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专业英语能力构建路径的探究
——以柳州机电设备技术人才为例

2024-01-18李东恒

教育观察 2023年34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机电设备职业

李东恒

(1.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马来西亚新山,813101;2.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一、引言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竞争异常激烈,柳州以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地参与国内外合作与竞争,需要更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做支撑。[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及专业(以下简称“双高”)的国际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要具有国际化素质,要在有全球视野的基础上,具有创新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较高的信息敏感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学习能力。[2]机电设备技术人才是企业当前急需的人才之一,推进其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培养的高职机电设备技术人才在专业英语教育上仍存在诸多短板,限制了其国际化发展。本研究融合学校、地方、国家发展实际,梳理专业英语教育过程,探索校内和校外的双循环模式,挖掘影响专业英语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汲取公共英语和应用英语的“三教”优势,从而引导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并遵循从低级到高级的能力发展顺序,以形成学习研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能力体系。

二、时代意蕴

柳州拥有上汽通用五菱、广西汽车集团等大型车辆制造主机厂,还有采埃孚、联合电子等世界500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及1500多家本土中小型零部件生产企业。柳州企业国际化思路表现为优质产品走出国门实现企业盈利能力提升,高端技术引进企业实现企业生产研发能力跃迁。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为例,其凭借“造船出海”等模式,不断拓宽“走出去”渠道,积极拓展东南亚、南美、中东等海外市场。可以预见,未来的机电设备技术发展应主动求变,把培养符合新技术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且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首要目标。在如此背景下,专业英语教育不再是孤立的学科,而应与企业融合共建,摸清企业实际需求,构建“适销对路”的专业英语职业教育体系。

(一)复合型工匠培养的实际需求

深化复合型工匠培养培训模式改革,是国际化人才培养任务之一。[3]我国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中国制造2050”“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以新时代、新技术、新产业、新格局等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机电设备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专业英语学习与运用能力。企业对高职机电设备技术人才的英语能力要求可归为以下两类。第一类为设备管家类(设备操作、维修、管理)。业内大量工控软件、自动化生产设备、精密分析仪器、工艺试验仪器等多为进口产品,其操作系统、操作及维修保养手册等多用英文编制,包含了大量专业术语,需要一线员工具备一定的英语素养,能在英文环境下完成设备操作,依据维保手册进行设备故障排除及日常保养。第二类为技术支持、海外销售类(海外销售、售后)。随着中国智造水平及海外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对外实现产品及技术服务输出过程中,我国企业需要技术支持类员工能用英语与客户进行沟通并解决各类技术问题,特别是海外销售和驻外型海外售后工程师更强调在工作场景中的英语表达能力。目前,这两类人才在我国的机电设备行业中存在一定的缺口,急需补充。

(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要求

专业英语是以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求为出发点,以贴合学习者所学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等为核心设置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英语语言教学。[4]专业英语的功能性、实用性和指向性明确,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向、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知识、毕业后的工作应用场景结合更紧密。[5]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通过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及所使用的专业英语教材进行调研,发现长期以来课程输出质量不理想,期末学生满意度评分相对偏低。此外,有研究指出,部分教师存在对专业英语准备及授课重视程度不足、教学内容和形式陈旧等问题。[6]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当前的高职学生专业英语学习能力普遍较薄弱,这与国际化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相悖。因此,高职学生专业英语学习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从教学角度来看,只有置身于真实的外语工作语境,学生才能将英语理论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专业英语的学习价值才能充分显现,进而提升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自觉性,提高学生使用专业英语的能力。[6]

(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要求

职业教育新工科教学要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就离不开语言这一交流沟通工具的教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应围绕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模式、新体系、新质量开展。根据《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要求,职业教育需要积极深化体制改革,并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实施。将产教融合的理念不断融入并贯穿高职院校办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以产教融合为引领,让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掌握过硬的英语技能,全面提升素质,成为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三、困境分析

当前专业英语学习能力构建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职业教育的影响,在顶层设计、教师教学素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一)专业英语能力培养顶层设计与企业需求良性互动尚需完善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赖以发展的根本。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2020届、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数据显示,超六成毕业生选择在广西区内就业,三届毕业生在广西区内就业人数占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5%、71%和68%,在柳州市内就业的毕业生占比分别为50%、42%和37%。因此,专业课程的定位与教学设计应充分考量地方实际产业背景、用人环境和需求。专业英语教学与毕业生就业岗位性质、工作环境关系更加密切,能力培养方向应紧跟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对能力的要求更加灵活多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企业及毕业生数据支撑,针对专业英语能力的顶层设计很容易陷入公共基础英语的教学思维误区,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识读能力与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权重上难以做到科学的分配。

(二)专业英语课程教师教学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从教师角度来看,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质量与任课教师的英文水平和专业能力均存在必然联系。英文水平较高但专业水平欠缺的教师在涉及专业内容的时候往往捉襟见肘;专业水平卓越但英文水平欠缺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英文表述的把握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往往只能做到专业词汇及短句翻译教学,很难达到课程目标。从课堂教学实施角度来看,教师可能缺乏对学生学习特性和学习诉求的应有关注与有效回应,缺少专业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和新体系。教学过程应试教育色彩浓重,过分注重英语基础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支撑毕业生未来工作业务所需英语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条件与资源等关键要素缺乏基于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与课程教学目标达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从考核方式来看,专业英语的考核评价已普遍从传统的总结性评价为主的考核,逐步演化为综合活动表现评价、理论考核评价等多元化综合性多次评价。综合性、多元化评价是专业英语考核评价的发展趋势,更能综合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因为专业英语本身承载的专业知识属性,不同学习模块考查侧重点也不同,所以考核方式应该灵活变通,因地制宜,避免花样繁多但流于形式,最后适得其反。

(三)学生学习原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探索精神

从学生的角度看,一部分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表现出较明显的学习兴趣低迷、学习态度不端正和探索精神缺失的特点。语言学习容易被认为比其他课程更加枯燥,这可能与学习内容、手段和考核评价方式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让学生难以感受到专业英语课程的趣味性,从而难以产生“课毕事成”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匮乏的基础英语词汇量、实习过程中接触英语应用场景较少及愈发智能化的翻译软件和设备等都导致学生学习目标和意义感相对较差。学生学习兴趣弱化的问题进一步加剧其学习惰性,被动式学习成为常态,知识网络构建过程过度依赖教师教学,课后知识自我更新近乎停滞。但专业英语课程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联系密切,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其能力的要求和侧重方向差异较大,更重视个性化知识体系建构。在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认知与探索精神缺失,难以梳理职业发展脉络并有针对性培养自己的专业英语能力,学习成果也难以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四、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走访、专家访谈等实证调查方式,收集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设备技术专业英语在课程管理、教材使用、教师素质、学生特点、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基于OBE教育理念分析发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设备技术专业英语教学呈现出校内和校外“双循环”模式,校内的教学循环和校外的教育循环根据影响学生学习专业英语能力的因素又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各层级的主体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要求等;内部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如学习心态、学习策略等。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机电设备技术专业英语教育过程

(一)校外教育循环

为进一步获取企业对机电设备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构建需求,本研究重点针对柳州企业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相关从业人员知识领域需求、专业技能掌握、职业素养三个维度进行调研。首先,明确电气控制与PLC基本原理和编程等7项关键知识是企业针对机电设备技术专业毕业生最集中的部分。其次,确认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的相关知识等4项专业技能是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最后,针对职业素养维度中呼声最高的沟通交流,在专业英语的能力构建过程中,侧重专业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的输入和转化,强调沟通和表达技巧的学习。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和未来工作英文的使用场景,沟通过程应尽量避开烦冗的英语语法技巧,强调简单、高效、直接的表达方式。调研获取的信息与学生自主发展需求等融合,进而得出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效果的外部因素。

(二)校内教学循环

顶层设计的偏差导致当前高职专业英语教育缺少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即缺少以专业英语知识为支撑的业务能力(硬能力)及自我发展、社会适应的能力(软能力),表现出形而上的特点。具体症结体现在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实施及考核形式上。校内循环强调通过校外循环确立的产教融合教学目标,不断调整机电设备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机电设备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进而设置相应的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构建不同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和制定教学标准,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成果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的模式,让学生直观了解任务点及任务完成后能掌握的具体技能,从被动式学习转换为对“课毕技成”的期待感,遵循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发展规律重构教学内容。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学生逐渐成为学习主体,教师逐渐转换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咨询者、协调者,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评价上,强调以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为导向,真实、准确、及时地反馈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和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教学反馈情况,及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形成螺旋上升的校内循环闭环。

五、优化路径

基于OBE教育理念下专业英语教育过程的校内校外双循环分析,本研究构建了高职学生专业英语学习“三位一体”的能力体系。高职学生专业英语学习“三位一体”的能力体系从低级到高级发展,循序渐进、层层递阶,包含学习研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种能力。这三种能力分别对应基础英语教育、应用英语教育、专业与英语融合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统一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专业技术应用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基于“发散—聚焦”原则,这一体系的优化路径分为四个主体和三个层面:企业为“水”,是人才培养的依托和助力;学校为“舵”,把握培养需求和师资方向;二级学院为“骨”,明确课程逻辑及架构;师生为“桨”,协作完善学习内容、授课和评价方式。

(一)宏观层面

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创新完善运行管理体制。首先,针对柳州产业发展对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要求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以能力为本位,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不同维度得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画像。同时,基于岗位明确需求,遴选区域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针对设备管家类和技术支持、海外销售类岗位职责,从企业期待和员工诉求两个层面梳理并具象化对机电设备技术毕业生专业英语技能的需求。其次,加强国际化师资培养,通过开展面向全校骨干教师的双语师资培训、依托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帮助企业完成海外技术培训及服务、鼓励引导海外职业院校教师来华交流、支持教师赴海外工匠学院开展针对当地学生及师资的培训等方式,提升专业英语课程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最后,创新完善运行管理体制,将国际化列入学校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评价体系,从办学机制创新、国际化双语环境构建等方面提供良性机制保障。

(二)中观层面

构建国际合作育人课程体系,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具体来说,需要在二级学院层面落实指导推动方案,形成合理有效的组织机制。首先,课程标准的制定要准确地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服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课程目标要以培养专业能力为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以及伴随教学过程而产生的社会能力。其次,二级学院作为主体,结合柳州主要产业的机电设备技术人才需求,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在专业英语课程中,学校可借鉴双元制课程的培养方式,以职业能力为本体,以课程设计、职业活动为核心,结合柳州区域制造业特点,打破学校与企业的藩篱,实现校企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最后,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包括开发专业教学模块、项目课程和考试模块等,共享课程资源,并混编队伍共同教学,企业导师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三)微观层面

柔性化教学内容,创设沉浸式情景教学及人本主义的多元化动态评价,针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理顺教师贯彻执行,健全顺畅的运行机制。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不同岗位能力需求,融合基础英语和商务英语中的有效元素,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专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建立课程知识图谱,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逻辑。模块内容可以采用项目式呈现,主要包含设备、元件、参数、工控软件等词汇内容,专业工具及设备安装、操作、维修手册阅读材料,工作日常情境对话及电话邮件沟通技巧等。每个项目均要设置相应任务,难度逐渐升级且尽可能满足“完一课成一事”的任务目标,实现对专业知识的关联及岗位基本任务需求的满足。教师针对班级、专业具体情况,如企业定向委培班,在模块和内容选择上灵活调整,同时鼓励学生参与项目任务的修订讨论和完善,补充期待提升和学习的知识点。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布置由简单到困难的阶梯性预习任务,并提供阶梯性问题引导,把学生从学习舒适区逐步引向发展区。最后,考核要以学生能力的提升为中心,以模拟实际场景下专业英语运用效果为目的,强调多元化过程性评价导向,突出学习的实用性。

六、结语

本研究以学校“双高”建设和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契机,将高职机电设备技术专业英语学习能力的研究放在与学校、地方、国家发展实际相融合的视角下进行研究。高职工科专业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构建要掌握两个原则:一是从学生期望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来反推,不断加大英语学习难度来引导学生达成最终学习成果;二是聚焦行业领域重要、基础、核心和高峰的成果,以确定所有迈向最终学习成果的教学的适切性,有效协助学生学习。同时,学校需要确定四个重要关系:一是内外需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二是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是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四是毕业要求与教学要求的对应关系。未来研究需要深入探讨更具个性化和普适性的能力构建体系和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区域产业升级对国际化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机电设备职业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接地的重要性
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完好率统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