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在充满希望的振兴之路上

2024-01-20《新青年》杂志采访报道组

新青年 2024年1期
关键词:漠河龙江总书记

瑞雪兆丰年,国泰民安的祥和时节,我们迎来了2024年,中国农历甲辰龙年的到来。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年,代表着繁荣和好运,象征着希望和机遇。

龙江大地,皑皑白雪下,勃勃生机喷薄欲出。

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黑龙江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黑龙江发展明确战略定位、擘画宏伟蓝图、注入强大动力。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担使命、锐意进取,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

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抓好团員和青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共青团黑龙江省委组织开展“感恩领袖关怀、感悟思想伟力、感召使命担当”主题活动,激励龙江青年奋勇争先、挺膺担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新青年》杂志组成采访报道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深入林区、乡村、高校、企业、边境城市等地,聆听青年之声,汇集青年之智,激扬青年之力,共话龙江美好未来。

冰与火碰撞出青春激情

2023年9月6日到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视察。漠河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第一站。当我们来到漠河,依然可以感受到这里澎湃的激情。

在漠河市明苑社区的“青春驿站”里,我们见到了正喝热水的快递小哥陈陈。脱下厚实的外套,他笑着说道:“能在这儿歇歇脚太好了,天是冷,但心却很温暖。”这里是共青团漠河市委设立的“快递小哥青春驿站”站点中的一个。他们在室内配备了热饮、洗手间、WIFI、桌椅、便民医疗箱等设施,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户外劳动者打造一个歇歇脚、充充电的温馨家园。

谈及初衷,共青团漠河市委负责同志表示:“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到工作实际中,服务青年发展,助力青年成就事业。”

室外滴水成冰,室内却温暖如春。在漠河市,一场宣讲会正在火热的气氛中进行着。漠河市西林吉镇的郑钰星,大兴安岭边境管理支队、北极边境派出所的史先强,漠河市委巡察办的陆泊兴和共青团漠河市委的高铭,四位主讲人联袂宣讲。他们从对党忠诚、生态保护、旅游业与高寒产业并举等角度讲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重要指示的实践历程。

用宣讲构筑学习之基,共青团漠河市委积极组建青年宣讲“阵线”,将29名青年讲师团成员分成7个宣讲组,通过“约课-接单”模式,到乡镇、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面对面、分众化宣讲,持续推动基层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热起来”,为漠河市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统一思想、凝心聚气。

“站在这里向南看,我能拥抱整个中国!”党的二十大代表、漠河市副市长、北极镇党委书记文竹颇有豪气地说。这位曾经的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早已站到了乡村振兴的第一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极村视察时指出,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漠河的“北极光节”“极光夜市”“神州北极打卡地”享誉国内外。面对日益红火的旅游市场,文竹兴奋地说:“得益于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发展方向,我们的文化旅游产业前景光明。”

漠河的冬天很冷,一座零下40摄氏度的城市,能让你感受到“中国最北”的凛冽;冬天的漠河也很热,是因为这里有一群神采飞扬的年轻人,他们用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温暖了这座城市。

走进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村民赵志山家新建的房屋,宽敞明亮令人身心舒畅。赵志山拿出了两张房子的照片让我们看,一张是被水冲毁的房屋,残垣断壁,满目疮痍;一张是新建的房屋,蓝瓦白墙,焕然一新。他说:“没想到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受灾时,想都不敢想。”尚志市老街基乡基丰村村民刘环茂也在围着新屋子转来转去,喜上眉梢。崭新的大理石地面,宽敞明亮的窗户,当然也少不了一铺烧得滚烫的火炕。

2023年8月,受台风影响,尚志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部分村屯房屋损毁严重。心系人民安危,2023年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尚志市,深入受灾较重的老街基乡龙王庙村,察看水稻受灾和水毁房屋重建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让受灾群众备感温暖,也更加坚定了尚志市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青年集结号”第一时间吹响。尚志市各级团组织、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积极响应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号召,组建17支青年突击队、400余名青年志愿者奋战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一线,让团旗紧跟党旗在“大战大考”中高高飘扬。他们组织23名“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就地转换社会实践内容,投身灾后重建;动员多方力量,帮助受灾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对接爱心捐赠物资总价值280余万元。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23年12月末,尚志市已新建房屋159户、维修加固3710户、购买存量房安置371户,因灾受损房屋新建及维修工作已全部完成,所有受灾群众都在温暖迎新。

雪中的哈尔滨工程大学,银装素裹,青檐碧瓦,分外妖娆。

在这里活跃着一支青年宣讲团,他们以青年之声,传播党的声音和主张,汇青春之力,说青年话、讲青年事、立青年志。青年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已经开展宣讲三十余次。

这支青年队伍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建学院团委成立的“铸魂”青年宣讲团。航建学院团委书记杨一鸣向我们介绍:“宣讲团下设理论普及、红色传承、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多个宣讲小分队,依托学校红色资源、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资源,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开展宣讲活动。”

“当初是怎么想到以‘铸魂’命名的?”我们好奇地问。

杨一鸣解释道:“‘哈军工’有着优良的传统,强国强军是几代人的梦想,我们取名‘铸魂’,就是要把‘哈军工’的精神、品格和追求凝聚在一起,报效祖国。”

鄔欣员也是宣讲团中的一员,见到她时,她正在剪辑宣讲团在哈尔滨市育红小学校进行宣讲的视频。

看着我们饶有兴趣地观看,邬欣员介绍说:“这次宣讲,我为学生们讲述了航建学院2023届毕业生从‘四有’优秀士兵到‘一战成硕’华丽蝶变的历程。我想告诉孩子们的是,成长的道路会经历挫折和磨炼,这样才能更好地拔节生长,我们要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

2023年9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了解学校发展历程和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贡献,察看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在校视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为全校团员和青年再接再厉、再立新功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铸魂”青年宣讲团正是无数龙江青年以实际行动回应习近平总书记重托,扎根龙江、挺膺担当的一个缩影。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一道道龙江青年奋进的身影,他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扎根龙江,拼搏进取,风雪中愈见坚定。他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用青春的激情和扎实的工作,为龙江的振兴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扬起科技创新的奋进风帆

大国重器,国之担当。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有一支充满创新精神的青年团队。

在他们坚持不懈创新攻关下,重大专项产品顺利下线,核反应堆核心部件制造完成,一座世界最安全的核电站拔地而起;垂直铸机的装配方案设计完成,世界最大的垂直铸机不久后将完成组装……一幅重型装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这支青年团队就是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团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指出,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发挥科技创新的增强器作用。

工艺技术部团支部书记介绍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更好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团支部以科技创新为出发点,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两方面要求,以课题攻关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科技创新是工艺技术部团支部建设的重要目标。”他特别提到了他们的攻关小组“三个月争分夺秒”的故事。自动化生产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引入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实现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但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却让攻关小组犯了难。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重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相关资料极少,最终,他们一致决定从无到有设计一套具有一重特色的制造系统。他们争分夺秒,设计方案、充分论证、大胆实践,确定了“双模块程序+软件二次开发”的制造方案,突破了软件开发这一重点工作的知识盲区。攻关小组利用休息时间自学,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支承辊、转子半精加工数控化项目成功落地,让智能化制造成为现实。

哈尔滨工业大学竞技机器人队始建于2002年,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团委的指导下、机电工程学院党委的组织下,由全校各专业学生自愿参加组建的学生社团,旨在通过技术开发与机器人竞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如今的竞技机器人队成立了临时团支部,现有团员青年65人,平均年龄20.8岁。哈工大竞技机器人队临时团支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的殷殷嘱托,自成立之初就以科技创新、自我研发为核心,引导团员青年打破路径依赖,在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性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在“急难险重新”任务中实现“破局”,在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擦亮青春底色。

科技创新的种子早已在大庆油田的青年人心中生根发芽。在大庆油田,提起伍晓林,可谓家喻户晓。他的一句名言:“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更是在大庆油田广为流传。在“全国劳动模范”伍晓林带领下,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研究二室团支部成立青年突击队,向陆相非常规油开发这一世界级难题发起挑战。青年们连续坚守岗位四百余天,检测样品七千余样次,完成室内岩心实验一百余次,助力化学驱创新团队成功研制“古龙1号乳液体系”,首次将复合驱相态理论拓展应用到非常规油藏。

跑出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加速度,大庆油田青年自觉肩负起建设百年油田赋予的新使命。

支撑青年科技创新的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是我们想问的。当听完一个个创新的事例,看着工作室内一面面锦旗、一项项专利证明,还有那一张张朴实而坚毅的面孔,一切都已不言自明。

还记得在工艺技术部团支部里看到的一幅标语,只有简单的6个字:“创新决胜未来”。

争做“中国饭碗”的守护者

沃野千里的北大荒披上了白色的外衣,一切都在蛰伏中孕育着春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为北大荒青年,我更应该为保护粮食安全贡献一份青春力量。”面对采访的镜头,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红兴隆分公司江川农场第一管理区团支部书记王敉权这样说。

谈起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端牢“中国饭碗”,王敉权滔滔不绝,他特别介绍了他们的“粮食管家”。

为保障辖区粮食安全,江川农场第一管理区组建青年助农服务团及“青年110”志愿服务队,化身“粮食管家”,跟踪粮食从种到收再到售的全过程。

青年助农服务团7名队员在水稻生产的各个阶段深入田间进行跟踪技术服务。在水稻浸种、催芽的整个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在育苗过程中,加强苗期病害防控,指导种植户进行精准管理;引导种植户以“调温、控水”为核心加强苗床管理,为培育健壮秧苗提供了有力保障。粮食归仓后,“青年110”志愿服务队接过守护棒,全力保障粮食存储安全。“粮食管家”还为种植户们牵线搭桥拓宽粮食销售渠道,在粮食销售中全程跟踪服务。

截至2023年12月末,北大荒集团粮食综合单产达到每亩981.16斤,总产量达到455.89亿斤,较去年增加4.56亿斤,同比增长1.01%,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

王敉权和他的团队是无数奋战在农垦一线青年的代表,他们绘出了守护粮食安全最美好的青春画卷。

让龙江特色旅游走向世界

在林都伊春,有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景区——九峰山养心谷。这里森林覆盖率高,林下植被丰富,水系发达,负氧离子浓度高。

这里有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年轻队伍,九峰山养心谷团支部。他们把“青年文明号”的服务宗旨融入到九峰山景区的各项工作中,助力企业荣获“2017-2018年度黑龙江省青年文明号”、第21届“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称号。九峰山养心谷景区坚持在特色旅游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出集森林氧疗、功能美食、旅居养老、旅游观光、中药产品研发为一体的功能性景区。

远远的,一辆旅游观光车稳稳地停下,徐红群快步向我们走来。作为旅游观光车队的青年司机,徐红群在工作中把游客放在第一位,微笑服务,耐心地解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与游客融为一体,他驾驶的7号车被公司评定为“先锋号”旅游观光车。在榜样力量的引领下,2023年,全车队34辆车的安全驾驶和服务品质在整体上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徐红群笑着对我们说:“伊春的旅游市场越来越好,我们是九峰山养心谷的门面,一定要让国内外游客满意而来,舒心而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这支热血青年团队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深入促进“旅游+”深度融合中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四季旅游热度不减,让文旅融合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旅游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东北林业大学“绿色使者志愿者协会”团支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岳方鸣在2021年加入了“绿色使者志愿者协会”。作为一名新成员,她清晰地记得在团队里上的第一堂课,老队员给她讲了“前辈”马立志的故事,让她深受感动。马立志是林业战线老英雄马永顺的孙子,2008年,遵从爷爷的遗训,马立志成为东北林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并加入了东北林业大学“绿色使者志愿者协会”,成为年龄最小的“绿色使者志愿者”。从2010年起,他连续带领东北林业大学师生回到家乡参加“马家军”的植树活动。岳方鸣2023年7月参加了在抚远市开展的“探访华夏东极,践行黑土地保护”调研活动,8月,又前往通河縣开展“兴水质调研之风,探访通河饮水之谜”调研活动。这让她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她自豪地说:“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行动,传播生态环保理念,唤醒每一个人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让家乡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旅客来到龙江、爱上龙江,无数像徐红群、岳方鸣一样的青年正在为建设大美龙江助“绿”添彩。

在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中当先锋做砥柱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强调,要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用生命书写忠贞,用坚守履行职责,那些我们战斗过的地方,总会留下过往的风采。”这是黑河海关综合业务科于洋最喜欢的一句话。于洋说:“自打我走出校门,走进海关,至今已经有十余年,在这期间,我完成了思想的淬炼,穿上这身关服后,感受更多的是肩上扛着的‘商神杖’和‘金钥匙’所赋予的重任,从前学会了奉献坚守,如今更明白了使命责任与担当。”

黑河海关坚持在“快”“优”“简”“新”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外贸“加速跑”、进出口增速列前茅,全力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的最前沿”。在这背后,是黑河海关一百四十多个坚韧身影的默默奉献,在北疆国门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陈皓一大早就来到阶梯教室,三个小伙伴也已经早早等待在这里。虽然是个周末,但他们都放弃了休息。聚在这里,是为下周院里召开的一场俄语配音大赛做准备。在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的活动历来都颇具特色。俄语学院打造的俄语沙龙、红场影院、俄语角等早已成为品牌。常年开展的笔记大赛、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俄语实践能力。

向北开放,人才先行。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团组织认真落实团中央、省委及团省委关于开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结合学校和学院实际,加强对俄人才培养。激励学院学生把个人专业优势及龙江地缘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为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走过巍巍兴安,走过莽莽林海雪原,走过白雪覆盖的北大荒,走过万家灯火的边境口岸……《新青年》杂志采访报道组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一路感受着龙江青年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一路感受着龙江青年豪情满怀的冲天干劲,一路感受着龙江振兴发展的速度与激情,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新气象、新变化。

我们看到,广大的龙江青年感恩领袖关怀,在火热的实践中更加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卓越非凡的政治智慧、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奋力谱写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青春华章。

我们看到,广大的龙江青年感悟思想伟力,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在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中壮筋骨、长才干、强本领。

我们看到,广大的龙江青年感召使命担当,自觉做“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自觉在大局中思考、全局中行动,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重大任务,敢闯敢干加实干,正在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重任在肩,责无旁贷。青春有我,奋斗有我。

猜你喜欢

漠河龙江总书记
龙江少年爱冰
去漠河舞厅来一曲
龙江剧《弘治私勘》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图读龙江经济
总书记的告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