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者成长路径研究
2024-01-22余孟孟
余孟孟
摘 要:在整个学术研究中,青年学者以创新活力实现学术代际接续,以科研成果助力学术繁荣发展,以争鸣勇气助推学术期刊进步,是学术研究必不可少的力量。然而,目前的学术期刊生态总体上对青年学者“不友好”。本文基于《文史哲》70余年的办刊实践历程,发现《文史哲》一直以“扶植小人物”为优良传统,不遗余力地支持和培养青年学者的成长。据此,提出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者成长的路径:将支持青年学者成长从办刊口号上升为办刊理念,严格执行规范公正的审稿制度,以内容策划为青年学者提供成长机会,通过特色化活动促进青年学者交流与成长,注重对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推介宣传。
关键词:学术期刊 青年学者 办刊理念 《文史哲》
2023年6月3日,“回到文学的历史现场——《文史哲》青年学者工作坊(第三期)”在山东济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青年学者參加了此次活动。笔者有幸在现场观摩学习了这次青年学者工作坊。关于《文史哲》杂志积极举办青年学者工作坊的主要意图,王学典主编在此次工作坊的开幕式致辞中明确表示:“当前,学术生产力的主要部分已经转移到青年学者身上,青年学者是学术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的这个工作坊就是为了把一批有志于学术、有思想追求的青年学者团结在杂志的周围,进而发现和培养有远见卓识的青年学者。”
关于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者成长这个主题,近年来颇受关注,甚至一度成为“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之一。有研究者指出,目前的学术期刊生态对青年学者“不友好”,有相当一部分学术期刊对青年学者存在身份歧视,使青年学者在学术成长中得不到充分尊重和培养。[1]有学者更是直接说,“很多期刊一看是博士生的论文就直接拒绝了,或者让学生加上导师的名字再投”,“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发表博士生作者独立署名的论文,占总发稿量的比例大多在4%以下,硕士生作者独立署名的论文已基本绝迹。”[2]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青年学者也经常抱怨“发C刊太难了”“提起发论文,就压力山大”。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中明确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要“支持优秀学术人才的成长”。习总书记讲的“优秀学术人才”,应该主要指青年学术人才。事实上,青年学术人才对学术研究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同时,“依托青年学术人才建设一流期刊”,也“成为时代赋予学术期刊的使命”。[3]具有70余年办刊历史的《文史哲》杂志,一直以“扶植小人物”为优良传统,不遗余力地支持和培养青年学者的成长。回顾、总结、提炼《文史哲》杂志支持青年学者成长的历程和经验,对于今天的学术繁荣和期刊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扶植小人物”:《文史哲》的优良传统
《文史哲》创刊伊始,就将“扶植小人物”作为办刊目标和学术使命,着力于发现和推举有研究潜质的学术新秀。《文史哲》第一任社长、山东大学校长华岗就非常重视年轻人的文章,他曾向《文史哲》编辑部提出了一个编辑原则:尽量使每一期刊物上出现一个新作者。[4]《文史哲》第一任主编杨向奎先生曾说:“《文史哲》的目标是:①办好刊物,繁荣学术;②培养学术人才;③发现学术人才。”他还说:“刊物的编者如同伯乐,在万马奔腾中能够识别良否不是容易的,绝不能以名取稿,而要在平凡中发现珍奇。”[5]可见,《文史哲》的首任社长和主编都将发现与培养人才作为办好《文史哲》十分突出的目标。正是在《文史哲》的识拔与鼓励下,一批青年学者脱颖而出,走上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李希凡、蓝翎、李泽厚、汝信、庞朴、张传玺等著名学者,均在《文史哲》历史上留下了成长足迹。他们“或在《文史哲》上发表了处女作,或在《文史哲》上发表了成名作”,[6]后来都成为学术界的重要力量。
两个“小人物”李希凡和蓝翎在《文史哲》1954年第9期上发表的《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一文,因被毛泽东主席批示从而掀起了“《红楼梦》大讨论”的热潮,李、蓝二人也因此一度成为轰动全国的名人,而他们当时的年龄只有20多岁,李希凡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读研究生,蓝翎是北京一所中学的教师。
著名学者李泽厚步入学界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就是在《文史哲》刊发的。1955年,年仅25岁的李泽厚在当年《文史哲》的第2期发表了《论康有为的“大同书”》。在这篇文章中,年轻气盛的李泽厚力排众论,充分肯定了康有为《大同书》的价值。此文标新立异、雄辩严谨,初出茅庐的李泽厚因此一举成名。50年后,李泽厚在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还提到了这篇文章,说文章在《文史哲》发表后,“一些老教授很吃惊,不知道这人是从哪个冒出来的。有外国朋友来信,称李泽厚‘教授,其实我只是个实习研究员”。[7]
著名哲学家汝信的学术起点也在《文史哲》。汝信的第一篇哲学论文《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社会政治观点》刊发于《文史哲》1956年第1期。这一年汝信也是25岁。当时的他只是一名西方哲学的业余爱好者,完全没有经过规范的学术训练。几十年后,已经成为中国著名哲学家的汝信,在一篇文章中对当年在《文史哲》发表论文的事做了这样的回忆,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我利用几个星期天写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社会政治观点》一文,寄给《文史哲》杂志,因为有同志告诉我这家刊物是最关心支持不知名的青年作者的。这篇幼稚的习作居然承蒙采用,这就大大增强了我研究哲学的信心。” [8]正是受到《文史哲》的鼓舞,汝信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逐渐成为一名著名学者。
《文史哲》扶植学术新人的传统一直被继任者坚持。1980年,还是河南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李振宏,就在当年《文史哲》第1期发表了他的学术处女作——《封建时代的农民是“革命民主主义者”吗?》一文。该文发表后,《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都做了报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文史哲》1986年第4期,又刊发了李振宏的另一篇论文,且安排在首篇。李振宏后来也成为知名学者。
到了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文史哲》依然恪守支持青年学者成长的“刊训”和传统。1990年代曾担任《文史哲》主编的韩凌轩,“经常在《文史哲》的会议上讲,发展与繁荣学术的希望与后劲在青年,有才华的青年是学术的希望和未来”[9]。《文史哲》现任主编王学典更是将支持青年学者成才作为办刊使命之一。2011年,在《文史哲》创刊60周年之际,王学典撰文指出:“一份杂志的不朽和成功,不仅在于它能够团结和吸引多少名家,更在于它能发现、扶植和造就多少名家……为一些青年才俊腾出更多的版面,仍是《文史哲》今后主要努力的方向之一。”[10]2021年,在《文史哲》创刊70周年之际,王学典更深化了这种认识,并将其拓展至整个学术期刊。他说:“高品质学术期刊是优秀学术人才的孵化器……尤其要注重青年学术人才的培养,不单纯以资历职称论高低,为发现和扶植‘小人物,使其成长为‘大人物创造机会。”[11]正是因为70余年、几代期刊人始终不渝的坚持,《文史哲》才真正形成了支持青年学者成才的鲜明“家风”。
二、“历史包袱轻,定势思维少”:青年学者的学术优势和价值
“扶植小人物”、支持青年学者成才,如果仅仅是出于道义、情感和社会责任的考量,事实上是很难坚持,也很难持久的。那么,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者,是否有“双赢”和“互利”的作用呢?关于这一点,王学典主编说得很清楚:《文史哲》“扶植小人物”的优良传统,“这不仅仅是同情学术新秀的弱势处境使然,更是因为学术新秀历史包袱轻、定势思维少,往往有可能做出突破性成绩”[12]。就是说,不像功成名就的学者常常会受声名和规范所限,而不愿轻易越雷池,青年学者反而没有思想负担,没有条条框框,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甚至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容易出新思想、新创见,有利于学术健康发展。
1.以创新活力实现学术代际接续
學术研究既要注重积累真知灼见,又要注重“自我革命和发展”。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曾提出了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范式”[13]概念,并且认为科学研究就是“新的范式不断取代旧的范式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科学研究通常要反复经历“常规—危机—革命—常规”的流变程序。从具体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在常规范式阶段主要发挥作用的往往是前辈学者,而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观点,向传统范式发起挑战,使传统范式发生危机甚至出现革命变化的往往是青年学者。例如,1955年因在《文史哲》发表文章而成名且奠定了学术信心的李泽厚,第二年又赶上了美学大讨论,便积极投入其中,向前辈美学家朱光潜教授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批评意见,逐渐成为接续朱光潜、宗白华的新一代美学家。
2.以科研成果助力学术繁荣发展
青年学者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处于产出学术成果的黄金期。学术期刊如果更多地支持和鼓励青年学者发表学术成果,对于学术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思想文化界掀起了一股“文化热”,尤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及其前景的探讨,成为当时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文史哲》杂志积极回应学术热点,于1986年和1987年开辟了“中国传统文化讨论”专栏,刊发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章。这个专栏里面就有不少文章出自青年学者之手,比如,《中国的儒家、道家与西方的日神、酒神》一文的作者陈炎时年29岁,《关于文化问题的思索》一文的作者于化民时年28岁,《鲁迅对中西文化发展模式的比较》一文的作者高旭东时年26岁,等等。这些青年学者的学术思考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3.以争鸣勇气助推学术期刊进步
“知出乎争。”讨论与争鸣是推动人文学术创新进步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青年学者没有声名压力,没有身份顾忌,往往具有更多的学术争鸣的勇气与志气,更易于在学术争鸣与论战中发挥作用。《文史哲》自创刊以来便有意识地策划和引导重大学术争论,促成思想交锋、引领学术进步、塑造期刊品牌。这个“知出乎争”的传统正好与“扶植小人物”的传统相配合、相促进。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文史哲》发起或主导的一系列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学术讨论和争鸣,如中国古代史分期、亚细亚生产方式、资本主义萌芽、农民战争、历史创造者问题等,都不乏青年学者的身影,都有青年学者在冲锋陷阵。例如,《文史哲》1988年第1期刊发的王学典的《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一文,就属于当时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争鸣文章,主要是对史学家黎澍先生的观点提出了批评和修改意见。王学典的文章在《文史哲》刊发后,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文摘报》《历史学》(人大复印)等纷纷转载。当年第3期,《文史哲》又刊发了史学家黎澍回应王学典的文章。如此,既促进了学术争鸣,又实现了《文史哲》的品质提升与品牌传播。当时的王学典只有33岁,是山东大学历史系的一名普通教师,至于成为《文史哲》的主编那是很多年之后的事了。
三、多维联动:学术期刊支持青年学者成长的路径
学术期刊与青年学者是一切学术研究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二者是一种相互促进、协作共长的关系,这从上述我们简单勾勒的《文史哲》与青年学者的“携手共进”史中便可以窥见一二。支持青年学者成长成才,既是学术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术期刊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文史哲》杂志70余年的办刊实践和经验来看,学术期刊积极采取多维联动的方式,在实质上有利于促进青年学者健康成长。
1.将支持青年学者成长从办刊口号上升为办刊理念
学术期刊具有发现、培养和支持青年学者成长的职责和使命,这是学术期刊主编和编辑的共识。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学术期刊都会在口头上讲“要支持青年学者成长”,但另一方面,青年学者尤其是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学术期刊独立发表文章却越来越难。众所周知,C刊、核心期刊是学术界的稀缺资源,很多期刊为了维护自己的“级别”,防止自己“不被滚出去”,另外还有大量的期刊在想方设法要挤进核心期刊和C刊的行列,这样便产生了一个共同的结果,那就是绝大多数学术期刊实际上都不发或少发博士生、硕士生的论文,虽然他们在公开场合会将“支持青年学者成长”挂在嘴边。
学术期刊要真正做到支持青年学者成长,就必须将这一观点从口号上升为理念,从理想、信念的层面真正认同它。只有如此,学术期刊才会从大局观念和长远意识出发,自知自觉地将发现、识拔、培养青年学者贯穿在整个办刊过程中。《文史哲》自创刊以来就是将支持青年学者成长作为办刊理念来坚持的。1985年,《文史哲》创刊35周年之际,时任主编杨向奎先生就办刊理念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杨向奎主编在文章中指出:“刊物是创造精神文明最有效的工具,对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来说,它也是培养人才、发现人才最好的园地。”编辑要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己任”。他还饱含深情地说:“可以设想,一个青年学生,看见自己的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会得到多么大的鼓舞。鼓舞增加了他们的勇气,长了他们的志气,然后加以栽培,没有不成材的道理。”[14]查阅《文史哲》70余年的办刊史,[15]很容易发现它的历任主编都是将支持青年学者作为办刊理念的。特别是现任主编王学典,更是明确将亟待扶植的“小人物”落到实处,具体锁定为“刚刚谋得教学科研职位的优秀青年学者,以及处于过渡时期的博士后”。[16]
2.严格执行规范公正的审稿制度
规范公正的审稿制度与青年学者的关系最为密切,学术期刊对青年学者的身份歧视,主要就发生在审稿过程中。有不少学术期刊编辑一看作者是博士生、博士后、讲师或助理教授,就首先从心理上拒稿了,有的甚至连文章看都不看就“拒了”。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虽然都实行匿名审稿制甚至是“双盲审制”,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并没有严格贯彻,与文章本身相比更看重作者身份、职位与职称的情况还是较为普遍。因此,学术期刊在执行匿名审稿制度时,还要配合规范送审程序、建立动态审稿专家库、制定可量化的审稿标准等方式。[17]
在审稿制度方面,《文史哲》杂志就建立了规范严格的匿名审稿制度。其核心有两点:“一是只认稿子不认人,客观公正;二是同行评议,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另外,“三校加会校”制度和以奖惩为手段的激励约束机制,[18]也与匿名审稿制相辅助,有利于从机制建设层面实现公平,从而营造出健康公正的办刊生态,从根本上保障期刊支持青年学者成长。
3.以内容策划为青年学者提供成长机会
青年学者在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主题方面,往往具有更加敏锐的视角和观点,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因此,学术期刊可以精心进行内容策划,设置有价值、有新意的重点、热点、亮点议题和栏目,吸引青年学者进行原创性研究,为青年学者提供展示平台。
《文史哲》杂志一直以来就是设置创新性栏目和议题的高手。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系列历史和文学论战题目,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相关题目,再到21世纪的“重估儒家价值”栏目等,都吸引了大量青年学者的目光,引导着青年学者的学术思考方向,锻造着青年学者的学术功力。另外,针对青年学者治学经验不足的情况,《文史哲》曾经还专门开设了“治学漫谈”栏目,除了刊发少数中老年学者的文章外,大多呈现的都是当时优秀青年学者谈治学方法和体会的文章,其目的就是“想把青年学者推向学术研究的第一线”。[19]目前,还有一些学术期刊更是通过长期设置“青年论坛”“博士论坛”等栏目,专门开辟期刊领地,为青年学者成长成才助力。
4.通过特色化活动促进青年学者交流与成长
学术研究固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者个人的学识与功力,但同行间面对面的思想交流也必不可少。另外,学术研究者与学术期刊编辑之间的互动交流,不管是对于研究的推进还是对于期刊的发展都有益处。对于青年学者的成长而言,与学术同行和学术编辑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学术期刊往往会组织和打造个性化学术活动,为思想交流和青年成长提供良好平台。
近年来,《文史哲》杂志在坚守内容品质高位运行的同时,积极组织和举办现场学术活动,形成了三大品牌活动:一是“《文史哲》人文高端论坛”,二是“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发布会,三是“《文史哲》青年学者工作坊”。这三大品牌活动因其高品质、高规格、高内涵,在人文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成为青年人文学者积极关注、介入、参与的学术活动。“《文史哲》人文高端论坛”汇聚的大多是已经成名成家的学者,中老年学者是这个活动主力,这便为青年学者与中老年学者的交流提供了绝佳的平台。“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发布遵循的是“介入式的热点评选与发布模式”[20]的方法,实现了青年学者、学术期刊单位、社会媒体、广大学人之间的多方交流与互动。“《文史哲》青年学者工作坊”就是青年学者的主场。青年学者在一个主要议题下,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与青年同行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同时,也与学术编辑实现面对面、点对点的沟通。《文史哲》的主编、副主编都是有自己研究专长的成名学者,编辑也都是有具体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在青年学者工作坊中,《文史哲》的编辑们往往会担任分阶段的主持人和点评人,这便实现了研究者和学术编辑之间就具体学术问题展开的讨论和交流。这样既有利于编辑了解青年学者的研究状况和方向,也有利于青年学者把握期刊的学术“口味”和具体要求。
5.注重对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推介宣传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时间的积累,中国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任何一个学术领域的研究群体与三四十年前相比都扩充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那么,再优秀的学术成果如果缺乏有意识的推介和宣传,往往都会被淹没在巨大的学术生产品当中。这种情况对青年学者而言更是如此,因为青年学者本身的知名度较小,受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度便比较低。因此,学术期刊应该运用多媒体渠道、多平台,有计划、有目的地推介和宣传青年学者的优秀学术研究成果,提升青年学者知名度,促进青年学者的学术自信心和荣誉感。从期刊本身而言,可以从封面文章标题、封面人物等方面向青年学者侧重。从新媒体传播而言,可以用图片、音频、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为青年学者提供更多的发声和露脸的机会。《文史哲》杂志就经常在微信公众号推送青年学者的论文,也在三大学术品牌活动中注意突出青年学者的地位和作用。
从期刊发展史来看,期刊人也是学术史的参与者、创造者甚至是引领者。然而,期刊人介入学术研究和发展的方式往往并非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更多是通过作者的作品来实现的。青年学者因其思路开阔、可塑性强的特点,往往成为期刊人介入学术发展的主要对象。事实上,中国早期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如《禹贡》《食货》,以及著名的《新青年》,倚重的主要力量也是青年学者。另外,据王学典主编观察,当下中国正经历人文社会科学的第三次巨大转型,就是从“以现代化(西方化)为纲”的人文社会科学向“以中国化(本土化)为纲”的人文社会科学转变。[21]学术期刊要适应这种巨大转型,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刊方向,重构自己的学术话语,新建自己的作者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扶植青年學者群体,与其携手一起实现新的学术转型,是有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的学术期刊应有的思路和行动。
(作者单位系《新课程评论》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