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含漱疗法联合艾灸治疗化疗相关性口腔溃疡1例的护理
2024-01-21刘书红赵亚楠
李 芳,刘书红,赵亚楠,赵 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肿瘤科,北京,100078)
化疗相关性口腔溃疡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局部单发或多发的溃疡,溃疡局部的红肿糜烂、疼痛剧烈[1]。研究表明,化疗后4~10 d 口腔溃疡的发生率达30%~40%[2]。口腔溃疡不仅造成患者口腔疼痛,严重者还影响进食,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进一步抗肿瘤治疗信心,从而影响化疗疗效,严重时甚至成为局部感染灶,引发败血症[3]。目前针对化疗相关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主要以维生素类及外用含漱液等相关对症治疗为主[4],治疗效果有限。中药含漱联合艾灸治疗化疗相关性口腔溃疡,可以借助药性直达病所,具有起效快、针对性强、作用持久的优势。本例患者化疗后口腔溃疡2 周未见明显缓解,溃疡疼痛难忍,严重影响进食,通过应用艾灸足三里、涌泉穴,联合中药含漱,患者口腔溃疡创面恢复正常,无疼痛,现将治疗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7岁,2021年7月因左乳血红色溢液于医院就诊,考虑左侧乳腺恶性肿瘤。2021 年8 月行左乳单纯切除术,术后病理:乳腺浸润性癌,非特殊型,III 级,伴高级别导管原位癌,肿瘤浸润灶呈两灶,均未见明显脉管瘤栓及神经侵犯。术后行5 周期环磷酰胺0.8 g+多西他赛120 mg+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0.44g 方案化疗。2022 年1 月为求进一步化疗收入科室,患者于2021 年12 月20 日进行第5 周期环磷酰胺0.8 g+多西他赛120 mg+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0.44 g 方案化疗,化疗后第6 天患者左侧颊黏膜绿豆大小的溃疡,疮面色白,表面凹陷,皮损边缘鲜红,灼热刺痛,牙龈肿痛,持续2 周,影响进食,以流食为主,同时伴倦怠乏力、口渴喜饮,舌淡苔薄白。辨证:上热下寒证。治则以清上温下,引火归元治疗为主。
遵医嘱给予中医治疗,给予解表透热、润燥生津中药含漱,每次间隔1 h 含漱1 次,4 次/d;用生姜切面沿足三里穴位处皮肤涂擦,以治疗部位皮肤微红为度,再进行足三里、涌泉穴艾条灸,每穴每次15 min,1 次/d。共治疗14 d。治疗后患者的口腔溃疡疼痛减轻、溃疡面缩小。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 溃疡严重程度评分:根据WHO 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反应分度标准[5],将口腔溃疡分为5度;①0 度:局部黏膜正常;②Ⅰ度:局部黏膜出现红斑、疼痛,但不影响进食;③Ⅱ度:局部黏膜红斑明显有明显疼痛,可见散在溃疡,能进半流质饮食;④Ⅲ度:口腔局部黏膜溃疡、疼痛较Ⅱ度更为明显,患者只能进流质饮食;⑤Ⅳ度:疼痛加剧,溃疡融合成片状,局部出血,不能进食。本例患者左侧颊黏膜呈绿豆大小的溃疡,疮面色白,表面凹陷,皮损边缘鲜红,灼热刺痛,牙龈肿痛,因此本患者口腔溃疡为Ⅲ度。
2.1.2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根据患者溃疡疼痛情况,0 分无痛,无任何疼痛感觉;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 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 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工作及生活。本案例患者疼痛VAS评分为6分。
2.2 护理措施
2.2.1 肿瘤绿色调护技术—艾条灸[6]:首先,将生姜切成0.5 cm 厚度的薄片,用生姜切面沿足三里穴(大于穴位2 cm 范围)涂擦,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宜。其次,采用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足三里上方2 cm 处,反复移动,移动范围3 cm,施灸5 min,探得热敏穴;采用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热敏穴,距离皮肤2~3 cm,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施灸5 min;采用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热敏穴,像鸟雀啄食般一上一下施灸5 min,辅以足三里穴位按摩3 min。同样进行对侧足三里施灸,双侧共计30 min。再次,用生姜切面沿涌泉穴(大于穴位2cm 范围)涂擦,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宜,生姜开皮后行艾条回旋灸、温和灸、雀啄灸依次进行,共治疗25~30 min,以足心微汗出为效佳。
2.2.2 肿瘤绿色调护技术—中药含漱[6]:①中药含漱处方:百合60 g、红芪20 g、白及15 g、薄荷15 g、野菊花20 g、金银花15 g、甘草10 g、芦根20 g,共7 剂,水煎含漱。②使用方法:清水漱口,倒取10~15 mL 汤药含入口中,闭上嘴,微微开合,左右鼓腮送药2 min,上下送药2 min,使口腔前庭与药充分接触,吐掉汤药。其次,倒取10~15 mL 汤药,含入口中,卷舌上下前后送药2 min,使上颚、舌体、舌根、下颚与药充分接触,吐掉汤药。然后,倒取10~15 mL汤药含入口中,牙齿咬合,从口腔前庭通过牙间隙吸入送出药液到口腔,来回2 min,使牙齿、牙龈、牙间隙与药充分接触,再吐掉汤药。再倒取10~15 ml 汤药含入口中,仰头45°,药在口腔后部滚动2 min,使舌根、后咽部与药充分接触,吐掉汤药。最后,倒取10~15 mL汤药含入口中,将头部倾斜至病变侧,45°度,维持2 min,使病变部位与药充分接触,吐掉汤药。不漱口,擦口唇。白天每间隔约1 h含漱1次,4次/d。
2.3 干预效果评价
2.3.1 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口腔溃疡疗效判定标准[7],痊愈:口腔溃疡完全愈合,无疼痛,局部黏膜无明显瘢痕,能正常进食;显效:溃疡深度明显变浅>70%,面积明显缩小>70%,无明显疼痛;有效:溃疡深度明显变浅>30%,面积明显缩小>30%,疼痛减轻或消失;无效:口腔溃疡面积缩小≤30%,疼痛无明显减轻,仍影响进食。从溃疡面积的变化、疼痛程度的变化以及进食方面进行判断。
2.3.2 疗效评估:2022年1月10日治疗后,患者口腔溃疡疼痛较前减轻,疼痛VAS评分为4分,左侧颊黏膜呈米粒大小的溃疡,疮面色白,溃疡深度明显变浅>30%,皮损边缘鲜红面积较前缩小,可进食半流食。2022 年1 月17 日治疗后,患者口腔溃疡疼痛较前减轻,疼痛VAS评分为2分,左侧颊黏膜溃疡呈米粒大小的溃疡,疮面色白,溃疡深度明显变浅>70%,皮损边缘鲜红面积较前缩小,可进食半流食。2022 年1 月20 日治疗后,患者口腔溃疡无疼痛,疼痛评分为0 分,左侧颊黏膜溃疡基本愈合,能正常进食。
3 讨论
本例患者属于化疗后引起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呈Ⅲ度,持续2 周之久,溃疡日久增加治疗的难度。针对本患者标本兼治是治疗的关键。从本病例病因病机角度考虑,本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元阳受损,阳虚不潜,虚火上炎,与内伏热毒交织,灼伤口舌而成疮[8],同时化疗损伤人体正气,特别是脾胃,导致中焦升降枢纽的功能失调,心火潜于下肾水济于上则阴阳相接,脾胃运化失常则阴火上攻,故化疗相关性口腔溃疡病机多为上焦之实热、中下焦之虚寒[2]。治疗上,只清热,则中下之虚寒愈甚,只单纯温补,则虚火不潜,上热愈盛。因此本病例宜“寒热并用,清上温下,引火归元,标本兼顾”。因此,本病例选择解表透热润燥生津中药含漱以解上焦的实热,同时辅以足三里艾灸以温中焦虚寒,辅以涌泉穴艾灸以引火归元。
本例患者中药含漱方中金银花、野菊花、薄荷有有清热解毒之效,配以藿香、佩兰等以除中焦湿邪,振奋脾胃,又合白及以消肿敛疮,百合、芦根、淡竹叶以清热润燥生津,诸药合用,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补脾益气、消痈止痛之效[9]。中药含漱方可以借助中药药力透过黏膜直接吸收,并通过经络作用于全身,达到整体调理的效果。本例患者采取每日6~8 次中药含漱增强药物持续作用的时间,延长中药作用。本病例选择足三里艾灸,艾草辛、温药性及其燃烧时产生的热作用,通过腧穴渗透诸经,影响经气,滋助气血生化,达到温气行血、培本补虚、祛邪扶正的目的[10];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的多气多血之穴,能起到温胃散寒、和胃降逆之效[11]。在温中焦虚寒的同时,又选择涌泉穴艾灸,得艾火纯阳之性使阳生阴长,浮游之火下行复归命门肾宅,同时,涌泉穴位于足心,处于至阴之地,距火脏最远,所以不会加重肾水亏虚、虚火上炎的症状[12]。在艾灸操作手法上选择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三种手法,回旋灸能帮助温热施灸部位的气血,促进热敏穴位显现,雀啄灸可以对施灸部位进行温热脉冲刺激,为局部经气激发奠定基础,温和灸进一步促使施灸部位经一部激发经气,发动传导[13]。
结合本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经验,清上温下,引火归元法治疗化疗相关性口腔溃疡效果明确,在缓解口腔溃疡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案例也开阔了艾灸联合中药含漱“内病外治”新思路,对于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病症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意义。
患者知情同意:所有个体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