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媒体报道与粤剧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4-01-17

今传媒 2023年12期
关键词:粤剧戏曲

朱 玥

(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广州 广东 510280)

一、引 言

粤剧是岭南艺术的瑰宝,自明朝中叶诞生以来,经历了萌芽、发展、繁荣、坎坷、复兴、式微。2006年,粤剧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以粤语方言演唱,受众主要分布在岭南地区,这里有众多有影响力的媒体,如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不论是1959年6月21日甄羽在《羊城晚报·花地》发表的《埋葬“生圣人”》掀起了当年度有关粤剧“生圣人”的大讨论,还是2013年12月8日粤剧一代宗师红线女的去世,媒体的这些报道,就像一面镜子,生动地反映了粤剧的兴衰荣辱。因此,研究媒体有关粤剧的报道,对研究粤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学者所说:“延伸传播对戏曲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为戏曲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文化生态环境。因此,保护戏曲也要在保护和建设好戏曲本位传播的基础上,保护和建设好戏曲的延伸传播。”[1]

二、媒体报道与戏曲关系溯源

媒体很早就与戏曲联系在一起,创刊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的《上海新报》于1870年3月24日第2版刊登的消息《看戏死于非命》,可以说是中国报纸第一则戏曲新闻报道。这则新闻报道采用消息文体,报道了1870年3月14日在上海商船会馆演出的盛况,该则消息内容形象生动并且“尺度颇大”。例如“有一山东人紧靠石狮而立,不料石狮被人挤倒,竟将山东人压于其下,肚腹奔裂,肠脏俱出,登时殒命。”这则消息末尾还有作者的评论。虽然这则新闻是批评性报道,告诫大家要理性看戏,但从侧面也能清晰看到戏曲演出鼎盛时期万人追捧的盛况。

然而,《上海新报》于1872年便停刊了,戏曲宣传的任务落在了紧跟其后的《申报》身上。1872年6月4日,《申报》刊登的新闻评论《戏园琐谈》成为国内最早的戏曲新闻评论之一。“《申报》的戏曲评论,早期表现出新闻评论的特征,中后期戏曲评论有了自己的名称,其模式和出现的板块也相对固定了,如‘剧评’ ‘戏评’ ‘剧谈’等。”[2]随后一个月左右,《申报》刊登了国内最早的戏曲广告之一“各戏园戏目告白”,预告上海各大戏园即将上演的剧目。至此,中国纸媒戏曲新闻的三个最重要方面,戏曲新闻、戏曲评论、戏曲广告已全部出现。

19世纪末,戏曲新闻报道也从单纯的消息扩展到了通讯、系列报道、深度报道。例如《申报》在民国年间对梅兰芳的系列报道,使“《申报》把大众传媒对戏曲传播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3]可以说,中国的戏曲新闻样式,在建国前就已经“五脏俱全”。由于资料的散佚等原因,我们或许已经不好找寻媒体有关第一篇粤剧新闻报道的具体出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早在19世纪70年代的《申报》中就已经可以看到粤剧的新闻报道,此后,粤剧的各种新闻报道大量见诸报端。目前,对于粤剧传播研究的文章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粤剧国内传播研究。稍早一些的成果有潘邦榛《关于粤剧粤曲包装宣传的议论》,他指出媒体“对粤剧粤曲的关注实在太不够,宣传实在太少”“有真知灼见、分析深刻的评论或意见尖锐、值得引起争议的文章,则更如凤毛麟角,难以找到”[4]。2003年梁凤莲指出,“粤剧面临的首先是如何保存自身的艺术本质,其次便是如何与当下的文化生存对接,这关乎到内容问题,也关乎到形式问题。由此,粤剧传播形式的转型是必然的。”[5]这些研究表明,粤剧在距今十几年前便在影视、娱乐、网络等新的娱乐形态的强大冲击下渐趋式微。目前来看,粤剧传播手段较为单一,传播效果不是很好。

此外,还有一类研究就是粤剧的海外传播研究。广东位于我国沿海地区,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与外国通商的唯一口岸,独特的地理优势,推动了粤剧在海外的传播。目前,粤剧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东南亚、欧洲、美洲3个海外演出基地。粤剧集中体现了岭南文化精神、审美理想及感情积淀,填补了海外粤籍华人华侨文化生活的空缺,同时也成为中西文化融汇交流的媒介。由于这类研究与本文关联较少,故概而述之。

三、近年媒体有关粤剧报道的基本情况

(一)“粤剧宣传及保护”的报道

“粤剧宣传及保护”类的报道涵盖范围十分广泛,为了方便研究,笔者大致将其分为4个小类:粤剧名人逝世类,粤剧困境、宣传、保护类,粤剧推广类,其他粤剧热点新闻报道。

1.粤剧名人逝世类报道

粤剧界有很多重量级表演艺术家如红线女、罗家宝、陈小汉等,但是,这些著名的粤剧宗师、粤剧大师已先后逝去,令人痛惜。部分媒体对粤剧名人逝世的报道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例如,粤剧大师罗家宝去世后,羊城晚报于2016年4月22日头版刊发报道《“虾哥”昨已逝“虾腔”犹在耳》,及时报道了这则重要新闻;随后在A13版用半版的篇幅,刊发追忆特稿《粤剧大佬倌罗家宝昨晚辞世痛失一宝》,回顾了罗家宝一生的重要成就,社会各界纷纷追悼。紧接着,4月25日头版刊发“今晨消息”《大师驾鹤去虾腔永留存》,报道了罗家宝的追思会,4月30日A2版报道了罗家宝的告别仪式,4月30日B3版《晚会·关注》推出整版纪念特稿《剧坛如君有几人?——追忆罗家宝二三事》,从细节追忆了罗家宝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稿件生动感人,情深意切。一个月后,《<梦断香销四十年>创传世经典》缅怀罗家宝专场演出的广告推出,至此有关罗家宝的逝世报道基本结束。

其他媒体关于粤剧名人逝世的报道也基本遵循这个模式,一是从新闻价值角度出发,对粤剧名人逝世后的各种新情况及时追踪报道;二是从艺术价值的角度出发,推出一系列追忆性报道,对粤剧名人一生的艺术成就进行全面总结。新闻类的稿件主要由新闻版面承担,而追忆类稿件则由副刊承担,这样主次分明、前后照应,全面、生动、立体化地展示了粤剧名人的艺术人生。

2.粤剧困境、宣传、保护类报道

粤剧虽然被评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这份荣耀的背后,也面临着一些发展困境。有学者深入总结了目前粤剧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粤剧目前的繁荣来自政府而不是受众内在需求的驱动,二是粤剧受众面临着“两低一高”问题,三是缺乏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和编剧,四是人才断代问题较为严重,五是新编曲目缺乏真正创新[6]。这些问题,多家媒体也予以密切关注,陆续发表了报道,比如:《粤剧还能走多久》探讨粤剧传承问题,《连场暴雨銮舆堂岌岌可危》关注粤剧文物建筑面临的保护困境,《粤剧人才供不应求招生为何屡屡遇冷》报道了目前粤剧院校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粤剧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体应当努力做好对应的宣传报道工作,这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民族精神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3.粤剧推广类报道

粤剧推广类报道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面向青少年的普及工作报道,二是境内外交流的活动报道,三是粤剧与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报道。

粤剧要更好地传承,必须从青少年抓起。目前粤剧在青少年中的传承面临着不小的困境。有学者说:“当今粤剧出现了人才青黄不接、技艺濒临失传,已经到了后继无人的境地……新媒体的诞生使年轻一代对粤剧产生疏远感,逐渐忽略了粤剧。这是当今粤剧出现断层现象的最主要原因。”[7]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倪慧英曾指出,“观众的培养方面,我认为要从娃娃抓起,要让粤剧走进小学课堂,使得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戏剧教育。”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也说过,“一个艺术如果没有青年参与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一定要有青年参与,使他们喜欢粤剧,喜欢粤语文化和粤语相声。”在广州大力推动粤剧进校园时,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这些报道客观、及时地增进了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粤剧的了解。

粤剧自清末开始“走出去”,近年来粤剧也非常注重对外交流,积极向外国观众宣传粤剧之美,例如《英语粤剧“hold住”全场》《粤剧戏迷遍布全球组委会忧心票不够卖》 《20余万观众共享粤剧盛宴》等。这些报道抓住了粤剧的亮点,对提升粤剧知名度、扩大粤剧影响力有很好的作用,也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重要信号:粤剧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剧种,它不会消亡。

4.粤剧的其它热点类报道

有学者指出:“从传播者与事实的关系看,新闻传播规律的要义是选好、用好事实。”[8]记者梳理发现,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始终重视抓住粤剧发展的热点,有的是短线热点,有的是长期追踪,有的记录了事件的起因和发展,有的记录了学者对待粤剧的观点,有的对当时粤剧界的重要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这不仅成功吸引了社会大众的关注,还起到了记录历史的作用。

(二)粤剧演出、比赛报道及广告

当下,粤剧依旧受到很多受众的喜爱,尤其是在广东各地以及港澳地区依旧有着较强的生命力,一些优秀剧目的演出信息也一直为媒体所关注。正所谓“好的东西更需要包装与宣传,如果没有好的传播手段,再好的戏曲艺术也不可能传达到广大的受众者中,更不必奢谈戏曲的生存与发展了。”[9]笔者通过梳理《羊城晚报》近些年关于粤剧的报道发现,该报对于演出信息和广告的刊登有三个特点:一是构建以著名演员或精彩剧目为中心的演出信息报道,二是注重重大节庆或民俗活动的演出信息报道,三是统一的范式和宣传模式的戏曲广告。

起初,戏曲演出的广告并不刻意强调演员,只是简单铺陈今日上演的剧目、演员等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有亮点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关注度。著名演员和普通演员带来的表演效果是非常不同的,“观众进场为的是演员的表演,经过相当时日的市场运作,优胜劣败,适者生存,演员中的佼佼者已经具有与剧目相同、甚至更高的号召力。”[10]基于此,不少戏曲广告的重心转到演员上来。直至今天,媒体对剧目演出信息报道分别以抓牢演员和剧目两条主线为主,为读者及时送上最新的演出信息,并且根据剧目的亮点灵活安排。例如,2016年3月27日,在A2G版推出《戏比天大!大老倌救场》一稿,重点报道了演出《六月雪》时青年演员梁文超受伤,粤剧名角欧凯明出现场救场的新闻;2015年11月22日,在A3版推出的《网络游戏与粤剧跨界联姻》一稿则抓住了“网络游戏”“粤剧”两个关键词。《羊城晚报》注重艺术专场和戏曲比赛的报道,比如“永恒的艺术——澳门缅怀一代宗师红线女专场晚会”“薛觉先诞辰110周年纪念演出”“广东省第八届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粤剧赛区总决赛”等,力求为人们传播粤剧精品的演出信息和粤剧比赛的最新进展。此外,《羊城晚报》也颇为注重一些民俗活动上的粤剧演出,戏曲广告一般在演出前数天就开始发布,其广告样式颇为统一,简洁直观。一般是边栏处理,标注演出戏院名称、演出时间、地点、演员等信息,和过去大版面、大篇幅地刊登演员或者演出海报颇有不同,有些返璞归真的味道,但视觉冲击力略显不足。例如,2015年11月2日,在A4版推出《华光诞昨日开幕粤剧界大咖齐聚》一稿;2014年8月29日,在A8G版推出《广州神功戏重现城隍诞》一稿;多条报道都显示出粤剧在民俗活动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粤剧评论类报道

评论类报道历史悠久,早在1959年,《羊城晚报》副刊《花地》便已经开始发表粤剧评论,掀起粤剧界的讨论。2014年,《羊城晚报》推出“羊城留声机”和“追寻失落的岭南绝唱”这两个专题,发表了一系列又好看、又具有学术气息的稿件。其中,“羊城留声机”主要采访粤剧表演艺术家,例如《秦中英:编剧奇缺因懂粤曲者太少》 《郑培英:“唱功没有风格,很致命”》等稿件,知识性、趣味性兼顾,不失学术研究的严谨。这些评论文章普遍采取视觉化版面设计,色彩丰富、图片丰富,读者阅读起来不会有枯燥之感。

四、目前媒体有关粤剧报道的基本特点

“媒体影响受众思想的能力才是传播力的真正体现。而影响受众思想的前提,就是传播真实可靠的信息、牢牢坚守公信力,同时积极针对舆论热点提供原创性观点。谁能更好、更丰富地提供思想的参考,谁更具有思想的深度,谁能将同一新闻事件分析得更透彻,谁就在读者心中达到最佳的影响力。”[11]粤剧作为华南地区的文化热点,谁能更完美地讲好粤剧故事,谁能更加权威地解读粤剧精神内核,谁能更加抓住读者的眼球,谁就能有效地做好粤剧宣传报道工作。梳理岭南地区的媒体关于粤剧的报道,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全面覆盖粤剧新闻热点,做好粤剧宣传工作。纵观近几年的粤剧报道,基本覆盖了近年来粤剧发展的各热点新闻和热点话题,既有像新编粤剧《文成公主》在穗首演这样的热点新闻,也有幼儿园小朋友表演粤剧的“小新闻”;既有《“南国红豆”唱念教科书上月首发“红船子弟”抒写粤剧新时代篇章》这样振奋人心的报道,也不回避《缺乏充沛的现代性是粤剧硬伤》这样的问题分析。正是这样客观公正、大小兼收的全面报道,汇聚成了近些年粤剧发展的全景式画卷,力求展现粤剧发展的真实面貌,鼓励读者关心粤剧、爱护粤剧、传承粤剧。

二是经营好大型报道,充分利用新闻策划能力做好专题化设计处理。“新闻策划不仅需要新鲜的新闻吸引人,也需要能引起读者对美的追求的东西,美的东西能够给人们带来理智上的愉悦和崇高的情感体验。”[12]例如,羊城国际粤剧节期间,纸媒开辟了专栏《共聚羊城传承粤剧》,将这件持续长达一周的粤剧大事采取专题化处理,提高了新闻传播效果。专栏里不仅有全面详尽的新闻报道,还有剧目演出、热点新闻、剧评、创演心得等,各种类型的报道聚合在一起让整组系列报道显得思想有纵深、报道全面有力度。

三是注重新闻报道和专家访谈的结合,保证粤剧报道的专业化和通俗化。通过梳理发现,许多媒体有关粤剧的报道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事件报道,更注重通俗化和学术化的结合。一方面能够让受众了解粤剧发展的现状,另一方面也让粤剧爱好者能够看到专家的权威分析。例如,黄天骥、董上德等专家学者,倪慧英、陈笑风等一批粤剧名家以及马鼎盛等粤剧名家后人,与媒体共同探讨粤剧的过去、现状和未来,从而使读者、专家、媒体三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增强了粤剧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多管齐下,做好粤剧报道

“伴随互联网、手机报、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诞生,信息传播多元化、高速化以及媒体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宣告到来。”[13]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如果想要抓住受众,必须要多管齐下、全面出击才能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注重新闻点的深度挖掘

一直以来,粤剧深受岭南人民喜爱,在各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都能看到大量相关的媒体报道。但总体而言,报道偏于松散,整合程度有待提高,且多数媒体使用通稿,报道内容同质化较严重。笔者认为,相关媒体要进一步加大对粤剧新闻的整合力度,深度挖掘粤剧的精神,将粤剧灵魂注入到粤剧新闻中去,在深度报道、版面设计上多花功夫,制作出具有浓厚粤剧特色的版面;还要在年轻人中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年轻受众关注粤剧、了解粤剧,进而喜爱粤剧、传承粤剧。

(二)利用全媒体传播平台,立体化传播粤剧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大部分媒体纷纷开始转型,借助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入驻综合类资讯客户端、上线APP等方式不断融合新媒体,使自身焕发出新的活力。粤剧也应该充分借助全媒体传播平台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目前,粤剧和新媒体端口的合作还比较少,基本还依靠纸媒和电视媒体的传播。笔者认为,粤剧和媒体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以重点剧目和著名演员为抓手,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粤剧的传播力。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双方要“寻求媒体和戏曲的契合点,既不能裹足不前认为戏曲只能在剧院中才能得以生存,也不能过分强调传媒在其中的作用而导致戏曲的功利化和庸俗化。”[14]

(三)深度介入粤剧宣传教育公益活动

粤剧有着深厚的群众根基,在广州的街头巷尾活跃着1300多家粤剧私伙局(即一些粤剧爱好者私下组的唱演局),每次演出都吸引了大批市民围观。媒体在做好新闻报道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线下活动,这是全媒体传播矩阵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受到重视。建议媒体与粤剧机构之间可以携手,全方位开展合作,多举办以粤剧为主题的公益活动,以进一步扩大粤剧的影响力,让粤剧在群众心中“出圈”。

六、结 语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沿着这些粤剧报道,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粤剧的过去和现在。多年后,回顾这些报道,我们会发现读的不仅仅是一则新闻稿件,更是在读一本厚重的粤剧史。对此,我们需要明白,单纯依靠媒体宣传报道粤剧的途径已显然不够,粤剧需要有年轻的新鲜血液来焕发活力,更需要新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从而让更多人关注粤剧、喜爱粤剧。

猜你喜欢

粤剧戏曲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戏曲从哪里来
富连成社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型
SINGING THE CHANGES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