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科融合下的思辨设计教学探究
2024-01-20王志鸿
张 琪 王志鸿
(湖北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引言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时提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艺科融合”成为重要发展理念和教育特色(1)向碧辉:《基于环境响应的景观装置数字化生成设计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第11-13页。。鲁晓波更以莫比乌斯环比拟艺术与科学的拓扑相生。回归设计学本质,无论艺术还是科学,皆是为人服务,设计学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才;而思辨设计所呈现和引发的讨论、激发的想象力则较大层面丰富了有关设计伦理、设计批判和艺术鉴赏的多维语境。针对“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中所涉及的科学、伦理、政治和设计等领域,都能通过思辨设计的工具指导来构思创意。
一、艺科融合下的思辨设计概述
(一)新情境下艺科融合的专业发展背景
工业4.0时代,在数字传媒、信息技术、智能科技快速发展的驱动下,艺术设计人才的素养模型已经发生深层次的改变。早在包豪斯时期,格罗皮乌斯就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强调设计中将科学技术与艺术创造有机结合(2)金龙:《“艺科融合”背景下设计类人才跨学科培养路径研究》,《工业设计》2021年第11期。。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2020年教育部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也呈现艺科融合、艺工交叉的跨界发展格局;孔新苗在2023年5月的“一带一路艺术互鉴计划”讲座中提出,“艺科融合”成为美育发挥创新教育功能的核心方法,在具体的美育课程设计中,也应当从以美育人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对跨领域艺术语言的理解。
环境设计专业本身是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专业,在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的专业群建设中,隶属于设计学科的环境设计专业,有着来自大设计的学科背景与知识体系;同时又与属于工科的建筑、风景园林专业有着许多共同的知识板块,这造就了环境设计专业与相关学科交叉协同的特质。在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环境设计的研究领域从物理空间拓展到了数字虚拟空间;环境设计的研究范畴从具体的场景搭建过渡到系统的空间管理;环境设计的研究对象从物质形态空间到元宇宙的沉浸式空间。
(二)非情景下思辨设计的未来主义警醒
来自皇家艺术学院的邓恩和雷比提出了“思辨设计”的概念,并在2013年出版的《思辨一切:设计、虚构与社会梦想》中,将设计作为一种思辨的工具并找出事物将有怎样的可能性。“这种形式的设计以想象力为基础,旨在为有时被称为奇怪的问题开辟新的视角,并创造讨论和辩论的空间,激发和鼓励人们的想象力自由流动。”(3)安东尼·邓恩、菲奥娜·雷比:《思辨一切-设计虚构与社会梦想》,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2年版,第22-23页。马特·马尔帕斯则提出“思辨设计作为批判设计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侧重社会科学和社会技术问题”(4)马特·马尔帕斯:《批判性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年版,第16-17页。。学者卡尔·迪索尔武曾在ICDF2020设计未来国际会议上以“思辨之物转向思辨活动”为主题,指出设计师应转换为教育者或学者身份,以谦虚姿态与公众共同思辨社会与未来。因此,对于未来的思辨,尤其是可能会对未来造成极大影响的技术,运用设计极具交互性、体验性和启发性的特质,借助设计师的视角,能带领观者去了解未来的多种可能。思辨设计教学趋于关注科学、技术以及所有的未来后果和影响,并启发学生形成独有的见解,也是智识解放的需求。
以往我们做设计练习,通常是在提出一个问题后,给出一个解决方案。而思辨设计则相反,本身就是在提出问题。因此,思辨设计并不是虚构一种情境解决方案,而是非情景下对未来主义的警醒思考,其重点关注科技对未来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关注重大社会问题,二是使用物理道具。《思辨一切》一书将未来的可能性细分为四类,可能性由内而外呈递减趋势:Probable>Preferable>Plausible>Possible。澳大利亚设计师 Lucy McRae认为,思辨设计颠覆了科幻小说的男性美感,提供了针对身体的假想未来和替代方案。例如她的《未来日间水疗中心》作品创造了一种“拥抱机器”:以“拥抱”的缺失为隐喻,表达现代社会中因社交距离、离群索居而导致亲密关系的生疏与冷漠。
二、“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是2011年才进入教育部《本科专业招生目录》的年轻专业课程,目前在各大高校开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作为校际公选课,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跨界知识学习与兴趣的提升;另一种是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选修课,只针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艺术理论与实践的培养。此外,该课程在综合性大学和艺术院校中也出现指向性与内涵性的不同,前者扩展空间有限,与艺术类学科互动割裂,后者则专业性过强,与科学技术融合较少。“公共艺术设计”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选修课,应具有与纯艺术紧密联系的艺术独特性,同时又有和环境空间有机结合的设计综合性。当前这门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课程定位与教学手段单一。作为一门选修课,并非具有专业基础的奠基意义,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初次接触公共艺术,能够从艺术史和设计表现的双重维度产生兴趣,但是在环境设计工科效应的强化背景下,面对庞杂无序的空间艺术作品既喜欢又害怕,缘由是在大类招生的一年级学习过程中,学生并未建构起针对空间艺术的理论体系,大二设置的空间作品解析和建筑初步相关课程也只是夯实以建筑学为根基的空间表现和分析能力。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定位中将公共艺术视作“景观设计”的补充,更凸显了其陪衬的作用。当提及“立体主义”“建筑电讯派”“装置艺术”等相关词汇时,学生难以形成清晰准确的知识迁移。此外,教学手段还是依赖于传统线下讲授的单一模式,较少利用智慧教室和混合式教学手段。
二是无法实现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更新迭代,使得学科的基础性研究不足。将研究视角拉向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或者设计评价等维度的学科群还未建立,主要授课教师仍然无法摆脱环境设计单一向度的课题研究思考,主要集中于鄂东南地区矿冶文化研究、“特色小镇”及“美丽乡村”设计研究、数字虚拟技术下的工业遗址保护研究等,研究成果较为分散,对于立足本地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的专业定位无可争议,但对于设计发展的前沿性研究有待加强。
三是专业课程结构滞后,仍过于集中在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跨媒界、跨维度阅读的相关课程内容不足。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内容,没有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建立起一种独立的专业立场和批判性的专业态度,包括创新观念。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和复盘仍以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模式展开,教师对于学生教学材料和方法的传授并未与时俱进,教材和课后资源没有灵活搭配。
四是课程教学评价手段单一,缺乏过程性考核。没有发挥艺术设计的课程特色,学生苦于应付作业,教师也未将教学目标和过程性考核结合。
三、基于艺科融合下的思辨设计教学思路分析
(一)明确思辨教学目标
艺科融合下的思辨设计是促进环境设计师从关注设计对象本身即“物”的现象过渡到关注人与物、物与环境、环境与社会的综合设计创造思维养成(5)邓寒松、陈书芳:《环境设计专业艺科融合实践教学探索》,《科教文汇》2023年第8期。。以美育为基础、设计为方法、空间为对象、应用为目标,通过公共艺术设计相关理论学习,掌握设计方法和媒介技术表现,培养视野开阔、跨界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立足科学化与技术性的融合,运用思辨性设计思维,关注社会议题映射之物的可行性与重要性。课程不单纯以检验学生设计能力为教学目标,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质询与判断提出独特研究视角,形成个人议题与未来交织的智识图景,成为复合型、思辨型人才。
(二)贯通思辨教学对话
朗西埃相信交流具有打破智识优先级的力量,在交流中,人不是传授,而是作诗。阅读亦是对话,即读者的意志与作者的意志进行交流碰撞(6)雅克·朗西埃:《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67-68页。。艺科融合下的思辨设计教学从艺术设计的前沿动态分析入手,通过艺术、科学、文化、经济、情感等议题打开教师与学生交流对话的动机。学生在课前导读部分会提前熟悉设计材料,通过经典案例解析和具身认知,将公共艺术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拆解和融汇。阅读的文本、教师课件以及视频文件能大大丰富学生体验与交流的方式。学生和课程内容的“交流”成为学生更深刻地突破旧知、产生新知不可或缺的一步。
在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中,会进行相关的知识图谱与能力拓展训练。“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为36学时,前面的理论讲解通过24学时来贯穿知识点与思辨话题,剩下12学时作为工作坊和实践环节设置。每堂课课中会进行课堂测验,考察重点知识和拓展知识的运用,形成“2+1+1”的模式,即2课时理论讲授、1课时测验和1课时复盘汇报。学生在每节课的讲解训练中,学会主动思考和演讲技巧。尤其是整个课程最后两个环节的工作坊任务,学生在前期进行大量资料查阅和调研验证后,整个环节从选题-调研-验证-汇报-展示,形成完整的项目闭环(如图1所示)。整个工作坊场景依托智慧教室格局,打破教师中心化,扭转知识-权力等级结构的深刻意义,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室的共同思辨的“智力解放”提供了土壤。
图1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计划表
教学对话的主题根据关键词进行拓展,立足当下现状,思考平行世界可能展现的面貌。例如,学生在对消费主义的关注中,聚焦了“网红效应”和“体验经济”两大关键词,那么未来商业空间的发展与产业变革如何通过设计师进行空间搭建和升级创新,则需要进一步关注科技、经济和政治的相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组长对该未来场景空间的设想与解决方案进行汇报,最后将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对话展开进一步的思辨性总结。
(三)进行思辨教学设计
艺科融合下的思辨设计教学是基于科学与艺术教学方法的路径,拓展设计媒介,培养思辨思维,尽可能汲取日常体验中容易被忽略的现象和事物,提供给所有观者平等的参与权益,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当下并思考未来。因此,笔者提出的思辨设计教学“4R”流程(如图2所示)则是在前述基础之上,识别意识形态真伪、揭示设计逻辑规律、质询常识思维构成、大胆创设未来之物,并展开对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解构与反思。
图2 设计教学“4R”流程
在该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进度和内容来安排相应的教学方式,根据学情勾画出学习画像,明确学习路径并有针对性地匹配学习需求,形成了“四维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四维”包括兴趣与动机培养、知识结构教学与促进、理解与应用能力提升、综合与研究创新培养;“一体”为多重优良科研素养的基础拔尖型人才。具体表现上,前期的SPOC混合教学能更好拉开文献导读和课程兴趣的序幕,启发学生以探究为动机,生成概念记忆。中期的课程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对照课程考核任务书开展实践;学生通过移情与解析悟透教学材料,通过访谈观察,小组谈论不断质询并验证其设计可行性。最后工作坊将积极聚焦未来之物的反思与创设,运用思辨工具大胆设想和实践,实现项目评估与结题。
(四)评价思辨教学成效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注重专业特色与跨学科目标的考核创新。在最终大作业考核中,鼓励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结合自身专长展示创意设计和论文撰写,在教师的全过程指导和项目推演完善中,形成高质量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参加教育部举办(或指定)的专项设计类竞赛,以及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本课程经过近5年的教学产出,每班有近25%的学生获奖,共完成300余份参赛作品和200余篇学术论文。学生在完成作品之余还能收获战果与喜悦,这也是课程以赛促教的积极成效。
四、艺科融合下思辨设计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策略
(一)从程式到程序的迭代
加涅说过:“教学是一组经过精心设计的用以支撑学生内部学习的外部行为。”任何活动要保证效率,就必须形成一个基本的操作程序。”(7)仇定荣:《教学实践智慧: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源》,《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22期。
艺科融合下的思辨设计教学首先要突破教学流程的程式化、教学内容的套路化、教学评价的形式化。通过思辨教学的4R流程,注重思辨思维“如盐入汤”进入到教学的各个关节。教师从神坛走向幕后,教学活动从暗箱式到明晰化。教学程序的设计要以OBE理念设计为主导,记录学生的真实思考,留心学生的学习痛点,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塑造学生的思辨人格,成就学生的学习成果。该训练是一场师生合作与博弈的活动,教师深入到学生内部,走进各个小组,总结不同学情;学生走上讲台,做回教学活动的主角,以团队式合作展开各个教学单元的成果检验与输出。诚然,这里的程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实际教学效果适时调整并完善计划和节奏。通过各个学期的教学反思,不断迭代生成更优化的课程计划与设计。该程式从“1+ N”到“X+N”(X为变量)的迭代,脱离教师个人物质载体,而是通过多元教学手段、技术整合、资源搭建形成不定量的知识生成,则是新的教学程序的范式。
本课程的任务书锻炼和考察学生如何将自身认识与批判性实践相连,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阶教学目标。该任务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设计实践,针对设计热点命题、学科竞赛选题,以及自身兴趣领域开展设计方案;一个是论文撰写,从累积的文本与素材中形成自己的思辨性论点。这两者在文本表达部分,教师会鼓励学生不受限任何格式和方式。例如,有一组学生在针对未来酒店智能化下的社交空间探索的前期草图方案中就运用了漫画分析,将当前社恐人群进行了生动的情景化表达(如图3所示),提出了酒店空间设计的痛点和要点。
图3 学生针对未来酒店智能化下的社交空间探索进行的漫画分析
(二)从思辨到思政的感知
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公共艺术设计”既体现艺术专业课程的体系化,也有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化,前者是定位,后者是使命。在艺术教育的普及中,教师既要做到言传身教,同时也要因地就势,时刻关注艺术设计的前沿发展动态以及社会产业革新的速率。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关注环境中“物”的设计转向关注人与环境关系的设计。在各个教学单元中,启发学生突破认知阈限,灵活调动五感,做到身心在场。譬如,在谈及第一章中西公共艺术发展的差异上,学生会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对比与参照发现欧美国家在公共艺术发展的政策背景上的相似点,以及当前我国国情对于公共艺术发展的相关指导性方针和政策,尤其是技术表现的方式与特点,找到与西方国家的异同点;同时也会有同学关注到这种差异背后也有文化基因的不同,在蔡国强、马岩松等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实践中能看到中国近些年在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播上的突出贡献,最后学生在课程汇报中选取的某位中国艺术家的公共艺术作品分析,更是全方位体现了公共艺术的特性以及中国文化自信的相关课程思政要点。因此,思辨是开启学生思考源泉的力量,而思政是提升教学内涵建设的高点。
(三)从合作到跨域的聚能
“设计师不应该为所有人去定义未来,而应该与伦理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等专业人士合作,去生产一种人们真正想要的未来。”(8)金龙:《“艺科融合”背景下设计类人才跨学科培养路径研究》,《工业设计》2021年第11期。邓恩与雷比就设计师的立场提出了合作的必要性。艺科融合就是根据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形成的聚力,是“新艺科”的完型。
艺科融合下的思辨设计教学改革,教师在建构层面上需明确“交叉+整合”的专业思想,规划“艺术+设计+社会”的专业交叉路径,梳理专业文化,凝练专业特色。强化“艺术+科技”的培养思路,聚焦城市和乡村的公共艺术设计。完善“设计实践工作坊”,可依托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整合设计学、管理学、机电工程相关专业群,创建多元互补的教学团队,形成课程命题设计库、专家点评智库群,聘请企业设计主管联合授课,合作办学,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渠道;还可聘请具有海外背景或者外籍教师,在更高层面共享人才培养的经验和资源,大力开展海外交流项目,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优势发挥团队协作能力,设计比艺术更趋向理性与思辨,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中不可能仅有单一的路径,正如公共艺术本身所呈现出的跨领域和交叉性,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也会运用跨界思维进行想象和迁移。譬如,在讲解第三章公共艺术设计的要素时,学生会发现能动型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不是从形态出发,而是直接从能动的节点、平衡、配重等机械学、力学问题入手,并根据这种节点的特征选择材料、工艺甚至安排形态。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会自发组建研究小组,并联合材料学、力学、工程学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力量共同完成课程命题报告和设计项目。
再如,对于未来社交型酒店的空间设计这一命题,学生开始对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进行了界定,重点关注在虚拟空间内提供全息技术服务,让住客选择喜欢的虚拟造型形成不同人设并呼应相关人格特点;同时让客人自由创建自己的社交空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利用虚拟现实对周边环境进行虚拟化整合。该小组对全息技术的表现方式和参数设定进行了大量资料查阅,调研了相关工作室和设计案例后归纳出全息技术的优势。
采用故事板的形式从第一视角出发参观酒店重要节点,如大厅、房间、全息技术空间等,将“共情”这一关键词贯穿于设计之中。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呈现中将人性关怀与设计赋能结合,形成主要解决思路并主动畅想该空间的可能性。在设计文本部分,用叙事性表达人类之间的共情:讲述“两个女孩通过全息技术在虚拟的社交场景中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实现了更高效的社交”,未来科技让人们的交际更加开放和个性化的故事,如图4所示。
图4 “未来酒店”共情分析与故事板呈现
(四)从评价到品鉴的反思
所谓品鉴,品为品优,鉴是鉴真。艺科融合下的思辨设计教学最终的评价依据是在“作业到作品,作品到产品”的进阶式培养模式中挖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设计能力的优化提升。在品评学生论文过程中可见目前00后学生群体的个性化意识凸显,能较快从庞杂的素材中提炼自身的观点与表现方式,但对于思辨性的思维训练则需要通过反复、长期的实践、考察、问卷分析、头脑风暴和小组讨论中的得出真知灼见。因此,品鉴的目的不是去伪存真,评价的标准也不是以貌取人,而是将思辨性的针灸渗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逐一打通设计和艺术链接的经脉,正确看到过程性的批判与反思,让思辨形成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沟通桥梁。
这里,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小组的组长,也可以是教师和企业家;品鉴的对象可以是学生的一张过程草图,也可以是挂在报告厅的完整成品方案。而真正起到关联作用的是过程性记录、观点和立场。在前期的文献导图中,学生的阐释、分析得到开启;在中期的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批判和质疑得到释放;在后期的项目汇报和作品展示中,学生的评价和反思得到锻炼,如图5所示。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始终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五、结语
在新兴技术更迭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思辨性设计”融入艺科融合下协同创新教育体系的建构和实践中,以促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思辨性设计”物性角色和话语机制,值得每一位设计教育者为之倾注智慧与思考。《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发展将积极响应未来科技与人文、艺术与设计的双重目标,实现学生“智性”的解放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