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以滁州学院为例
2024-01-17周强,章燕
周 强,章 燕
2020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研究制定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从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建设任务、建设立项等几个方面明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要求。以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为原则,经过四年左右时间,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重点是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指南》提出产业学院七个方面建设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1]。其中第一点就提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可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性。
但是当前形式下,大部分高校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上都是依循原来的旧模式。没有在传统校企合作的理念和办学机制上进行根本转变,仅是简单对接产业,没有从产业需求的角度系统设计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双师队伍、体制机制等,导致产生了合作形式和内容单一,企业优势资源利用不足,覆盖面有限,可持续性差等产教融合的难点问题[2]。
针对这些难点问题,多所大学在他们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中给出了自己的解答。有些学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聚焦学校内部教学资源重组,如东莞理工学院粤港机器人产业学院强调多学科多专业融合、境内外校企联合培养、全程项目驱动式教学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开创了“五跨式”校企协同联合育人全新人才培养和闭环供给模式[3]。有些学校根据自身区位特点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如盐城工学院数字化制造产业学院针对长三角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提出“校企联合、产业对接、知行耦合”的教学管理新模式[4],上海理工大学对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并以上海理工大学制冷空调产业学院为例,开展了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5]。有些学校探索产教融合新方式,积极构建共生型的产教共同体,如常熟理工学院光伏科技学院在战略、利益、情感、行动等方面探寻行业学院模式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展之路特色鲜明,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面向产业发展需要探索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和共同体发展途径,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6]。广东通过统筹谋划产业学院布局,分类定位、因校制宜,面向产业整合学科专业教学资源,积极探索多方协同、融合发展的共生型产业学院建设路径,形成了产业学院组织创新广东模式与经验[7]。
一、当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虽然各所大学尽其所能地提供了解决当前产业学院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所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的方法,但还没有一个形成共识并行之有效的创新模式。现有资料研究显示,当前产业学院建设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没有发挥有效的多元主体参与和共建共享优质资源的优势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创建现代产业学院的思路仍然沿用传统的二级学院管理模式或嵌入在二级学院中进行管理,没有明确合作各方的权益和责任,导致多方协同育人的治理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有效的教学过程协同管理和质量保障机制。
其次,缺乏有效的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信息交流渠道
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联系越紧密,当前人才培养需求和目标就越明确,如果交流渠道不畅必然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内容安排、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不能联动推进等局面。
再次,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
保护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校企的深度融合有赖企业的积极参与,培训员工并不符合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要求,企业更倾向通过招聘节省培训费用[8]。如何调动企业积极性,落实国家激励政策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不少高校存在国家出台的激励政策在实际执行中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导致未能给予企业足够支持,企业的利益诉求没有得到有效保障[3],从而产生了投资回报率低,产教融合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等弊病,严重打击了企业对校企协同育人的积极性。
二、滁州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每所大学交上来的答案都不尽相同。笔者所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坐落在安徽滁州,近年来在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推动下,很多产业落户滁州并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链。近三年,学校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立项建设校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智慧应急技术现代产业学院”被安徽省教育厅推荐到教育部参评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本文聚焦滁州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诸多举措,即根据地方产业需求和“四新”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以“思产科创教”多元互融为主要内容的“12345”模式,即“一主体、二驱动、三原则、四互融、五保障”的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创新。传统人才培养是以学科所在二级学院为培养基地,校企合作基本上也是以学校为建设主体。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则实现多主体共治,实现以“现代产业学院”为主体,以“产业协同和实践创新”为驱动,以“学生中心、共建共享、创新发展”为原则,以“思教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专创融通”为机制,以“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学科交叉、双师队伍、体制机制”为保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图1所示,“思产科创教”五位一体,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巨大变革。
图1 “思产科创教”多元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滁州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一)“一主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作为一种多元主体的教育平台,产业学院的功能还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因此产业学院需瞄准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培育地方急需的紧缺专业,完善现代产业学院的支撑专业,逐步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在首批教育部公布的50个现代产业学院中,建设高校普遍拥有特色优势学科,产业布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为主,且相当部分产业学院具有交叉学科领域、跨产业服务的特征[9]。滁州学院为契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围绕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和滁州市八大产业链,以信息类优势学科为牵引,打造信息技术类、生物化工类、智能制造类等专业集群,不断提升专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专业集群一定程度上达到产业所需专业交叉融合的目的。举例来说,直播带货是近几年的风口行业,但直播尤其是跨境直播牵涉到商务英语、贸易学等多个专业的融合。因此,打造围绕区域新兴产业链布局地方急需紧缺专业,跨学院打造专业集群,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就显得特别迫切和重要。在此基础上,采用“学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的模式,分阶段、分层次建设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实施跨学院跨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实现为地方产业升级优化赋能的目标。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如图2所示。
图2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目标
(二)“双驱动”重塑培养模式
作为现代产业学院培养对象,学生的主动性不容忽视。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实践锻炼、项目研发和社会体验的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产业学院能够得到学生喜爱并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学校实施了“23467”措施,聚力实践创新,如图3所示。即通过“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指导、“创新创业平台+素质拓展平台+虚拟实践平台”三平台联动、“课程+竞赛+项目+孵化”四环节融通、“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创新训练+创业实践+工程项目+科研活动”六载体共振,以及“七共同协作”方式,补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行业联系不足的短板,重塑新型培养模式。
图3 现代产业学院卓越人才培养措施
“七共同协作”人才培养方式是滁州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创建的一个创新之举,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首先,制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机制。该机制完善了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流程和标准,推动了合作企业全过程深度参与。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对于产业学院建设至关重要,产业学院需依据地方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需求和“四新”人才培养要求,将新理念、新规范、新技术、新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审定通过后实行校企“双发布”。
第二,校企共同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与传统的二级学院相比,产业学院机制更为灵活,充分发挥此优势可以为产业学院带来活力。这就要求高校需关注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紧密结合产业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把企业的真实案例作为毕业设计、学年设计等实践教学的素材。鼓励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加大“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和“真实项目案例库”建设力度。推动课程教学和企业工程师培训相结合,鼓励在校生获取学生和企业工程师“双重身份”。
第三,校企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共建创客中心、众创空间、双创实践平台等,构建“专创融通”课程群,将双创大赛、学科技能竞赛所涉及的新技术、新方法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实现赛教融合。通过聘任企业管理和研发人员担任学校双创导师的方法,设立创新项目,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营造真实氛围。
第四,校企共同组建双师团队机制。依托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工作站”和兼职教师“流动站”,构建校企“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选聘企业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到校兼职,选聘大国工匠、技能大师到校担任产业教授,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和评价考核机制。共建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岗位,开展教师入企顶岗、实践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交流等工作,组建跨专业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开展联合授课和指导,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基地。
第五,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订行业标准机制。例如滁州学院与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共同参与制订了中国消防协会团体标准《社会专业消防应急救援服务机构能力评估标准》、共同制订并发布产品标准《消防车辆物联网系统车辆信息采集与传输装置》等。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专业群特色,校企共同组建专家合作团队、制定行业标准,服务产业发展。依据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分析相关行业企业工作岗位,将行业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转化为人才认证标准。
第六,校企双方共同克服技术难题机制。联合其他高水平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与行业企业共建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产学研工作,校企共同组建跨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企业专家与现代产业学院教师团队联合开展开发计划项目研究和科技攻关,联合申报各类科研项目,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同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互通互融,发挥科教融汇示范作用。
第七,校企双方共同搭建党建平台机制。建立校企党建共建平台推动党建模式创新,互通党建经验和资源,共同开展党建共建研究,实现党建共建、资源共享。校企双方共同建立健全“实习实训”期间学生思政工作协同管理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安全生产、道德法纪、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升校企员工和学生的政治素养。这七个机制有力保障了滁州学院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
(三)“三原则”完善协同育人体系
虽然与传统的二级学院有诸多不同,现代产业学院的核心任务还是育人,只是随着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协同育人成为产业学院的基本建设原则。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需将“学生中心,育人为本”落实到实处。坚持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原则,打造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和经济需求的对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优秀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除了学生本位,企业也是产业学院建设中的关键因素。高校需秉承“产教融合,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强化多元主体合作办学,坚持校企双方共商、共建、共享,实现共赢。融合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教学、学生双创训练、企业服务、科技创新等功能,建立多用途服务平台。此外,还需做好资源整合工作。产业学院与传统二级学院在多维度上是不同的,尤其在专业设置上与传统学院有很大区别,特别强调打破学科专业壁垒,鼓励校内跨学科跨专业实现教学资源整合,贴近新兴产业、契合行业标准、突破专业界限,打造学科交叉专业,根据产业需求重塑专业结构。协同育人体系建构如图4所示:
图4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原则
图5 “思产科创教”多元互融的协同育人机制
图6 “五入”方式促进科教融汇
(四)“四机制”助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现代产业学院的育人机制具有特殊性。需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学校办学、学生成才三方需求,需找到三方利益的共同点。在现实中让三方都满意往往比较困难,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驱动机制。滁州学院以“校企党建共建基地”等思教融合载体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等产教融合载体为保障,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教融汇载体、“创新创业学院”等专创融通载体为驱动,构建“思产科创教”多元互融的协同育人机制,较为有效地实现了各方利益的互赢共利。
首先,思教融合确保高校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建立校企协同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校企合作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从“育人”本质要求出发,深入实施“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模式改革,在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明确体现课程思政要求,着力将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邀请企业劳模工匠来校讲授“开学第一课”、思政专题课、班会课等,通过这些形式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校企共同建立健全“实习实训”期间学生思政工作协同管理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安全生产、道德法纪、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升校企员工和学生的政治素养。
其次,产教融合确保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学校采用引企入教、合作共建、选教入企三种方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引入企业资源,搭建实验教学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利用中心资源,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提升学校服务产业的能力;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平台,依托平台完成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等,使学生能迅速融入企业的生产中,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支持校企合作科技研发;建立校外实践培训和就业基地,遴选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利用企业优质资源满足学生实习就业和教师培训等需要。
再次,科教融汇帮助高校促进科研反哺教学。采用“五入”方式促进科教融汇,即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内容和课程设计,转化为课程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参与和熟悉生产实际与科技前沿;鼓励学生进入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能力;吸纳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吸引学生走入开放实验室,培育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将学生引入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研发提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素质。
第四,专创融通帮助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高校可以把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作为关键点,以校政、校地、校企合作为支撑点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做新实践教学、做优“国创计划”、做强学科竞赛、做精创业孵化,推进课程、竞赛、平台“三合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实施“一学院一品牌、一学科一赛事、一专业一课程”,助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产业知识技能,有效互融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以高水平产业工程师、高层次专业人才、高素质学工辅导员、高素养双创导师为核心,组建“产业导师+专业导师+学工导师+双创导师”复合型优秀导师团队,满足学生多元需求,实现学生个性化有“价值”式成长。
(五)“五保障”确保培养目标达成
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实际需要设立合理的培养目标对产业学院运行非常重要。按照“对接核心技术,支撑能力培养,注重方法过程,吻合目标规格”的思路,构建基于OBE理念优化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课程体系特点,构建“校内评价-毕业生跟踪-企业反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打造三个实践平台保障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素质拓展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打造虚拟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契合时代特点促进自身个性化发展。通过三个平台联动实现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此外,需修订符合产业学院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根据“四新”建设要求,需坚持学科交叉融合,打通专业大类间的专业基础课程,支持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同时大力推行“专业+”联合培养模式,为建立校企、校地、校校、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提供保障。
除了上面提到的保障方式之外,建设双师队伍也是顺利施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学校实施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优秀产业人才担任主讲教师,实施“双师同堂”。加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开展“双能型”教师分级认定,将具备“双能型”资格作为申报教师系列职称必要条件。还需制订各类制度提供政策保障。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工作需求,实施灵活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以各类科研合作项目经费和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形成充足的人才、设备、经费等资源保障。从而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中国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虽然起步较国外晚,但其建设和发展具有政府引导、市场牵引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国特色[10],正日益成为校企之间联系的纽带。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了滁州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进程。通过明确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驱动、基本原则、路径方式、资源保障等方面,本文基于滁州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经验提出了“一主体、二驱动、三原则、四互融、五保障”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依据地方产业需求和新工科建设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高端人才、技术、设备、场地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和共享,以“思产科创教”多元互融为主要机制,实施“双导师指导+三平台联动+四环节融通+六载体共振+七个共同”具体措施,促进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等多方主体深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各环节,实现学校教育过程中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中仍存在的问题。学校将继续采用“学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模式完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持续探索和创新多元交流合作机制,为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