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脉络与时代价值

2024-01-23许备

党史文苑 2024年1期
关键词:立场中国共产党发展

许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新征程上,梳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脉络,总结经验智慧,呈现出深刻的现实启示,对持续理解、弘扬、传承“坚持人民至上”这一宝贵成功经验意义重大,有助于我们党走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新的赶考路。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脉络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确定人民至上的内在基因。百余年党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伴随着人民至上立场的初步确立、深入探索、丰富拓展和创新发展四个历程,彰显出我们党砥砺践行人民立场的纵深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至上立场的初步确立

近代以来,内在制度的腐朽和残暴外敌的侵略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受侵害,人民受尽压迫,陷入水深火热的境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革命形式投身于为人民谋解放、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事业中。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分清敌友是其首要问题,要实现革命胜利,必须要坚持群众路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的胜利,更是中国共产党践行人民至上的胜利。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人民至上立场的深入探索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一以贯之践行初心使命,对如何践行人民至上立场持续深入探索。在制度上,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分别从国体、政体和组织形式三个方面基本确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系。在法律上,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层面对人民当家作主予以确立和规定,人民的政治权利有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此后,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带领人民逐步完成“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虽然在这一时期,中国一度遭受西方霸权主义的遏制、打压,但由于我们党以自身坚强领导,凝聚起全国劳动人民的精神伟力,顺利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社会变革,不仅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而且使人民当家作主有了制度保障。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至上立场的丰富拓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同志在深入认识、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并要把中国建设为具有高度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中,社会主义先进文明成果不断凸显,党的发展战略也由“两步走”到“三步走”持续深入,人民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温饱问题逐渐解决,“小康社会”也呼之欲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大力激发了人民的首创精神和主动性,使人民立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拓展和生动诠释。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至上立场的创新发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时期。新时代下,人民生活水平愈发提升,在经济上更有保障、政治上更加民主、文化上更为多样、生态上更可持续发展等等。种种迹象表明,我们党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贯穿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进程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人民”二字,强调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关切人民的现实境况,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性地将人民至上立场发展到新高度、新境界。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经验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守人民立场,党的领导才能坚强有力,进而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辉煌成就。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系统总结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代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高度、实现中国梦意义重大。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践行人民至上提供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肩负民族和国家的希望,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正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团结带领人民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踏步赶上现代化潮流,中华民族才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正因为坚持人民至上,党的领导才坚强有力、党的事业能蓬勃发展。也正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的主体地位、利益至上、生命至上才有了根本保障。与此同时,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以党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始终做到人民至上。

(二)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为践行人民至上提供基本遵循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正所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就是要坚持以民为镜,充分尊重群众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群众意见是对党员干部形象作风、工作情况的直接反映。认真对待群众提出的问题,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是我们党和各级党员干部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而只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向人民负责,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赢得民心民意,使人民成为中国共產党执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新时代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带领人民不断奋进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三)始终坚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践行人民至上提供价值目标

美好生活作为人的生存需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内涵。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总是伴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美好生活”;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则表现为物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不断满足,我们党历经艰辛,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新时代下,美好生活的内涵则更具多样化,人民在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党也正紧紧围绕人民的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各项工作。可以说,始终关切人民的现实生活境遇,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在任何历史时期艰苦奋斗的价值旨向。

三、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现实启示

随着历史潮流的发展,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表达也不断演进,内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深刻逻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必然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宝贵经验,总结现实启示,将坚持人民至上持续践行于党的各项事业中,不断凝聚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开创新征程绚丽华章。

(一)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彰显党的理论光辉

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是增强坚持人民至上自觉性和坚定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一条红线。这一发展思想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统筹推进“五位一體”总体布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其一,人民是发展的目的。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我们党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人民是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迄今为止的一切辉煌成就,都是依靠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善于从人民中凝聚力量,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以人民为师。其三,人民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为了谁而发展,是体现政党性质的试金石。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劳动的主体,理所应当也是发展成果的共享主体。总之,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最新理论成果,在践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不断彰显党的理论光辉。

(二)继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原则: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原则。“党性”是一个政党的根本属性,决定了该政党的根本特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坚持党性”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可以说,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坚持党性和坚持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二者相互贯穿于党的伟大事业和实践中。在坚持党性中得民心,以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

(三)关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秉持党的根本宗旨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是否关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坚持人民至上的标尺。在各个历史时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一切从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出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已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深镌刻进自身的血液和历史中,党始终贴近群众、帮助群众,与人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奋进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征程上,坚持人民至上,满足人民的现实需求,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觉践行好党的宗旨,用好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四)持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昭示党的初心恒心

实现共同富裕既是民心所向,也是我们党执政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既是对人民至上立场的坚持,也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发生转化的情形,强调“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进一步将党的工作致力于消除贫困、补齐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差距中,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良好条件。历史实践表明,实现共同富裕并非一蹴而就,必然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国各民族共同奋斗、久久为功、循序推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曾莎莎

猜你喜欢

立场中国共产党发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