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诗经》看周代中和诗思想

2024-01-16张馨月

新楚文化 2023年28期
关键词:中和礼乐诗经

【摘要】周代“中和”的思想观念,影响着《诗经》的审美取向。“中和”精神以“重文尚用”为价值取向,采用“礼中乐和”的方式,追求“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其所体现的中和之美,是古代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渗透着古代社会对人、道德伦理、社会政治的理想,不仅对当时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中和;礼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8-0019-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28.005

周代中和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具有时代性、历史性、永恒性的特点,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在继承和发扬前人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又结合了时代背景、诗人所处环境等方面因素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追求,还揭示出人们对于人生道路、生存环境以及理想抱负的思考。

一、“中和”来源

“中”一词最初多用于表示“中央”的位置、“正中”的时间,但在宗教信仰、礼仪、音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中”一词逐渐变化,衍生出了“中道、中正、中行”等,这些词语在《易传》中多处出现,可见当时人们对“中”的释义范围已经扩大,并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尚书·盘庚》中盘庚在迁都前训导民众“各设中于乃心”[1]171,可以看到这时对“中”的理解已经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中”逐渐成为统治者“中正”身份的一种象征,而统治者之所以建立“中正”身份,也是出于“致中和”的考虑。《说文解字》中将“和”解释为“相应也”[2]100,原意是指唱歌时的相互呼应。

“中”与“和”经常是相互补充、紧密相连的,因此经常被统称为“中和”。《礼记·中庸》从个体修养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中和这一概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3]1625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

礼强调的等级制度重在分,同时又将不同等级的人聚合在一起,以乐歌、乐舞等与礼仪相结合的方式,去影响人们的心性、欲望、意志、行为等,使人们的情绪在适当的范围内,避免过于激烈与不及,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遵从礼仪的规约,这就是礼的“制中”作用。礼“制中”的宗旨是为了使社会相互制约达到均衡,唯有以“中”为平衡点,方能达到“和”的目标,实现理想的“和”,“和”是“中”的目的与归宿。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思想在周朝统治者的政治观念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位置,这在中国美学观念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和思想的形成

礼之本为中,乐之本为和,礼乐合称为中和。“中和”理念,源于音声和谐,从一开始就被统治者所关注,并逐步成为礼乐制度的核心。只有坚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才能平衡所有事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中和理论在孔子的指导下得到了弘扬,这主要体现在“礼”与“和”两个概念之间的更深层次的相互渗透。在《礼记·中庸》中,它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们普遍认为,“中和”这一概念主要强调的是位置的平衡与行为的适当性,以及不同事物间的和谐相处。对立的两方要相互协调,在对立中求统一,不同要素间也要相互协调,在相互包容中发挥其创造性,使其和而不同。

周代中和诗学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分割性的联系。它是对先秦两汉分文制度进行完善并吸收而来的产物之一——仁义礼教下道德规范及伦理纲常方面所做阐述的具体体现。在先秦两汉分文制度中,对人的要求是以“礼”为基础,而周代中和诗学思想则是从道德规范和伦理纲常方面进行论述。《礼记·曲公》有云:“德之至仁义也;法之至智厚矣也!若君子不与己、合家者不同其贤能否?故儒释道以达伦。”这个观点认为人是具有高尚品格修养的主体,是社会道德的主体,“礼君以德为本”“士与己之间不和也不能分其义理”等观点认为人要具有高尚品格修养,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周代中和诗学思想正是对儒家文化传统理解提出了符合当时社会的道德要求。《诗经·五大家》中说:“孝悌之谓礼之大者,故敬畏之旨也。”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在社会道德上所占地位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种文学形式,这是通过文字与实用相结合,用文育和德智等方式来指导人如何行为。

三、《诗经》中的中和思想

“礼”“乐”和《诗》构成了周朝礼乐体系的有机统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礼”和“乐”从其产生之日起便密不可分,在上古时期,“礼”的传播与教化,离不开“乐”的作用。《诗》最初应该是一首乐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与“乐”渐次分开,“乐”也随之消失,《诗》的作用也随之加强,通过口耳相传和文字记录等多种方式得以保存,并逐步演变为传递“礼”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礼”作为周代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基础,目的就是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而《诗》作为记录社会生活的作品,其中所蕴含的内容也大多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具有重情、贵“中”的特点。《诗》在记录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事情的同时,还要通过对这些事的描写来揭示一些社会问题,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诗》重情、贵“中”的特点及追求的目的与“礼”不谋而合,互为补充。《诗》作为礼的文字载体,抒发作者感情,更能为人所接受和遵循,正所谓《诗》教亦礼教,《诗》所赞赏的是“礼”肯定的,《诗》讽刺的也是“礼”否定的,二者相辅相成。况且《诗经》的编纂成集,本就是周代礼乐制度的结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反映了周王朝统治阶层的意志,同时也必然蕴含着周代礼乐制度尚“中”贵“和”的思想。

(一)《国风》

在周代时期,《诗》被视为礼乐活动中的一种特定的乐歌形式,具有“祗敬雍和”的政治教化和示范作用。如《周南·关雎》,在乡礼“典乐”中,《关雎》是最常出现的一首乐歌,它被认为是表达夫妻恩爱美德的典型。“君子”和“淑女”之间,他们的爱情与婚姻关系代表了一种非常理想化的婚姻形态。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石,同时也是政治教育的起点。在这个时代,“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不只是展现了君子之间的深厚情感,而且还表现出一种“以乐象礼”的礼仪意义。这是在“中和”观念影响下的,与美德相联系的“和乐融睦”的夫妇之道。

(二)《小雅》

用于燕飨仪式典乐的乐歌曲目主要是《小雅·鹿鸣》,其中呈现出一派君臣欢饮,圣君贤相们其乐融融的宴会场景。“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这说的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矫正偷薄的民风,可见宴会的目的是“安乐其心”,使赴宴的大臣们都对他心悦诚服,心甘情愿为他效力。正是在“中和”观念的影响和约束下,诗歌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所言皆是君臣有度、君臣尽诚的和谐场景。

(三)《大雅》

《大雅》乐歌主要是对祖考的政治功绩与其精神道德品格进行夸饰赞美,目的是维护周王政治的独尊地位。《大雅·文王》赞美了文王建周的伟业,在“歌诗发德”中表达了对宗周王朝永恒存在的期望,即在保持天子“中正”地位的基础上,实现天下的和谐与大同。如《大雅·域朴》,歌颂周文王郊祭天神之后领兵征伐,文中描绘了人们在祭祀仪式上为周文王献上玉璋的场景,旨在颂扬文王在人才选拔上的得当之处,以及他的纲纪如何震慑四方。《大雅·旱麓》則在歌颂文王的同时祭祀神灵,以求得神灵的福佑。

在祭祀神灵中,“玉”是经常被提到并用于祭祀的一种重要物品。玉的形状方圆规整,质朴柔和,音色清澈,既有“中正”之意,又有君子高尚之德之意,也与古人以“和谐”“完美”之意相契合,因而被用作祭祀神灵的“礼物”。《诗经》里所描述的在礼乐仪式中出现的被称为“礼玉”,这种“祭祀之玉”是用来祈求神灵赐福和保佑人间的,从这可以看出周人对“中和”的崇敬。而当“礼玉”作为佩饰之玉时,则强调君子须拥有“中正平和”的品格。由此可见,玉不只是用来装饰人们的外观,它还象征着社会地位和身份,更为关键的是,它代表着一种“中正平和”的君子品质。

(四)《颂》

在周代的五大礼仪中,祭祀仪式受到了极大的尊崇,创作《周颂》这首乐歌的目的是配合天子在祭祀活动中的典乐仪式。在典乐的过程中,通过《颂》这首歌来歌颂祖先的伟大贡献,并向后代传达治理国家的决心,鼓励君臣之间的和谐,以实现政治的大业。

如《周颂·执竞》:“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喤,磬筦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4]1307-1309金奏乐器与管吹乐器与钟鼓相互映衬,演奏出的音乐回荡在空中,产生了一种“钟声、鼓声、磬声和将声”交织在一起的音乐效果。这种音乐充满了崇敬与和谐的美感,这种和谐的音乐不仅让我们的祖先和神灵得到享受,连诸侯和群臣也在其中获得了美与善的精神启迪,是“中和”之美在乐奏环节的体现。

四、中和思想的积极意义

《风》诗《关雎》中,“合敬同爱的精神内涵”反映了在“中和”思想的影响之下,与美德相关联的“和乐融睦”的夫妻之道。《域朴》《旱麓》这两首乐歌赞美了文王建周的伟业,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宗周王朝永恒的期望,即在保持天子“中正”地位的基础上,成就世界和平大同。深受“中和”审美观念影响的《鹿鸣》歌诗,刻画了君臣欢饮而又和谐的气氛,使人们充分沉醉于受此“中和”思想强烈熏陶的仪式氛围之中。《执竞》和《清庙》这两首乐歌通过“平德”的旋律展现了以“中和祗庸孝友”为核心思想的“乐德”精神,充分体现了“祗敬雍和”的“乐德”文化。这首歌诗的氛围既优雅又庄重,仿佛参礼者就在其中,不自觉地接受着以礼、义、德为中心的精神陶冶。不可否认,仪式乐歌不只是周代道德和伦理观点的艺术展现,也是一种展示周代宗法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方式。因此,具有仪式性的仪式乐歌已经变成了周代礼仪文化的标志,它起到了“中和”审美内涵的关键作用,为实现周代“歌诗发德”的诗教理念提供了桥梁。

从这一点来看,《诗》作为周代礼乐活动中的乐歌,它展现了“祗敬雍和”的政治教育和示范意义。在《风》《大雅》《小雅》《颂》这些诗歌中,都有对祖先在文学、武艺、战略、品德等方面的高度赞美,同时也回顾了祖先在艰难困苦的历史背景下,夫妻、君臣以及宗族之间的情感关系中,复杂且抽象的礼义含义,并通过仪式和乐歌的方式进行了表达,彰显了其中蕴含的中和思想的文化内涵。

中和主张采用特定的方式传达和释放情感,但同时也要控制自己的情感,防止情感的过度扩散,确保内心的宁静与平和,进而实现人的精神与人格的和谐统一。例如,在《论语·八佾》中有这样的评价:《关雎》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观点后来演变为“温柔敦厚”的“诗教”一说,提倡以适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不能过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中和”实际上是一种“重文尚用”的审美观念。“中和”精神的价值观是“重文尚用”,“中和”诗学在此价值观的指引下,追求“温柔敦厚”的个性,“中和”思想则表现为“礼中乐和”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这一点来看,“中和”的审美观点无疑强调了“文的重要性”,同时,“中和”这一概念也被认为是“尚用”的,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上。

五、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也表现为“文质彬彬”。文,也就是指辞藻华丽,是指作品对外呈现出的效果;质,也就是质朴,是指作品内部蕴含的思想和价值。孔子主张,君子不光应当在外表上优雅,也应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内外兼修以期达到内外统一的中和。儒家重视“文”和“质”,这一观点受到了当时社会中“礼”的价值观的深刻影响,即“君子在文学方面具有广泛的学识,并以礼为准则约束自我,也就可以做到不畔矣夫”,当文质两者都齐全时,就能实现美与善的完美结合。正如《论语·八佾》中所描述的“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强调了文艺作品应当追求“尽善尽美”。“文”与“质”原本就是一对哲学范畴,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其特征在于其形式与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诗歌领域,文质论强调的是以质定形,以质胜华。“斯文而后君子”,“文”与“质”的关系是“礼”与“情”关系的外在表现,“文”与“质”的融合是达到“和”状态的关键途径,同时,“和”也代表了“文”与“质”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

普遍的和谐之美以“中和”的理念為其显著特点,是中国古人追求的理想境界。在古代社会,对人、道德伦理、社会政治中,都渗透着对这种和谐之美的追求。在政治上,追求的是一种“国泰民安,国泰民安”的和政之美;在道德和伦理学的角度上,君臣父子、长幼有序、尊卑分明,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在人格上,追求的则是一个人的身心平和,气定神闲,也就是“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不傲”的个人修养。这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主客体的和谐共处,才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参考文献:

[1]孔安国,注.孔颖达,等,疏.尚书正义[M]//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许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郑玄,注.孔颖达,等,疏.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李学勤,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毛亨,郑玄,注.孔颖达,等,疏.毛诗正义[M]//十三经注疏.李学勤,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十三经注疏.李学勤,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张利群.中国诗性文论与批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丁进.周礼与文学[D].上海:复旦大学,2005.

[8]苏保华.先秦诸子之前“中和”观考释[J].社会科学,2013(03):121-129.

[9]赵玉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与孔子“中和”美学精神[J].北方论丛,2012(01):20-23.

[10]李婷婷.论《诗经》乐章的娱悦性及审美[J].山东社会科学,2010(06):103-107.

[11]于雪棠.吉美贵善的综合载体──《诗经》玉意象论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5).

[12]刘金波,刘肖溢.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和之美[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2(03):281-285.

[13]朱恩彬.谈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中和”思想[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3):45-52.

作者简介:

张馨月(1999-),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中和礼乐诗经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免疫塞内卡病毒灭活疫苗后豚鼠、家兔与猪的血清中和抗体相关性研究
范扬:博采与中和的风范
诗经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在幽深与高古中追寻中和之美——读段朝林中国画作品有感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