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社会工作+”机制的探索研究
——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

2024-01-23周长阳唐家璇

贵州农机化 2023年4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培育社区

周长阳,唐家璇,王 姣

(贵州理工学院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言

为了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培育社会组织。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扶持社会组织发展[1]。

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的培育多采用“孵化器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政府通过购买支持型组织的服务,对处于初创期的团体进行培育,或者直接为已经成型的组织提供项目、资金、专家等“人、财、物”方面的支持,帮助其度过发展困难的时期[2]。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对于社会组织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湖北省荆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同样如此,其培育工作尚缺乏足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当前我国对于社会组织培育的著述颇丰,通过多种理论的视角对社会组织培育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主要集中于组织的培育模式、培育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方法的探究,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但鲜有针对社会工作,以社会慈善、乡村振兴和互联网方面共同结合介入社会组织培育工作进行开展的研究,具体展开在项目实践层面的更加缺乏。社会工作参与治理的能力和提供服务的质量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如何培育具有自我“造血”功能,且能提供有效优质的治理和服务的社会组织,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本文基于走访调查、问卷调查和云调研的方式,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将社会治理工作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技巧相结合,以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分析社会组织可结合的过程及意义。

1 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

1.1 社会工作者人数不足

当前,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组织数量越来越多,而我国社会工作呈复杂和多样化的趋势发展,社会工作队伍力量薄弱。根据我国近年来社会发展过程,社会服务工作内容及工作性质任务繁重,薪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个人发展空间较小的现状,导致了该职业人才流失严重,形成了社会工作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

1.2 社会工作者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许多在岗的工作人员,大多只掌握基本的管理技能,还停留在老式的社会治理机制,没有引进更多专业的相关人才,缺乏现代化的管理培训,致使社会工作者整体专业素养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多元化社会的发展需求。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其沙市区孵化基地工作人员深入群众后,发现社会工作人员对于社会工作认识度较低,工作能力不够。新破壳的社会组织往往存在“等、靠、要”等现象,组织发展的质量、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其综合能力不足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培育有自我“造血”功能且能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以及大力建设社会工作队伍成为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1.3 社会组织建设投入资金失衡

随着当前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服务对象猛增,资金的需求也日益紧张,地方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社会工作受特殊捐助较少,资金来源较为困难,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机制尚未落实,可以利用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留不住相关人才,更不用说有效提高社区社会组织独立管理和运作以及独立开展服务的能力了[3],资金的不足使社会工作基层建设发展滞后,也直接导致社会组织的许多工作及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无法形成社会工作发展的良好趋势。

1.4 公信度满意率不高,社会工作开展缓慢

当前,对于许多社会组织来说,公信度、满意度、幸福度尚未达到一定水平,社会组织的整体机制不健全,依法自治的定义不清晰,有法难用、无法可依,较难建立与政府威信一样的号召力。政府要积极转移服务事项,通过媒体积极宣传,也可结合各地自身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来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度,逐步形成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间合作共赢的友好关系。

2 优化社会工作建设的策略

2.1 构建长效培育平台

政府应该加大对社会组织购买项目的投入,并提供长期的政策、资金支持,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兜底”。同时,积极引导为社会组织开拓资源获取渠道。此外,政府可以给联动社会组织的相关社会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者其他的政策支持,来提高社会企业的积极性。在培育工作中有计划地促成其他主体共同参与培育工作,引导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组织培育中,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长效的支持。培育工作应当以所在地居民的主要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同阶段需求为依据,吸引多主体参与到培育工作中来。

2.2 加大人才激励力度

在社会组织培育的过程中,专业人才起着关键作用。首先是培育机构的人才,社会工作者作为参与社会组织培育工作的重要主体,其专业能力水平的高低,对提高培育工作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不断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愿意留在社会工作领域工作。其次是社会组织的人才,提高社会组织成员能力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内生动力。但由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时间较晚,人们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不足,所以不少社会组织面临着缺少专业工作人员,人员流动性大,组织成员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年轻人迫于工作与生活的压力缺乏参与的热情,组织成员和领导者往往以退休老人为主,他们身体机能退化,专业技能储备不足,参与活动全凭一腔热血,导致社会组织对于群众的帮助以及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比较低。因此,应该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居民对社区组织的了解。同时,加大对社会组织人才的政策帮扶,减少人才流失。

2.3 构建科学的、符合社会特色的培育模式

培育社会组织的机构应完善培育工作的方案设计,立足于社会实际问题与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符合社会特色的培育模式,拒绝千篇一律。第一,开展社会调研,充分了解社会主要需求,并以需求为导向,培育一个能够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组织。第二,充分调动社会周边资源,引导社会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培育,为社会组织构建资源、信息获取支持网络。第三,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社会组织培育经验,与所在社会情况结合,探索符合本土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模式。第四,把握社会组织不同时期的需求,提供相对应的专业化培训。

2.4 完善培育队伍的人员配置

培育机构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完善培育队伍的人员配置。培育机构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了被培育的社会组织的质量。第一,要提高培育机构自身的专业能力,可以通过提高机构待遇,吸引更多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加入。第二,可以通过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能力,并积极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工作者资格考试,增加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

社会工作者作为培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是贯穿培育工作的主要因素。社会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清楚地把握社区组织发展趋势与主要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对后续的培育工作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要注意在不同阶段的角色转换,培养团队成员独立解决团队事务的能力。

2.5 社会组织加强队伍建设

社会组织自身应加强队伍建设。首先,通过社会宣传、开展社会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精英参与,并以此来提高组织自身的能力,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其次,社会组织要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服务活动吸引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上来,通过多主体的配合来提升培育的整体水平。同时,要相信专业的社工力量,将专业社会工作者当作“自己人”,而不是“下派领导”,与社会工作者建立更加紧密的互动关系,在互动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最后,社会组织应该强化自我认知,清晰自身的功能与能力,与其他机构形成良性互动关系,通过二者相互配合为社会基层治理添砖加瓦。

3 建立“社会工作+”模式

3.1 社会工作+社区

社工机构中的工作人员能力参差不齐,对社区组织的培育效果十分有限。很多工作人员都并非“科班出身”,有管理学、心理学、汉语言等多个专业,他们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了解十分有限,在制定社区组织培育方案时,主要是借鉴其他项目的模式,培育流程高度相似,忽视了每个社区、每个社区组织的独特性。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大多也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既定方案实施,难以处理突发情况,这也影响了培育的社区组织的质量。

因此,促进社会工作与社区嵌合发展,构建“社会工作+社区”模式,首先应加强培训,提升从事社区社会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培育工作以所在社区主要需求为导向。社区是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土壤,社区社会组织只有与社区的需求相契合,才能更长久、更高质量地发展。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根据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的培育计划;根据不同的社区,开展不同的社区活动。在开展培育工作的前期,社会工作者通过调研了解社区的真实需求,确定了培育的方向,孵化出一个相应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从而解决社区问题。发挥自身的枢纽功能,一方面增强社区居民对于社会组织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社会组织更深入了解到社区居民的需求。

3.2 社会工作+慈善机构

社会组织的培育不应该孤军奋战。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在培育过程中,引导志愿者协会、爱心企业等多个慈善机构主体参与,为其提供资源、志愿者、专业知识等支持,为社会组织的独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培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吸引多主体参与到培育工作中来,才能提高社会组织独立发展、自我造血的能力。

在社会组织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不仅要靠政府的重点扶持,还应以慈善机构为补充,链接社会慈善资源。不仅更好、更快地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也能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覆盖社会贫困个体,协同社会慈善以及爱心志愿者共同参与,形成全新的社会治理格局。

3.3 社会工作+乡村振兴

作为一个变迁的过程,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定要引入新的发展元素来推动其发展。引入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扶贫事业的必然选择。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中央已明确提出要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和“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4]。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社会工作者不断丰富自身的经历并亲身贴近民生,提出因地制宜的见解,而社会工作又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进行。因此,乡村振兴以及社会工作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但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推动“社会工作+乡村振兴”模式的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社会工作是化解相应地区扶贫问题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者深入群众调研、走访,能更好亲身沟通、交流,了解到相应的需求,但也应注重将外生力量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扶贫人口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4 社会工作+互联网

在当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下,同社会、科技、经济等方面的结合比比皆是,但是与互联网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众所周知,微博是一个互动交流的线上平台,但关于社会工作的微博账号却较少,其粉丝数量更少。以荆州市四叶草社会工作服务微博为例,现其粉丝数量不到300人。2018年9月,民政部印发了《“互联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行动方案( 2018—2020年)》[5]。对此,提出的互联网与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社会工作依托互联网的作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管理。通过官方的发布消息,能让民众更快了解相应的信息,也能让民众更便捷、更私密地对于社会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看法。这不仅使社会工作接地气、同民意,还扩大了社会工作的影响力、传播力,使社会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以及群众化发展,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推动。

4 结语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推进离不开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用、因地制宜的策略和创新创业的思维理念。在社会工作进程中,要认识到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并进行改正。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策略,并从社区、社会慈善、乡村振兴和互联网为出发点构建“社会工作+”模式,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思路。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培育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