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菜博物馆“研学游”空间模式分析

2024-01-19江雪梅杨羚艺何艳

中国食品 2024年2期
关键词:川菜研学博物馆

江雪梅 杨羚艺 何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研学游”这种新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川菜博物馆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和教育场所,通过互动和体验式学习,旨在传承和推广川菜文化。本文深入分析了川菜博物馆的“研学游”空间模式,基于对川菜博物馆的案例分析,探讨了该模式对研学游的影响,以及其带来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效果。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旅游体验的丰富性和深度性。研学游作为一种融合教育和旅游的新型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在这种背景下,博物馆和景区也开始探索研学游的空间模式,以期为游客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参观体验。

川菜博物馆作为中国第一个以川菜为主题的博物馆,集传统川菜文化和历史文化于一体,备受游客的喜爱和关注。传统的博物馆参观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他们期望通过参与性更强的方式了解川菜文化的精髓。因此,研究川菜博物馆的研学游空间模式,对于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推广和传承川菜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学游”空间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研学游是一种走出校门,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方式,是一种寓教于游的教学新型业态,以“研”为基础、“学”为目的、“游”为载体,重在开阔学生视野,并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力争让学生在研学游中“研”有所得、“学”有所获。

2.特点。(1)教育性强。研学游是一种注重教育的旅游模式,通过参观与活动、讲解、观察等多种方式,强调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游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体验,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旅游和教育的融合。

(2)体验性强。研学游注重游客的互动参与,通过多种方式(如实地观察、制作、互动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多样性。研学游提供多样化的体验项目和形式,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注重游客的参与和交互,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川菜博物馆的“研学游”空间模式

川菜博物馆的“研学游”空间模式主要由博物馆展览空间、研学教育空间、互动体验空间和社交空间组成。

1.博物馆展览空间。川菜博物馆通过展示川菜文化的历史、发展、特点、名菜、名厨等,向游客介绍川菜的文化内涵。该空间是研学游的核心要素之一,游客通过观展了解川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对川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研学教育空间。在该空间,川菜博物馆提供了多种教育活动,如制作川菜、品尝川菜、参加讲座等,让游客通过实践学习体验川菜文化,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提高游客对川菜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互动体验空间。川菜博物馆提供了一系列互动体验空间,如川菜制作体验区、川菜调味品体验区、川菜文化互动体验区等,让游客加深对川菜文化的了解。通过趣味性和交互性的体验方式,增加游客的参与度,提高游客对川菜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4.社交空间。研学游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社交活动,为此川菜博物馆也设置了社交空间,包括室内和室外两种社交空间。室内社交空间包括餐厅、茶室等,这些场所不仅可以让游客品尝到正宗的川菜和茶叶,更可以促进游客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室外社交空间主要包括庭院、花园等,通过种植一些与川菜相关的植物、布置代表川菜文化的雕塑等,为游客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四、川菜博物馆“研学游”空间模式的特点

1.多元化的空间体验。在川菜博物馆的“研学游”空间内,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体验川菜文化,如观赏展品、制作川菜、参加讲座等,可以使游客在不同的空间中获得不同的体验感受,从而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学习效果。

2.互动性强的展示手段。川菜博物馆内的展品大多采用互动式的设计方式,游客可以通过触摸、拍摄、制作等方式与展品互动,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川菜文化的历史和发展,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增强游客的学习效果。

3.教育与娱乐相结合。川菜博物馆的研学游空间模式将教育和娱乐相结合,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游客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娱乐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好地融入川菜文化中。

五、川菜博物馆

“研学游”空间模式的具体应用

川菜博物馆馆区包含典藏馆、互动演示馆、品名休闲馆、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区、川菜原料展示区六大展示区域,是一个集“研、学、游”于一体的设计精妙的综合性展示空间。

1.展示区域。展示区域是川菜博物馆的核心,用于展示川菜的历史、文化、烹饪技巧和相关知识,主要集中在典藏馆。地域特色版块,强调了不同川菜菜系的特点,如川北、川南等各菜系的代表菜品和制作方法;食材介绍版块,展示了常用的川菜食材,解释它们在川菜中的用途和重要性;烹饪工具和器具版块,展示了川菜烹饪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和器具。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观看,还可以亲自参与体验,深入了解川菜的历史、地域特点、制作工艺和文化背后的故事,有助于提升他们对川菜文化的认知,拓宽视野。

2.互动体验区。互动体验区是提供互动和体验性学习的区域,目的是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川菜文化。其中,烹饪工作坊提供烹饪课程,游客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川菜,了解烹饪技巧和食材的使用;品味体验主要开展川菜品尝和评价活动,学生可以品尝川菜的口味,感受川菜文化的独特之处;互动展品是通过触摸屏、虚拟现实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川菜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后的故事;文化展示会定期举办川菜文化展示、演讲和表演活动,介绍川菜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传承。这些区域不仅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也为学生创造了有趣和愉快的环境,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3.学习厨房示范区。学习厨房示范区是一个教育性的空间,旨在向学生展示川菜的制作过程和烹饪技巧。其中,厨房配有专业的厨房设备,厨师或教育工作者会进行川菜烹饪演示;烹饪课程是由经验丰富的厨师或烹饪教育者进行示范,学生可以观摩和学习,亲自动手制作川菜,学习烹饪技巧;互动学习是让学生与厨师互动,通过提问、尝试等参与烹饪过程,让学生有机会分享知识、思想和体验,促进思考和学习。

以上三个区域构成了川菜博物馆的“研学游”空间模式,游客可以在其中了解川菜的历史、文化背景,亲自体验川菜的制作过程,以及品尝川菜的美味,成功地满足了研学游的需求,既弘扬了川菜文化,又为参与者提供了深入学习和互动的机会。

六、研究结论

经过对川菜博物馆“研学游”空间模式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在空间构成上,各空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研学游空间模式。其次,在空间布局和设计上,以传统川菜文化为主线,注重展品的可互动性和趣味性,能够增强参观者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效果,是影响“研学游”空间模式的重要因素。再次,互动体验和教育方式对“研学游”空间模式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实物展示、情景还原、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可以加深参观者对川菜文化的认识和体验,提升学习效果和体验感,提升研学游的教育效果。最后,参观者群体和需求也是影响“研学游”空间模式的重要因素。川菜博物馆的参观者主要是学生和家庭,这些群体对“研学游”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兴趣点,博物馆通过对展品和互动体验设计进行针对性的划分和布置,可以提高参观者的满意度和参观体验。

本研究虽然对川菜博物馆“研学游”空间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主要从川菜博物馆“研学游”空间模式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其他类型博物馆空间模式的探讨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未来可从更广泛的角度,深入探讨博物馆空间设计和教育体驗的改进与创新,为博物馆的发展和文化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基于体验式消费的饮食类博物馆空间营造研究——以川菜博物馆为例”(CC22W28)。

作者简介:江雪梅(1974-),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空间设计、职业教育。

杨羚艺(200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环境空间设计。

何艳(1986-),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副教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环境空间设计。

猜你喜欢

川菜研学博物馆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博物馆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翠花,上川菜!
第二道 川菜资格人
露天博物馆
川菜资格人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