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红色文化融入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维度探究
2024-01-18秦苗纪安玲陈欣
秦苗 纪安玲 陈欣
陕南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是加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鲜活教材和重要内容。将陕南红色文化融入农村宣传思想工作,首先要找准陕南红色文化融入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困境,从而转变基层干部的思想认知,深入挖掘陕南红色文化史实史料,发展红色产业、提高红色收入;引导农民群众参加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增进对于陕南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助推村民自我意识的提升;推进宣传手段创新,打造富有特色的宣传形式,完善陕南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等实践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紧紧围绕党中央的中心工作,不断强化阵地意识,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带动贫困群众发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1]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崇高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穿越时空,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因此,红色文化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鲜活教材和重要内容,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党在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陕南红色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
陕西在地域上分为陕南、陕北、关中三个部分。陕南地区位于陕西省的最南端,从西往东依次是汉中、安康、商洛3个地级市。陕南地处秦巴山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国土面积6.95万平方千米,人口887.89多万,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2]
(一)陕南红色文化内涵
陕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陕南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历经七十多年的生动实践和持续积淀,在中华大地上逐步形成了具有明确范畴、特定内涵、独特功能、特有形态的红色文化。
陕南红色文化是陕南地方党组织领导陕南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及新时代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综合体。包涵以革命遗址、遗迹、遗物和纪念场所等为重要内容的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和非物质形态即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
(二)陕南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1、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
党领导陕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留下了众多红色革命遗址、遗迹、遗物及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纪念场所等。汉中市现存有160余处革命遗址遗迹,其中南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洋县的华阳红二十五军司令部遗址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3]安康市共有革命遗址遗迹170个,其他遗址7个。[4]商洛市有革命遗址126处,山阳袁家沟战斗遗址、中共商洛工委成立遗址、前坡岭战斗遗址、商州北宽坪、丹凤县马炉为首批市级红色旅游基地。[5]此外,汉中市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安康市白河“三苦精神”教育基地、商洛市商州区北宽坪红色教育基地等,都是陕南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
2、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
红四方面军从1932年12月进入陕南汉中地区到1935年2月下旬在陕南镇巴、西乡、勉县等境内建立了5个县、22个区、95个乡、320个村的苏维埃政权。在党的领导下,在此期间苏区军民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凝结铸就了伟大的陕南苏区精神,即“建国执政的坚定信念、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精神”。[6]陕南苏区精神是党团结带领陕南人民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新中国建立后,白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变贫穷落后中形成的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在三十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为基本内涵的“巴山精神”等,都是陜南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
陕南红色文化融入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现实困境
为准确了解陕南红色文化融入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情况及存在问题,项目组成员采取了线上问卷调查为主,面对面访谈交流为辅的方式,于2023年上半年通过线上问卷让安康、汉中、商洛的基层农村干部和普通农民群众填写,共收到有效问卷453份。同时,通过线下对个别干部和村民进行访谈交流,归纳、梳理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基层干部对陕南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在被问及“基层干部的您对陕南红色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了解多少”时,回答“了解”有198人,占总数的43.9%;回答“完全了解”有135人,占总数的29.96%;回答“了解一点”有93人,占总数的 20.54%;回答“一点不了解”只有38人,仅占总数的8.6%。虽然“了解一点”和“一点不了解”基层干部人数不到三分之一,但是说明基层干部中仍然存在对陕南红色文化认识不全面、理解不透彻等问题,致使陕南红色文化在农村宣传思想工作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其赋能乡村振兴的功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基层干部平常工作繁杂多样。除自身工作外还要完成上级包括职能部门分派下来的任务,并且各类工作内容都较为繁重,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他们无暇深入学习和研究陕南红色文化。另一方面是基层干部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有的基层干部以年纪大为借口,不重视学习、不爱学习,将学习当成了一种负担;由于知识结构的原因,部分基层干部认为红色文化是革命年代的产物,与现在和平年代情形是不同的,红色文化的价值被忽略,导致对陕南红色文化在农村宣传思想工作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农村群体对陕南红色文化的认知不深、认同感不强
在被问及“普通农民群众的您对陕南红色文化资源了解多少”时,回答“了解”有138人,占总数的30.36%;回答“了解一点”有102人,占总数的22.54%;回答“一点不了解”有116人,占总数的25.6%;回答“完全不了解”有97人,占总数的21.5%。由此可见,农村群体对陕南红色文化的认知不深。在被问及“您会去看与陕南红色文化相关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时,回答“非常想看”有130人,占总数的28.75%;回答“已经看过”有275人,占总数的60.74%;回答“可能会看”有22人,占总数的5.02%;回答“不想看的”有26人,占总数的5.49%。这表明大多数村民对陕南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不强。究其原因,陕南地区属于农村经济地区,农村地区人口主要由老年群体、留守儿童及部分妇女组成,这些人群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其对陕南红色文化的认知不深;加之农村地区家庭收入有限,大多数家庭只能先顾及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较少,影响了红色文化对提高自身思想意识的作用,出现对红色文化认同感不强的状况。
(三)宣传阵地不足、宣传渠道单一、宣传手段落后
在被问及“您认为您接触过的陕南红色文化宣传方式有无局限性”时,回答“没有局限性”有97人,占总数的21.4%;回答“受众不够广泛”有116人,占总数的25.61%;回答“表达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有138人,占总数的30.47%;回答“陷于空洞说教”有82人,占总数的18.1%;回答“其他”有20人,占总数的4.42%。这说明三地在陕南红色文化的传播形式及传播方式方面形式单一,导致广大农村群体对陕南红色文化了解较少,削弱了陕南红色文化的影响力。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安康、商洛的财政收入低,由于红色文化资源多处于经济、交通不发达的乡镇,加之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比如:离高速公路下道口远、景区及景点的路面等级较低、山区信号差等等,群众无法经常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另一方面是宣传手段简单落后且宣传人员缺乏。陕南红色文化的呈现多以烈士陵园、博物馆陈列展览、故居遗址参观等传统方式表现出来,展馆内容多地异馆重复,导致广大农村群体不能对陕南深厚红色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削弱了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陕南红色文化融入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进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陕南红色文化融入农村宣传思想工作,让“红色文化”这一革命老区最鲜明的精神底色变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鲜亮特色。
(一)转变基层干部的思想认知,深入挖掘陕南红色文化史实史料,发展红色产业、提高红色收入
当前大部分基层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抓农村经济上,而在宣传思想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的主动性不够。基于此,首先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思想引导,使其重视陕南红色文化的价值。将红色教育纳入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实践课程,打造理论学习和现场教学基地相结合、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教育阵地体系。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个革命故事,都见证着那段光阴和岁月,传达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在缅怀中不仅能够使基层干部受到心灵的洗礼,坚定信念,再拾初心,而且能够让基层干部认识到陕南红色文化在农村宣传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教育价值。其次要发挥陕南红色文化的带动作用,让陕南红色文化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精神源泉和发展动能。农村特别是革命老区有着十分富集的红色文化资源,基层干部要深入挖掘陕南红色文化史实史料及蕴藏其中的感人故事,用革命精神激励村民艰苦创业、砥砺前行,进而以红色为基传承陕南苏区精神、以绿色为源全力发展陕南绿色经济、以特色为优着力彰显陕南内生优势,[7]将陕南红色文化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优。
(二)引导农民群众参加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增进对陕南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感,助推村民自我意识的提升
由于广大农村人口主要由老人、留守儿童和一小部分无法外出的妇女组成,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及家庭收入相对较低,对陕南红色文化的认知不深、认同感不强。基于此,首先基层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素质,让留守儿童在留守期间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其次基层宣传人员应以通俗易懂方式让村民了解、熟悉红色文化。在村内道路两旁,绘制关于当地红色革命的壁画,以提高农民群众对于红色革命文化的认知、认同感,以露天电影的方式播放有关陕南革命的影片,并加以合适的讲解,让人民群众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和其中所蕴含的伟大的革命精神。最后地方政府需要做好“筑巢引凤”。
要改善村容村貌,营造美好的人居环境,还要为创业者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吸引在外的青壮年劳动力归乡创业就业。特别要吸引本地籍大学毕业生回乡担任大学生村官,大学生辅助基层干部共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所在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教育活动,探索形成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常态化与“实地化”传播路径。让村民在现实勾连中,对陕南红色文化产生情感共振与精神共鸣,提升村民自我意识。
(三)推进宣传手段创新,打造富有特色的宣传形式,提升陕南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首先,基层政府要适当增添宣传思想岗位人员编制,配备有学历的年轻干部专职宣传思想工作。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知识视野,完善自己知识结构,在开展工作时往往能够提出思路、找到抓手。同时年轻干部精力旺盛,有时间、有精力深入村民群体之中,工作往往处于主动状态。
其次,开展红色文化宣讲和文艺创作、送戏下乡,培育红色文化扶贫内生动力。为推动广大村民对自己家乡的红色文化有更全面、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使红色精神入脑入心。由专职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牵头组建各村镇红色文化宣讲队伍,由当地学校学生、村民及红色文化爱好者组成,节假日为农民群众宣讲当地红色人物故事,营造听红色故事、学红色精神、做红色村民的良好宣讲氛围,让村民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最后,采取“陕南红色文化+”的方式,开展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借助网络新媒体,由专职宣传思想人员担任主播,邀请邀请当地红色文化的学者及村民进行线上分享,一方面带领观众及村民线上游览当地红色资源,提高陕南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为家乡产品代言,促进乡村旅游和农产品销售,助力乡村全面、深入振兴。
参考文献
[1]郑昌东:《红色文化融入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及路径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21。
[2][5][7]纪安玲、王晓霞:《红色文化助推陕南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路径探析》,载《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2):198-200页。
[3]王欢:《汉中再登央视,霸屏二十二分钟!带你寻找身边的战争遗迹!》,https://www.sohu.com/a/284190268_205409,2018-12-24。
[4]张宗富:《关于加强安康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http://sxdsw. org. cn/dsyj/yjdt/bMZzMz. htm,2017-11-15。
[6]陈卓:《陕南红色文化资源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传承》,2014(2):40页。
作者简介
秦 苗 安康学院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纪安玲 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陈 欣 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制药工程学生,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