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医学院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现状及路径探析
2024-01-18刘嘉明陈莎韦欣言
刘嘉明 陈莎 韦欣言
医学院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时代课题,一方面,医学院校学生党员需要不断提升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学生党员的党性建设不仅关乎个人发展,更关乎院校医学专业的发展和国家医疗事业的进步。G省Y医学院地处革命老区,应健全党支部工作方式,丰富党员党性教育载体的党员党性教育路径,增强育人实效。
党的二十大后,加强党员党性教育的价值愈发凸显,坚持不懈地深耕党性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石,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要条件。G省Y医学院为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革命老区,红色基因深深根植于学校立德树人目标中,党的二十大以来,Y医学院紧跟时代旋律,着力培养更高水平医学人才,专注党的人才培育。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医疗健康事业继承者的医学生,他们在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学生党员,作为医学生的“先锋模范”,要树立更高的行为准则。然而,高等教育的普及度在不断提高,当前的医学生党员主要为0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条件超过了过去的几代人,但他们面临的生活环境也更加复杂,受到多元化文化、新型网络媒体和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有所降低。此外,由于医学生的培养周期长且层次多样,医学院校在对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上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和把握医学院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补足其精神上的“钙”,在当前医学院校党建工作中刻不容缓。
党性教育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对科学本质、结构功能、运动机制和发展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属于可知论范畴,它构成了一个时代人类科学意识的核心理念,各级党组织在其指引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党性教育,其主旨就是提升党员对于组织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党的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党内发起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党性教育作为共产党人塑造个人品格的必修课,由此激励党员发扬模范作用,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领导地位和纯洁性的关键。[1]对医学院校的学生党员强化党性教育,有利于重建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推动全面发展,对形成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校风有极重大的意义。
医学院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现状
(一)医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
医学生加入党组织的原因并不纯粹,缺乏稳固的政治理念和观点。目前,医学生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为了使自己能够在求职就业时脱颖而出,缓解就业焦虑,他们用各种砝码和光环装饰自己。于是,有的学生急于进入党组织,以此来证明自己优秀;有的学生认为入党成为党员是“有面子”“有优越感”的一种手段;还有部分学生只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或跟风,对入党的概念不清晰。这些不纯的入党动机,使得医学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不一,积极性降低,给医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工作带来了阻碍。
(二)医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缺乏主动性
部分医学生成为党员后,他们认为入党前已经掌握了党的基本理念知识,通过了党组织的考验,完成了积极分子培训,觉得无需再严格约束自己,也没必要再使用党的思想武装自己。因此,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渐减弱,对自己的要求也变得宽松,时常以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身体不适为借口,不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活动,对时事政治也漠不关心,缺乏政治敏感度,缺乏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来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G省Y医学院在实习生党员的学习上存在类似问题,党员外出实习和党支部缺少联系,实习任务中忽略主动学习等,上述因素直接或间接削弱了大学生党员发挥引领作用,导致党组织失去活力,无法吸收先进思想,停滞不前。
(三)对医学生党员教育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不足
一些学生在加入党组织后,出现思想懈怠、参加党组织生活不积极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后续教育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存在不足。许多党组织尚未建立完善、科学的监督和评价机制,要么制定了却束之高阁,要么仅停留在纸面上,实际行动中未能落实。许多医学生党员在加入党组织后,对党没有归属感,感受不到党组织的“存在”,也不在乎周围同学的看法,其他政治信念不够坚定的医学生党员也跟着随波逐流。实习医学生党员这一群体在实习期间,其党内生活应由所在实习医院负责,然而,由于学校党建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学校与实习医院之间的衔接不畅,造成学校的党支部很难管到这一群体,实习医院又不想管,进而使实习医学生党员的再教育出现盲点。
(四)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建设薄弱
许多高校的党务工作队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基层党务工作队伍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的基础和保障。[2]首先,伴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学生党员人数持续增长,这无疑加大了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其次,许多高校的学生黨建工作是由各二级学院的辅导员负责,但他们还需要处理学生的日常事务、心理辅导、学风建设以及大量的行政工作,这就使他们很难把更多精力放在医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上,并且由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力的辅导员队伍人员不稳定,流动大,组成大都是年纪轻、经验少、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的党务工作队伍,在指导和教育学生党员时比较稚嫩。此外,高校关于基层党务工作的培训笼统且少,很难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导致很多年纪轻、经验少的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提不上去,开展党建工作很吃力。最后,作为医学院校的辅导员,很多非医学专业出身,对于医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模式的认识还不是很好,党员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很难具体分析,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联系起来。
(五)医学院培养学生党员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党员培训路径主要集中在入党前的基本培训,不够深入到医学生党员日常习惯培养,培养方式和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紧紧贴合医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规律。学生党支部作为培养医学生党员的重要抓手,组织的活动内容比较欠缺和多流于形式,使医学生党员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起不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G省Y医学院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路径及对策
医学院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医学生党员借助党支部、学生组织、班级等校园文化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党性教育,这些载体具有约束和规范性,并且本身具有自我管理、党性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特点,在发挥医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和提高医学生党员自身素质方面起到关键作用。[3]
(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标准》中明确规定,党建工作是思政教育的驱动力,也是大学生的成长伙伴和学生事务的落实者。[3]在倡导优良的班风、校风和学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学校稳健发展的轨迹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重大会议、活动或纪念日等期间,党支部会依照学校的具体情况,策划多种教育活动。G省Y医学院运用双周三的“三三三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以及民主评议党员等各种措施,确保每个医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学习。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二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对教育政策和教育热点进行专项研究,以此提升党员的政治意识,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模式,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意识。例如:对于G省Y医学院的学生党员,鼓励他们开展微型党课,成立党史知识传播团,以及提供志愿义诊服务等活动。这样不仅赋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度,也能让他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融入到个人成长中,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以及被人信赖的接班人。在党支部进行集体活动时,对在校党员和实习党员进行了差别化的管理和教育,并利用“两微一端一抖”等新型网络媒体创立党员教育平台,确保在校党员、实习党员以及毕业班的求职党员能够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民主评议党员,组织党员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常规性的意识教育。
(二)持续巩固班级管理党团建设成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班级构成了学生党性教育、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的核心组织平台。”这个平台为学生党员进行自治管理和展现自我才华,创造了一条途径。[4]通过访谈G省Y医学院多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深辅导员发现,工作中表现优秀的绝大多数学生干部都是学生党员,他们的学业成绩同样出色。同时,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感染学生党员,让他们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践行文明礼仪,提高集体荣誉感。在这种氛围中,个人与集体相互影响,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党性教育功能,推动学生党员全面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支部建在班上”和“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高校党建工作目标后,学生党支部与班级的融合更加紧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党员在班级管理和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示范作用,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以及展示才华、提升自我形象的机会。班级与党支部分工明确,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主题班会和其他活动将拓展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空间,充分激发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发展。
(三)探索盘活学生组织潜力来提升党员素质
按照《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第一章第二条指出,学生团体的主要职责已清晰阐述:“大学生团体应致力于提升总体道德、智力和体质,同时也应团结、引导学生们积极爱国,并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团体应扮演“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党性教育”的倡导角色。[5]基于这个原因,学生团体是对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可忽视。学生组织在协助学生党员开展党性教育、提升学生党性教育能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学生组织设有涵盖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的部门,为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满足广大同学的不同需求,增强学生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效,为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学生团体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学生党员爱参与的活动来推动学生党员的全面成长,进一步增进学生党员的全方位素养,充分发掘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潜能。G省Y医学院学生组织设置党员先锋岗,一部门一先锋,对接学校班级,成立群众监督工作组,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对学生党员进行深入、多方位的监督和评价。
(四)深入挖掘网絡平台优势推进党员党性教育深度
党组织将党员教育与前沿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创新做法,就是利用网络平台对医学生党员进行持续教育,在网络中实行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信息时代的需求,也是学生党员生涯教育的需求,因此,网络无疑会变成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主要途径。[6]在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方面,网络这一新载体优于传统渠道,能够突出党性教育的自主性,增强党性教育的选择性,扩大党性教育的覆盖面,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新时代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网络载体,“学习强国”和“腾讯QQ”软件作为传播国家发展动态的两大网络载体,可以轻松地把党的思想理论融入到学生党员日常生活中,学生党员可以从中学习到党的理论和思想经验。G省Y医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党员利用“学习强国”软件增强自我学习,并建立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QQ群和学生党支部“到梦空间”,每天发布时事新闻和学习心得,以扩大学习范围。
(五)厚植红色文化筑牢党性根基
依托省内红色资源优势,丰富党性教育内容,让红色教育成为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基因。G省Y医学院持续推动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建设工作,有效利用学校附近的革命纪念馆、起义纪念碑、红军军部旧址、农民运动办事处旧址、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引导学生党员学习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党员开展送医送药、爱心义诊、健康知识讲座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党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和需要,感受革命先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党员。
结 语
医学院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医疗事业的发展,肩负着保护人们生命与健康的重大责任,也是践行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尽管在党性教育过程中仍有诸多困境,但高校以最新的政策文件精神为指引,结合自身实际,掌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必会切实提升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文显:《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载《治理研究》,2023,39(01):2-27+157页。
[2]丁颢、王莹、万鹏飞:《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思考》,载《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4):246-248页。
[3]黄月圆:《医学院校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载体探究》,载《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05):647-649页。
[4]《加大力度 增强实效——访共青团广西区委书记余远辉》,载《当代广西》,2005(07):14页。
[5]刘爱玲:《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载《观察与思考》,2021(10):27-37页。
[6]张红、卢杨、赵国栋等:《医学院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方式和内容的创新性研究》,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1):253-254页。
作者简介
刘嘉明 右江民族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陈 莎 右江民族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韦欣言 右江民族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