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香深处探索新技术
——记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郝志龙
2024-01-16郑心夏冰
郑 心 夏 冰
中国人大多是爱茶的,即便有些人“六茶不识”,也总能在嗅到茶香、品到茶味时心生静谧。茶本起源于中国,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茶和天下”的文化、“清静和雅”的理念既被书写在卷帙浩繁的典籍中,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一次次技术革新的支持中,鲜活于当下。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郝志龙投身茶叶加工工艺研究十数年,正是茶韵悠长的见证者,也是继续为茶香添韵的行路人。
茶香尽处是吾乡
地处东海与南海交通要冲的福建以“福地”的姿态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而傍海多山的地理结构更使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温润,天生一方富硒宜茶的水土。可以说,这片土地既以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蓄养了丰富的茶类,也凭自古以来海上通商的经济外向度积淀下许多热腾腾的茶事。正如苏轼诗中所言:“闽中茶品天下高。”甚至连“茶”的英文发音“TEA”,也是来源于福建古闽语的发音“TEY”。由此可见,郝志龙扎根这一方水土开展茶叶研究是“天时地利人和”,但他却说自己最初走上“茶道”更多是因为阴差阳错,并不是“主动选择”。
郝志龙(左五)与茶叶加工工程实验室成员合影
生于湖北,考至湖南,当郝志龙的求学历程前进到需要进一步决定未来职业走向的时刻,他是迷茫的。“选择专业纯粹是出于对茶类植物的兴趣,但我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所幸,大学班主任罗军武教授的指引将他的目光引向了乌龙茶乡,也就是这个让他甘愿驻留超过20年的地方。对郝志龙而言,福建农林大学算得上是自己的“福地”,在这里他邂逅恩师、重获方向、频获课题、崭露锋芒,日日与茶为伴,岁岁收获芬芳。“心里都好似长出一株茶根”,如今在他的字里行间,无措与未知都被一扫而空,处处弥漫着对茶的深情厚爱,虔诚而深远。而这枚种子的播下,还要从跟随导师金心怡教授下茶区开始算起。
郝志龙攻读硕博研究生期间,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安溪铁观音曾被卖出天价。这种产于福建的乌龙茶之所以贵,就贵在其对气候的挑剔,以及对制作工艺的要求上,其中环节犹以“做青技术”为关键。当现代机械还未进入茶园工厂时,传统的做青方式对人工的依赖度极高,摇青、晾青分置式的乌龙茶做青步骤使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很大。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价格便水涨船高。而彼时,虽然郝志龙还是一名初出茅庐的“科研新人”,但他对于行业痛点的敏锐觉察却很有天赋,“当我在茶区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我便开始困惑于为什么它没能被解决”。
当时应运而生的“振动做青技术”,其研究历程覆盖了郝志龙的整个求学时期,甚至到2006年他正式参加工作后,仍在为突破技术壁垒而奋斗。“直到今天它仍有进步空间”,郝志龙谦虚地表示,但这项技术在当时已算得上创新性进展。简单而言,“摇青”是让乌龙茶受到外力刺激,从而滋生出更多决定香气、颜色的化学物质,达到改善茶叶品质的目的;“晾青”则顾名思义,指通过摊晾,散失水分,进一步诱发乌龙茶香气。而“振动做青”,就是让上述所有环节都以机械完成,将人力从中解放出来,挑战产量上限。
但做茶如品茶,急不得也重不得,大口贪饮是禁忌,必要斯文些再耐心些,才能从一碗茶中品出时光的沉积——虽然振动做青初步代替了人力,但其桎梏在于产量上不去。这里说的“产量”是指机械化角度的产量,并非只与人工作比。郝志龙介绍:“当摇青之后的茶叶进入晾青环节时,需要占用设备较大,且静置时间较长,被利用效率相对较低,难以构成大批次的产量。”
“质量”与“速度”的平衡算得上是世间极难解决的困境之一,所以当这个难题落在郝志龙头上时,他也自然要付出极大的精力与努力,不过其间他从未生出放弃的念头,“但凡茗茶,都是一泡苦涩,二泡浓陈,三泡甘香,四泡清逸。不经磨砺,是泡不出好茶的”。有此态度加上岁月沉淀,终于功不唐捐。虽然当时的技术仍属初级阶段,缺憾未被全然扫除,但落地推广至实际生活的切实效益已经让郝志龙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就如同沐浴在阳光中的鲜茶,只要循着光的来路,奋力生长,就有望被有心人采撷,变成“价值千金”的珍品。也是从那时起,他决心就将家安于茶香尽处。
且将新火试新茶
直至今日,郝志龙仍然喜欢待在茶山里。不仅因为“满目皆丹青”的惬意,更因为茶所带来的不动声色的力量——每当深入茶园就会发现,茶的四周仍旧是茶,就如同路的尽头仍旧是路,之于人生,之于事业,皆同此理。虽然“做青技术”得以初步改善,但对于茶叶加工工艺的研究仍是道阻且长。因此郝志龙十分清楚,自己脚下的科研之路,仍须心怀坚定,且歌且行。
“茶叶加工本质上其实就是持续失水的过程,无可避免地需要消耗能源,但‘双碳’政策的推行为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也因此开始思考如何将茶叶加工工艺变得清洁而节能,为‘绿水青山’进一步添砖加瓦。”怀此初心,郝志龙在“十三五”期间便开始与金心怡教授合作,锚定乌龙茶精制加工关键技术铺陈画卷,陆续开展了“茶叶物性及其应用技术”“茶叶水分在线检测技术”“CFD技术在茶厂除尘的应用”等茶叶精加工技术理论的研究工作,并参编教材《茶叶加工工程学》,在茶叶加工工程教学领域的空白处,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技术上,郝志龙与团队规范了“色选、静态目视拣剔、静电拣剔、动态目视拣剔、磁力拣剔、风力选别、金属探测、烘焙”8道乌龙茶净化工艺流程,并完善了系列专利技术;他们首次在生产上专配了自主研发的“脉冲滤筒除尘器”,显著降低了车间粉尘;另外,针对茶叶含水率,他们开发了在线快速检测技术,首次实现精加工茶叶水分在线检测与可追溯手段;并在其后开展“风选参数对茶叶拣剔质量的影响”“光照条件对目视拣剔效果的影响”“烘焙工艺对茶叶灭菌效果的影响”等乌龙茶精加工生产线工艺试验,相关成果对提高乌龙茶精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不仅实现了乌龙茶精加工的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还使茶叶生产从粗泛型向集约型、精细型方面转变,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将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和提高了茶叶行业的文明生产水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郝志龙曾凭借茶叶清洁化、智能化和节能化的相关技术成果,将2019—2021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奖一等奖收入囊中。项目成果中不仅有太阳能发电—LED特征光谱—空气能供热绿色节能萎凋系统,为建成单次萎凋3000~4000斤茶鲜叶的全自动连续化白茶萎凋生产线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包含着在线上反馈参数系统基础上完善推出的乌龙茶智能化做青系统——“茶小智”,为“茶”与“智能”的融合发展所突破的“次元壁”。
“此外,我们团队还正在承研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乌龙茶、白茶智能化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旨在集成多物联感知及PID光离子传感器技术,研发基于在线监测反馈理化参数的乌龙茶做青智能化装备与白茶智能化萎凋装备。”如今,让郝志龙满怀热情谈论的主题,还是离不开“茶”。而刚现世不久的“茉莉花茶智能化窨制关键技术”“仿碳焙专利技术”已经让世人看到了清洁能源烹茶、全程温度精准且自动化焙茶的曙光。郝志龙将用属于青年学者的创意与诚心,在不紧不慢流淌着的品茗文化中,继续添上一把把新火,让千年来滋润国人心田的茗茶,重新焕发出时代的活力。
在人和山水的会意中,纤纤青茶是时光的使者,它一路从老祖先的汤药,走向文人的诗句、雅士的生活,现在又慢慢潜入现代人的日常。郝志龙总说“茶如人生”,苦尽则甘来。因此,他表示自己未来将始终抱有一颗恒心,纵使不同的茶滋味各异、加工方式各具挑战,他也会兼而爱之,通过源源不断地探索新技术,让世人看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中,不只有波澜壮阔的英雄故事,也有饮茶文化的闲情逸致。正是这样丰富饱满的历史,塑造着中华文明的雍容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