部门联合发文的情况,这也说明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缺乏跨部门合作的机制[7]。借鉴SQF的经验,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可以联合教育部、人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国家部门来完成资历框架的建设。在专门机构的成立上,我国应当成立专门的国家资历框架工作部门来保障资历框架的建设及解决后续跨国对接的问题。在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上,我国应该基于学习成果导向的理念不断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系统的法律法规,为资历框架的建设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上,我国需要通过立法来促进国家资历框架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借鉴先进的国家建设经验,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的发展格局,保障社会各方了解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情况并为资历框架的建设进言献策。
(二)注重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是关键
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是我国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之一。当前,我国尚未推出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这也导致学习成果的认证难以实现真正的公平和透明。数字化时代为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提供了更大范围、更加灵活的终身学习机会,这也敦促国家需要尽快关注到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8]。借鉴SQF在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经验,我国应该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加快完善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引进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系统,并为认证系统提供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此外,我国还需明确关键人群,做好认证机会的供需对接,并推动利益相关方参与该认证的建设及将区块链赋能学习成果认证来提高认证效率[9]。是否应将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纳入学分银行管辖的范畴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在制度设计上,将所有实施非正规教育和学习成果认定转换的教育机构都纳入学分银行也是不宜之举[10]。因此,参考斯洛文尼亚的经验,可由独立的评估机构进行认证,而不通过学分银行这一组织机构,便于学分银行在功能和服务范围上更具体,在现实情景中更好操作。
(三)重视学分银行的建设是基础
2013年,斯洛文尼亚开始了SQF登记册的建设,其也成为利益攸关方对SQF进行理解、使用与评估的主要平台,成为SQF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我国,资历认证与资历名册的建设依托于学分银行,故我国在建设国家资历框架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分银行建设。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也提出需要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当下,学分银行的建设还面临着国家层面学分银行制度的顶层设计不足,标准研发精准度与科学性不足及规范性建设指导缺乏等问题。这也是资历认证与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难度大及社会对学分银行认知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借鉴SQF的经验,我国应汲取地方学分银行建设的经验,尽快完成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方案,统一资历认证的标准,定期评估学分银行的建设状况,明晰后期發展方向。同时,学分银行需要完善资历名册,在该信息平台上需要涵盖所有资历框架认可的资历信息,并及时对资历信息进行更新,以便使用者更精准了解资格信息。
(四)推進国际对接的工作是必须
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已经从一国发展到跨国资历和学分的互认[11],故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不能仅局限于国内,更需要考虑资历框架的国际对接。参考SQF完成与EQF对接的经验,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可以从部门的设立、加快加入《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全球公约》、合理地划分资历等级与选择合适的学习成果描述符等方面努力。资历框架的跨国对接并非易事,需要成立专门的部门展开工作,该部门主要向公众提供我国国家资历框架与外国资历框架建设的信息,与各区域资历框架的主管国际机构开展合作,进而促进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完成国际对接。2023年3月5日,第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联合国高等教育条约《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全球公约》(Global Convention on the Recognition of Qualifications concerning Hig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全球公约》)生效,这将有助于创造一个公平、透明和非歧视地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的框架[12]。我国需抓好加入《全球公约》的契机,促进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国际对接。在资历等级的划分上,我国可以根据本土建设的经验采取7级资历框架,在学习成果描述符的选择上,可参考EQF,选择“知识”“技能”和“能力”作为各层级的描述符,以便更好得与国际发展相契合。
斯洛文尼亚对教育系统的改革可谓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也是其在转轨后依然保持经济发达的原因。斯洛文尼亚构建SQF是顺应时代之举,其涵盖了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其补充资格既方便了企业聘请到人岗匹配的职员,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拓宽了道路。SQF划分为十级,既符合本国发展的实际需求,又完成了与EQF的对接,有利于欧盟区域内人才的自由流动;重视学习者自身能力的培养,贯彻落实终身教育思想,支持终身学习。SQF在萌芽与酝酿阶段便将学习成果导向的理念渗入教育系统,并开始了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在计划与开发阶段、审核与颁布阶段及实施与运作阶段立足本土发展的特点,参考EQF发展的趋势,通过法律法规的建设、专门机构的设立、调动利益攸关方的参与、国际专家的聘请、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完成与QF-EHEA的自我认证、学习成果描述符的选择、完成与EQF资历等级的对接,最终实现SQF的构建。可见,国家资历框架的建设是一项长周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于我国而言,需切实推进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地、完善顶层设计和治理结构、重视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建设及以与国际对接为目标,促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HOZJAN D.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Influences on a National Framework: the Case of Slovenia[J].European journal of vocational training,2008(1):144-155.
[2]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European Training Foundation,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and UNESCO 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 Global Inventory of Regional and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2019[EB/OL].[2023-04-10].https://www.cedefop.europa.eu/en/publications/2225.
[3] Institute of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ferencin the Sloven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to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EB/OL].[2023-04-11].https://europa.eu/europass/en/document-library/eqf-referencing-report-slovenia.
[4] BILOSLAVO R,ERMENC K S,MIKULEC B.Evaluation of the Sloven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and the Register of Qualifications of the SQF[EB/OL].[2023-04-17].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y010e001v6m0p700u4j0g406j725731&site=xueshu_se.
[5]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NQF Developments 2019[EB/OL].[2023-04-13].https://www.cedefop.europa.eu.
[6] Institute of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alidation of 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in Slovenia:One-off Report[EB/OL].[2023-04-13]. https://www.cedefop.europa.eu/en/projects/validation-non-formal-and-informal-learning.
[7]林玥茹,石偉平.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困境的成因与突破[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34(4):104-112.
[8]张伟远,谢青松,谢浩,等.推进数字时代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建设的中国方案[J].中国电化教育,2023(4):7-15.
[9]郭翠,柴泽英,李娟.欧盟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认证的政策演进与实践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5):53-62.
[10]崔新有,韩民,别敦荣,等.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问题审视和未来进路[J].终身教育研究,2022,33(4):9-23.
[11]张伟远,谢青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历框架的发展现状和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1):11-17,39.
[12]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The Global Conven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Enters into Force: A New Era for Students Worldwide Begins[EB/OL].[2023-04-18]. https://www.unesco.org/en/articles/global-convention-higher-education-enters-force-new-era-students-worldwide-begins.
[责任编辑 王文静]
The Construction of Slovenia's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Inspirations
LIN Suxu, ZHOU Fan, LV Gang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lovenia's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has promoted cross-bord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i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achievement certifi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lifelong learning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Slovenia's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has gone through the stages of germination and preparatio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review and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It emphasizes the improvement of governance structure,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certification of i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outcomes,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registry, and completion of integration with the EU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lovenia's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hav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namel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continuously improving the top-level design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ccelerate the certification of i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outcomes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ization; rely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bank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and qualification roster; multi dimensional efforts will be made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Key words: Slovenia; 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certification of learning outco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