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事
2024-01-21低眉
低眉
到海里张鱼,要用丝网。
放丝网,是不乘船的。放网的时候,一头有根绳子,在下海人手上。另一头不固定。不固定的这一头,有泡沫。泡沫上有个小竹棒。竖着三角小红旗,便于看,目标明确。网到了哪里,人都看得见。
这丝网,相当于下海人在水里放的一个风筝,随潮水漂流。
涨潮,鱼向上游。落潮,鱼朝下游。开始平潮了,鱼跟着水流向下,不承想退路给网拦住,没有退路了。
这下跑不了啦!只好给网住了。
放丝网,潮水涨到人脚下,要能根据当日潮汛判断水能涨多深。找一块只涨到齐人胸口的地方,把丝网放下去。水到了人站着的地方,大概有一米深,而还在往人脚下流。开始放网。放着,放着,水涨到有了十成,必须在这一段时间内完成布网的任务。
鱼上来,它是觅食的。它是还要跟着潮水走回头路的。
一般而言,放丝网张到的都是“兹鱼”。
爸爸问:“这种鱼的名字你会写吗?你不会写吧?我会!我告诉你,这个字,就是鱼字旁,伴上个收支平衡的支呀!”
“兹鱼”嘴唇两边有个钩子。头钻到网眼里,本来退也是可以退的,只是那两个钩子让它退不出来。是钩子,不是鳃哦。在鱼嘴豁豁两边,自然长出来的。是它上嘴唇和下嘴唇两边连接的地方突出来的骨头,两边各一个。这两边各一个的两块骨头,要了“兹鱼”的命。
丝网会缠住“兹鱼”嘴豁豁旁的这两个钩子。“兹鱼”拼了命地乱蹦乱跳,横冲直撞。再怎么想逃跑,也沒得用。丝网在水里是软的,鱼越挣,缠得越紧。网在它身上就越多。还有它的鳍,本来游的时候掌握平衡,是张着的,可是只要往网眼里一钻,肚子上也有鳍,背脊上也有鳍,全都被丝网裹住了就跑不掉了,只有等着挨捉。
不用等到退潮,潮水就要往下落。人蹚着大腿深的水,眼见潮水这番情形,鱼已经上得差不多了,该回头的已经回头了。要上网的鱼已经上了网,不上网的捉也捉不到了。
马上收网!
还有一些狡猾的鱼,是经过这一段的,知道人有个网在这块儿。到了这块儿,往上一纵,打挺一跳,飞到网那边去了。飞跃啦!越过网,逃跑啦!
这样的场景也非常壮观。捕鱼的网有多长,网上的飞鱼就有多多。在同一个瞬间,一网的鱼在纵跃,就像草原上开放的茅花。太阳光的照射下,一细片一细片的鱼鳞,银白银白地闪着强光。
捕鱼人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么多的鱼,要是不逃跑,该多好哇!”
潮退了。捕鱼人有时候来不及捉鱼,连网带鱼一起装在袋子里。回家后慢慢理,把网从鱼身上理下来。鱼不受伤,网也不破。
趋浪、扁带儿、茅草叶子、眉头鱼、小黄鱼……海里的鱼如许之多,为啥放丝网就只能张到“兹鱼”呢?
这跟“兹鱼”的觅食习惯有关。“兹鱼”随潮水上来的时候,嘴都是贴着沙滩觅食的。沙面上澄下来的黄泥是“兹鱼”的主要食物。“兹鱼”觅食,在黄泥上留下痕迹。有经验的渔民,看到黄泥上落下的觅食痕迹,就能判断“兹鱼”的斤两。鱼越大,痕迹的宽度就越大。有的痕迹竟然有五六厘米宽,渔民就可以判断这条“兹鱼”将会有三到五斤。
放丝网很少能张到这种三到五斤的大“兹鱼”,得“做高网”。
“做高网”,是到海里捉鱼的升级版,高配,旗舰店。一般这种网高至四米,一丈多高!长的话,总在四五千米。
这么大的一张网!
高的两头,各穿在五六米高的毛竹上。长的两头,各有一根大拇指粗细的尼龙绳。这就是“纲”。纲边子上的网眼,一个一个穿在网纲上。
下纲埋在沙子底下。大约二十厘米。这样子的话,潮水来的时候就能保证鱼溜不掉。它怎么能溜走呢?从沙滩底下到潮头以上,都是网呀。
毛竹栽在“洋”边上的沙泥里,也要栽一米深。
什么叫“洋”?就是潮水永远不落,任何时候,这个地方都不干水,不管潮汐落到什么程度,这个地方永远都有水,十吨二十吨的船可以行进,这就是“洋”。
高网栽的地方,基本上掌握到一般情况下能干水,这样便于退潮后捉鱼。
毛竹够高,也栽得够深的了。饶是这样,也难免会有被潮水冲倒的情形。毛竹一旦被潮水冲倒就完蛋了,糟了糕。那么大的一张网,得值多少钱啊。毛竹一倒,这么值钱的一张网,就被潮水冲到“洋”里去了。到时候,到哪里去觅它的踪去呢?网毛也找不到一个!
必须保证张着高网的那两根毛竹在水里一直竖着。铁炮轰不动一般的竖着。
怎么保证?
两根毛竹的顶端,绑上四个“缆”。小孩手膀子粗的尼龙绳,朝四个方向,绑在毛竹的前方、后方、左边、右边,拉着扣在“地扣”上。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话是这么说的,你去找个能撬起地球的支点我看看!
“地扣”也是如此。
沙滩那么软,可以去找四个“缆”,把“缆”一头绑在毛竹的顶端。可是另一头,如何能绑在沙滩上呢?沙滩又不会自己长“地扣”。
这就到了蕻草显身手的时候。
这一带的沿海长有一种蕻草。也有叫成红草的。蕻草长得一节一节的,就像是竹子根,朝前延伸。根下起粉,手一摸,一手的白粉子。根不粗,只有筷子粗。但是不肯腐烂,主干比较硬。
就是这蕻草,派上了大用场。渔民做“地扣”,靠的全是它。
长紫菜的,张高网的,都拿蕻草当宝贝。
蕻草发芽,是在春天。长在沿海的沟岸边。不在盐碱地上,而是在甜水的野沟边上,海岸堤上,比较稀少,一般只有很熟悉的人,才知道哪块地有,约有一人高。
在大伏天到立秋这段时间,渔民把蕻草割好晒干,折成五十厘米左右长。好几根成一束,用尼龙绳子捆好,捆成五十厘米粗细。把这个五十厘米粗细的蕻草捆子,带到“洋”边上张高网的地方。拿一种打桩的水泵,对着张高网的毛竹的旁边要做“地扣”的地方,冲。冲了总有两米深的一个坑,把蕻草捆子压到坑里,用沙土埋好。
埋的时候会觉得沙滩是软的。但是海潮涨个一两次,就把埋蕻草的地方压平了。海潮上来的时候,潮水也是有压力的,等于是压在那上面。
这就叫“埋地扣”,作用是固定张高网的两根毛竹。
两根毛竹秧在沙泥中央。網扣在毛竹上,上上下下张开来。“洋”边上竖着一个高四米、长四五千米、长方形的网。网的底部埋在沙泥底下,大约有二十厘米。
如果没有“地扣”,潮涨了来,朝南要往南倒。落潮的时候,大潮往下来,拼命地要戽水,也拼命要把网戽倒。要想网不倒的话,就必须毛竹不倒。有了这八个“地扣”,不管水是怎样涨的,网都不会倒啦。
这就是“张高网”。关键在于做地扣。而做地扣的关键,在于埋蕻草捆子。
高网呆板地一年四季都张在那里,靠近“洋”边上。长年竖着。也不说今天去张一下,明天再落下来移一下。高网一直就是张着的,网的高度永远不变。
落潮了渔民会乘拖拉机去捉鱼。一个日夜去两次。也有鲈鱼啊,小黄鱼啊,米鱼啊,有时候有马鲛啊,“兹鱼”啊,鲦鱼啊。各种各样的都有。
取鱼很好取。潮汐落了,鱼就搁浅在网上和地面的沙泥上。绝大部分都是用手去捉的。鱼几乎是喘不过气来了。也有小部分在网前的水潭里、丫子里。丫子,就相当于陆上的河。
还有一种高网。活动的,有一丈高,要靠人来拉它。一根毛竹上有一根“缆”,拉在捉鱼人的手上。涨潮的时候,捉鱼的人穿着救生衣,等在网旁边。伺候着鱼都过了网,准备打转回头的时候,立刻把网拉着提高两三米,鱼就被拦住啦!
这种高网,也是同样都埋在同一个地方,也要用“地扣”。两边也有竹竿,只是不竖而已。正常的就是躺着。看到有潮汐来就拉,一个月也就拉个四次。一般三潮水到四潮水,或者是“下岸”到“下岸一”之间,就可以拉这种高网。
既然埋了一张网,为啥不多拉几次呢?
一来呢,其他时间段的潮水,高度不会超过网。二来,拉多了,潮水也不配合,鱼也就没有。这个地方拉了一次网,捕鱼起了个头,鱼就知道了。鱼懂了事,这里有人在捕鱼啊,不能打这块地方经过啊。不经过个三五天,鱼是不会再到这个地方的。
这就是没“圆水”。
时间一长,好了伤疤忘了疼,鱼又来了。海洋这么大地方,鱼今天到这块儿,明天到那块儿。没有经过的那些鱼,不还是一样来吗?
这就是“圆水”。
捕鱼现在都是用船了。丝网也好,高网也好,而今只存在于老人的记忆中。蕻草也是,只怕是早已绝迹了。
下海张鱼是个危险的营生,弄不好是要送命的。我小学同学的父亲,就是因为在海里张鱼,被潮水冲走了。
长长的童年里,自能记事起,父亲下海的黑夜,我很少能睡一个好觉。
责任编辑: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