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怎样红
2024-01-16红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
○红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
湖北省红安县原名黄安县,是一片浸染革命烈士鲜血的红土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县有14万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登记在册的烈士有2.2万余人。1952年,为纪念革命烈士,表彰黄安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黄安县正式改名为红安县,成为共和国唯一以“红”字命名褒奖的革命老区县。红安之红,具体体现在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上。
一、广大群众不惧风雷,跟党走、闹革命
革命战争是人民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赢得战争。党领导的黄麻起义,不仅推翻了国民党黄安县政府,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和工农革命军,而且迅速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风暴。加之各级党组织的广泛宣传发动,使经过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斗争实践锻炼的红安全县广大群众得以迅速动员起来。面对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和地主民团、“清乡团”及各种反动枪会的疯狂反扑,全县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共黄安县委及各级党组织的周围,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全力投入到创建与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组织群众拥军参战是当时革命根据地工作的第一要务。土地革命时期,在黄安县委的领导下,全县人民积极响应党和红军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多次掀起拥军参军热潮。其中,参军人数多、持续时间长、对周边各县影响大的热潮有两次。
第一次是1929年夏到1930年秋。当时,根据地刚建立不久,便连续遭到敌人的三次“会剿”。红军在反“会剿”斗争中需要不断补充兵员,扩大队伍,增强战斗能力。中共黄安县委、县农民委员会(后改称县苏维埃政府)向全县发出“参加红军、拥护红军”的号召,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自觉到区乡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招募处报名参加红军的青年农民络绎不绝。1930年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三)是五卅惨案5周年纪念日,七里区、紫云区在檀树岗隆重举行纪念会并组织大游行。当时,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和红一军军部在檀树岗设立红军招募处,4天即招收了4000人。
第二次是1931年秋至1932年春。这次热潮始于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斗争胜利后,报名参军者更加踊跃。1931年10月17日,陂安南县(1931年6月,由黄安南部和黄陂北部地区合并组成)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高桥区庙咀湾召开“扩(大)红(军)大会”,当场就有300多名本地青年报名参军。会后,他们在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李先念的率领下全部编入红四军。李先念被军政治部派到红四军第十一师三十三团任团政治委员。在此期间,七里、紫云、仙居、二程等区的王锡九、张李家、张石河、郑必高、程维德、郑维宪、方家湾、来家河、郑家塘、杨李家、马鞍山、况家河、杨家冲、王家冲、金家湾、黄才畈等数百个自然村,每村的参军者均在50人以上,有的村接近百人。兄弟几个同时参军、父子数人争相入伍的家庭比比皆是。有许多家庭、家族除年幼残疾者外,全家参军、全族参军。
土地革命战争中后期,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对红安实行“血洗火烧”的毁灭性政策,全县人口急剧减少十几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红安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仍然掀起了3次参军小高潮。
第一次是1937年深秋。当时,在大别山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的红二十八军和各地便衣队集结于红安七里坪,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准备开赴皖中、皖东抗日。为了扩大队伍,红二十八军政治部在七里区盐店河村秦罗庄设立招兵处,负责招收和培训新兵。在县委的号召下,全县迅速掀起了参军热潮,不到1个月,即有470余人报名参加新四军。
第二次是1941 年新四军第五师成立前后。为了创建、保卫敌后抗日根据地,打破敌顽夹击,红安各地青年积极报名参加新四军。由中青年农民组成的县属抗日游击大队、区中队和乡村民兵,也成批地被编入新四军第五师或军分区部队。
第三次是1947 年9 月至1948 年2 月。这期间刘邓大军在大别山重建解放区,扩充武装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当时各地适龄青年极少,但群众参军的热情仍然很高。1947 年9 月至11 月,除直接参加野战军的外,仅七里、紫云、金牛3个区报名加入县大队、区中队的农民就有546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红安参加红军的工农群众约6.5万人,参加新四军、解放军的约6000人,参加义勇队、赤卫队、游击队、守备队、红色补充军、赤卫军等地方革命武装和从事地方党政群团工作的在15 万人以上。总的状况是:全县工农群众都被发动起来了,中青年几乎都参加了革命队伍,扛过枪、打过仗,老年人和妇女、少年儿童都做过革命工作。
二、开辟了一块稳固的革命基地
革命基地是革命之家,是推动革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安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稳固的革命基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位于红安北部山区有“长江以北的井冈山”之称的革命重镇七里坪,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的中心。1930年2月,七里坪改名为“列宁市”。这是当年全国唯一一个以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名字命名的乡级市。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红安是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和中原解放区的重要区域。特别是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七里坪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鄂豫边发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党中央从延安派来的干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共湖北省委在七里坪成功举办了数期党员干部训练班、青年干部训练班和抗日干部训练班,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和湖北各地培训输送了大批抗日干部。这时的七里坪被誉为“小延安”。红安还是1947 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的主要立足点和活动基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至全面抗战初期,从红安走出了三支人民军队,红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第一支是1931 年11 月7 日在七里坪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下辖第四军和第二十五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为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总兵力近3万人。这支部队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唯一一支在相衔接的两个时间段,创建了两个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部队,两个根据地即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川陕革命根据地。这支军队1935年3月开始长征。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开赴华北抗日战场。
第二支是1932 年11 月30 日在紫云区檀树岗(现属七里坪镇)重新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下辖第七十四、七十五师,吴焕先任军长,王平章为政治委员,全军约7000人。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开始长征,1935 年9 月15 日到达陕北延川永坪镇,胜利完成长征,成为红军长征中最先到达陕北的部队。与陕北红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以劳山战役、榆林桥战斗的重大胜利,迎来了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党中央和中央红军。1937年8月,红十五军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原红二十五军部队编为三四四旅第六八七、六八八团。部队于8月下旬由三原驻地出发,东渡黄河,挺进华北抗日前线。
第三支是1938年2月在七里坪由坚持了大别山三年游击战争的红二十八军改编而成的新四军第四支队,下辖第七、八、九团和手枪团,其中第八团由鄂豫边游击队编成,高敬亭任司令员,林维先为参谋长,肖望东(不久戴季英接任)任政治部主任。3月8日,四支队在七里坪召开东进誓师大会,并于当日离开七里坪,开赴皖中、皖东抗日。
在红安这块基地上,先后驻扎过许多重要领导机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中共鄂豫皖边特委、鄂豫皖边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鄂豫皖省委、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红二十五军军部、红二十八军军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有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部、中共鄂豫边区党委、新四军第五师师部、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省军级以上党政军领导机关在红安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红军、新四军、解放军在这里发起过许多重要战役战斗。
会议方面,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影响较大的就有5次。第一次是1930年4月召开的箭厂河(现属河南省新县箭河乡)会议,第二次是1930年12月召开的七里坪(现属红安县七里坪镇)紧急会议,第三次是1932年10月10日召开的黄才畈(现属红安县上新集镇)会议,第四次是1932年11月29日召开的檀树岗(现属红安县七里坪镇)会议,第五次是1933年10月16日召开的紫云寨(现属红安县七里坪镇)会议。
战役战斗方面,若论参战红军之多、作战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当属1931年11月10日发起至12月22日结束的黄安战役。这次历时43天的黄安战役,是红四方面军成立后为打破蒋介石制定的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围剿”计划而发起的首次战役,由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亲自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投入战斗。这次战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胜利,共歼敌1.5万余人,其中俘敌师长赵冠英以下近万人,缴枪7000支,缴获迫击炮10余门、电台1部。
三、培养了大批杰出的革命人才
革命战争把勤劳、勇敢、朴实的红安人民推上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使红安成为一片壮怀激烈、神奇光荣的红土地,成为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的将军县。从红安输送到人民军队的数万人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革命人才。经过20余年的浴血奋战,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英勇献身了,其中包括11名省军级干部、80多名地师级干部和500多名县团级干部。到新中国成立时,红安籍健在的红军老干部只有600多人。他们都是从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是革命战争的幸存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战争年代,他们东征西战,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殚精竭虑,续写辉煌。
从红安走出的杰出革命人才中,有2人担任过国家主席,有3人任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有5人任过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有12人任过中共中央委员(其中有5人任过中央政治局委员),有4人担任过中顾委委员,有3人担任过中纪委委员,有10人担任过中央和国家机关正副部长,有12人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或政治委员,有17人任过大军区和各军兵种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或顾问,有24名兵团级干部,130多名省军级干部。他们中有1人获军事家称号(1988年10月,经中央军委确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人民解放军人物条目中冠以“军事家”评语的有33人,1994年8月增加3人,共36人),有8人被授予上将军衔(其中开国上将6位)、10人被授予中将军衔、4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四、为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无论是作战还是休整、养伤,都需要大批的粮食衣物及其它生活用品。红安人民把向红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捐献物资、做好物质保障看成是自己的应尽义务,争着献粮献衣、抢着照料伤员,从不含糊、无怨无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安绝大部分家庭都挂着“拥军袋”,每当做饭时,群众都会习惯性地从准备下锅的米中抓几把装进袋里积攒起来,准备献给红军。儿童团员和少先队员也都缝制了自己的“拥军袋”。他们的口号是:“每日抓米一把,预备送给红军吃!”红军来了,各乡村苏维埃政府就会选派代表将群众捐献的粮食、衣物集中起来装筐,披红扎彩,敲锣打鼓,前去慰问。慰问品除了粮食、衣物外,还有猪、羊、鸡、花生、布鞋等物资,应有尽有。红安人民对伤员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红安的七里、紫云两区是红军总医院及其分院的所在地,伤员最多时有千余人,刘家园、方家湾、上戴家、戴世英、程维德、程维宪、来家河、郑必高、姜家岗、檀树岗、莲花背、黄家畈、箭厂河等村都安置过伤员。有的村刚将治愈的一批伤员送走,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又接踵而来。鄂豫皖红军第一所红色医院的创始人、红医将领林之翰在他的回忆录《我们的红色医院》中写道:那时,红安群众对红军伤员特别好。伤员住在哪家,哪家的老乡就主动照料他们。没有住上伤员的村子,很觉得过意不去,就自动组织慰问队,什么“军属慰问队”“政府慰问队”等,名称繁多,反正总想多来看望几次自己的亲人。一个月至少要来两三次。带的东西也花样翻新,有花生、鸡蛋、肉、鱼、鞋、袜等。
对红安全县的拥军工作,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最高领导机关曾多次给予表扬。1931年5月24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在写给党中央的报告中说:“黄安群众对于红军都是非常拥护的,到处都有农妇替红军缝衣服做衣做鞋等,昨天军委还接到七里区送的一百双鞋子,乡间的老太婆甚至将好吃的小菜留起来,说等红军来送给他们吃。”在此之前,鄂豫皖边特委在给党中央的综合报告中也写道:“一般群众对红军的认识,都认为是自己的武装,所以红军到某一处,群众结队成群地去慰问,送东西、鞋子到红军的异常热烈……红军在赤区吃饭,都是苏维埃内农民负担……医院伤兵吃的糕、果等物是群众送去的,堆积吃不光。”
红安人民究竟为革命捐献了多少物资,已经无从查考,但在史料中依旧有一些描述可以窥得一二。一是1947 年冬至1948 年春约3 个月时间内,仅七里、紫云、金牛3个区,就向刘邓大军捐粮100万余斤、布鞋2万双、棉衣万余套、柴草300万斤。二是黄安战役期间群众的捐粮情况。当时参战的红军部队约2万人,战役进行了43天,战后部队在当地休整了20天,总的情况是2万人在红安生活战斗了63天。如果按每人每天1.5斤粮食计算(当时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提出的口号是尽最大努力让红军吃饱),至少需要189万斤粮食(黄安战役发起前约10天,红军参战部队已陆续抵达红安七里坪地区。这段时间尚未计算在内)。这些粮食都是红安人民捐献出来的。在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类似这样或比这个规模稍小的战斗在红安共发生了20多次,大部队休整10多次,小部队战斗成百上千次。由此可见,红安人民群众捐献的生活物资多得难以统计。
五、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红安人民敢于斗争,勇于探索,善于从战争中学习,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不少经验被当时党政领导机关采纳,并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向辖区各地推介,有的经验还报告给党中央,引起党中央的重视和关注。这对于推动革命斗争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经黄麻特委(亦称黄安特委)、鄂东北特委、鄂豫皖特委和鄂豫皖省委推介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黄麻起义经验。黄麻起义是继八一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主体是以刀矛土铳武装起来的农民,虽然没有正规军参加,却一举攻克黄安城,歼灭了驻守在城内的反动武装,推翻了国民党黄安县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黄麻起义的成功,其经验是多方面的。就攻城而言,主要体现在组织严密,动员深入,行动快速,斗争坚决等方面。黄麻起义的胜利和经验给鄂豫皖边界地区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以重要启示:农民要获得土地和解放,不但必须而且能够自己起来夺取和掌握政权。只要充分发动群众,精心组织,全力以赴,即使没有正规军参加,暴动也能获得成功。黄麻起义1个月后,即1927年12月14日,湖北黄安特委以《黄安工作报告》为题,将黄麻起义的经过情形向中央作了书面报告,其中包括从起义中获得的经验与启示,文中写道:“这一回暴动证明中央扩大会的暴动的策略是绝对的正确。这一回暴动是一个自发的群众暴动,这回暴动是群众英勇的斗争。在这回暴动中,表现群众需要暴动,群众需要夺取政权(黄安县城攻下时农民毫不犹豫地杀官吏豪绅,坚决地要建立农民政府),以解决其痛苦。从暴动起,群众没有丝毫妥协畏缩的心理,也没有丝毫改良主义的倾向,这给我们乡村工作者多大的兴奋。”
二是创建根据地的经验。革命武装必须建立自己的立足点、自己的根据地。没有根据地,武装斗争将失去依托而陷于失败。怎样去创建根据地呢?毛泽东领导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并给各地正在探寻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武装指明了方向。在鄂豫边地区,以戴克敏、曹学楷、徐朋人为代表的红安早期革命领导人同吴光浩等人一道,在距离中央较远、信息不灵的情况下,从本地实际出发,率领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红军)创造性地摸索出一条与井冈山道路相似的路子,成功地开创了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黄光边革命根据地。其经验主要有两条:第一,选择有利条件较多的地区作为工农武装屯驻和开展工作的地方。柴山保为鄂豫两省和黄光两县边界地区,无敌正规军驻扎,敌人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同时物产丰富,当地群众有一定的革命基础,并与黄麻起义中心区的七里、紫云、乘马等区毗连。第二,采取符合当地社会和政治情形的正确政策和策略。如,为了分化敌人和逐步提高群众觉悟,实行减租减息而不急于分配土地。明确规定“为绅不劣和有土不豪者不杀”,以稳定并争取中小地主,减少革命的阻力。对当地最大的一股土著武装,利用其同军阀部队和某些地主之间的矛盾,争取他们不与革命为敌。对红枪会,选派一些忠实同志打入其内部,教育和争取会众,逐步孤立和排除上层反动分子。对于反革命的首恶分子,则坚决予以镇压。对周围的国民党驻军,通过做兵运工作,很快争取了某连官兵的哗变。在群众工作方面,先派熟悉情况(与当地有亲戚关系)的党员深入群众中进行串联,积极建立农会、穷人会、姊妹会和发展党的组织。同时,工农革命军以严格的纪律和模范的行为来影响群众,赢得群众的拥护。
三是游击战争的经验。根据地初创时期,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极大。革命武装要在斗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工农革命军成立后,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等在带领这支弱小的部队开展游击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创造出“昼伏夜动,声东击西,远袭近止,绕南进北”的游击要诀和会跑、会打、会集、会散、会进、会退、会知、会疑的“八会”战术。1929年11月,红十一军三十一师主要领导人徐向前结合自己到鄂豫边半年来指挥3次反“会剿”斗争的经验,同戴克敏、曹学楷一道将原来创造的游击要诀和战术等加以总结概括,形成了七条作战原则,即集中作战,分散游击;红军作战尽量号召群众参加;敌情不明,不与作战;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对敌采取跑圈的形式;对远距离的敌人,先动员群众扰乱敌人,次采取突击的方式;敌人如有坚固防御工事,不与作战。这七条作战原则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鄂豫边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军事问题决议案》。
四是分化瓦解枪会的经验。鄂豫皖边界地区的枪会很多,如红枪会、黄枪会、绿枪会、金枪会等10余个。这些枪会原本是农民武装的自卫组合,革命兴起后被豪绅地主利用,对革命的危害极大。黄安县委在创建根据地、恢复和发展地方工作中,鉴于红枪会堂数和人数最多,指示各区委在坚决打击少数最反动红枪会的同时,对绝大多数红枪会要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各区委在实际斗争中各显神通,开创了许多好做法。县委将这些经验归纳为六条: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打入红枪会内部,扩大党的政治影响,争取其群众;利用红枪会与红枪会、学东(红枪会又称红学,学东即为红学首领)与学东之间的矛盾,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顽固分子,瓦解其组织;打红枪会所在的乡村时,“须用抚慰队抚慰红枪会的家属,绝对禁止烧杀”;对红枪会的宣传“只反对其领袖,不能反其组织”;对普通会众“不可杀戮”,对反动首领,“杀戮前必须向群众宣布其罪状”,以争取会众的觉悟;在赤白对立的地方,对红枪会“以不单纯用武装解决为原则”,尽可能做好宣传工作。
五是组织便衣队的经验。便衣队是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后,在敌人的疯狂进攻和“血洗火烧”面前,黄安二程区委和仙居区委、七里区委最先摸索创造出来的一种对敌斗争的形式。便衣队成立后,在开展“白旗下的群众工作”,为红军筹粮筹款,搜集敌人情报,偷袭敌人的据点碉楼,捕捉反动分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鄂豫皖省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兼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郑位三对便衣队的对敌斗争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说它是个了不起的创举。后来,郑位三以鄂东北道委书记的身份,在卡房举办便衣队训练班,向鄂东北各县推广便衣队经验。便衣队的出现,为党在恶劣环境下领导群众坚持长期斗争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给正在为扭转根据地危急局面而苦寻对策的鄂豫皖省委提供了思路。
六、孕育了不朽的红安精神
伟大的革命实践必然孕育出伟大的革命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红安及周边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孕育出了不朽的红安精神,即“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由于红安精神的激励和支撑,红安人民才能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砥砺前行,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正是由于红安精神的激励和支撑,红安才能从大别山乃至全国脱颖而出,革命红旗始终不倒。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红安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等革命精神一脉相承,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