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

2024-01-23王琼珊夏松波王孝刚张友昌冯常辉张教海秦鸿德钟涛别墅

中国棉花 2023年12期
关键词:棉机蕾期吐絮

王琼珊,夏松波,王孝刚,张友昌,冯常辉,张教海,秦鸿德,钟涛,别墅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长江中游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发展机采棉种植主要有三大制约因素:棉花价格波动大,棉农收益不稳定;种植规模小,用工多;棉农对机采棉技术的信心不足。 这两大流域棉花生产中存在的核心技术难点:因无地膜覆盖,虽减少了“三丝”(异性纤维)污染,但难以实现一播全苗,棉田杂草多;雨水较多时,苗期旺长,蕾期徒长,化学调控(化调)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少,集中成铃困难;棉花生长发育后期降温快,早衰棉田和枯叶棉田的脱叶难度大。 因此,这两大流域植棉实现一次性机械采收的技术难度大于西北内陆棉区[1-2]。

长江流域棉区属于湿润季风型气候区,热量充足,雨水丰沛,土壤肥力较高。通过近年来的系统研究, 长江流域棉区形成了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该棉区大面积集中成铃、集中吐絮和一次性机械采收。 该流域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要点如下:评价和筛选机采棉品种[3],如早熟常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EZ9[4];采用“直密早”模式,于5 月下旬直播,行距为76 cm,播种密度为每666.7 m25 000 株左右; 应用全耕层培肥,使土壤扩库增容,解决机采棉根系浅、高产难的问题;运用一播全苗壮苗技术,选用专用包衣种子,机械精量播种,1 穴1 粒,出苗率在90%左右,解决无地膜难成苗的问题;苗期控氮,稳长早发,即减少苗期氮肥用量,促进花芽分化,免间苗定苗,解决苗期旺长、后期株高难以控制的问题;运用水肥耦合技术,于盛蕾期一次性施用全生育期养分要素专用肥,蕾后“增浓加频”重施叶面肥,保证营养要素供应; 依据主茎日生长量指标精准定量调控株高,将株高控制在110 cm 以内,限高打顶,解决常规化调不能精准控制的问题; 强化农艺农机融合,进行全程机械化管理、轻简化栽培,采用无人机防控病虫害,解决人工除草、人工打药费工费时的问题;高效化学脱叶催熟,促集中吐絮,使棉株脱叶率在90%以上、吐絮率在95%以上,解决机采棉难以集中吐絮、一次性收获的问题;采用摘锭式采棉机收获, 确保一次性采净率在90%以上, 含杂率在10%以下,提高收获质量。

1 一播全苗促齐苗

1.1 整地要求

土壤深松后须足墒镇压,促进一播全苗、棉苗长势整齐。油菜茬一定要翻耕,翻耕后旋耕3 次。整地具体要求:“深”(翻耕深度为25~30 cm)、“透”(充分旋耕3 次)、“实”(土壤上虚下实, 上不板结,下不架空)、“平”(耕层深度一致, 沟直厢平)、“足”(底墒充足, 注意保墒)、“净”(不留或少留残茬,以免影响棉花播种出苗)、“碎”(不能有大土块, 确保种子接触土壤,表层土壤细碎)[5]。

1.2 播种要求

依靠加大播种量保全苗,依靠人工间苗控制密度,以确保棉花生长整齐度的传统播种方式,并不符合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精量播种技术是现代化植棉的方向。 采用多功能一体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旋耕、镇压、播种、覆土、镇压、喷药(可喷施甲基立枯磷防苗病)等作业。 每666.7 m2播种量为1.5 kg,播种深度为2 cm,76 cm 等行距种植,株距为8.5 cm,每穴1 粒, 每666.7 m2播10 500 穴。 播种质量要求:播深一致,播行端直,行距一致,下籽均匀,1 穴1 粒率要超过95%, 确保每666.7 m2成苗5 000 株以上,覆土细碎均匀,封土严密。

2 破除草荒促壮苗[6-8]

2.1 播种前田地的准备

前茬作物收获后霜前,每666.7 m2可选用10%(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下同)草甘膦水剂500~800 g或41%农达水剂100~150 mL, 兑水30~45 L,全田喷雾。

2.2 播种期的土壤及杂草茎叶处理

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封闭除草,每666.7 m2可选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 mL 或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 mL,兑水30~45 L,对准土壤表面均匀喷雾后再耙匀。

对于出土的杂草,视杂草的草龄与种类选用选择性茎叶处理除草剂进行防除。若田间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每666.7 m2可选用10.8%高效盖草能20~30 mL,也可选用5%快锄乳油40~50 mL 或5%精禾草克40~50 mL,兑水30~45 L,对准杂草茎叶均匀喷雾。 若田间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可以将上述药剂与10%快锄乳油或10%乙羧氟草醚乳油20~25 mL 混合,并兑水30~45 L 喷施,或用30%草甘膦400 倍液+10%乙羧氟草醚2 500 倍液均匀喷雾于杂草茎叶表面。

2.3 苗期杂草茎叶处理

棉花幼苗期在选择除草剂种类时要注意安全性问题。 田间禾本科杂草危害可在苗期解决,在现蕾前或蕾期防治阔叶杂草。每666.7 m2可选用10.8%高效盖草能20~30 mL 或5%精禾草克40~50 mL,兑水30~45 L,对准杂草茎叶均匀喷雾。 这2 种药剂对棉花有很好的安全性,且对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混生杂草发生严重的棉田, 采用10%乙羧氟草醚乳油40 mL+10.8%精喹禾灵乳油40 mL,兑水30~45 L,进行茎叶喷雾。

棉花株高超过35 cm 时, 棉花主茎下部已经开始变成红色并逐渐木质化。 如果田间以禾本科杂草为主, 则可继续采用上述药剂进行化学除草。如果田间阔叶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密度大,每666.7 m2可选用10%草甘膦水剂800~1 000 g或41%农达水剂150~200 mL,兑水30~45 L,在喷头上安装定向防护罩喷雾, 使药液与棉株保持一定的距离, 严防药液直接喷到棉株上造成药害。

2.4 蕾期杂草茎叶处理

棉花进入蕾期后,下部茎秆木质化程度较高,视田间的杂草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种类。可采用在播种行施药的办法,做到“见草打草”。5%精禾草克和5%快锄等可作为优先选择的除草剂。

3 中耕

雨后适墒中耕,中耕深度为10~14 cm,宽度在22 cm 以上。通过中耕散湿,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清除棉田杂草,以培育壮苗。 在棉苗有3~4 片真叶时,进行1 次深中耕作业,促进棉苗早发、壮发。

4 苗期管理

4.1 施肥施药

棉苗长势较弱和晚发的棉田,每666.7 m2用尿素(N 质量分数大于46%,下同)150 g 和适量的营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兑水后进行2~3 次叶面喷雾,以促进棉苗早发、快速生长。

棉花弱苗极易发生烂根病,因此应提高棉苗的抗逆性。 在棉苗烂根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防治,尤其遇低温阴雨天气时,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赤·吲乙·芸薹、芸薹素内酯、盐酸霜霉威、多抗霉素、口恶霉灵等药剂控制,也可辅以磷酸二氢钾、腐殖酸、氨基酸、甲壳素等[9]。

使用复硝酚钠可能导致棉花“高脚苗”现象,极容易造成脱水脱肥和早衰,给棉花后期栽培管理带来困难,因此须谨慎使用。

4.2 防治害虫

棉花苗期重点防治蜗牛、地老虎、棉蓟马等害虫[10]。

5 蕾期管理

蕾期须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 搭好丰产架子。及时化调,做到动态监测、分类化调、适期化调。 清理棉田杂草,防治虫害[11]。

5.1 及时化调塑造理想株型

以主茎日增长量为参考指标,及时化调。 调控的目标是第1 果枝节位高度为20~25 cm,主茎节间长度在6 cm 左右,将棉花株高控制在110 cm 以下,单株果枝数为14 左右。

5.2 一次性施用蕾肥

7 月中下旬或盛蕾期一次性施足肥料,每666.7 m2施生物有机肥50 kg+复合肥(N、P2O5和K2O 的质量分数均为15%)50 kg+尿素10 kg+钾肥(K2O 质量分数大于60%)10 kg。 特别注意施肥前需化调,梅雨季节过后抢墒沟施,施肥深度为15 cm,施肥后中耕培蔸。 重施蕾肥可以缓解根系在生长高峰期后生长速率的下降,促进土壤中下层新根的产生[11-12]。

5.3 蕾期虫害防治

构建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技术体系,推行无人机飞防和统防统治标准化防控。蕾期主要害虫有棉蚜、棉叶螨(红蜘蛛)、盲蝽、棉蓟马。 蕾期棉蚜以伏蚜为主,可选用烯啶虫胺、氯噻啉、灭蚜酮、丁硫克百威等药剂轮流使用。 干旱棉田易发生棉叶螨,有螨株率低于15%时挑治,超过15%时普治,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盲蝽主要危害棉株的顶芽、幼叶、花蕾和幼铃,一般早晚活动,易迁飞,防治时间为08:00 前和18:00 后, 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马拉硫磷等药剂,由外向内喷雾。棉蓟马主要危害棉株上部嫩叶和花,可选用啶虫脒、丁硫克百威、高含量的吡虫啉等药剂防治。

6 花铃期管理

花铃期是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花铃期棉田的管理重点是保证充足的水肥供给,因地制宜,适时适量灌溉、化调,确保棉花不旺长、不早衰,为产量形成创造有利条件[13-15]。

6.1 化调

花铃期主茎日增长量超过2 cm 时,每666.7 m2喷施缩节胺(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为98%,下同)1.5 g左右,间隔7 d 喷施。 实行分类指导,促控结合。 对生长缓慢和株高不足60 cm 的棉花,以促为主,以达到促弱转壮的目的。 对棉株生长过旺且墒情、肥力较好的棉田,用化调等手段控制棉花营养生长。对于株高不足60 cm、叶片为深绿或灰绿色、出现“蕾包头”(棉花顶尖生长点生长慢,蕾盖住顶部)现象的棉田,建议使用赤霉素+胺鲜酯(芸薹素内酯)。

6.2 喷施叶面肥

蕾期至盛花期是棉花水肥需求高峰期,须加大水肥投入[10],尤其是遇连续高温天气过程时。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和液态中化化肥(总含氮量为422 g·L-1),根据棉花长势确定喷施次数和单次肥料用量。 注意盛花期不能施用高浓度的叶面肥。

6.3 虫害防治

花铃期主要害虫包括盲蝽、棉铃虫、斜纹夜蛾、烟粉虱[16]。 盲蝽防治参见5.3 相关内容。 棉铃虫:防治指标是2 代百株低龄幼虫15~20 头、3 代百株低龄幼虫10~15 头、4~5 代百株低龄幼虫10 头;在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防治,16:00 以后施药;针对2 代棉铃虫可用核型多角体病毒,3 代棉铃虫用拟除虫菊酯类单剂、辛硫磷、丙溴磷或者低残留农药灭多威,4~5 代棉铃虫用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可轮换使用。 斜纹夜蛾的防治指标是百株初孵群集幼虫1 窝,在2 龄幼虫分散前在16:00 以后施用氟铃脲、辛硫磷等。设施蔬菜多的地方易发生烟粉虱,可采用联苯菊酯飞防。

6.4 打顶

在8 月8-15 日棉花株高100~110 cm 时打顶。 应根据棉花长势、气候特点,对机采棉适期打顶, 弱苗田和前期受灾较严重棉田可适当推迟打顶。打顶时要求打掉一叶一心,一块地一遍过,确保漏打顶率不超过1%。 长势偏旺、叶枝较多的棉株,打顶的同时打去群尖顶心。 打顶后7 d,每666.7 m2用缩节胺6~10 g 封顶,确保收获时株高在100 cm左右。 采用化学打顶时,每666.7 m2用10 g 缩节胺兑水30 kg,喷施棉花顶端生长点。

7 吐絮期管理

10 月上旬至中旬, 棉花自然吐絮率达到40%时,可进行脱叶催熟。 喷施环境条件要求:药后5 d内气温稳定,日最低气温大于等于14 ℃,或者日最高气温大于20 ℃、 日平均气温大于15 ℃。 每666.7 m2用欣噻利(50%噻苯·乙烯利悬浮剂)150~180 mL 或噻苯隆(50%可湿性粉剂)30~50 g+乙烯利(40%水剂,下同)250~300 mL 均匀喷雾;也可采用无人机喷施,采用脱吐隆和乙烯利混剂脱叶2 次,第1 次每666.7 m2喷施脱吐隆(36%噻苯隆+18%敌草隆,下同)10 mL+乙烯利40 mL,第2 次喷施脱吐隆5 mL+乙烯利80 mL。 第2 次施药后15~20 d,脱叶率和吐絮率均应大于90%。 先脱叶后催熟, 可避免叶片脱落时黏附在棉絮上增加杂质。 烈日、大风、降雨前禁止施用脱叶催熟剂,喷药后1~2 d 若遇降雨则须重喷[17]。

8 全程化调

3 叶期:主茎日增长量超过1 cm 时,每666.7 m2喷施缩节胺0.3~0.5 g。 6~8 叶期:主茎日增长量超过1.5 cm 时, 每666.7 m2喷施缩节胺0.5 g。 蕾期:主茎日增长量超过2 cm 时,每666.7 m2喷施缩节胺1.0 g,间隔时间为7 d;一次性施用蕾肥后,每666.7 m2喷施缩节胺2.0~3.0 g。 花铃期:主茎日增长量超过2 cm 时, 每666.7 m2喷施缩节胺1.5 g,间隔时间为7 d。 打顶后,每666.7 m2喷施缩节胺3.0 g。

9 机械采收

当棉田脱叶率在90%以上、 吐絮率在95%以上时,即可机械采收。 采净率与棉花品种、株高、脱叶率、田间杂草、采收时间、喷施脱叶剂间隔期等都有关系。 机采棉要求采净率在92.7%以上。 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采收时务必坚持安全生产。 机械采收前5~7 d 对所有机采棉田进行检查,确保棉田中的引渠、田埂平整,以便于采棉机行走;查看棉田地头地边的阴井、棉田的出地桩、凹坑湿地等,做好明显标记。对采棉机行走的道路、桥梁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可供采棉机行走的路面宽度不小于4 m,尽量避开穿越道路的电线、光缆行驶。 采收前对地边、地角、农渠边、树下以及采棉机难以采收到的区域,应人工提前采摘。 在棉田地头要人工采摘出15~18 m的宽度,以减少采机棉行进对棉花的碾压。

二是,要合理配置采收设备。 每267 hm2棉田配备1 台采棉机,每台采棉机至少配备4 辆大型运棉拖车。运棉车下铺垫篷布,要配好合格的灭火器、防火罩、阻燃篷布,必须按指定的时间、地点、路线行驶,确保运输安全。 采棉时每台采棉机必须有1辆消防水罐车,连接到高压水枪,做到有火灾马上能用。

三是,要保证采收质量和安全。 待采摘的棉田要达到采棉机作业标准;彻底清除棉田内杂草。 在机采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采收质量和籽棉的含水率不超过12%,采收工作应从11:00 开始,并在晚上有露水凝结前结束。 为减小棉花含杂率,在每班作业时须检查棉箱外部,网眼上杂质较多时要及时清理。严禁在作业区内吸烟,夜间不能用明火照明;注意各种电线的高度,严禁在高压线下装卸棉花。

猜你喜欢

棉机蕾期吐絮
不同阶段干旱胁迫对新陆早45号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国产采棉机替代进口成趋势
采棉机介绍
棉花萌发期抗旱性与苗期干旱存活率的关系
2014年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剂筛选试验报告
2014年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剂筛选试验报告
柳絮
棉花吐絮期管理技巧
棉花田间管理技术
蕾期盐胁迫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