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一段重塑中国教育历史的光辉篇章

2024-01-20祁文斌

党员文摘 2024年1期
关键词:梁漱溟蔡元培陈独秀

祁文斌

1917年1月4日,北京大学的校门口,所有校工伫立,准备迎接新校长的到来。

一位风度翩翩的学者从车上下来,竟然先脱帽鞠躬,向校工致意。

这一举动引起不小的轰动,这位儒雅的学者正是蔡元培,被北大学子们尊称为“永远的校长”。

蔡元培的到来,书写了北京大学的崭新篇章。

当时的北京大学鱼龙混杂、乱象丛生,决意教育兴国的蔡元培从严肃校纪、整顿校风入手,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脱胎换骨的变革。

而破除陈规陋习,聘请具备真才实学且富有革新观念的人来校教学,成了蔡元培“千头万绪”中的当务之急。当时,北京大学空缺了一个关键职位——文科学长。与蔡元培早年相识、因主办《新青年》而名噪一时的社会新锐陈独秀进入了蔡元培的视线。

起初,陈独秀很犹豫。因为《新青年》编辑部在上海,妻小又远在安徽怀宁,自己若任教北大,自然不太方便,但是蔡元培求贤若渴。

蔡元培几乎天天到西河沿的中西旅馆探访,那是当时陈独秀来京办事的临时住处。有时去得很早,陈独秀和别的旅客都还没起床,蔡元培就叮嘱茶房不要叫醒他们,只拿个凳子在门口坐着等。

陈独秀最终被蔡元培的谦逊和诚恳深深打动,接受了蔡元培的邀请。蔡元培还建议陈独秀将《新青年》编辑部也迁往北大,他说:“在北大,有一大批教授同仁可以给《新青年》写稿,《新青年》的质量和知名度将大大提高,会更有影响!”

1917年1月11日,蔡元培在致教育部的报请函中,附上了一份陈独秀的履历:“……日本东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然而陈独秀的这些“学历”“任职”根本子虚乌有,完全是蔡元培为应付那些“重资历,轻能力”的官僚所虚构的。

事实上,陈独秀不仅没有“学位头衔”,甚至“从来没有在大学教过书”。陈独秀在1901年至1915年期间曾5次东渡日本,但每次逗留的时间都不长,也没有接受过日本全日制普通大学的学历教育。至于“任职”,陈独秀是安徽公学的前身安徽旅湘公学迁回芜湖的倡议人和推动者,但并没有在该校任职。安徽高等学校是陈独秀主持创办的,但他也只任过教务长,没有任过校长。

蔡元培的举荐很快得到了认可。13日,教育部签发部令:兹派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5日,北京大学便张贴了布告,当天,陈独秀上任。

“虚构”被聘者履历,本不属光明正大之举,但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蔡元培为振兴教育、选拔才俊,如此所为便是与人为善、成人之美。

陈独秀到了北京大学以后,帮助蔡元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北京大学的面目焕然一新,新文化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陈独秀任文科学长后,向蔡元培竭力推荐《新青年》杂志投稿者、当时还在美国留学的胡适。蔡元培看了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诗三百篇言字解》等文章后,认为胡适旧学新学皆有造诣,决定聘请胡适任北京大学教授。胡适接到陈独秀的通知后,很快回国接受聘任。

1918年,27岁的胡适完成《中国哲学史大纲》,有反对派认为这是胡适不懂文言的“藏拙”之作。蔡元培以其国家宿儒、学界领袖的身份对此书大加赞许,并作序推荐。1919年2月,《中国哲学史大纲》出版,风行海内,面世3年之内再版7次,奠定了胡适在学术界的地位。

胡适也全力支持蔡元培的工作,共同推进北京大学的教育改革。

更令人感动的是,蔡元培聘请梁漱溟任北京大学教授时,梁漱溟只有24岁,学校有些学生的年纪都比他大。

1917年,梁漱溟报考北京大学没有考上,论学历他只是一名高中毕业生,但是梁漱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引起了蔡元培的高度重视,他认为梁漱溟的功底深厚,前途无量,甚为惋惜,说:“梁漱溟想当学生没有资格,就请他到北大来当教授吧!”蔡元培与当时的文科学长陈独秀商议,决定聘请梁漱溟来校主持印度哲学讲座。

梁漱溟对此却感到十分惶恐,蔡元培问道:“那么你知道有谁能教印度哲学吗?”梁漱溟说不知道,蔡元培接着说:“我们亦没有寻到真能教印度哲学的人。横竖彼此都差不多,还是來吧!你当是来合作研究,来学习好了。”最后,梁漱溟答应到北大任教。

于是,年纪轻轻的梁漱溟便登上了北京大学的讲台。在校期间,梁漱溟不仅很快胜任了教学工作,还写出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重要学术著作,轰动了中外哲学界。

当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梁漱溟、马寅初、李四光、马叙伦、辜鸿铭等一大批新锐人物和旧派学者济济一堂,各得其所、云集北大时,彰显出了蔡元培兼容并包、不拘一格用人思想的睿智、大度与气派。

(摘自《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梁漱溟蔡元培陈独秀
《铮铮铁骨——梁漱溟先生》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我见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五四运动与陈独秀价值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