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24-01-19陈向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国之治中国式现代化意识形态

收稿日期:2023-04-09                                                         修回日期:2023-06-07

作者简介:陈向芳,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后疫情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以F地区大学生为例”(20JDSZK098)

摘    要:“中国之治”是实践、理论、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包含中国之“治”、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三层意义,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国家治理功能,是一种意识形态“软治理”。将“中国之治”的价值理念、制度逻辑、生动实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进国家治理共识和培育国民政治素养。“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结合大思政课的价值观教育、历史教育、法治教育、时政教育进行,并从理念创新、队伍建设、内容拓展、载体选择等方面调整优化教育教学范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之治”;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软治理”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2-0030-05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的总体目标当中。中国式治理契合中国国情、经过实践检验,在新时代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资源,可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广大青年学生是“中国之治”的亲历者和接班人,推动“中国之治”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诠释中国国家治理成就背后的制度逻辑,讲深、讲透、讲活“中国之治”这堂思政大课,既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必胜信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针对性的重要抓手。

二、“中国之治”的思想内涵及意识形态属性

(一)“中国之治”的思想内涵

“中国之治”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治理实践的发展和理论阐释的深入,“中国之治”的思想内涵不断拓展丰富,呈现鲜明的历时性特征。从

“中国之治”提出和应用的语境、场景、过程分析,“中国之治”既是一种治理模式,也是一种治理状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中国之“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治理课题逐渐进入学界视野,有学者提出了“中国之治”这一概念,用以表达中国社会的良好治理状态,以相较于西方社会的治理乱象[1]。在此阶段,“中国之治”主要突出

“治”,实际上是“中国之‘治’”,指一种状态或结果。二是中国之“制”。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國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法揭示了党治国理政的核心要义,抓住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产生了普遍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学界由此掀起了研讨国家治理现代化课题的热潮。“中国之治”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从中国之“治”延伸到中国之“制”,涵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制度、治理体制等范畴,着重关注国家治理的制度化、体系化、现代化。三是“中国”之治。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2]。“中国之治”的思想内涵进一步拓展深化。一方面,从整体上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理”“中国之治”共同指向“中国”的事,突出中国特色,展现中国自信,强调中国模式的全球意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等时代之题。另一方面,从“中国之治”与“中国之路”“中国之理”的逻辑关系看,“中国之治”应当包容“中国之路”“中国之理”之外的所有理论抽象,既包括中国之实践、中国之制度、中国之模式、中国之方案、中国之成就,也包括中国之价值、中国之精神、中国之力量,涵盖“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次。综上,“中国之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包括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成就等。

(二)“中国之治”的意识形态属性

目前,中国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努力为全球治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分享中国经验。因此,“中国之治”蕴含着与世界进行制度对话的指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首先,“中国之治”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制度话语垄断。“中国之治”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集体价值优先等原则的条件下展开的,与西方国家治理存在本质区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行动最有说服力。“中国之治”的成功实践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之路”行得通、“中国之理”真科学,证明了人类通向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证明了现代化不等于西化,从而打破西方国家长期把持的话语垄断。

其次,“中国之治”使中国摆脱了自身的历史宿命。近代以来,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生存危机,孜孜以求摆脱落后挨打局面。“中国之治”的伟大成就是在追求发展与克服危机两种使命并存的条件下取得的,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危机、文化危机和当代社会主义危机的回应[3],彻底回答了中国人行不行、中国文化好不好、社会主义道路通不通的问题,而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和文化密码则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最后,“中国之治”蕴含丰富的意识形态资源。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中国之治”展现了突出的治理绩效和伟大的治理成就,不间断地生成各类具有“中国色彩”的治理故事,稍加挖掘提炼便可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题材,为思政课教师“讲道理”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同时,“中国之治”蕴含先进的治理理念,依托科学的治理体系,有利于将人们的思想认同提升到更高层次,在传统的历史认同、绩效认同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塑造制度认同、价值认同,从而以国家治理认同夯实国家政治认同基础、开辟政治认同新路子。这在中西制度优势竞争和意识形态较量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三、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国家治理功能及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回应

(一)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国家治理功能

国家治理是一个涵盖多种结构要素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物质经济支撑,而且需要思想观念整合;不仅包括经济要素、制度要素,而且包括文化要素、人的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要素更具有根本性[4]。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引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推进政治社会化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治理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塑造政治价值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普及、灌输与政权建立、运行、维持相关的政治、历史、哲学等理论知识,引导人们建立与“四项基本原则”相协调的价值观念,抵御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侵蚀,不断巩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认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第二,凝聚思想共识,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制度的竞争,而制度竞争的关键在于制度成本,即看谁更有优势。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塑造集体价值观念,培育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消解社会阶层对立,管控利益分歧,避免社会碎片化和治理僵局;通过普及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引导人们自觉遵守规则,增进社会合作意识;通过政治宣传,促进人们信任和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自觉融入改革发展大局,支持大政方针政策,降低制度运行成本。第三,提升国民政治素质,促进个体发展进步。亚里士多德说“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人并非一开始就获得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社会知识,个体总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社会化过程中获得自己关于政治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传授政治、历史、法律、道德等知识的功能,帮助人们赢得基本认知,启发个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意识,继而激发国民的主人翁责任感。综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软治理”[5],能够促进社会成员认同党和政府构建的政治社会秩序,从而为“中国之治”的推进、巩固和完善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回应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国家治理面临新任务新需求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紧跟国家治理步伐,及时回应国家治理新实践新课题,将“中国之治”的理念、制度、成就等融入其中,才能更好地助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由“中国之治”的人民主体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所决定的。“中国之治”的人民主体性意味着“中国之治”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治理的主体而不是客体,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凝聚思想共识和培育现代公民等功能,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可以说,没有人的现代化、思想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应国家治理需求,进一步发挥其面向现代化的“软治理”功能。一方面,高校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国家治理大局,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视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6],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位置,自觉优化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定位,使其承担起新的育人使命。另一方面,还要将“中国之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将其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向青年学生讲清楚国家治理的价值理念、制度逻辑、实际成效和困难挑战等,引导青年一代形成符合现代国家治理需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唯有如此,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才能深入人心,赢得广泛而持久的支持,确保基础扎实、后继有人、行健致远。

四、“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国家治理经验更加成熟,治理理论更加彻底,制度体系更加定型,为宣扬和彰显“中国之治”提供了充足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心灵。要积极创新话语体系、提升传播能力,面向海内外讲好中国制度的故事,不断增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说服力和感召力”[7]。将“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认识、理解、感悟“中国制度的故事”,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第一,促进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有主见、有思想、敢质疑,一般性的宣传话语不容易被其接受与内化。针对这个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新鲜素材,以可感知、可验证的故事打动青年学生。一方面,当前,中国国家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涌现大量的治理经验、典型案例、优秀人物。这些故事是当下的、新鲜的、生动的,符合青年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认知结构,有望触动青年学生的神经,激发他们的感情,應当被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化解当前思政课教学困境。另一方面,青年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迫切希望了解社会生活、了解国家运行规则。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8]。从青年学生的主体需求和切身利益出发,将国家治理的理念、制度、案例纳入思政课教学,用身边人身边事讲理说法,可以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从

“要他学”到“他要学”的根本转变,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第二,开辟政治认同新路径,增强国家治理的意识形态支撑。实践证明,有效的国家治理不仅需要完善制度体系以提供社会运行的规则框架,还需要整合人们的价值观念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营造思想认同,既是“中国之治”的重要特点,也是其独特优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宣传革命历史,营造历史认同;通过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营造绩效认同。但是,青年学生成长于新世纪,距离革命年代越来越远,脸谱化的历史故事往往导致审美疲劳,教育效果有限[9]。青年学生未曾经历物质匮乏年代,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经济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缺乏直接体验,因而,通过宣传改革建设成就营造的绩效认同也是有限的。相比之下,国家治理、社会改革工作持续推进,措施与成果与时俱进,既有“过去时”,又有“现在进行时”,还有“将来时”,素材丰富,案例生动,亲和力强。青年学生或多或少对社会治理工作有些感悟、体验,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可能亲自参与治理过程。与传统政治认同类型相比,治理认同的新鲜度、在场感、互动性较强,具有更高的意识形态塑造价值。同时,利用青年学生问题意识较强的特点,引导其了解国家治理和发展成就背后的曲折过程、艰难抉择、利益权衡,了解国家事务性质分类、优先顺序、轻重缓急,可以让青年学生从更高站位理解国家大政方针,理性认识国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树立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决心,从而增进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

第三,适应新时代青年学生发展需求,提高国民政治素养。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理念的形成、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治理共识的建立、治理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符合现代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需要正确认识社会,为个人成长、道路选择、职业发展做好准备,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工作。思政课教师要向青年学生传播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信息、渠道,帮助其理解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政策运行特征、国家机构职能等,增强其参与社会治理的信心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年学生掌握观察思考社会问题的思维方法,理性看待社会问题,努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养成积极向上的公民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0]“中国之治”浓缩了党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是中国当下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之一。“中国之治”与“中国之路”“中国之理”具有内在统一性,是“中国之路”“中国之理”的实践表达。将“中国之治”融入思政课教学和理论研究体系,给予宣传普及和完整阐释,既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境界的需要,也是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理”的必然要求。

五、“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任务和路径方法

(一)“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科学的体系结构。将“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依托现有教育教学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从思政课教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等方面全方位推进。

第一,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清楚“中国之治”的价值理念。价值认同作为政治认同的最高层次,是最为稳定的认同状态,也是最不容易实现的认同类型,需要点滴积累、久久为功。思政课要向广大青年学生讲清楚“中国之治”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引导青年学生用价值权衡的方法分析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例如,“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治理理念。不管国家法律规章还是党的政策文件,不管制度体系还是实际措施,都始终贯彻这一理念,体现在危机处理中的生命至上、脱贫路上的“一个也不能少”、民生项目建设中的社会效益优先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理解和发自内心认可“中国之治”的价值理念,将党和政府的真诚善意传递给青年学生,减少误解、消解分歧,增进和巩固价值认同。

第二,结合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讲清楚“中国之治”的制度逻辑。邓小平同志曾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把国家治理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提上重要日程,建立了党内法规体系,形成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衔接的制度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制度稳预期、利长远的优势逐渐体现,各项国家治理工作总体上做到有规则、有依据,表现为政府行为更加依法规范,政策稳定性更强,社会在制度框架下有序运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讲清楚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层次机构、效力关系;讲清楚具体制度的社会背景、功能作用、适用范围、运行程序和存在的局限性;讲清楚国家制度赖以实施的组织领导体制、工作运行机制和前提条件等。总之,要让青年学生喜欢上“中国治理故事”,认识各个层次制度的意义、逻辑、条件,自觉摒弃“制度万能论”“制度无用论”等极端观点,形成肯定、理解的态度,进而形成对制度的支持、认可、信任、信仰。

第三,结合历史教育,讲清楚“中国之治”伟大成就的时代价值。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中国之治”取得的每项成就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努力的結果,其中充满艰辛、曲折甚至惨痛教训。古人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要引导青年学生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成就,既不骄傲自满,也不妄自菲薄。引导青年学生准确认识今日中国的历史方位,在彰显成就的同时不忘走过的弯路,在承认差距的同时不忘已取得的进步;从过去的成就中增强信心、塑造认同,感恩先辈,从党和人民未竟事业中明确目标和使命,勉励自己。

第四,结合时政教育,讲清楚“中国之治”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前进方向。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地区冲突此起彼伏,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技术封锁、围追堵截,国家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同时,国内经济转型压力增大,养老、就业等面临不少实际困难,这些都给国家治理带来极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学会辩证看待治理工作中的“危”与“机”,同时,善于引导青年学生理性看待具体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辩证分析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感悟社会治理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增强对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力,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对未来的信心。

(二)“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方法

“中国之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简单地将中国国家治理理论融入到思政课当中,而是将国家治理的理念、逻辑、规则、案例、成效结合到思政课的说理中,融合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到衔接自然、合情合理、润物无声。为达到这一效果,思政课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意识形态塑造工作的技术性、专业性和时代化要求。

第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使之契合“中国之治”的价值追求。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需要具备现代意识的国家公民,即对公共规则理性认同、具备政治参与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的人。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意识形态塑造功能的基础上,真正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注重对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努力消除其臣民心理、清官情结、等级观念,真正做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和本体性价值的统一。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使之符合“中国之治”的能力要求。“中国之治”涉及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对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很高要求,通过短期培训难以达到。因此,要从“大思政课”切入,思政课教师和校外导师分工负责。思政课教师主要承担国家治理理念价值、制度体系等的普及性教育;校外导师,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通过宣讲国家治理最新举措、改革背景、推进过程等,带给青年学生新鲜案例和前沿动态。

第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使之满足“中国之治”的主体需求。“中国之治”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青年学生即将步入社会,他们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中国之治”的“接棒人”和“生力军”。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适应青年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增加青年学生的社会知识储备,对课程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优化;要更加重视国家安全、政策法律、公共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供给,增强青年学生的获得感。

第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载体,使之适应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重目标,但核心任务还是塑造政治认同。从政治认同的生成方式来看,有宣传型认同、教育型认同、体验型认同、参与型认同4种[12]。传统的宣传型认同、教育型认同容易实施,但教育信度和效度不佳,不容易转化为青年学生的信仰和行动。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更加注重实践锻炼机会的创造,努力推进体验型、参与型认同。例如,思政课教师可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的大好形势,引导青年学生更多了解国家政治和社会运行情况。又如,利用观摩体验政务服务场景,破除对政府办事的陌生感、神秘感,消除对政府工作的误解。

六、结束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依托。“中国之治”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而且具有强大的意识形态价值功能。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意识形态“软治理”作用,与“中国之治”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将“中国之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以便更好地弘扬和推进“中国之治”这一新使命新任务。

参考文献:

[1]  石国亮.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J].前线,2017

(7):86.

[2]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

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

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3]  廖胜华.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中国之治的价值理

念:基于中西现代性观念对比的审视[J].学术研究,

2021(12):85.

[4]  杨威.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國民素养

的重要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3.

[5]  史小宁.意识形态逻辑:百年大党“中国之治”的新维

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40.

[6]  杨威,董婷.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

设[J].思想理论教育,2020(2):21.

[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

出版社,2020:129.

[8]  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92.

[9]  孙耀胜,孙倩倩.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76(10):21.

[10]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20:277.

[1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4:333.

[12]  潘同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类型学研

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1(5):1.

■ 编辑∕丁俊玲

猜你喜欢

中国之治中国式现代化意识形态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之治”彰显全球魅力
张维为:“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