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志问道二十载直笔著史薪火传

2024-01-17申福建

巴蜀史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修志志书张大千

申福建

30 多年前,曾拜读过汪毅先生关于国画大师张大千的文章,神交已久,可惜缘悭一面。

2019 年5 月5 日,在张大千诞辰120 周年来临之际,笔者应邀参加《内江日报》第八届读者沙龙——汪毅和他的《张大千大风堂艺术研究》。汪毅先生讲述他研究张大千的最新成果,提出大千学、大风堂画派申遗等新概念、新思路,让与会者耳目一新。汪毅先生语调平和,不疾不徐,那温文尔雅的学者风范让我敬佩不已。

不久,笔者交流到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工作。年过半百,走到一个对史志、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和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要求甚高的新岗位,我忐忑不已,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史志工作者吗?

为难之际,汪毅先生主动与我联系,给我打气鼓劲,讲解思路方法,把他编著的书籍送给我,为我增添了勇毅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感谢那次读者沙龙,冥冥之中让我提前结识新岗位的良师益友。

收到汪毅先生的新作《我与地方志二十年》,伴着沁人书香,我反复阅读,反复揣摩,慢慢走进汪毅先生的方志世界。《我与地方志二十年》分为图录和著述,图录生动形象、是20 年时光轴上的闪光点,著述篇篇精妙,真是“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这是一本方志工作的实践成果,全面展现汪毅先生20年的方志情怀、方志路径和方志成就,为方志工作者提供范式,有着教科书般的价值。

1996 年,时任内江市文化局副局长、张大千纪念馆馆长的汪毅先生,已是知名的安岳石窟研究专家、张大千研究专家,可谓功成名就,未来的路必定顺风顺水。不惑之年由从文之路转为治史之道,这是一个大跨步,需要重新投道,按一般人的思路,何必呢?但汪毅先生敢于挑战自我,毅然决然迈上方志征程。

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汪毅先生行政工作、编研任务并重,案牍劳形,但他五个指头弹琴,宫商角徴羽,甚是和谐美妙。他的“六二二”制思路,即60%用于行政工作、20%用于党务工作和20%用于《巴蜀史志》编辑部工作,是科学的时间分配法,值得学习推广。方志部门人少事多,牢骚满腹有用吗?没用,只有合理安排时间,适度“5+2”“白+黑”,才能应付自如。

支撑汪毅先生的原动力来自哪里?我以为,是他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方志情怀。到四川省地方志办前,汪毅先生醉心于安岳石刻艺术、张大千艺术研究,催生了安岳石刻热、大千艺术热,引来世界关注的目光,这其中的艰辛难以言表。汪毅先生的纪实散文《寻找张善子墓和墓修缮的前前后后》,记录了他寻找张善子墓、多方奔走促成张善子墓修缮、告慰一代虎痴英灵的艰难历程,从中感知到一個“文弱书生”的道义担当。因此,到四川省地方志办工作,于汪毅先生,不是苦,而是乐,是方志梦想的初心召唤,是方志事业的使命回归。

志、鉴、馆、网、库、用、会、刊、研、史“十业并举”,是新时代方志工作的职责所在。于方志工作者而言,能在某方面有所突破已难能可贵,但汪毅先生十业并举,创造了方志工作者的多个第一。

担任《四川省志·文物志(1986—2005)》《四川省志·妇女工作志(1986—2005)》《四川省志·广播影视志(1986—2005)》责任主编,编纂出高质量志书,展示出深厚的修志功底和对志书的整体把控能力。担任第一副主编的《三星堆图志》荣获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为四川省地方志机构迄今唯一。汪毅先生的修志成果表明,编纂精品志书有秘籍,那就是专业过硬、勤勉用功、精益求精。

负责编辑《巴蜀史志》总计96 期,通过调整思路、改变刊型、专家约稿和提高质量等举措,为《巴蜀史志》取得“国内统一刊号”以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作出重要贡献。各级方志部门都在办期刊,没有倾情尽心用力,怎能产生影响力和知名度?

参与“方志中国”大型展览策展,对全面展示中国地方志发展史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参与十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方志中国》策划,负责撰写其中两集文本,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高度评价。撰写《中国国情展览策划案》(又名《魅力中国》),得到充分肯定。负责撰写《方志四川》文稿4集,15 万字,是方志界目前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宣传地方志的电视纪录片文本,荣获四川省第十七次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具体组织实施中国地方志成果展四川部分,策划四川省新编地方志成果展。退休后,应邀协助策划遂宁、眉山市史志馆,正在协助四川省地方志办策展。看懂这些文案,就找到了打开方志纪录片、方志展览策划这扇大门的金钥匙。通过对旧志的研究,形成《安岳石刻艺术》《汤绍恩述评》两部著作,体现用志功力,是“用志”的代表之作。探寻汪毅先生的写作过程,能体验“用志”写作、研究的新视角,碰撞出“方志为用”的思想火花。

《我的百家信》,通过103 封海内外有关人士的信札,包括秦孝仪、王朝闻、刘心武和喻钟烈等大家,形成特色地情文献资料,是研究汪毅先生的重要文献,也是一个时期地方志工作的宝贵资料,在方志界具有唯一性。当书信已渐行渐远,百家信更显珍贵。这启示方志人,不是缺地情资料,而是缺发现的慧眼。

开启两岸地方志交流的破冰之旅,曾五次赴台北文献委员会交流,是大陆地方志工作者前往“第一人”。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建议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炎黄子孙,同根同源同脉,方志文化是两岸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园和维系两岸同胞的亲情纽带。方志人应该发挥方志资源独特优势,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为祖国统一作出方志贡献。

对《广汉县志略》《眉山市人物志》《黄山市志》《绍兴市水利志》等志书的评述,细探究竟,凸显特点,见解独到,是写志书评论的范本。《四川省志·文物志(1986—2005)》《四川省志·妇女工作志(1986—2005)》《四川省志·广播影视志(1986—2005)》《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灾情卷》等志书的复审审结报告、审读意见,言简意赅但意见明确,是撰写志书审读意见的样本。对于刚刚涉猎志书评论、审读的方志人,这无疑是可以“依样画葫芦”的模板。

对方志文化、方志期刊和名人战略等进行深入调研和深邃思考,形成具有重要价值的调研报告、资政报告和论文点评。历史和现实相结合,汪毅先生的资政报告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

开全国方志界先河,在四川省安岳县图书馆建“汪毅文献特藏馆”,集图书馆、地情馆、博物馆和美术馆展陈内容为一体,为安岳心安图书馆永久性“馆中馆”,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全省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系地方志系统个人命名馆的唯一。馆中有许多珍贵文献资料和书画作品,可交易、可传家,但汪毅先生知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有把珍贵的资料和文献作为公共馆藏,才能为大众共享,才能经久传世。这是心底无私的高尚情操,为个人处理重要文献资料开辟了新路。

记录与刘心武、戴碧湘等大家的纯净友谊,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但这水有温度。不辞辛劳,为老领导、老朋友的个人著作作序,通过入木三分的刻画,既是人品、作品的精准述评,也为著作增辉添彩。2023 年元旦节后,得知中共内江市委原书记傅运鸿仙逝,专程前去悼念,写下情真意切的哀痛诗歌和挽联,并编辑《远去的思念——傅运鸿先生纪念集》,留下珍贵的纪念资料。广交朋友,至情至义,在工作中建立深厚友谊,以友谊聚合工作能量,这是汪毅先生人格魅力的彰显,也是地方志部门“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广纳人才思路。

刚刚收到汪毅先生的诗集《泛舟诗海》,辑录旧体诗666 首,以叙事记人为主,他自嘲为“打油诗”,可清新淡雅,自由率性,幽默俏皮中抒发着真情、表达着真意,是一道靓丽的文学风景线。“廿年墨耕四季忙/修志问道启远方/敢借常璩生化笔/描得志苑杜若香”,20 年修志问道的苦苦追寻与收获如画面般呈现在面前。精雕细琢是修志人的职业本色,“修志途中马拉松/三年五载终成功/答辩归来二两酒/一身上下皆放松”,把成功的喜悦注入一杯酒中,融解那常人难以体会的酸甜苦辣,这是大彻大悟的大智慧。

汪毅先生作詞的《地方志工作者之歌》唱响了全国方志界,“记人物,录史事,秉笔直书写春秋;编地情,修方志,写不尽时代风流......”何等的激情澎湃,何等的大气磅礴!这就是汪毅先生矢志不渝的方志情愫,也是方志工作者板凳坐得十年热的精神力量。

欲浅者自浅,欲深者自深。阅读《我与地方志二十年》,受益何止20 年。

(作者系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

猜你喜欢

修志志书张大千
经我校教师为主体的修志团队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团志”项目成果顺利出版
传奇大师张大千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曾熙&张大千:得弟,吾门当大
“吃货”张大千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我的最牛老爸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编印发行《山西省第二轮修志指导手册》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