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积公式的由来与推导

2024-01-16顾卿璇

疯狂英语·双语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垂线边长梯形

顾卿璇

小学数学中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时都有具体的公式可以运用。例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长× 高÷2”,而梯形的面积公式则是“(上底+下底)× 高÷2”。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求面积的公式呢?换言之,这些面积公式是怎么来的呢?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弄清楚“平方”概念的由来以及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一、面积公式的由来

数学上,面积单位一般是以“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千米”(平方公里)来表述的。那么,什么是“平方”?或者,“平方”究竟是什么意思?

“平方”这一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数学中的平方数概念。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追随者首次研究了平方数的特性,即“一個数与自身相乘的运算”。

汉语中的“平方”的译文则来自英文的square,即“平方”也就是一个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因为square 的本义就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的边长都一样长,假定某个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x × x”,而“x × x = x2”。如果这个边长的单位是“4 米(metre)”,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16 平方米(squaremetres)”,于是写作“16 m2”。

至此,不难发现,所谓“面积”,也就是以某个长度单位(例如:厘米)为基准,在一个平面上可以分割出多少个边长为1 厘米的正方形。如果能够分割出8 个边长为1 厘米的正方形,则这个平面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如果能够分割出10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则这个平面的面积为10平方厘米。

于是,求正方形面积的公式便产生了——“S = a × a = a2”。这里,“S”在英文里代表“表面积”(Surface area),“a”代表正方形的边长。

二、面积公式的推导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求其他几何图形面积公式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人们就不难推导出求其他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

这里,必须确定的是:所谓“面积”的“面”就是“平面”的意思,而任何平面图形都可以被概括为“二维图形”,一个维度是“长”,另一个维度是“宽”(有时,又被称作“高”);所谓“面积”的“积”就是“两个维度的相乘之积”的意思。

面积,面积,原来如此!

以下是一些面积公式的推导。

1.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既然正方形的面积是由边长与边长的乘积而得来,那么这就很好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了,因为正方形就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

图1是一个边长7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那么怎么计算其面积呢?实际上,这并不困难,只要将其划分为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数一数有多少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即可求出其面积。

于是,我们可以把图1转换成图2。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28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而1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1 cm2),那么28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自然是28平方厘米(28 cm2)。

用数学的算式来表达是“7 × 4 = 28 cm2”,因为每一行有7 个边长为1 厘米的正方形,每一列有4 个边长为1 厘米的正方形。

于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 长× 宽。

2.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明白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人们就不难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图3 是一个边长3 厘米、高2 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怎么才能求出其面积呢?

由于平行四边形具有对应边平行、对应边长度相等的特性,那么就可以过A 点作垂线交BC 于E,分割出RT △ ABE。然后,运用“平移”(rotation)的原理,将RT △ ABE 平移到DCF 的位置,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且所得到的这个长方形的上底与下底的边长没有变化,高也没有变化,因此面积大小也不会变化。

既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面积 =长× 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就是“底边边长× 高”吗?而通过观察和对比图3 向图4的转换,我们就可以发现 :平行四边形的“底边边长”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

3.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图5 是一个上底2 厘米、下底4 厘米、高3 厘米的梯形。如何求其面积呢?实际上,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割补法”对推导梯形面积的公式具有启示作用。

我们只要分别过A点作垂直于BC的垂线于G和过D点作垂直于BC的垂线于H,然后分别取BG的中点F和HC的中点I作垂线EF交于E和垂线JI交于J,再将△JIC逆时针旋转180°,至△DJK的位置,将△EBF顺时针旋转180°,至△ALE的位置,就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LFIK。

因为:AD = GH, BF = FG = LA, HI = IC = DK,

所以:LA + AD + DK

= FG + GH + HI

= (AD + BC) ÷ 2

= (2 + 4) ÷ 2

= 6 ÷ 2

= 3

于是,“3厘米”即长方形LFIK的“长”,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9平方厘米(3×3 = 9)。而长方形LFIK的“长”由梯形的“(上底+下底)÷2”得来,至此梯形的面积公式就被推导出来了——面积=(上底+下底)×高÷ 2。

4.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似乎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要复杂一些,其实不然。

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沿着其中一条对角线剪开,你就能够得到两个面积一样大的三角形。如前所述,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与边长的乘积”,那么你所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不就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吗?

同样,当你把一张长方形(见图7)的纸沿着其中一条对角线剪开,你也能够得到两个面积一样大的三角形。而长方形的面积是“AB × AC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不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除以2 吗?而△ BCD 的“底”(CD)就是原来的长方形的“长”,这个三角形的“高”(BD)就是原来的长方形的“宽”,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不就是“(长× 宽)÷ 2”吗?

三、结论与启发

通过对面积公式的由来与推导的讨论,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面积公式的根本是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几何图形面积的关键是确定二维图形的两个维度,或表现为“长和宽”,或表现为“底和高”。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得到启示,即数学知识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要有联系的、系统的观念。

猜你喜欢

垂线边长梯形
玩转梯形
多角度思维实现平面与立体的转化——学习微专题《明修栈道(作垂线)、暗度陈仓(找垂足)》有感
画垂线的方法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近岸悬沙垂线分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巧比边长与转化思想——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
梯形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