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建设与技能人才培养互动研究
2024-01-15闫虎民袁海嵘张瑞
闫虎民 袁海嵘 张瑞
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全球最高级别的职业技能赛事,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于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自2011年起积极组织备战、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通过探索和总结,在国内形成了“全国选拔+集训选拔”的两段式参赛选手选拔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以下简称集训基地)是世界技能大赛选手集训的场所。前期研究结果表明,集训基地是提高参赛成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集训选拔阶段在培养和选拔选手阶段历时最长,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建设集训基地,为选手集训和选拔提供良好的场地和物质支持,集训基地配合专家组和教练组,对集训选手优中选优,为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训基地的建设,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导,在各集训基地的主管单位支持下,在各项目的专家组的推荐下,逐步建立和完善。集训基地的建设不仅是设备和器材的投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需要为选手、教练、专家和翻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已经演变为一项系统性的建设工程。集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是基地良好运行的前提,而集训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培养选手和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所有集训基地从开始申报到完成集训任务,可以分为申报前、集训前、集训中、大赛后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以笔者所在的工业控制项目为例,目前该项目有五个集训基地,分别为铁岭技师学院、山东工业技师学院、湖北三峡技师学院、西安技师学院、四川仪表工业学校。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指导下,铁岭技师学院作为牵头基地,为工业控制项目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和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取得金牌、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取得铜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对五个集训基地在四个阶段的工作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一、申报前广泛调研、合理定位、积极准备、重点投入
(一)集训基地申报前的调研
在申报集训基地前,集训基地要广泛调研,包括赛项要求、自身特色、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等情况。同时,申报集训基地前,还应主动和国内顶尖的相关赛项专家沟通、讨论,并对国内已经完成场地建设和设备配套的、教学和竞赛水平较高的同类专业院校进行调研,比较各场地和设备的布局优缺点、运行管理团队的形式和特点、后勤保障的能力和经验,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现有条件,优化自身的场地以及配套设施。此外,在前期建设中,结合专家指导意见,通过举办省市级技能竞赛,检验竞赛保障能力,提升团体的运行能力和积累工作经验。
(二)集训基地的定位和规划
在申报集训基地前,集训基地应结合调研情况,确定申报集训基地的项目种类、训练场地、生活场所、专家团队,特别是针对申报项目的设施设备情况,要做好区域规划,综合考虑日常教学、实训、比赛、科研、交流、展示推广、仓储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同时,要合理安排各种设施设备的布局,各种电源、气源、网络和水源等辅助设施的节点分布,以便能同时满足教学、竞赛和训练的需求。
以工业控制项目为例,申报前,铁岭技师学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场地基本建设一步到位,集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分区布局、主要设备和配套设施等基本明确,环境氛围和周边布置完全结合世界技能大赛的高标准要求营造和准备。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则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所在省的特点,一次性将设备建设到位,主动承担了国内最大规模的省选拔赛工作。在省选拔赛期间,山东工业技师学院从设备检查、材料准备、竞赛流程、竞赛服务、安全保卫、赛题保密和赛事保障等方面既结合世界技能大赛要求,又因地制宜随机应变,顺利完成了省选拔赛的相关工作。
二、集训前密切沟通、提高标准、严格要求、妥善准备
(一)集训前进行制度建设
获批后,集训基地应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管理暂行办法》《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集训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的指导下,结合集训基地现有的管理制度,针对集训基地的工作内容,全面梳理集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在人财物管理、设备采购管理、工具及材料借用管理、日常工作管理、场地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文档资料管理等方面建章立制。可以参照相关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包括基地运行与管理制度、基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选手日常训练考核制度、集训基地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集训基地组织机构方案等管理制度。同時,为了服务选手和教练的集训工作,集训基地需要编写《教练工作日志》和《选手工作日志》等相关资料。
(二)集训前场地建设
为了选拔出优秀的选手,集训基地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应按照申报书的规划和布局,结合专家团队的建议以及集训计划要求,从竞赛公平、赛场条件、选手能力、后勤保障等方面,对集训基地的设备设施进行优化和改进。首先,应购置不少于集训选手数量的集训设备。按照世界技能大赛竞赛场地要求布置每个选手的工位,同时要营造世界技能大赛氛围。
以工业控制项目为例,为了确保大赛的公平,铁岭技师学院和山东工业技师学院两个集训基地全部安装监控设施,做到竞赛赛场的高清监控,设计了保密室、保险柜等保密措施。同时,为了给选手提供更好的休息和训练条件,两个集训基地专门改造了宿舍,做到24小时提供热水,并设置独立卫生间、独立安全管理通道,安排专门的物业人员进行打扫。此外,还为选手建设了专门的心理放松和体能训练等场所,并配备心理辅导老师和体能训练教练。
(三)集训前团队建设
集训基地需要依靠团队合作才能运行良好,因此在集训前进行团队建设非常有必要。集训基地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以及职责分工清晰的工作体系,包括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地运行主管团队、基地教练、后勤服务人员等人员。从竞赛集训设备的标准,竞赛场地的功能要求、选手的日常住宿和饮食,专家组的工作场所,选手的集训方式、教练员的工作内容,到未来的集训选拔过程中的交通、安全保密、疫情防控等工作,均需要有专职人员或团队负责。同时,建立团队成员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协调推进工作,并做好相应成果、文档、记录等资料的整理及存档工作,做好场地物资、设备设施、人员交通等全方位的保障工作。
三、集训中周到考虑、着力保障、一视同仁、尽心竭力
(一)科学管理集训组织,落实选手集训任务
每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集训选拔持续周期较长,工业控制项目的集训选拔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从开始的十名选手左右到最后选出一名选手作为最终代表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需要进行多轮次的集中训练和考核。因此,集训基地应科学管理集训组织过程,提前根据集训计划协调准备好相关人员,准备好场地和设备,并与专家组保持密切沟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到人、落实计划到天、落实设备到场地。
(二)营造公平竞争氛围,打造选手成长平台
世界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青年成长。集训基地要采取各种措施营造良好的氛围,要确保集训效果和比赛公平,提升选手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
技能训练是集训的根本目的。从集训阶段开始,各集训基地就开始将自身定位上升到国家高度,所有的集训选手不再以自己的代表队名称出现,而统称为国家队集训选手。在集训过程中,所有的选手共同吃住,共同训练,彼此公开方法和技术,一起讨论和分享,集中攻克技术难题,共同提高。经过集训阶段,所有的选手不断总结和提升,工具及操作方法逐步高度相似,愈加科学规范。这样的训练方式,有利于选手不断优化操作工序,改进工艺方法,提高作品质量,提高操作水平和参赛能力,完全达到了集训的目的。
综合素养是集训的长期目标。在集训的过程中,所有的选手既是对手更是朋友,形成了竞争和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彼此成就。通过集训,选手的第一感觉是自己的技能水平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眼界和胸怀更加宽广。
四、大赛后及时总结、积极分享、加强辐射、促进转化
(一)竞赛组织经验总结推广
举办和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在于竞赛普惠性的提高,在于竞赛資源的转化,在于形成“赛教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良性互动机制。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并顺利完成比赛,这只能说是一项赛事的结束,是一段历史使命的结束,但是集训基地的重要作用才刚刚开始。因为,从开始准备申报集训基地,到最后完成一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在这个过程中,集训基地、专家组、教练组、选手都经历了很多,其中的体会和收获各不相同。怎么样通过沟通将这一届世界技能大赛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传承下去,怎么样能让更多的院校和学生了解世界技能大赛,必须通过一种良好的途径进行宣传。为此,工业控制项目两个集训基地联合赛项技术支持单位——德国西门子公司,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校企研三方合作,在两个集训基地分别召开了一场技术推广会议。两个集训基地从项目的建设和运行、选手的选拔和培训、竞赛的流程和评价,完整地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每一个愿意参与该项目的院校和人员。这种为自己培养竞争对手的做法,也是两个集训基地为了提升国内整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水平而表现出来的宽广胸怀和最高姿态。
(二)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
集训基地是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在每届世界技能大赛结束后,集训基地可以将选手的培养方案转化为专业和课程建设、场地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内容。采取各种措施,如编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材,整合教学资源,真正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管”,提高院校的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使世界技能大赛惠及每位在校学生。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集训基地建设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促进了各集训基地的管理和建设水平提升;二是形成了交流、互动、协商和分享的氛围;三是促进技能人才之间的你追我赶、共同学习,显著提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水平;四是在专家组和教练组的引导和总结下,形成传承和辐射作用,为其他项目或院校的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经验。