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的永远情怀
——“毛泽东与浙江”史料编研工作回望
2024-01-19朱健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朱健/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2023年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得较多和作出过许多重大决策的省份之一。毛泽东曾动情地说过:“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1]。因此,对“毛泽东与浙江”史料的征集、整理和研究,成为浙江党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在省委的重视和统一部署下,30多年来,全省党史、档案等部门对“毛泽东与浙江”史料进行了不断地深入挖掘和整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对这项工作作一回望梳理。
1 征集编研工作起步于纪念毛泽东百年诞辰之际,省委指示征集中央领导同志在浙江活动的史料,要认真组织力量抓好,要突出重点,成立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省党史部门在继续征集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的同时,开始并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时期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宣传工作。1991年12月6日,省委书记办公会议听取了省委党史研究室“关于开展征集中央领导同志在浙江活动史料工作意见”的汇报后,同意开展此项工作,并强调:征集中央领导同志在浙江活动的史料,是一项重要且严肃的工作,要认真组织力量抓好,征集工作要突出重点,以征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的史料为主。
1992年5月9日,浙江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在杭州成立,中共浙江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刘亦夫兼任研究中心主任,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设办公室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并开展日常工作。“毛泽东与浙江”的史料征集工作正式启动。
1993年9月21日至22日,全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杭州召开。会议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举办。同时,由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的《难忘的瞬间,永恒的怀念——毛泽东在浙江》(图片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图片集收录了毛泽东在浙江期间的历史照片及题词38幅,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公开出版的有关毛泽东与浙江的史料,许多照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同年11月,由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的《毛主席与浙江》(回忆文集),21万字,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该文集收录了与毛泽东有过交往的浙江各界人士的回忆文章35篇,整理了毛泽东在浙江大事记等。12月,《情满西湖》(“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丛书”之一),22万字,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记述了毛泽东在杭州视察工作、学习和休息的生活片段。
同年12月23日至1994年1月10日,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公安厅联合在杭州西湖国宾馆(刘庄)丁家山原毛泽东读书处建成“毛泽东在浙江活动纪念陈列室”。刘庄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来杭州的一个常住地。园内西北角有一座小山——丁家山,高约40米,因戊戌七君子的领袖康有为曾在此隐居,故也称“康山”。山顶上有3间古典建筑的平房,是当年康有为隐居之处,名“蕉石山房”,也叫“康庄”。毛泽东居住刘庄时,喜欢“康庄”的幽静,故选为读书之地。陈列室就开设在当年读书的几间房屋内。陈列室门楣上有一块匾额“毛泽东读书处”。室内展出了毛泽东在浙江工作、视察、学习、接见外宾的几十幅照片。一张方桌,四把椅子,两张沙发,一个书架,一个茶柜,柜内有一台老式收音机,基本还原了当年毛泽东在这里读书时的陈设。陈列室首次开放共19天,接待了近300多家单位,约1.5万余人次参观。丁家山毛泽东纪念陈列室的开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993年12月,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投入近10万元,重新装修了当年毛泽东视察小营巷的居民住户,改为陈列馆,开始对外开放。2001年,陈列馆重建后正式定名为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
1994年9月28日,由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新华社摄影部联合编纂的《足迹——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浙江》(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大型画册举行首发式,画册收录了新中国成立后到浙江视察过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共119人)的照片近500幅,其中毛泽东的照片最多有45幅。
1996年5月31日,大型电视纪录片《毛泽东在浙江》在杭州举行开机仪式。该片共六集,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历次亲临浙江为线索,展示了他在浙江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开展农村调查研究等工作风貌。该片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广电厅和《浙江日报》联合拍摄。摄制完成后9月9日至11日在中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黄金时间同时播出,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赞扬。2009年,该片由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以《伟人在浙江》(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系列电视片的形式正式出版发行。
这一时期的工作特点是:毛泽东与浙江的史料征集和宣传工作全面展开,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但由于各方面资料提供受限,资料征集工作开展艰难。
2 21世纪初“毛泽东与浙江”史料征集研究工作进入新阶段,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强调,用发生在身边的领袖活动的轨迹开展纪念活动,让纪念活动更加有声有色,深入人心
2003年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全省做好纪念毛泽东诞辰活动予以高度重视,对办好系列纪念活动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省委办公厅为此印发了关于举办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
11月25日,习近平参加浙江省委和中央综治委在诸暨联合召开的纪念毛泽东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暨创新“枫桥经验”大会并讲话。习近平说,实践证明,“枫桥经验”是我省加强政法综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我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经验,要不断创新“枫桥经验”,使“枫桥经验”在维护我省社会稳定中彰显更强的生命力。
11月26日至12月5日,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领袖家风”暨“毛泽东在浙江”——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型展览在浙江展览馆隆重开幕,习近平出席展览开幕剪彩仪式,并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领导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为展览剪彩。毛泽东的亲属,以及省直机关、省军区、省武警总队、高等院校等省市各界人士1500多人出席开幕式。开展仪式后,习近平与前来参加开展仪式的毛泽东女儿李敏亲切交谈。
《领袖家风》大型展览,以反映毛泽东平常工作、生活中的大量真实感人的历史照片、实物资料,展示毛泽东“人民领袖,公仆情怀”的崇高风范和优秀品质。共展出200多幅历史图片、60多件文物,其中不少人物照片和书信诗词手迹是第一次公开披露。这次与《领袖家风》同时展出的还有《毛泽东在浙江》展览,反映了毛泽东在浙江期间召开中央会议、视察工作、接待外宾,以及他关心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深入调查研究等方面的情况。《领袖家风》展出期间,省直机关、省军区、高等院校和杭州市近10万群众参观了展览。
12月19日,习近平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曾经视察过的杭州小营巷进行调研。大家参观了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察看“清洁杭州”工作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习近平强调,要认真总结全省卫生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弘扬小营巷爱国卫生光荣传统,着眼于建设卫生强省,努力建设全覆盖、高效率、现代化的公共卫生体系,构筑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防疫大堤”。
12月25日上午,浙江省委在杭州举行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省直属有关部门负责人、毛泽东在浙江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的工作人员代表,曾视察或批示过的地方和单位的代表,以及参加全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全体同志参加了会议。当日下午,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省中共党史学会和省当代史学会在杭州联合举行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
2003年,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出版了《西子情缘——毛泽东与杭州》(画册),收录照片156幅。2004年,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出版了《情满西湖——老一辈革命家在杭州》。2005年,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出版了《毛泽东与西湖》(杭州《西湖全书》之一),全书18万字,插图、照片200余幅。2006年,曾担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的王芳出版了《王芳回忆录》。王芳是当时毛泽东在杭州期间的重要保卫人员,他在书中写道:“毛泽东主席一生在杭州住了40多次,我直接负责警卫接待的就有38次。”书中通过回忆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2009年,《共和国命运的抉择与思考——毛泽东在浙江的785个日日夜夜》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省社科联规划的重点课题“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之一,以24个章节,42万余字的篇幅,第一次全方位揭示了大量有关毛泽东在浙江运筹帷幄,厘定治国方略,酝酿重大决策的历史细节。
从2009年开始,根据省委部署,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开展了全省党史工作“五大工程”之一的“党史胜迹普查工程”。并于2011年正式出版了根据普查成果编著的《红色印迹——浙江党史胜迹图志》。图志第一次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的毛泽东来浙江时的部分纪念遗址予以收录。其中有:毛泽东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工作地(杭州市)、莫干山毛泽东下榻处、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杭州市)、毛泽东视察金华双龙水电站纪念馆(金华市)、刘庄毛泽东活动纪念地(杭州市)、汪庄毛泽东居住纪念地(杭州市),还有毛泽东亲自树立的全国公安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诸暨“枫桥经验陈列室”等。其中大多属于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党史胜迹。
这一时期的工作特点是:全省有关毛泽东与浙江史料征集的研究成果相继推出,其中也包括了一些纪念遗址的陆续修复对外开放,相关的纪念宣传活动也更加广泛地展开。
3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筹备活动推进各项征编研究进入全新阶段,省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汇报,省委党史研究室及相关部门开展各项纪念活动扩及全省,形式丰富多彩
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浙江省委高度重视纪念活动,于4月1日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专题听取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新华通讯社浙江分社关于筹备工作的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责成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牵头及相关部门共同筹办各项纪念活动。根据省委的部署,各项纪念活动有序展开:
1.省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情满西子——毛泽东在浙江》画册,由省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12月出版。全书照片193幅,许多照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特别是“外交风云”篇有关毛泽东在杭州接见外宾的20多幅照片,尤为珍贵。
2.省委党史研究室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新华通讯社浙江分社在杭州举办“毛泽东在浙江——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大型图片展。展出照片184幅,于2013年12月25日至30日在杭州展出。省委书记夏宝龙同志并省委常委会全体人员参观了展览。
3.制作“毛泽东在浙江——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图片展板(由94块120×90展板,191幅图片组成),在全省部分市县同步巡展。同时精选58幅图片,制作成套小型活页图片3000套,供各地张贴宣传,全省参观人数达10万人以上。
4.由省委党史研究室与省委警卫局相关人员精心设计,在杭州西湖国宾馆(刘庄)制作“毛泽东在浙江史料陈列室”对外展出。刘庄是毛泽东来杭州最早居住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省委警卫局接待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场所。
5.省委党史研究室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合作,于12月25日在《浙江日报》刊登2个版面:《毛泽东在浙江——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文字和照片专版。在《今日浙江》杂志2013年第24期刊登4版图文,介绍毛泽东在浙江的情况。并同时在相关内刊予以转载。
6.12月24日,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在嘉兴学院联合召开浙江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理论座谈会。12月26日晚,由省合唱协会和钱江晚报共同主办的“为人民服务——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合唱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厅举行,时任省委书记夏宝龙等省和杭州市领导及各界群众约500人观看演出。
征集整理和编研工作还在继续。
2013年12月30日,已完成展览的“毛泽东在浙江——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图片展”展板,完整移交毛泽东祖居地江山市清漾村,此后在该地设立了永久的“毛泽东在浙江展览馆”。
2014年,《伟人手笔浙江记忆——毛泽东对浙江工作指示批示的故事》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60多次对浙江各方面工作的指示、批示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6年12月4日,位于杭州市北山街84号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举行揭牌仪式。杭州是毛泽东亲自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起草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公开展出了大量珍贵文物、文献资料和历史档案。
这一时期,还陆续澄清了毛泽东与浙江史料中的几个重要史实:
1.一幅注明“1965年6月,毛泽东与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在杭州谢家花园亲切交谈”的照片,引起时任省委书记夏宝龙同志的关注。他提出,6月初杭州气温已经很热,照片人物却穿着厚厚的大衣,而近旁的树叶也已脱落,明显照片内容与说明有误,建议进一步考证。经反复核实,证明这是1957年12月16日胡志明第一次来浙江,毛泽东于当日中午去看望他,俩人在杭州刘庄的合影。纠正了照片原说明,还补充了胡志明曾三次来杭州与毛泽东见面的史实。
2.毛泽东的著名诗篇《七律二首·送瘟神》此前被认为是在杭州题写,经考证,这是1958年7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的万寿路新六所一号楼住处完成。
3.此前一幅被认为是在中南海拍摄的毛泽东与刘少奇并排坐在藤椅上的照片,经老同志回忆和进一步考证,是1960年5月21日晚上,毛泽东与刘少奇在杭州南屏会客室等候会见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金日成到来前,由摄影师侯波拍摄。
4.1962年6月,中国摄影学会委托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摄影师吕厚民、机要员谢静宜,请毛泽东题写了“中国摄影学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2幅会名转学会收藏。但因当时并不存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因此这第二幅题词并未为人们所知。直到1979年,中国摄影学会恢复工作,并正式更名为“中国摄影家协会”,毛泽东的手迹“中国摄影家协会”才被第一次正式使用,并经核实,这2幅会名都是毛泽东在杭州题写。
5.1963年11月,毛泽东在公安部一篇有关浙江诸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枫桥经验”发言稿上批示的落款时间是11月20日,后经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回忆,并经《毛泽东年谱》编纂人员进一步考证,查实批示时间是1963年11月22日。
6.1965年12月26日,毛泽东为毛岸青、邵华夫妇书写叶剑英的律诗《远望》手迹:《远望——在大连棒棰岛》,这件题词一直被认为是在杭州题写,后经核实是毛泽东在江西南昌为毛岸青、邵华夫妇书写。
这一时期的工作特点是:由于对毛泽东历史资料研究的广泛开展和大量史料的公开,使毛泽东与浙江史料征集研究成果更加全面、深入,纪念宣传活动也更加广泛和深入人心。
杭州刘庄丁家山毛泽东读书处
4 随着资料不断丰富和大数据的共享,“毛泽东与浙江”史料征编研究更加科学精准,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离京赴全国各地,以到浙江省的次数最多、驻留时间最长
2013年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纂出版了《毛泽东年谱(1949—1976)》(6卷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以后,由袁小荣著的《毛泽东离京巡视纪实(1949-1976)》(3卷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年版),以及各地出版的有关毛泽东赴当地视察的研究成果等史料,为毛泽东赴全国各地的活动情况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大数据库。
根据考证:从新中国建立的1949年10月1日起,至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前的近27年间,毛泽东共60次(除二次短期赴苏联访问外)离开首都北京外出视察、调研、开会、休养等,外出活动时间共计2955天(离京和抵京当天均各占一天,本文其他抵离时间均依此计算),按每年365天计算,即毛泽东大约有8年不在北京,约占这一时期的30%。大数据显示:毛泽东的60次外出,曾到过1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20世纪70年代行政区划和所乘交通工具有停留计算)。而其中赴浙江省共计48次、停留时间769天[2]。按排序,浙江是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离京外出活动去过次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的省份。而1975年4月13日毛泽东乘专列最后一次离开杭州,于14日直接回到北京后,便没有再离开过北京。
新中国建立后,浙江大地留下了一代伟人的光辉足迹。根据30多年所征集和整理的资料,毛泽东在浙江期间的活动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商讨共和国的重大政治、经济工作。据《毛泽东年谱》统计,毛泽东在浙期间,至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10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次,召开中央有关领导和有关方面负责人会议21次,听取有关人员工作汇报15次,召开小型座谈会或与有关人员谈话42次。商讨研究的多项工作,如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编写《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组织研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都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是会见世界各国、各地区重要宾客。从1954年初到1970年8月,毛泽东在杭州会见的重要外宾至少有36 次(其中涉及32批和28个国家)。会见各国共产党组织代表团9次:包括会见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3次,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金日成2次,巴西共产党干部参观团,日本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袴田里见,新西兰共产党总书记维·乔·威尔科克斯,日本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宫本显治。毛泽东以伟人的胸怀和其博学多识、风趣机敏,给五洲宾客留下了深刻和难忘的印象。
三是指导浙江的社会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毛泽东在浙江期间,多次视察农村,考察过卫生搞得比较好的杭州小营巷,他到浙江农科所仔细询问了有关双轮双铧犁改进的情况。1959年8月庐山会议结束后,他在浙江的金华和诸暨、萧山找当地领导同志召开了3个座谈会。他还视察过金华县双龙人民公社水电站,视察过杭州钱塘江出海口海塘,考察过绍兴东湖农场,参观了宁波市容,看望过人民解放军驻浙部队指战员,并专程看望了正在召开的浙江省三级干部大会全体代表等。毛泽东热爱浙江,浙江的社会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也得到了一代伟人的特别关心和指导。
四是感受对第二故乡美好河山的钟爱。在杭州工作之余,毛泽东几乎登遍了西湖附近的大小山峰,在这里创作或酝酿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如《五律·看山》《七绝·莫干山》《七绝·五云山》《七绝·观潮》等。1975年2月8日,毛泽东赴杭州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继续检查、诊断眼疾。这是毛泽东在杭州过的最后一个春节,他这次在杭州住了65天,离开后于4月14日抵达北京。这也是毛泽东的最后一次离京旅程。
毛泽东留给浙江人民的深切记忆丰厚铭心,他留在浙江的巨大精神财富弥足珍贵。浙江人民将永远继承毛泽东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永久纪念这位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