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西路军精神,汇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磅礴力量

2024-01-18张小贤

新西部 2023年11期
关键词:西路军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千里征战的悲壮历程蕴含着宝贵的革命品质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它所熔铸出的“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西路军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称,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大的时代价值。

2019年8月20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强调,“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西路军不畏艱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调研期间,瞻仰革命烈士,缅怀革命先烈,发表重要讲话,用实际行动为全党全军各族人民崇尚英雄、尊重英雄、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做出了表率。

哈密作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绝处逢生之地,也是西路军沿河西走廊千里征战的终点和进疆投身抗日洪流的起点。我们更应该把传承和弘扬西路军精神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和筑魂工程来考虑,积极抢抓机遇,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和党性教育水平,持续讲好西路军故事,让红色成为哈密的底色,努力把西路军精神转化为哈密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西路军西征的历史背景和征战历程

(一)西路军西征的历史背景

1、西路军西征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并继续向华北等地渗透入侵。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企图制造第二个满洲国,面对外敌的入侵,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而国民党反动统治则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加紧了对红军和共产党的围剿。在这种亡国灭族的民族危机面前,不仅中国共产党、广大劳苦大众,甚至资产阶级和军阀都遇到了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中日矛盾已经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成为中华民族应对生存危机的唯一出路。1935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及《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准备联合东北军西北军形成西北联合抗日局面,粉碎蒋介石场外一些安内的剿共计划,进而实现逼蒋抗日,所以这成为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

2、革命队伍发展壮大的需要

红军在三大主力会师之后,几万人在陕甘苏区狭小的地方穿衣吃饭补给非常困难。因为陕甘苏区地域贫瘠,人口稀少,它的北面是沙漠,南面是渭河,东西两面是黄河,给养困难,作战回旋余地受到限制。同时蒋介石调集了大批的国民党军队进入陕西,联合东北军西北军制定了通渭作战计划,企图就是利用陕北狭小的地域,一举将共产党和红军围歼,为了更好的求得生存,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红军要渡过黄河向黄河以西的甘肃宁夏方向发展。一方面解决战略依托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革命队伍发展壮大的需要。

3、打通国际援助通道的需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德日法西斯严重威胁到苏联的安全。为了避免陷入与德日法西斯同时作战的被动局面,苏联决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军事援助,初步确定了两条线路,一是经过外蒙到绥远或宁夏,另一条是经新疆到哈密或安西。后来中央在瓦窑铺会议上正式提出打通国际路线的军事战略总目标,通过宁夏由外蒙的方向接近苏联获取战略物资,这也就是宁夏战役计划确定的原因,但是后来战场形势发生变化,宁夏战役被迫取消,这个时候打通河西走廊,成了获取共产国际和苏联军事援助的唯一通道。

从河西走廊的地形和敌情来看,首先河西走廊它的南面是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山,而北面有两大沙漠,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它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地形狭长,恰似形似走廊而得名。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通道,在经历了汉唐时的繁荣,明清时的衰落,近代以来河西走廊长期处在马步芳、马步青等反动军阀的统治之下,他们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视地盘如生命。所以对红军的到来迅速聚集各方面的力量围追堵截,这样的地形和敌情,也为西路军浴血河西打下了伏笔。

(二)西路军的征战历程

1、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1936年10月24日至31日,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四方面军总部、三十军、五军21800多人,从甘肃靖远虎豹口渡口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但是过河之后,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胡宗南等部大举北进,宁夏战役计划被迫取消。11月10日,中革军委对已经过河的部队发布命令,改称西路军,在陈昌浩、徐向前的率领下孤军深入甘肃河西走廊,独立执行创建河西根据地,打通国际通道的任务。西路军渡河之后,左路纵队首站古浪,虽歼敌2000余人,但是自身损失了2400多人,遭受重创。而右路纵队的红三十军、红五军及总部向西挺进永昌、山丹等地。西路军渡河之后展开的一系列与敌人的鏖战,牵制了甘肃、青海、宁夏的马家军的主力部队及河东的部分敌人,给河东中央红军集中优势兵力作战,赢得了先机。

2、策应河东建立永昌山丹根据地

11月18日21日,西路军攻克永昌、山丹之后,根据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的命令,以这两地为中心的建立根据地,这一带地形狭长,人口稀少,易攻难守,建立根据地非常不容易。马家军正是抓住了西部军兵力分散,分兵把守的弱点,采取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不断削弱西部军的战斗力。在此后的四十多天时间里,西路军几乎无日不战,发生大小战斗的20余次,击毙击伤敌人的6000余人次,给马家军沉重的打击。12月25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路军在完成了策应河东红军战略转移,配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使命之后,于12月底撤出永昌、山丹等地,但自身也遭受严重损失。全军从过河时的21800人减少至15000人,伤病员不断增加,弹药不断减少,面对凶狠残暴的敌人,前进的道路险象环生,但战士们仍然义无反顾,服从命令,继续西征。

3、血战临高,呼应西安事变后的局势

12月28日,西路军从永昌山丹突围之后,先后攻占临泽、高台,这个时候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回到南京的蒋介石扣押张学良,并调集了三四十个师的兵力,准备围攻西安,内战一触即发,局势需要西路军在战略上予以配合。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西路军暂停西进,在临泽、高台建立根据地,策应河东红军。在此后的七十多天时间,西路军将士先后进行了血战高台,临泽保卫战,倪家营子血战,面对数倍于己的围追堵截,他们没有畏惧,没有退缩,团结一心浴血奋战,但由于敌我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装备严重不足,竞争损失惨重。1937年3月11日,西路军从倪家营子三道柳沟突围后已不到3000人。

4、石窝分兵,西行支队血战安西

3月14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石窝山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三个重要决定。第一,陈昌浩、徐向前回陕北向中央汇报。第二,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由李卓然、李新民、李克增、曾传瑞、王复生、陈世才、黄超、徐波林等8人组成。李卓然负责政治领导,李先念负责军事指挥,第三方面剩余人员兵分三路分路突围。4月16日终于走出祁连山,4月22日在安西蘑菇台找召开了军事会议,制定了西进新疆目标,作出了攻打安西城的决定。這次会议成为西路军西征以来领导层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4月24日至26日,安西城失败后,仅有400多名西路军将士成功突围,到达新疆星星峡。

深刻理解西路军精神的丰富内涵

巍巍峨峨祁连山,风刀雪剑烈骨寒,红旗指出峰让路,战士刀头血未干!西路军是一座丰碑,是一段传奇,是一部史诗,是一堂党课。西路军血战河西的悲壮历程所孕育铸就的崇高而伟大的西路军精神, 更值得我们今天的每个人去学习、传承和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台深情地说:“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正如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所描述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所属各部队,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教育并在艰苦斗争中锻炼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西路军的广大干部、战士视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在战略上支援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西路军干部、战士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的。

2019年8月,中宣部将西路军战士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所孕育的西路军精神凝练为“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艰苦奋斗、顽强不屈”。今天这四句话32个字高高的镶嵌在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的墙壁上。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伟大的建党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顾全大局、服从命令

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的政治品格,是红西路军精神的精髓。纵观红西路军在河西的战略行动,全体指战员一直遵循着顾全大局的原则。顾全的什么大局呢?一个是“创建革命根据地、打通国际路线取得军事援助、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大局,另一个是“策应河东红军战略行动、配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大局。西路军在千里征战中,担负的任务因整个国内革命形势的需要而发生多次变化。刚西进到临高地区,就接到命令,停止西进,就地建立根据地;后来又为了策应河东红军,改为东返;再后来奉命“固守五十天”,在倪家营子坚守待援。

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曾深情地回忆到部队的战斗作风:“部队确实好,军令如山倒。让向东就向东,让向西就向西。条件那样艰苦,战局那样危险,没有人开小差儿,没有人怨天尤人……”西路军将士始终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明知西进可能遭受失败,就有可能意味着牺牲的情况下,仍然坚决服从中央的命令,时而西进,时而东返,时而驻守、时而开进。无所畏惧的踏上了西进的征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的政治品格,在西路军宣布失败分路游击时体现得最为突出。1937年3月中旬,西路军宣告失败时,中央3月13日电示:“必须轻装,必须立即采取特种方法,达到保存一部分力量之目的。”军政委员会决定分三路游击,其中骑兵师政委张荣率领的妇女抗日先锋团、伤病员一路,向酒泉方向的红寨子活动,显然是为了吸引敌人,分散敌人的追击力量,是一种不得已的牺牲。1300多名女战士大部分牺牲,有的被俘或打散。当时她们谁都没有怨言,因为她们知道,自己的局部的牺牲,是为了保存更多有生力量,以达到革命最终胜利的目的。西路军共有21800多人西渡黄河,在近半年之久的英勇血战中,西路军共牺牲12000多人,有7000多人战死沙场,9200多人因病因伤被俘。其中又有5600多人惨遭杀害,4000多人失散流落。最终仅400多名指战员抵达新疆。西路军烈士用生命写就了共产党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

(二)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炮火连天响大地,我们红色的战士,英勇的武装,上前线,决战在今朝!为了联合外蒙、苏联,驱逐日本鬼子,前进!坚决奋勇向前进!向前进!”这首已经无人知道曲调的红西路军《西征歌》,用最直接的方式将我们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历史。西路军在奉命西渡黄河西征过程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西路军的征程是悲壮的,悲壮的征程扣人心弦,浸透其中的英雄故事更令人荡气回肠。

在高台保卫战中,红五军上至军长,下至马夫,皆血染杀场。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及三千名将士誓与高台共存亡。据记载,战斗中一位排长双腿被炸断,躺在地上还在用刀劈砍敌人骑兵的马腿。一位女战士被敌人抓住后,用剪刀刺死敌军,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位伤员抱住爬上城头的敌人唱着《国际歌》滚下城墙。后来的西路军老战士陈靖写了一首词《英雄战死正路上》,词中讲到“恸高台,三千敢死士。悲壮烈,迪化遥,使命切,肝胆红,尽忠节。主帅董振堂,头断身裂,英雄战死正路上,为党洒尽满腔血”,词中呈现出的正是烈士们英勇顽强战斗的场景。

董振堂,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九一八事变后,他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思想日益倾向革命。1931年,董振堂等率领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官兵在宁都起义宣布加入红军。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董振堂任红五军军团长。1932年,董振堂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董振堂率部参加长征,红五军团担任最艰苦的“后卫”任务,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红五军团因此荣膺“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1937年1月12日,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董振堂率部与六七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九天八夜,壮烈牺牲,时年42岁。他是红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后来,党中央在陕西宝塔山下为董振堂、杨克明、陈海松等烈士举行了追悼会。在追悼会上,毛泽东曾深情地说:“他是一个好同志,是一个坚决革命的同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的革命队伍就是需要这样的同志……”

信仰如光,为信仰而奋斗的人,就是追光者。西路军中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三过草地心犹壮,一死高台志未移”的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被钉死在高台大槐树上的张护士长,红军井中的小战士,被俘后忠刚不屈历经艰险回到党的怀抱的无数战士......他们每个人的事迹都是一篇血书、一曲颂歌、一首永远不能忘却的英雄史诗。西路军战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

(三)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战斗下去”,这种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是西路军战士的光辉写照。他们用血肉之躯坚守着每一座寨堡,每一个阵地。西路军主要是由红四方面军组成的。红四方面军是一支在极端艰难险恶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旺盛战斗力的精锐部队。它诞生于鄂豫皖苏区,壮大于川陕革命根据地,历经无数大战恶战。曾经的三过雪山草地,让蒋介石和川陕军团吃尽了苦头。这支部队不仅有严明的纪律而且富有很强的战斗力。

徐向前曾回忆说:“在这里,没有男同志和女同志、轻伤员和重伤员、战斗人员和勤杂人员的区别,屯自为战,人自为战,举刃向敌,争为先登。围墙被炮火轰塌,血肉就是屏障,前面的同志倒下去,后面的同志堵上来。轻伤员不下火线; 重伤员倒在地上,仍紧握手榴弹,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在这里,生存就是战斗,战斗就是生存……”

李先念曾敬佩地说:“他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令我至今难忘。凶残的马家军已杀红了眼,狂奔的战马,卷起漫天尘土,明晃晃的战刀泛起冷光。红三十军的剩余部队,为了保障总部和非战斗人员的安全,排成了左右两排人墙,占据有利地形,顽强拼搏阻击。一排战士倒下了,另一排战士站起来,通道内血流成河……”

从黄河的虎豹口到哈密的星星峡,这一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西路军几乎无日不战,历时六个多月,转战河西14个县,历经大小战斗80多次,歼敌2.5万多人。据统计,在这1260平方公里土地上,总计牺牲的西路军将士有12600余人,平均每100米就留下了一具西路军烈士年轻的身躯。

在倪家营子突围时,年仅23岁的三十军副军长熊厚发左臂伤口严重脓化,为了不给部队增加负担,他请求军首长把自己留下。他说:“我不能走了,把我放在这里吧!我不能增加你们的累赘。李先念哽咽着说:“我们就是背你,也要把你背出山去。”熊厚发坚毅地说:“我的安危是小,部队的安危是大,只要你们活着,部队就有希望,中国就有希望。李先念含着泪同意了他的请求。再分别是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块怀表和一个望远镜,遞给李先念说“就拿这两样东西做我最后一次党费吧。我还想请组织给我开一封党员介绍信,要是我能活着走出这河西走廊,我要拿着它找到组织再为党工作。”但是在和大部队分别不久,他就遭到了马忠义部队的围剿,在牺牲的最后一刻,他仍然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工农红军万岁。”为了不连累战友,在狱中吞针自尽的妇女独立团政委吴富莲, 为了掩护伤员转移狙击敌人,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同归于尽的红九军政治部主任曾日三。西路军战士们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虽然他们只度过仅仅二、三十个春秋,但是却留给人们永远的追忆。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他们视死如归,他们浴血奋战,正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所拥护和支持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事关民族生死存亡的,而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

(四)艰苦奋斗、顽强不屈

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西路军无愧为听党指挥、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英雄部队。”

“我们坚信胜利前途,并号召全军斗争到底,现虽日食一餐,眼前无水,而绝不会灰心,准备战到最后一滴血”。这是倪家营子血战后,弹尽粮绝的西路军发给党中央的一封电报。

1936年10月底,红西路军将士西渡黄河时,只备了四天口粮,战士们大多都穿着单衣单裤,而此时的河西走廊已进入严冬,这里地广人稀、物乏民穷,又近隆冬,天寒地冻,粮缺水咸。

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中有两段话让人不禁让人潸然泪下,他指出冬季的河西走廊“不利于野外作战,不利于游击活动,不利于死守一地,不利于孤军独战”,同时深情的回忆 “隆冬时节,冰天雪地,堕指裂肤。我军指战员,衣衫褴褛,饥肠辘辘,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苦寒气候,长夜行军,真是艰苦至极。”

在浴血奋战的五个多月,歼敌2.5万多人。红五军军长董振堂等13名军级干部,50多名师级干部,及90多名团级干部,7000多将士喋血沙场。西路军失败后,敌人把被俘的战士带到了早已挖好的万人坑前。看着这些身着单衣,备受折磨的西路军战士们面对死亡从容淡定,连马步芳也不得不感慨西路军是铁军。在张掖监狱被俘战士成立了两个党支部,常常利用放风时间,在地上书写“坚定”二字,哼着《苏武牧羊歌》中“留胡节不辱”“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等唱词自我鞭策、相互激励。在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营救下有5000多名将士最终回到了党的怀抱,成为了党和人民军队的骨干。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批西路军将士走上国家重要领导岗位。其中,李先念等4人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张琴秋等18人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王树声等109人授予少将以上军衔。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共和国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哈密地区志中,我们可以找到刘庆南、杜天义、王明超等7个人的名字,作为西路军战士,他们走过艰难的长征,挺过河西走廊残酷的战斗。经过新兵营的历练和成长,建国后,他们毅然回到我们哈密,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投身铁路、畜牧等行业的生产建设。

传承弘扬西路军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映照未来,一种精神穿越时空,永不褪色。在新时代新征程,回望西路军的英雄事迹,不仅仅是崇敬怀念,更是展望未来的信心与力量。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党员干部信仰之基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信仰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的阻隔。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是一次信仰的传承。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是今日的青海省循化县红光村清真寺,它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红军而得名,原名赞卜乎村,1987年改名为红光村,寓意“红军精神,光照千秋”,是全国唯一的由西路军被俘战士修建的红色村庄,村内至今保留着当时红军所建的房屋,以及当年红军战士使用过的桌椅、磨盘等红色遗迹和文物。

据了解,在1937年,军阀马步芳将400多名被俘红西路军战士当作苦力,押解到现在的循化县红光村,马步芳部让他们沿黄河南岸伐木、垦荒、修路、建房等,被俘西路军战士在修建赞卜乎村清真寺时,虽遭受到非人待遇,但他们坚信革命必胜,他们利用烧制花砖的机会,将五星、镰刀、斧头等象征革命的图案,或组合在大殿屋脊砖雕的花纹之中,或雕刻在为农民制作的桌椅家具之上,甚至把红五星雕刻在捻线砣上。他们虽身处逆境却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心有所信,方能致远,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 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心,再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勇毅前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在一百年多的风雨历程中所培养的宝贵红色基因,支撑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地奋斗。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百舸争流! 今天,我国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对我们每位党员干部而言都是一种能力的考量。例如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面对如此诸多的矛盾和问题。我们的党员干部只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够经受住任何风雨考验。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可在是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政治立场不坚定,有的群众观念淡薄,忽视人民的主体地位,有的一味地追名逐利、贪图享受等等。细究这些问题的根源,皆在于世界观偏差、人生观迷失、价值观错位。因此必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15年,哈密市委党校38期中青班学员在星星峡体验式教学时,遇到了当年追随王震司令员一起进疆的袁国祥少将,当时他已80多岁的高龄,老人激动万分、拉着学员的手,反复叮嘱让一定要继承先烈的遗志,把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大家真实的感受到了穿越时空的对话,每个学员都热泪盈眶,这就是信仰的价值、精神的力量!

2023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我们怎样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方面,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从我们党的创新理论中找准工作的方法和思路。多到基层调查研究,把一些事关我们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问题研究透,向如何高质量的提高我们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选优配强我们的村级两委班子等等。另一方面,实干兴邦,以担当作为锤炼理想信念。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我们新疆的干部要考虑怎样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在积极打造“八大产业集群” 加强历练,增长本领。确保与时代同频同振、与国家同向同行。这是对我们能力的一种考量。这些都需要我们从西路军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永葆对党忠诚,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站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

1937年5月,受重伤的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在甘肃酒泉受伤被俘后,被马家军押解到至西宁。马步芳如获至宝亲自率领文武官员出城迎接,以示友好。在“软化”宴席上,敌人虚情假意的说”“孙军长这么年轻是位人才何必为共产党卖命”可孙玉青却坚定的说“我从参加革命时,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马步芳恼羞成怒,不久以所谓的危害国民罪将这位红军“战将”秘密杀害,他牺牲时年仅27岁。

对党绝对忠诚是西路军将士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我们的精神高地、力量源泉。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忠诚,不断的提高政治站位,才能坚定政治信仰、政治方向,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与8个国家接壤,资源能源储量丰富,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做好新疆的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要把对党忠诚实实在在体现到具体行动上。

首先,对党忠诚,要体现到拥戴核心的具体行动上。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自信而深厚!

其次,对党忠诚,要体现到忠诚党的事业的具体行动上。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要有系统观念,要有战略思维,只要有利于事业推进,有利于我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无论多大的风雨,我们都要砥砺前行!

最后,对党忠诚,要体现到个人服从组织的具体行动上。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在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不打折扣,不作选择,不搞变通,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担当! 这就是我们的政治站位!

(三)发扬斗争精神,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动力

开天辟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改天换地,注定会风雨兼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锤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这一点在西路军身上体现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西路军主要是由红四方面军组成的。这是一支特别能打仗的部队,诞生于鄂豫皖苏区,壮大于川陕革命根据地,曾经的三过雪山草地,让蒋介石和川陕军团吃尽了苦头。它不仅有严明的纪律而且富有很强的战斗力。刚过黄河的时候在一条山地区凯歌高奏。例如大拉牌一战,西路军5个营就打垮了马家军5000多人,而且战获颇丰,在整个河西走廊征战的近六个多月时间里,西路军前半段都打得相当出彩只是孤军奋战,无补给支援,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路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大漠、戈壁、雪山,缺衣、缺粮、缺子弹,但西路军将士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抢渡虎豹口、鏖战一条山、激战古浪、苦战高台……尤其是随李卓然、李先念到达新疆的437名将士,以战斗的姿态学习知识、以战斗的姿态学习机械化,分别成为了我国航空、无线电通讯、装甲等方面的骨干,为人民军队技术兵种的创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今天我們同样进行着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世情上看,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在世界东方迅速崛起,全方位的对我们进行围追堵截和打压。台湾问题、印度问题、新疆问题、香港问题等等。我们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

从国情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必须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从党情上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哈密作为新疆的东大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节点城市,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资源能源储量丰富。哈密市委书记孙涛同志对哈密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怎样将西路军精神植入骨髓、融入血液,立足现有基础、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课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把握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掌握斗争规律,增强斗争本领,不断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胜利。

首先,要加强思想淬炼,夯实敢于担当和斗争的思想根基,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目的、有重点地干工作。比如面对水资源匮乏问题,我们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处理好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关系。

其次,要站稳政治立场,涵养和磨砺斗争精神。比如我们要善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对安全隐患、民生问题了然于胸。

第三、注重实践锻炼,增强担当和斗争本领。能力不足、本领恐慌是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八项本领”和“七种能力”,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到条件最艰苦劳筋骨、苦心志;经风雨、见世面。

(四)增强宗旨意识,加强践行初心使命担当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西路军千里征战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乎党和军队的生死存亡。西路军浴血河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河西走廊地广人稀,群众基础薄弱,西路军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群众基础。

西路军走出祁连山之后,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多方援助和支持,所以他们能够恢复有生力量,成功突围。西路军左支队到达安西的蘑菇台之后,遇到了蘑菇台道观主持郭元亨和他的徒弟,虽然西路军长途跋涉,但战士们纪律严明,不惊不扰。郭元亨看到战士们露宿观外、非常感动,他不但安排部队的宿营,而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支援左支队的小麦约1000斤,黄米200多斤,面粉200斤,胡麻油30斤,食盐4口袋等物资。

西路军西征的这段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现在,都是我们党和军队永葆生机活力,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障。

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西路军在千里征战中沉淀的西路军精神正是当下我们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依托,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集中体现。它与“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为新疆、为哈密注入了独特的红色文化印记。哈密这片红土地,有着西路军纪念园、哈密烈士陵园、哈密航空站、伊吾烈士陵园、下马崖边防派出所等丰厚的红色教育资源。我们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呢?一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比如建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二是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三是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比如,城市更新工程、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美乡村建设。让我们的生活品质更高、环境更优美、更宜居。

八十多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西路军精神始终光芒闪耀,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是我们这代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密码,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将从西路军精神不断的汲取智慧和力量源泉,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气神,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疆篇章。

参考资料

[1]徐向前:《历史的回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

[2]秦生:《红西路军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史编:《西路军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10)。

[4]董汉河:《西路军沉浮录》,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10)。

[5]冯亚光:《西路军》,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5)。

[6]魏胜文、刘青录主编:《踏寻西路军足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1)。

[7]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史工作委员会、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员会党史工作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左支队在新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9)。

作者简介

张小贤 新疆师范大学政治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共哈密市委党校高级讲师,长期从事党史党建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西路军
张文喜
近十年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研究述评
西路军历史资料征集、整理与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董汉河先生学术访谈录
弘扬红军精神 讲好西路军故事
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西路军精神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
西路军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
西路军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的纪念与传承
真诚面对历史
西路军历史问题的认知转变始末
弘扬主旋律 讴歌西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