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力行·实践·深思
——新时代构建大思政课的路径探索

2024-01-15潇,孙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政课大思思政课

蔡 潇,孙 洁

(黄冈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更要在社会生活中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大思政课”理念彻底突破了以往我们对思政课的理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发展,着力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早在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1]的明确指示,用更加开放的眼光来“平视世界”,要求把抗疫防汛等素材融入思政课,构建新时代的大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思政课作出了指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需要高度重视;打造高精尖思政课的思政课改革创新非常必要;思政教育需要接续性和有针对性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需要一体化建设。可以说,自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以来,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和思政课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一、新时代构建大思政课需要深度把握思政课本质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角度来讲,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明确思政课的对象、主客体、本质问题等基本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绝非是一门课程而已,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座谈会上的《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讲话稿,深刻指明了思政课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2]328。为了解决这个根本性问题,思政课教师需要做到“六要”,思政课程需要守正创新实现“八个相统一”,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和思政课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自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委发布了关于思政课、思政工作、德育等系列重要文件,这些文件成为近年来思政课建设的基本指针。系列文件不仅有顶层设计,更有实操措施,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习近平总书记分析了近年来的国际形势指出: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国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地缘政治冲突和世纪疫情交织给世界政治、经济等领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讲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传播中国价值、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思政课就更需要深度把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探索构建路径。

2018年至今,中央部委发布的关于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工作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文件已经达到两位数,从指导思想、工作要求、改革意见、工作方案、建设规定等层面对思政课进行了全流程顶层设计。这些文件可以整理为四类:思政课文件(狭义的思政课,特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大中小学所有的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文件(专门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而发的指导性文件)、思想政治工作文件(包括学生工作、教师思政工作等全面广泛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专指关于思政课方面)。思政课建设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实体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支撑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是硬件和软件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厘清四大类之间的源流和辩证关系,方能更好建设思政课。

通过表1我们发现:近五年来发布的关于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工作的中央发文已经达到14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重要会议和讲话达到3次,思政课的课程定位、建设目标、操作路径十分明确。

精读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把握精髓要义是基础。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思政课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更是一门实践课,大思政课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属性。要上好大思政课必须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断守正创新的理论推进和观照现实解决问题的实践维度。精读思政课相关文件,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髓要义就是基础。

(一)明确思政课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座谈会讲话中阐明了思政课的目标是什么,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328。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明确思政课基本目标,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上好大思政课,根本目标是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中国未来的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而在意识形态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势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诸多反社会主义浪潮,明确表达中国价值、坚守舆论阵地就是思政课的重要功能之一。新时代的思政课要明确课程基本目标,重视课程重要功能。

表1 2018-2022年出台的相关思政文件分类表

习近平总书记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329,“立德”“树人”“关键”是三个关键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思政课的基本目标和终极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培养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接班人。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339。党中央在召开全国教育大会的基础上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的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新时代中国教育的基本目标。

国家做好顶层设计,让广大思政课教科研机构和思政课教师明确思政课的基本目标,这是进一步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改进教育教学、研究宣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中央文件精神。国家要求建设一省一策思政课,以湖北省为例,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部属院校均创立了成熟的思政课品牌,思政课慕课、“深度中国”“同课异构”等创新模式已经在省内外推广。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等专门机构对思政课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上述举措都是为了明确思政课的基本目标所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明确思政课主体建设目标 要把握好思政课,就要把握好思政课的主体和客体。思政课主体是思政课教师。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六要”进行。2019年座谈会后,中央部委的多个发文均涉及到思政课主体建设,即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2019年座谈会就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2]330,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原则、教育情怀、创新思维、个人纪律、人格要求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即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六要”思政课教师。

关于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中央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五年规划,同时也发布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国家文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文件有《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共四个学院建设意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首次从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明确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标准。一级指标有5个,分别是:组织领导与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与社会影响、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二级指标共有17个。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师资配备进行了政治要求、数量配比、八支队伍、工作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细化规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与2017年标准一样,但在三级的具体实施措施中明确了很多细节性内容。在新版本中,关于师资建设方面的补充和完善有领导上课听课制度,要求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上思政课的次数均为2次,其他校级领导1次。在思政课主体师资建设这个问题上,2019年版文件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六要”要求明确写入师资配备的政治要求中,体现了时效性。《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则强调教师队伍职称评聘和师德师风建设。《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则进一步提出了思政课建设新要求,其中包含思政课主体师资队伍建设。根据2022年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年底,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较2012年增加7.4万人,比2018年增加5万多人,队伍配备总体达到师生比1∶350的要求”[4],数据显示思政课教师专职化、年轻化程度不断提升,49岁以下思政课教师占比已经接近八成。

(三)明确思政课客体改革创新目标 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和新时代需要是思政课保持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措施,也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本质属性,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实践要求。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明确思政课客体改革创新目标,即2019年座谈会上要求的思政课的“八个相统一”。

在思政课的“八个相统一”中,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了每个相统一的一对概念的辩证关系,要求思政课教师把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与隐性统一起来,实现“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思政课客体改革创新离不开思政工作的协调配合,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国家发布的文件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23年),从爱国主义、思政工作一体化角度与思政课相结合,形成育人整体。

思政课客体改革创新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工作的开展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5],思政课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依靠思政课支撑。思政课发展依托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整体建构,思政课的发展隶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一部分。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更为宏观的育人层面,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党建工作等都可以囊括到思政工作中去,其中既包括了教师的思政工作也包括了学生的思政工作,并且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相互衔接又各有不同。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与隐性统一这“八个相统一”不是仅仅依靠思政课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辩证统一过程,是思政课、思政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共同发展的结果。

二、新时代构建大思政课需要力行实践发挥主动性

(一)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 马克思在经典文献中也阐述过现实的需求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转向是其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次的理论学习中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在建党百年的讲话中他明确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3]12。任何一堂有价值、有思想、有意义的思政课一定离不开对中国实践的解读和参与,没有力行实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生命力的大思政课。充分发挥实践作用,在力行中发挥主动性上好大思政课是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能讲得干巴巴的,没有生命力的思政课谁都不爱听。近年来,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是中国需要面对的国际和国内现实。思政课必须回答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问题,指明前进的方向,以理服人。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所作出的卓越成就本身就是一堂大思政课,抗击疫情的大思政课是全体中国人民都参与的伟大历史事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制作开设了《伟大抗疫精神》的网络思政课程,记录了抗疫的伟大历史事件,向世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该课程面向全省大学生正式开课,首日就有2.5万名学生通过线上平台听课,点赞数达5.9万,获得教育部发文表彰宣传推广[4]。教育部推行了思政课的“一省一策思政课”建设规划,以三年为周期进行建设,这也是充分考虑到实践发展的影响。以湖北省为例,华中科技大学的“深度中国”系列已经成为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的推广品牌,华中师范大学的“同课异构”也已经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创新中心平台等。

办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源于师范、兴于师范、强于师范”的黄冈师范学院也在不断探索上好大思政课的路径与举措,充分发挥实践作用。作为抗击新冠疫情一线,师生们共同参与了这场大战,深刻体会了抗疫精神的伟大,因此黄冈师范学院把抗疫精神融入“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中,讲好湖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获得者张定宇等抗疫榜样的故事,结合思政实践课讲好湖北和全国的抗疫事迹,上好抗疫思政课。近两年,湖北也经历了防汛和经济发展等重大考验,其中的先进榜样和事迹都成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黄冈师范学院的红色资源育人也是突出的大思政课成效之一,结合湖北省“五个思政”和“三全育人”整体构建,编排了具有鄂东历史地理特色的《大别山红色薪传》舞台剧,结合大别山红色文化、大别山精神作为研究基石,用创建大别山精神研究会和建设大别山革命历史展览馆的实践活动来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用舞台剧的新颖形式给所有入学新生上好入学思政第一课。作为办在革命老区的高校,黄冈师范学院用好老区的历史遗迹和历史人物资源建立了一批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比如红安、麻城等地的革命历史纪念馆等,每年都通过带领大学生实地参观黄麻起义、董必武和李先念纪念馆、红安烈士陵园、金寨革命历史纪念馆、新县鄂豫皖苏区纪念馆等来直接进行“大思政课”建设。在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故事同时,也注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把绿色发展和红色资源的故事相融合,讲出历史纵深感和现实实践感。2022年4月,黄黄高铁开通,大别山革命老区被纳入到全国高铁八横八纵的路网中,为长江经济带的高速发展与贯彻“两山”理论相结合提供了绝佳的大思政课素材。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首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328,结合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上好大思政课。

(二)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具有历史思维,要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主动应变解决问题。历史主动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内在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变客观现实的需要。“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3]29。

在2021年2月的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6]13的要求。党始终高度重视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把握和遵循,无论是革命、建设、改革还是新时代都格外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历史主动性去改造客观现实。把握历史主动更是有目的和要求的:“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6]1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十个坚持”,其中就包涵了“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自我革命”[7]等发挥历史主动的重要方面。因此,发挥历史主动性就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在遵循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时代和历史的积极的、正面的精神状态和实践行动。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明确提出了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8]23。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上,中国更需要郑重发声,表明中国立场、中国价值、中国选择,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驳斥错误的理论和观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全面领导卓越成就充分彰显了发挥历史主动性所带来的良好局面,讲好“大思政课”就是讲好党的故事、中国故事、世界故事,因此要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

三、新时代构建大思政课需要动静结合与综合平衡

新时代构建大思政课需要在思政课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升华理念、推进理论,最终回到实践中去。

(一)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9]14。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座谈会讲话中明确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其中包涵了理论与实践、统一性和多样性、显性和隐性等八对关系的辩证统一。要上好思政课,上好大思政课,就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关注动态变化的现实世界,把静态的理论和动态的现实辩证统一于大思政课的构建中。

在一线教学中,以黄冈师范学院思政课理论和实践教学为例,融入湖北抗疫、防汛案例和动态时政内容,是实现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典型做法。在《形势与政策》以及《思想道德与法治》等思政课程中,思政课教师专题化讲授了湖北抗疫的基本情况,结合师生自身参与防疫的真实案例加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彰显抗击新冠疫情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比如,在救治感染新冠的老年人上,湖北省治愈了3000余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则达到7人,充分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价值选择是“人民至上”与“生命至上”。在思政课的校本慕课建设进程中,抗击疫情作为专题让上课的同学们充分参与讲述与讨论,能够引起共鸣与共情,达到相应的思政课教学目标。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学校专门建设了慕课《思政课综合实践》,让同学们在共同平台上唱红歌、游红馆、写感想,完成一次思想的蜕变和升华。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我们又把实地考察调研和思政课实践课慕课相结合,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现场教学,把静态的慕课教学和动态的实践调研有机结合,互为印证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实现思政课育人目标。

(二)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思政课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属性和课程属性,需要与党建、教学、科研、学工等领域相互支持、相互推进,以达到齐头并进、共同提升的和谐目标。

思政课与党建。党的创新理论是思政课的基本内容,思政课与党建不分家。思政课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又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案例;既有世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介绍,又有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历程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都是思政课的重要内容,脱离党建讲思政课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党建的各方面内容都融于思政课具体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知识体系中。

思政课与教学。思政课作为一门教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和教学过程紧密融合在一起,良好的教学过程促进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深入的教学研究有助于思政课改革创新。近年来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十九大系列会议精神读本、“四史”学习指定读本、党的二十大报告等都成为思政课的重要内容进入思政课教材体系中。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从教学体系转变为学生的知识体系这两个转化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把握好。2021年出台的思政课相关文件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差距,要求加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学实效。同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对思政课的教学研究、实践教学、教学考核都做了明确规定。

思政课与科研。要上好大思政课,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有效推进。按照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所属二级学科的专业、本硕博学位点都要建立健全,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是思政课的基石,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和丰厚的科学研究成果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奠基工作,没有学科和科研的支撑就不可能讲出有深度的、有理论的思政课,就难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等的辩证统一。

综上所述,新时代构建大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关注课堂上更要关注课堂下,不仅要讲好理论更要注重实践,不仅要重视课程更要重视育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明:“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尤其要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330,不断增强建好思政课的信心和勇气。“社会大课堂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汲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空间领域”[10]。“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11]。新时代构建大思政课需要力行、实践与深思,深度把握思政课本质,在力行实践中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实现动静结合与综合平衡。

猜你喜欢

政课大思思政课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