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牢把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

2024-01-20朱国仁

新华月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强国现代化人才

朱国仁

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系统深刻阐述了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他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的科学论断,深刻阐明了建设教育强国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化了对二者内在关系的认识,凸显了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意义。

为什么说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从理论逻辑看,首先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所决定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重器。教育强则国家强,强国必先强教育。列宁指出,“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先要建成教育强国。其次是由教育在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教育发展与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生产和传播知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经济繁荣发展,进而支撑和引领国家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在科技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为第一资源、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当今时代,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又是科技进步、人才发展的基础。从实践逻辑看,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我国由文盲半文盲大国到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由教育强国到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到其他强国目标的实现,最终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构成了发展的逻辑。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全面建成社會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党的中心任务,统筹布局教育、科技、人才,对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任重道远,时不我待。当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幻、云谲波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竞争空前激烈,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是竞争的焦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着力提升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质量,加快培养国家战略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赢得国际竞争战略主动的不二选择。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我国教育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在建设教育强国上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教育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战略先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迫切需要加快实现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最大政治优势和根本政治保证。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各方面全过程。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和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党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体制,全面贯彻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党组)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和校内各级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加强民办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党组织建设,加快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中,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切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模式、完善制度、保障条件,建立长效机制,加快形成各级各类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职责定位,健全沟通、协同机制,加快形成育人合力。

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重要任务。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加快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提高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夯实成长成才基础。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大力推进高水平科研创新,促进科教融合,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提高终身学习的便捷性和质量。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力度。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快建设覆盖全学段、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切合不同层次类型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大高水平教师培养力度,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数字化水平,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着力增强教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能力。教育必须同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建设教育强国,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提升教育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支撑力、贡献力。为解决目前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大创新拔尖人才自主培养力度;根据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情况、科学技术发展态势、国家重点战略需求,动态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坚定不移地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先手棋,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抓住战略机遇,赢取战略主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确保在4%以上。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加大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激发社会投入的积极性,为加快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摘自2023年12月29日《学习时报》。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进修二部副主任)

猜你喜欢

强国现代化人才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人才云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