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著情境启发写作思考
2024-01-17李乐佳
李乐佳
摘 要:新课标倡导情境教学。写作教学中提供“情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从名著情境中不仅可以看到人生、社会的生动画卷,还能窥见作家观察思考人生、社会的角度维度,得到相关或相似话题的写作思考与启发。借圆形人物生活情境可以启发辩证思考;借复杂社会情境可以启发批判性思考。
关键词:名著情境;写作思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
读写融合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引领和倡导的一种写作方法。这种写作方法致力于挖掘课文情境对学生思考的启发性。名著是作家呕心沥血深入生活,深入社会观察调查,再用文字千锤百炼的结晶。学生从名著情境中不仅可以看到人生、社会的生动画卷,还能窥见作家观察思考人生、社会的角度维度。因此,笔者尝试在名著的随文写作上借圆形人物的生活情境和复杂社会情境启发学生洞悉作家的观察视角和思考角度,然后对现实相关或相似话题进行深入思考,最后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一、借圆形人物生活情境,启发辩证思考
高中生作文中写人叙事模式化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而只从“共性视角”去观察思考人事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典型的例子如写自己的父母,也像在写别人的父母。名著所塑造的各个性格復杂的圆形人物可以帮助学生在“共性视角”之外,开启“个性视角”的观察与思考,捕捉人物独一无二的特点,深入地理解人格的矛盾性与统一性。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中米考伯夫妇的生活情境探究:
师:虽然米考伯夫妇装文雅、爱虚荣,但大卫说“我跟米考伯一家患难与共,彼此已经很熟,舍不得分开了”,这是为什么?
生1:米考伯夫妇把大卫看作家里的一分子,让孤苦伶仃的大卫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生2:这么说来,米考伯夫妇身上有善良和爱的光辉。(笑)
生3:一开始读小说的时候只觉得米考伯夫妇应对困境的武器就是“装体面”和“典当借债,幻想走运”,但现在看来他们还有一个最有力的武器是“善良和爱”。不仅他们夫妻在困境中不离不弃,而且他们有原则、有底线,再困难也绝不用大卫的钱。他们虚荣,但没有丢掉自尊,所以他们并没有坠入堕落的深渊。
师:是的,很多读者对米考伯夫妇的第一印象是爱慕虚荣、耽于幻想,对米考伯主义的人生态度也没有好感;但细读文本之后,却发现米考伯夫妇还有可爱的一面。在这对夫妻身上,虚荣、盲目乐观的弱点与善良有爱的优点并存,甚至其“弱点”也有可取之处。有人说:“人人心里都应该住着一个米考伯。”因为人生不会一直是顺境,在困境下我们是不是也需要一点米考伯哲学呢?
借助大卫对米考伯夫妇的“个性视角”观察,学生意识到圆形人物思想个性的复杂性,意识到作为文学创作源泉的“真的人”更加复杂,单从“共性视角”观察人事,容易一叶障目,开启“个性视角”,有助于窥见人格的全貌。于是,笔者设计并布置了以“他(她)的另一面”为话题的随文写作任务。引导学生用“个性视角”审视对自己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人,思考他或她有什么不易察觉的个性特点,这些特点引发了怎样的体会和感悟?
有文本情境分析的抓手,学生的写作思考活跃了许多。有的学生写了平时经常蹙眉怒目的教练,在掏出手机看刚出生不久的宝宝照片时宠溺的笑容,感悟到爱没有固定的模样,因为有些成长,需要疾言厉色、当头棒喝的催促;有的学生写下了自己刚刚遭遇的一个重大转折,父亲生意失败,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在自己打算放弃高考美术集训的时候,平时总被自己嫌弃吝啬的母亲,把家里每月的日常开支压缩到了两千元,却拿出了上万元的培训费用,坚持让自己继续学艺之路。面对此时此刻“大方”的母亲,自己领悟到人生不是一场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母亲的“吝啬”是未雨绸缪的大智慧。学生学会辩证思考,在写作表达中写出了对人事较为全面深刻的认知和感悟。
二、借复杂社会情境,启发批判性思考
名著不仅塑造了众多性格复杂的圆形人物,还反映了广阔的社会面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通过风土人情、人际关系、建筑、陈设,乃至人物的对话、服饰等细节来观察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进而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探究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和塑造。因此,笔者尝试借分析文本的复杂社会情境来启发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并迁移到写作训练。
《复活(节选)》中玛丝洛娃所处社会情境的探究: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节选内容以及补充章节,说说玛丝洛娃走向堕落除了由于聂赫留朵夫的始乱终弃和她自己的自暴自弃,是否还有别的原因?
大多数生:还有社会原因。
生1:在玛丝洛娃接受审判的法庭上,庭长好色,书记官随意懒散,法官们丑态百出,连决定人有罪无罪,甚至决定人生死的法庭都这样乌烟瘴气,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生2:课文节选部分开头写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对话时,穿插了探监的人和囚犯之间相互指责的对话,也反映了似乎有不少人在坐冤狱。所以玛丝洛娃杀人的罪名也很可能是被冤枉的。
生3:农民面对聂赫留朵夫想要分土地给他们的举动抱持警惕和敌视态度,说明当时社会底层的农民被有权势者欺骗怕了,同样作为底层人的玛丝洛娃在被聂赫留朵夫抛弃之后,很可能还遭受了其他欺骗或欺负。
初读文本时,多数学生认为玛丝洛娃遭遇了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而在阅读了更多章节内容之后,学生意识到玛丝洛娃的悲剧不是聂赫留朵夫一个人的过错,而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罪恶。于是,笔者随即布置了随文写作任务:也许大家都曾在晚修前碰到类似的情形,有的同学一踏入教室就对周围的同学说道:“伙伴们,‘卷起来!”有的同学回应:“不卷了不卷了,卷不动啦……”有的同学却道:“说不卷了的都是真正的‘卷王!”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对话的?请你借鉴批判性分析的方法,深入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交上来的习作中有这样一些论述:“‘卷不是一个诞生在学生群体的流行词,但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从这个词里提前感受到了上班族所承受的竞争压力。尽管距离步入社会至少还有两千个日子,但‘卷起来三个字让我们不知不觉一直努力保持竞争的姿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深感心累,纷纷叫嚣‘让他们卷去吧!我要躺平!说出此番话语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玩笑消解疲惫,用短暂的躺平积蓄继续出发的能量。另一类则是平日里贯彻伪积极式人生态度的人,意图以自身及群体的不作为不上进,倒逼奋发之人停下脚步,以此设法保留自己真的躺平。”“‘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青年人有如小麦稻米一般处于抽穗期,须得向下扎根。如若良性竞争,诸位青年人必然要努力地‘卷起来,努力或许无法取得成功,但躺平必然没有希望。”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学生能把一个校园现象放到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当中去审视,由读促思起到了良好的启发作用。
王栋生老师说:“学生能否写,要看设置的情境是否真实,能否引发(或诱发)他的观察积累,引发他的思考与想象,让他有表达的愿望。”“作文教学首先要撒播的是思考的种子。”没有充分的思考,就没有充实的表达。名著情境的真实性和丰富性既能引发感性共鸣,又从理性层面提供了观察、思考、表达的方法借鉴,二者共同作用使学生乐于“换个视角”或“多个角度”去思考和探究相关的随文写作任务,并把新思考、新发现写进作文,从而扎实地提升语文的思维发展与语言建构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栋生.情境设置求真不求大[J].中学语文教学,2022(01).
[2]王栋生.情境和任务也应当真实[J].中学语文教学,2020(11).
[3]张春华.走向真实情境的写作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