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万里重?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举办
2024-01-18张婷婷
张婷婷
本报讯 近日,为庆祝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70周年,四川美术学院推出一系列学术活动,回顾传承,关注未来。
12月5日至6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当代雕塑的方位学术论坛”以当代雕塑的发展为观照,聚焦于中国当代雕塑的理论建构、批评与策展及创作现场等问题,邀请了近30位来自全国各美术机构、艺术院校的知名艺术家、批评家和理论家参与讨论,展现了诸多嘉宾的研究成果。论坛聚焦“公共雕塑的新趋势与话语生产”“物性与媒介: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具象雕塑与当代表达”“当代雕塑与学院教育”等主题,并围绕当下的艺术教育、前沿理论、跨学科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表示,论坛希望对中国当代雕塑进行多维度的审视、分析和展望,以寻找和建立“中国当代雕塑的方位”为契机,在诸多的变量中梳理关乎时代和艺术的精神与脉络。
當天还发布了2022《中国当代雕塑年鉴》,年鉴以年度为单位,整理、收录与中国当代雕塑相关的展览、作品、学术活动以及出版物信息,建立中国当代雕塑原始数据库和索引目录,形成中国当代雕塑年度报告、专题分析等学术成果。
12月6日,“关山万里重——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70周年文献展”开幕,并举办同主题学术交流会。文献展以“大事记”为时间线索,串联起从1953年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正式建系至今70年的发展历程。展览共分为引言和六大板块,通过珍贵的文献、史料、实物、书籍、手稿、雕塑作品、票据、书信、教案、大纲、作业等交叉印证,营造了一个时空交错的现场。如在“‘学与‘道:川美现代雕塑的建立(1953—1964)”板块,展示了20世纪早期自日本、欧洲等地购买的大量书籍和画册等实物,以及雕塑系师生前往大足石刻进行田野调查,主动进行雕塑民族化探索的过程,回顾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建系之初的教学和创作体系形成的过程。在“历史的回响:西南现场与艺术经验(1965—1976)”板块,围绕《收租院》的创作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原始手稿、文献资料、雕塑小稿、照片、媒体报道与学术讨论的相关记载。在“生命的勃发:立足大地的耕耘与抒情(1977—1991)”板块,可以看到恢复高考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首次招生以及全面重启教学的历史场景,大量珍贵的入学考试试卷、高考准考证、学生作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案以及对外交流情况等原始档案和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一一陈列,尤其是首次展出了《春》《夏》《秋》《冬》和《艰苦历程——红军长征纪念碑群雕》的创作手稿、设计过程以及大量一手的珍贵文献、信件。“诗意的变奏:审美自觉下的艺术探索(1992—2001)”板块重点展示了这一时期,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在艺术创作上的审美自觉和各自鲜明的创作面貌,其中1993年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展”是这一时期影响力较大的展览,首次展出了刘开渠为该展览进行题词的书法手稿和其他大量的珍贵原始文献。“多元的融合:全球视野下的川美雕塑(2002—2011)”板块重点围绕2002年开始设立的景观雕塑专业,呈现出雕塑艺术与景观雕塑两个专业并行发展又各有特色的格局。“未来的‘塑造:艺科跨界与社会参与(2012—2023)”板块重点围绕2016年进行的“2+3”工作室制改革,展示了具象雕塑、公共雕塑、跨媒介雕塑和器物雕塑四个工作室的大量教学改革举措、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情况。
这六个板块,展现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从1953年建系之初对“学”与“道”的追问,到20世纪60年代雕塑民族化探索的历史回响;从20世纪80年代生命的勃发与城市雕塑的文化记忆,到20世纪90年代审美自觉下的实验与争鸣;从2000年以后全球视野下的多元融合,到近十年来的艺科融合与社会参与,这一系列的背后,是试图去回应何谓“中国雕塑的现代性”:在面对“他者”文明时,中国的民族认同在艺术方法上的展开;在面对现代化进程时,传统资源在文化上的“再嵌入”。
正如策展人李竹所言,此次展览对于这种在历史延续的脉络化和事件累积的丰厚性上生成的学术传统进行追溯、回顾、总结、反思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地域性和本土性所造就的独特的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群体,应该在新时代的今天进行历史方位和文化形态的重新叙述,这也是文献展所呈现的“关山万里重”的题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