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型住宅空间多功能折叠改造设计研究
2024-01-18马江言
摘 要:当今时代,青年成为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大幅度增长,大批青年前往大城市发展。但青年群体经济能力有限,但又追求高品质。当前的很多城市住宅因高房价、微型住宅空间弹性化不足等,难以满足新时代青年对住宅的期待。运用空间折叠方法,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室内功能的最大化,高效合理地利用每一寸空间。通过整合相关文献,深入研究大量设计师的优秀案例,为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小空间、大功能”,提出利用视觉空间折叠法、不规则空间规整法等对城市微型住宅空间进行多功能折叠改造,探索针对性满足青年精神方面对美观性与多功能性的需求的微型住宅空间。
关键词:微型住宅;空间折叠;多功能改造
近十年,中国一线城市人口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北上广深这四座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吸引着大批想在大城市打拼的青年人,但高昂的商品房价格与其自身薄弱的经济实力产生了矛盾,而且部分青年人不一定符合国家申请廉租房条件。我国虽推出一系列住房制度改革政策,但仍不能找到一种完美适合青年的住宅方式。微型住宅的出现带来一种现代新型生活模式,减轻了青年的住房经济压力,但多数微型住宅只是居住面积“微”,户型只是普通住宅的简化,甚至存在结构混乱、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无法适应这一代青年多元化的生活。国内微型住宅折叠改造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各界正在开展多样化探索。例如:万科集团“万科可能性住宅设计竞赛”开展了对小户型住宅空间的探索;《梦想改造家》等节目秉承人文关怀设计理念,在有限的面积给予人无限的温暖。基于此,通过运用一系列空间多功能折叠改造设计方法,寻求一个符合新时代青年精神、物质需求的城市微型住宅新模式。
一、城市微型住宅产生的原因
(一)城市微型住宅的产生
2021年,我国政府报告提出缓解青年人住房焦虑问题,首次将青年列入住房困难这一梯队。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经济吸引力足,但飙升的高房价让正处于过渡期的低收入青年倍感压力,因而大部分青年较为青睐将小户型住宅作为在大城市发展时期的过渡性居住空间。面对此现象,一些房地产企业采取了针对性措施,例如万科集团在微型居住模式研究下,推出15 m2超小型居住空间模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3.76亿,微型住宅的产生是青年大量流入一线城市的必然结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是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微型住宅的产生解决了青年在大城市发展的生存烦恼。
(二)造成微型住宅空间焦虑的因素
鲍家声教授曾提出“高效空间住宅”理念以顺应新时代发展,但我国目前微型户型往往直接由正常空间仓促缩小改造,仅仅满足“微型”概念,造成室内空间结构混乱,零散化空间得不到合理安排。现阶段大部分微型住宅设計,未能满足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无法适应其多元化生活。空间分布单一,缺乏创新性,不具备多样化生活条件,导致居住者产生心理压抑感;配套设施缺乏,并占据大部分室内空间,无法为青年群体提供便捷性服务。青年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狭小的空间无法给其提供舒适性,久而久之,微型住宅空间焦虑感由此产生。
1.微型住宅针对青年群体适宜性淡化
处于21世纪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一代青年物质生活水平较高,较早接触新科技,信息扁平化赋予其个性化特征。微型住宅现阶段存在种种局限性,难以满足青年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微型住宅空间在设计初始阶段呈现概念化倾向,普通户型分布空间未能适应青年个性化生活格调。青年对于卧室、休闲娱乐空间、收纳空间较为重视,但当前微型空间“一刀切”的布局分配,未能满足其生活情调需求;微型住宅配套设施功能单一化,家具多功能性缺失,未能顺应高效空间住宅理念。微型住宅本就受面积小的局限,设计的不合理性造成微型住宅针对青年群体适宜性淡化,功能匮乏的空间分布满足不了其多元化生活理念。
2.微型住宅空间缺乏弹性化
住宅空间弹性化,是指在单一空间内具备多种室内空间功能条件,空间拥有多种性质及多种功能。周燕珉在《住宅精细化设计Ⅱ》中提出,我国现阶段空间设计“糙、快、猛”,造成空间结构分配混乱,导致空间与空间之间具有很强的“隔断性”[1]。密斯·凡德罗曾批判性提出“功能服从形式”,在设计手法处理上主张“流动空间”新概念。现阶段微型住宅空间设计并未探究这一代青年人的心理需求及居住需求,在同一空间内不具备“流动性”与“弹性化”理念。这造成青年人的“家”是具体的,而不是特殊的,无法适应青年所追求的“多元化个性居住模式”。
二、微型住宅空间多维度折叠理念
空间多维度折叠理念即在小面积居住环境下,将零散化空间整合,扩大容积率,提高灵活性与适应性。通过深入分析青年群体居住特征,结合空间多维度折叠理念,对症下药,将微型住宅空间打造成专属青年人居住空间;以不同时间下空间功能需求不同为切入点,以时间“偷取”空间;通过折叠将空间进行重组与合并,实现空间“1>1”功能无限化。通过空间多维度折叠理念,弥补微型住宅空间不足,实现“小空间、大功能”。
(一)以人为本:使折叠更加贴近青年群体
在空间折叠设计初始,应把握以人为本设计理念,顺应这一代青年快节奏生活模式,打造个性、独特、多元化的定制感空间。青年理想空间调研数据显示,青年更关注卧室舒适度及高容量的收纳空间,以适应自身生活习惯;娱乐空间需求大幅提升,折叠改造应顺应青年“下班整顿生活”的休闲理念。同时,新时代青年正面临互联网时代下的“宅经济”生产生活方式。此外,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居家办公成为重要趋势。折叠改造应将微型住宅改造为“舒适居住+高效办公+高品质生活”新模式,贴近青年群体生活。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折叠从青年当下实际需求入手,为空间注入人文情怀。
(二)时间换空间:使折叠优化空间利用率
建筑评论家吉迪恩《空间·时间·建筑》曾引用数学家闵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的观点,把世界想象为空间与时间配合所形成的一不可分的四次元连续体,不同功能空间会产生交错和重叠,暗示在空间中可将多种功能统筹兼顾。1980年福柯指出:“空间在以往被当作是僵死的、刻板的和静止的东西。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这实际说明了居住者在同一时间下不会进行两种活动,不同时间维度下,居住需求不同[2]。勒·柯布西耶在“Le Cabanon”设计中,根据日常不同作息规律,使同一空间主体可展开为多种功能平台,以满足不同时间段下的居住需求。伦佐·皮亚诺在设计Diogene小屋时,利用分时分布原则,将全部功能空间在时间上进行模糊处理,提升空间利用率。在四维空间中,空间折叠设计实现不同功能转化,使微型空间顺应居住者行为时间推移,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
在微型空间多维度折叠理念,要想打造年轻化微型住宅空间,可以将空间功能在时间维度下模糊处理,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无限的可能。
三、微型住宅空间多功能折叠应用
微型住宅空间多功能折叠要在“面积小微”与空间多功能之间寻求平衡,并保持空间维度高效性。视觉空间折叠法通过感官的直接刺激,使人感到空间“宽敞”,消除压抑感;不规则空间规整法整合室内异形空间,解决原始房型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将空间“补齐”,保持整个空间流动性与观赏性[3]。
(一)视觉空间折叠法——强化空间深度
视觉是人感知世界最原始的方式,视觉空间属于人的感觉空间。麦克卢汉对“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论述,也更加证实了人体对于空间感受层面的高层次体验感。从视觉空间出发,于中国传统园林空间中汲取灵感,实现空间的开放感、宽敞感与延伸感,解决狭小环境的不透气性问题。利用竖向空间缓解上松下紧的拥挤,产生视觉“诱导性”,转移视觉压力。视觉空间折叠法强化了空间深度,保证空间的流通性与观赏性。
1.“翠玲珑”,实现空间移步异景
“翠玲珑”组合建筑源自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由三个方形平面彼此角角相连而成,廊道形成一个Z字形平面布局,使人在廊道行走过程中感到曲径通幽[4]。在《梦想改造家》中,設计师刘津瑞面对13步之长的小空间,采取“翠玲珑”的空间改造手法,通过隔断的合理分布及家具的配合使用,从厨房向整个客厅看去,形成“翠玲珑”格局。整个视觉空间层次层层递进,映照了建筑学家童寯在《江南园林志》所提到的“曲折尽致”,功能空间分布随着走廊的延伸层层开放,狭窄的空间通过布局错位,给视觉带来“以小见大”的丰富感。
2.竖向空间运用,转移地面空间拥挤感
青年较为散漫的生活习惯,常常会因为收纳问题导致空间内部混乱不堪,地面面积愈加缩小,造成“上松下紧”的局面[5]。现如今提出“家具向上”理念,使墙体功能复合化,这意味着墙体具有隔断与储藏的双重功能,可满足青年对于收纳的高度需求。
通过一系列空间改造方式,整合室内一系列要素,适应人体最原始的视觉满足感,将多种室内要素进行创造性整合与分布,赋予微型空间“宽敞感”,以视觉诱导避免空间呈现狭小的拥挤感,满足青年对于“大空间”的向往。
(二)不规则空间规整法——保持空间维度
由于微型住宅空间在设计时受到环境要素带来的影响,室内往往出现大量不规整的异形空间。然而不规整的异形户型会给人带来突兀、尖锐、不舒服的视觉与心理感受。不规则空间规整法即:依势而建,巧妙化解异形空间,将异形空间补齐为规整几何形态;曲线优先,以圆弧化打破空间夹角尖锐感;把握好节奏与空间美感,保持空间维度平衡。
1.依势而建:异形空间几何化
面对异形空间时,可将其合理还原成几何空间,找到形的趋向进行延伸,既可以消除异形空间在视觉与心理层面的消极感,又可在不破坏整体结构基础上保证安全性[6]。根据形的趋向可采用隔板、家具等形的趋同将零碎空间补齐。设计师王平仲在《梦想改造家》[7]中面对三角形“纸片屋”时,将旧房中许多夹角利用三角形隔板进行找齐,既可以把隔板当储物架,又可将异形空间修整。依势而建,根据异形空间零散几何的形态特点,使空间趋于规整、和谐、统一。
2.曲线优先:空间夹角圆弧化
微型住宅空间由于立面分割不合理所形成死板、尖锐的夹角,无论在视觉还是心理层面,都会使人产生突兀感、不适感。曲线在视觉上带给人平滑、柔润的感受,因此可以空间夹角圆弧化,将尖锐的夹角进行隐藏,利用曲线过渡使室内空间得以延伸,增强微型住宅空间开阔感[8];利用曲线弥补夹角问题,以圆弧美感赋予室内空间别样的生命活力。
设计师在面对异形微型住宅空间时,应结合不规整空间形态特点进行推陈出新,充分挖掘异形空间可利用的潜质,强化微型空间功能性与美观性,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保持空间维度的完整性。
四、结语
青年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未来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微型住宅的产生解决了青年群体在大城市发展时期住房难的问题,以空间多功能折叠打造一种属于青年的微型“独居豪宅”新模式。设计师周明阳曾提到:“以有灵魂的设计,成就空间的可能性。”设计师通过折叠设计改造,使微型住宅空间在有限的面积中实现功能的无限性。本文创新性提出以视觉空间折叠法、不规则空间规整法,从宏观的视角分析解决微型住宅空间不足的问题,并结合当下时代大背景,提出以舒适、多功能、充满建筑美感的空间设计更好地满足青年对于居家办公的需求。未来针对城市青年微型住宅研究,应以多功能折叠改造设计出发,探寻更加贴合青年群体的城市微型住宅空间新理念。
参考文献:
[1]胡爽.微型住宅室内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2]胡宸恺.微型社会住宅设计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3]吕萍,于淼.我国青年住房问题识别和解决路径:基于租、购房压力的测算和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12):14-18.
[4]殷乐,刘昊,张建平.初探苏州古典园林之“建筑意”[J].现代园艺,2021(12):130-133.
[5]袁海贝贝.当代微住宅设计与建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6]缐宇峰.青年微型住宅的空间折叠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建筑大学,2021.
[7]梦想改造家|王平仲:拆分三角空间畸形纸片屋变空中花园[EB/OL].[2023-10-18].https://m.163.com/home/article/C22K9P11001086PB.html.
[8]李天培.探析室内异形空间的形态特征、审美表现及设计构思[J].艺术科技,2017(9):286-287.
作者简介:
马江言,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微型空间折叠改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