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专家吴克甸 把严谨和奉献带入关心下一代事业

2024-01-18浙江省丽水市关工委

中国火炬 2024年1期
关键词:吴老庆元树花

浙江省丽水市关工委

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浙江省最美“五老”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作为食用菌专家

87 岁的吴克甸有着众多金光闪闪的荣誉

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26年

平时沉默寡言,一心扑在科研上的他

只在与青少年交流时

才会多讲一些自己的经历

2021年9月1日,浙江省丽水市江滨小学综合楼三楼会议室。少先队员们佩戴红领巾,正在满眼崇敬地聆听一位老者为他们上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

老者名叫吴克甸,2021年6月28日,吴克甸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吴克甸为少先队员们讲述了他和食用菌的故事。少先队员们也近距离了解到吴克甸爷爷“择一事,事一生”的初心,感受到他信仰的力量。

“科研工作面对的是无声的语言,每一点细微的变化也许都是一个重大突破的开始,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相信只要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努力,不忘初心,坚持不懈,终究会有结果。”平时言语不多的吴克甸,也只有在面对青少年时、在关心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感推动下,才会多说一点关于自己的事。

专家加入关工委

800 多年前,庆元人吴三公用一根木棍开启了人工种植香菇的历史,成为“香菇始祖”。今天,同为庆元人的食用菌专家吴克甸,60 多年以菇为伴,实现多项食用菌种植技术突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为脱贫攻坚做出巨大贡献,被当地百姓尊称为“现代吴三公”、“当代菇神”、“中国菌菇界的袁隆平”。

1958年,吴克甸分配到庆元北门大队担任农忙食堂会计。4年后,吴克甸担任北门村大队长,带领群众实现了“从吃不饱饭到有饭吃”的跨越。吴克甸并不满足,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带着农民致富,实现从有饭吃到有钱花。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克甸在书店角落里发现了一本名为《草菇栽培技术》的书。从那时起,吴克甸就与食用菌结下了60 多年的缘分。

草菇、银耳、香菇、花菇、灰树花……吴克甸一路攻克技术难关,推进了整个国内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发展。

1998年退休后,吴克甸担任了庆元县关工委副主任。

他积极助推农村青年创业创新,把大量时间投入食用菌研究,在传授农村青年食用菌知识和推广科研成果的同时,还主持研究了3 个省级科研课题,1 个县级科研课题。2000年,他经过3 个月努力,成功摸索出胶囊菌种栽培的模式,使庆元香菇实现从一个菌种栽培30 段香菇到200 段香菇的巨大跨越,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和人力。

自担任县关工委科技咨询委主任以来,他每年带领科技专家深入各乡镇村实地调研,广泛宣传农业相关政策,确定联系村和联系点,帮助联系村谋划发展思路、制订生产发展规划,通过编写科普宣传资料,开办科普讲座、技术培训,培育生产示范基地,组织“田间地头”会诊,开设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满足农村青年对食用菌技术的需求。

2011年,他开始联系黄田镇中济村,亲自为联系点谋划发展思路。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菇农的灰树花栽培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当年就辐射带动黄田镇菇农生产灰树花1800 万袋,年产干菇900 吨,产值达6300 万元,占全国总栽培量的90%以上,让灰树花成为黄田农民的“致富花”。

庆元县五大堡乡濛淤村有位青年农民长年患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就想到外地靠栽培香菇赚钱治病,但由于技术掌握不到位,不仅没赚到钱,还欠下很多债务。吴老得知后,主动来到他家里,传授他用新技术栽培香菇,并赠送了所需菌种和相关资料。在吴老的指导下,这位青年第一年就赚了一万多元,没几年就还清了欠债。这位青年多次跑到县关工委要感谢吴老,吴老都谢绝了。这样的例子,在吴老身上发生过很多,很多接受过吴老帮助的青年,吴老连他们的名字也没记下。

吴克甸说,自己之所以愿意帮助青年人,只是出于一名老共产党员和一名关工人的使命自觉,不图任何回报。

“学霸”进了宣讲团

无论是在工作单位,还是田间菇棚,吴老都毫不吝啬他的种植技艺。退休并没有阻挡他研究食用菌的脚步,一有空,吴老便像以前一样往食用菌科研中心的实验室跑,常常和年轻的同事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

“吴老做实验都是亲力亲为,同时善于教导学生,对学生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据县食用菌管理局总农艺师叶长文介绍,吴老带出了30 多人的研究团队,其中有10 多人已经成为县里的食用菌技术骨干。

吴克甸利用县关工委宣讲团等平台,走进校园、社区、乡镇,通过做报告、讲故事、开座谈等多种形式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对青少年开展励志教育。2019年7月14日,他参加了丽水市关工委和《都市快报》联合举办的“学霸来了——乡村青年成长励志讲堂”,现场与庆元中学的学生们分享了他的奋斗经历,视频在线上播出后,在全省青少年中产生了较大反响,很多中学生留言表示要学习吴老的工匠精神,努力成长成才。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吴老定期收集整理技术资料的习惯一直未变。他的家人说:“有时大半夜的,他会从床上爬起来打开台灯写材料,我们多以为他梦游了。他解释说,脑子里突然有了香菇种植技术类的灵感,怕忘记了,要在第一时间记录下来。”

为了能让农村青年更快、更容易地掌握最新种植技术,吴老认真收集、整理食用菌栽培技术宣传资料,及时更新自己的记录内容,编撰印刷了诸多介绍香菇生产前准备工作、装料操作程序等通俗易懂的科普材料。这些宣传资料深受青年菇农欢迎,吴老发放了2 万多册。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一大批农村青年成为科技“二传手”、乡村科技“土专家”,为庆元食用菌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奖金捐给困难生

也许有人会觉得,大名鼎鼎的吴克甸肯定是身家不菲,然而事实却令人难以置信。《丽水日报》在报道吴老时曾有过这样地描述:“吴克甸在技术推广中从来没有收受过一分报酬,仅靠工资生活,穿的是普通衣服,抽的是低档香烟,家里的一台黑白电视机一直用到1989年。经他技术指导的菇农,许许多多成了千万元、百万元户,可他自己,却仍然两袖清风,全家节俭。”而今,走进吴老家中,简朴依旧,但吴老富足的精神,让人心生敬佩。

“我印象中,从1980年到2000年那20年中,我爸爸经常不在家,退休后也常常是早出晚归。”在吴克甸的儿子吴永川眼里,父亲一直习惯于这种拼命工作、清贫乐道。

2010年,吴克甸获得了庆元县政府授予的“特殊贡献人才奖”以及10 万元奖金。10 万元奖金,即便是今天看来也不是一笔小资金。朋友劝他,用奖金买一辆私家车,这样去农户家服务时,至少可以不用家人接送。或者,把这笔奖金留给子女,改善一下孩子们的生活条件。

然而,吴老没有听从朋友们的劝告,毅然将奖金全部捐献出去,7 万元捐给县关工委,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大学;3 万元捐给食用菌科研中心用于科研经费,自己一分钱都没留。

不让流光催白发,散尽余热献晚春。年过八旬的吴老已满头银发,但依旧精神抖擞。他没有停下为青年服务的脚步,始终奔走在乡里田间,用科技画笔勾勒着庆元食用菌产业的光明前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五老”对下一代的关心关怀,用奋斗姿态彰显着共产党员永不褪色的责任当担。

猜你喜欢

吴老庆元树花
曹庆元
感恩生活,给生命一树花开——读《花田半亩》有感
送你一树花
庆元县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百善孝为先
陌上花开文学社:播撒文学之种,静待一树花开
国医大师吴咸中的养生之道
虚惊一场
唱歌排解烦心事
灰树花中锌的存在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