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研究

2024-01-19常晓雯赵燕凤

新中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二联蓝光黄疸

常晓雯,赵燕凤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浙江 杭州 31000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科的常见病,新生儿因各种因素导致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积极控制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若治疗不及时可能诱发肝肾功能损伤、生长发育阻滞、胆红素脑病等严重不良后果,影响患儿的发育甚至导致患儿死亡[1-2]。临床上,通过观察患儿黄疸发生部位能够粗略的对胆红素水平进行评估,若头颈部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通常波动在73.5~135.1 μmol/L;当黄疸发展到躯干上部,通常血清胆红素水平波动在92.3~208.6 μmol/L;当黄疸蔓延到躯干下部和大腿,通常血清胆红素已经达到138.5~282.2 μmol/L[3-5]。临床上治疗本病主要以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为原则。蓝光照射指以特殊波长的蓝光照射患儿皮肤,从而促进患儿的胆红素分解排泄,是临床上较为安全的策略和主要治疗方式[6-7]。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属于微生态制剂,其中包含肠球菌和枯草杆菌,该药不仅能够补充正常菌群,从而改善肠道微环境,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能够促进患儿生长发育[8-9]。茵栀黄口服液具有保肝利胆退黄的功效,是纯中药提炼制剂,成分来源于中草药,具有不良反应少、成本低的优势。本研究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并分析该联合疗法对患儿肝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10]中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胎龄≥35 周的新生儿,目前多采用美国Bhutani VK 等[11]所制作的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或AAP 推荐的光疗参考曲线作为诊断或干预标准。当胆红素水平超过95 百分位时定义为高胆红素血症。

1.2 辨证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2]中肝胆湿热证的辨证标准。症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心中懊恼,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腹满胁痛便秘结或呈灰白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1.3 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及辨证标准;出生1~2 d 后出现黄疸症状,且逐渐加重;能够配合完成治疗项目及治疗疗程;患儿家属了解本研究的过程和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使用的治疗和药物有禁忌或过敏;合并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参与研究前接受过其他治疗或近期参与其他临床研究;早产儿;合并先天性发育异常、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或免疫缺陷;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需换血治疗;伴有全身感染性疾病;合并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全身性疾病。

1.5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0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茵栀黄治疗组各50 例。常规治疗组男27 例,女23 例;顺产32 例,剖宫产18 例;日龄3~10 d,平均(5.67±2.08)d;病程3~7 d,平均(4.24±1.74)d;出生时体质量3.2~5.1 kg,平均(3.66±0.61)kg。茵栀黄治疗组男26 例,女24 例;顺产34 例,剖宫产16 例;日龄3~15 d,平均(5.89±2.67)d;病程3~9 d,平均(4.31±1.52)d;出生时体质量3.4~5.2 kg,平均(3.75±0.76)kg。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准号为[2022]医伦审K 第(10)号-01。

2 治疗方法

2.1 常规治疗组予以蓝光照射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口服治疗。将患儿裸体放入光疗箱,佩戴眼罩、遮盖会阴,采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蓝光箱进行双面蓝光照射,波长范围为450~480 nm,光疗时间12~18 h,根据患儿经皮胆红素水平(采用日本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生产的JM-105 经皮胆红素仪测定)决定光疗的持续时间,定期为患儿翻身,注意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同时予以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规格:1 g×15 袋)口服,每次0.5 袋,每天2 次,用40 ℃以下温开水冲服。持续治疗7 d。

2.2 茵栀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予以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1020607,规格:10 mL×6 支)口服,每次5 mL,每天2 次。持续治疗7 d。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治疗7 d 后评价2 组临床疗效。②胆红素水平。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2 组静脉血3 mL,离心并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③肝功能。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2 组静脉血3 mL,离心并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指标水平。④患儿住院时间、胎便排空时间。⑤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2 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发热、皮疹、腹泻、吐奶发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2 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参照《实用新生儿学》[13]制定。显效:经治疗患儿皮肤黄染基本消退,血清TBil 水平恢复正常水平;有效:患儿皮肤黄染明显减轻,血清TBil 水平显著下降;无效:皮肤黄染及血清TBil水平无减轻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茵栀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常规治疗组84.00%(P<0.05)。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4.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IBil、DBil、TBil 水平比较见表2。治疗前,2 组血清IBil、DBil、TBil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IBil、DBil、TBil 水平均下降(P<0.05),且茵栀黄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

表2 2 组治疗前后血清IBil、DBil、TBil 水平比较(±s)μmol/L

表2 2 组治疗前后血清IBil、DBil、TBil 水平比较(±s)μmol/L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常规治疗组茵栀黄治疗组t 值P 值例数50 50 IBil治疗前133.16±15.92 136.48±18.19-0.971 0.334治疗后114.68±10.85①97.04±11.68①7.823<0.001治疗后62.88±13.95①55.60±7.53①3.246 0.002 DBil治疗前97.36±12.99 95.32±14.26-0.774 0.441治疗后78.68±10.42①70.40±9.10①4.229<0.001 TBil治疗前308.925±28.85 309.36±34.04-0.070 0.945

4.4 2 组治疗前后血清ALP、ALT、AST 水平比较见表3。治疗前,2 组血清ALP、ALT、AST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ALP、ALT、AST 水平均降低(P<0.05),且茵栀黄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ALP、ALT、AST 水平比较(±s)U/L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ALP、ALT、AST 水平比较(±s)U/L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 别常规治疗组茵栀黄治疗组t 值P 值例数50 50 ALP治疗前325.84±17.44 321.88±14.68 0.298 0.767治疗后40.88±7.01①34.76±6.84①4.416<0.001治疗后176.64±10.11①136.88±11.90①8.945<0.001 ALT治疗前51.92±10.68 52.80±10.65-0.477 0.634治疗后42.44±10.72①36.70±6.62①6.852<0.001 AST治疗前54.36±8.32 55.84±9.95-0.807 0.422

4.5 2 组住院时间和胎便排空时间比较见表4。茵栀黄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胎便排空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

表4 2 组住院时间和胎便排空时间比较(±s)

表4 2 组住院时间和胎便排空时间比较(±s)

组 别常规治疗组茵栀黄治疗组t 值P 值例数50 50住院时间(d)7.83±2.29 6.50±2.32 2.797 0.006胎便排空时间(h)48.76±6.70 36.84±5.62 9.632<0.001

4.6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5。茵栀黄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5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有研究显示,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在30% 左右,胎儿出生时的胎龄、宫内感染、胎儿窘迫以及母亲妊娠期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发病[14]。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先兆子痫等是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孕产妇危险因素。黄疸的发生与新生儿肝脏胆红素代谢以及胆汁排泄障碍等因素关系密切,多发生在出生后的24 h 内,4~5 d 即达到高峰,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增长速度较快。因黄疸并发症多,危害大,还需关注新生儿有无皮肤苍白或出血点,有无精神不振或激惹等精神状态改变,有无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急促、肺部啰音等[15]。由于新生儿尚未拥有完善的胃肠道功能,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影响患儿的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新生儿的营养吸收及生长发育情况受到影响,此外,过高的胆红素可能损害神经细胞膜,从而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及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16]。因此,需要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可归属于中医学胎黄范畴。其关键病机为脾虚湿盛,病变脏腑主要为肝胆、脾胃。母体内湿气盛或内蕴湿热传导给胎儿,湿无出路,土壅则木郁,导致胎儿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影响脏腑发挥正常功能,胆汁不循常道,外溢于皮肤,形成黄疸[17]。因此,本病应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基本原则。茵栀黄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制剂,属于祛湿剂,不仅能够抑制胆红素的重吸收,还可以降低谷丙转氨酶水平,从而减轻黄疸症状。方中茵陈利湿气、清内热、护肝退黄,栀子清热利湿、泻火解毒,黄芩降燥清热、解毒、利尿,金银花祛风散邪、清热解毒。共奏清热、解毒、利湿之功。

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促进脂溶性胆红素分解,分解后的产物对新生儿大脑不具有毒性作用,且能够由患儿的尿液、胆汁等排出体外。但单独应用不仅疗效有限,还容易导致患儿情绪异常,以及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影响治疗的持续性和临床效果,因此临床需要更加完善的治疗方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是临床上常用的微生态药物,可以补充正常生理性菌群,发挥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茵栀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血清胆红素、GGT、ALT、AST 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住院时间、胎便排空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且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茵栀黄口服液中茵陈具有保肝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扩张胆管,加速胆汁分泌,增加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此外,茵栀黄口服液为多种中药配伍应用,可减少红细胞溶血,降低患儿TBiL 水平,进而减轻黄疸症状。

综上,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保护肝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二联蓝光黄疸
鲁晓岚:黄疸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律诗中二联漫说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3“S”让自主教育在队建中发力——二联小学提升少先队员主体能力的探索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