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VUGIB患者应用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对再出血率的改善探讨
2024-01-18范秤来赖京京段先华康晓峰
范秤来 赖京京 段先华 康晓峰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是出现在屈氏韧带上方消化道的非静脉曲张性疾病引发的出血,常见于肿瘤疾病、胃黏膜病变和急性溃疡性疾病[1]。该病有起病快、致死率高和出血多的特点,且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仍然存在再出血的情况[2]。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止血方法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ANVUGIB的主要治疗方法,具有简单和快速的特点。目前常用的有注射治疗和钛夹止血治疗,但目前对于两种方法的ANVUGIB治疗效果仍然存在一定分歧[3]。本研究对比注射治疗和钛夹止血治疗ANVUGIB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3年2月收治的78 例ANVUGI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9 例)和对照组(39 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4 例,女性15例;年龄21~64 岁,平均年龄(51.57±5.78)岁;ANVUGIB病程1~6 h,平均(3.11±0.19)h;致病类型:胃癌2 例,消化性溃疡29 例,急性胃黏膜病变8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 例,女性13 例;年龄21~64 岁,平均年龄(51.64 ±5.82)岁;ANVUGIB病程1~6 h,平均(3.08± 0.21)h;致病类型:胃癌4 例,消化性溃疡27 例,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①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ANVUGIB的诊断标准[4];患者经过胃镜明确ANVUGIB诊断;患者的年龄>18 岁;患者于我院初次接受治疗;患者均了解本研究流程且自愿加入,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患者的生命体征较差,无法配合治疗;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存在原发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通过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在内镜下通过黏膜注射针推注1:10000 肾上腺素(国药准字H14020817),可通过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在血管的残端以及出血位置再次注射,每次3 mL,总剂量需≤12 mL。
1.2.2 研究组 患者通过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对患者的咽喉部进行局部麻醉,需将钛夹装置放置于消化镜的活检孔道处,将钛夹放置器、钛夹放置其中,将装置好的消化内镜插入患者的消化道内,肾上腺素的注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内镜下将钛夹推送器插入其中,并使其对准破溃的血管两侧,随后将钛夹释放,进而截断出血血管以及周围组织的血流,每例患者总共钛夹的使用数量需要≤5 个,夹闭后观察5 min,对于出血周围的黏膜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再次冲洗,在内镜下观察,若无出血,则结束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4]:显效:患者在完成止血后,24 h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完全消失;有效:患者在≥24 h且<72 h内完成止血;无效:患者在72 h内仍未完成止血。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各组总例数×100%。②止血效果:记录两组患者的有效止血率、即时止血率、72 h后再出血率,其中止血有效率:患者在治疗后停止呕血或者黑粪消失,胃镜结果提示无活动性出血;即时止血率:在胃镜下观察到出血停止;72 h再出血率:在72 h后再次出现黑粪或呕血,粪便潜血试验阳性。③凝血功能: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 天抽取患者清晨餐前静脉血5 mL,并通过高速离心分层获得上清液,通过BC-10 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迈瑞医疗器械公司)对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活化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有效止血率和即时止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72 h后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PT、PLT、APTT和FBG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PLT和APTT均降低,FBG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患者PT、PLT和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FB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s)
组别 nPT(s)PLT(×109/L)APTT(s)FBG(g/L)治疗前治疗后tP治疗前治疗后tP治疗前治疗后tP治疗前 治疗后tP研究组39 17.15±1.68 11.63±1.24 16.509 <0.001 327.31±10.21 165.11±1.63 23.995 <0.001 35.28±3.11 28.42±2.17 11.297 <0.001 2.26±0.323.43±0.41 14.048 <0.001对照组39 17.27±1.73 14.32±1.17 8.821 <0.001 327.44±10.14 249.39±1.57 12.713 <0.001 35.33±3.21 31.69±2.24 5.807 <0.001 2.31±0.342.99±0.37 8.451 <0.001 t0.3109.8530.48810.2650.0696.5470.6684.975 P0.756<0.0010.626<0.0010.944<0.0010.505 <0.001
3 讨 论
近些年内镜技术正在不断地进步,其已在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和检查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可有效地判断出血位置和病灶,颇受患者和医生的青睐[5]。但内镜下也有多种止血方法,其中注射止血和金属钛夹是最多见的两种,而目前关于两种术式的效果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对此展开讨论,以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性。
注射治疗是通过内镜把药物直接注射到出血的病灶及其周围,使其快速和直接地发挥止血的效果,同时能够增强血管内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形成,通过使黏膜下组织肿胀的形式达到止血的效果,但是肾上腺素的作用时间相对较短,这也导致了患者止血后容易出现再次出血的情况[6]。钛夹止血是以金属钛夹在夹闭的时候所生成的机械力夹紧周围组织和出血的血管,使血液断流,从而发挥止血的效果。陈明等[7]研究发现,金属钛夹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注射治疗,且再出血率也显著更低。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其研究结果[7]一致。可能是因为金属钛夹与外科血管结扎和缝合机理相近,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金属钛夹主要以物理机械压迫的机制进行治疗,可有效阻断血流,并且运用效果较为持久,降低术后再次出血的风险[8]。另外金属钛夹使用2 周左右能够自由脱落,随着粪便被排除,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有效止血率和即时止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 h后再出血率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在ANVUGIB患者的治疗中,金属钛夹的止血效果明显高于注射止血治疗。凝血因子是机体凝血功能的主要反映指标,PT、PLT、APTT和FBG均是常用的凝血功能指标。其中PT和APTT都是以时间的形式反映凝血功能。FBG主要在肝脏内合成,能够促进PLT聚集[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PLT和APTT均降低,FBG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患者PT、PLT和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FB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金属钛夹对于ANVUGIB患者的止血效果较高,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综上所述,相较于注射止血治疗,内镜下金属钛夹对于ANVUGIB患者的止血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率,改善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