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掏土法与锚杆静压桩联合纠倾技术在某高层住宅的工程应用

2024-01-16王孜帆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00

砖瓦 2024年1期
关键词:土法圆孔静压

王孜帆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00)

既有高层建筑受到设计不规范、施工误差、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使得建筑物结构荷载分布不均,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加之在运营期建筑物使用和维护不当,如过度加载、周边基坑开挖或渗漏水导致地基侵蚀等,都会加剧建筑物的倾斜和沉降,严重的导致结构开裂、破坏和影响结构安全性[1]。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既有高层建筑,这些高层建筑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10年的大基建时期,经过多年的服役出现了各种危害,建筑物地基的加固和纠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2,3]。

目前,用于既有建筑的纠偏技术众多,有掏土法、地基应力解除法、辐射井射水法和浸水法等[4,5]。其中,掏土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纠倾方法,其原理是在建筑物沉降较小一侧的基底或基础外侧掏出适量的土,以调整整个基础的差异沉降,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施工过程无须较多机具等特点,但在一些较硬地层中,掏土过程中容易引起土体扰动,导致建筑物的回倾存在不均匀和突变性,因此,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措施以控制建筑过快沉降,引起建筑开裂、失稳等隐患[6]。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某安置房项目为研究对象,提出掏土法和锚杆静压桩联合纠偏的技术,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类似工程的纠偏和地基加固处理。

1 工程概况

福建省福州市某安置房项目修建于2005年,总占地面积37825m2,总建筑面积222862m2,由10栋24层的单体建筑组成,均为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平面图如图1所示。设2层地下室,建筑物南侧紧邻处设置了1 层地下室,2 个地下室之间的间隔约2m~3m,地表±0.000 处的高程为-0.45m,基础结构形式为筏板基础+CFG 复合基桩,并设置有抗震伸缩缝,筏板厚度为650mm,板底高程为-7.55m,底板下设200mm的褥垫层。由于地基处存在②湿陷性粉土,基础原设计时采用CFG 复合计算进行承载力的提升和湿陷性的处治,CFG桩的直径为350mm,采用等边三角形布置,桩中心间距为1.5m,桩底标高为-26.05m,桩长为18.5m,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450kPa。

图1 4#楼建筑平面图

由于建筑物经过多年的使用,4#楼在运营的过程中发现建筑无地下室北侧出现地板裂缝,裂缝处有地下水渗出,在2022年10月建筑物出现了持续沉降,经过检测单位对建筑物布置沉降和倾斜观测,发现布置的25 个监测点中,有12 个监测点的观测值超出《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中相应限制要求,建筑物最大沉降值达到100mm,最大倾斜1/215,鉴定结论表明需对建筑物基础进行加固和纠偏,以维持其使用年限[7]。收集建筑物在修建时期的地勘报告表明,地基土的土层性质以黏性土为主,特殊土层为②湿陷性粉土,上部主要为不均质的①1杂填土、①2素填土,下部为④粉质黏土、⑤粉土、⑥粉质黏土和⑦粉土,中部夹有一层薄中砂层,为③细中砂层,厚度为1.5m,各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建筑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

2 纠倾和加固方案的确定

经过研究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使用年限、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确定采用止倾和控倾的双措施进行建筑物的防不均匀沉降和加固,采取掏土法对建筑物进行倾斜纠正[8]。在建筑物北侧沉降较大的地方采用止倾措施,设置止沉桩防止建筑物的进一步沉降,按照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计算[9,10],如公式(1)所示。确定所有止沉桩承担约20%的上部建筑物荷载,因此,设计桩总数为50 根,桩直径为165mm,桩长度为18.5m,桩中心间距为3m;同样的方法,为了防治掏土过程中建筑南侧出现突然沉降或者过快沉降,在南侧采取了控倾措施[9,10],具体为设置25 根锚杆静压桩,所有锚杆静压桩承担约10%的上部建筑物荷载,静压桩为圆形普通钢管,壁厚为10mm,桩直径为165mm,桩长度为18.5m,桩中心间距为3m。

式中Quk为单桩竖向承载力,kN;li为第i层土的厚度,m;qsik为第i层土与桩体的侧壁摩阻力,kPa;qpk为桩端的土层极限端阻力,kPa;u为单桩的周长,m;Ap为桩端面积,m2。

掏土法的施作主要由南侧两个地下停车场间隙位置挖出的5个辐射井提供操作空间,辐射井位置分别设置在7轴~9轴、18轴~19轴、26轴、35轴和43轴处,辐射井的平面长度为2.5m,平面宽度为1.5m,挖出井深度止筏板底部以下约1.5m,辐射井深度约9.5m,由人工在辐射井内施工[11-12],对褥垫层下湿陷性粉土进行掏土,掏土孔在平面上呈辐射状,孔直径为100mm,孔中心间距小于1.5m,如图2所示。

图2 建筑纠偏和加固方案

3 掏土孔周边应力变形演化数值模拟分析

掏土孔的变形和受力还是控制纠偏的关键,为了研究掏土孔的纠偏效果,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掏土孔周边应力变化过程。模拟分析软件为岩土迈达斯GTS软件,掏空直径为100mm,孔周边土体为湿陷性粉土,其本构关系为摩尔库伦屈服准则[13],岩土体物理力学计算参数见表1,土体泊松比为0.31,搭建的掏土孔数值模型如图3 所示。模型网格划分采用软件内置的矩形网格划分,计算时约束左右两侧的水平位移,上表面和下底面的竖向位移也为零。计算步骤分别为地应力平衡,土层应力和初始位移为零→上部建筑物荷载加载至上表面→掏土孔内土层移除→应力和位移云图生成。

图3 掏土孔数值计算模型

图4 为掏土孔施工时周边土体的应力分布和应变分布。从图4(a)中可以看出,在土体中进行掏土施工后,土体受到扰动,其原位应力发生重新分布,其最大应力发生在圆孔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圆孔上下应力较低,应力路径也发生偏转,从图中I-I 可以读取应力的最大值为177kPa,应力峰值距离圆孔中心距离为200mm,约为2倍孔直径;从图4(b)中可以看出,与土体的应力变化相适应,土体的最大位移也发生在圆孔的两侧,呈对称分布,其余位置塑性变形较小,从图中IIII 可以读取圆孔的塑性扰动区宽度为390mm(半径为195mm)。综合分析可知,在实际工程掏土过程中,为了避免土体的过分扰动,应控制掏土孔的间距和直径,避免并排孔过密导致土体应力和塑性位移的叠加。

图4 掏土孔数值计算结果

4 掏土法与锚杆静压桩联合纠倾施工工艺

掏土法与锚杆静压桩联合纠倾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监测点布置、锚杆静压桩施工、辐射井施工、掏土施工、封井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和技术控制要点如图5所示。

图5 掏土法和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控制要点

5 结语

以福建省福州市某安置房项目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结构特征、变形现状、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确定止倾和控倾方案,运用掏土法进行沉降控制和纠偏,并分析相应的施工方案,得到以下结论:

(1)在建筑物北侧沉降较大的地下室底板位置处设置止沉桩,在南侧设置控沉桩,以辐射井为工作空间配合掏土孔,控制建筑物逐步下沉,达到南北沉降均衡和建筑纠偏的目的。

(2)掏土孔应力应变表明,应力峰值和塑性应变峰值发生在圆孔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应力峰值发生在约为2倍孔径的距离处,塑性扰动区宽度约为3.9倍孔直径。

(3)掏土法与锚杆静压桩联合纠倾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监测点布置、锚杆静压桩施工、辐射井施工、掏土施工、封井施工,施工技术的提出有效保障了建筑物的顺利纠倾,建筑物竣工验收合格。

猜你喜欢

土法圆孔静压
超声心动图在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治疗卵圆孔未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土法治病的回忆
静压托换桩在某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超精密液体静压转台装配技术
一种基于空气静压支承的自调心装置
预留土法对高铁隧道口浅埋偏压段的影响
基于光电检测和PLC控制的自动化圆孔倒角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
厄米-高斯光束通过圆孔衍射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